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男,3岁,2008年4月30日因“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2年,不能还纳16h”急诊收住院。患儿因腹股沟区包块疼痛,哭闹不止,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入院查体:体温正常,患儿站立位右腹股沟区可及包块4cm×3cm,质地较硬,有压痛,包块未降入阴囊,周围皮肤无红肿,包块手推不能还纳。立位腹平片检查提示:低位小肠梗阻,右侧肠管可见液平,右侧腹股沟区上方可见4cm×2cm范围膨胀肠管影。急诊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强化下行右腹股沟嵌顿疝手术,取右腹股沟区内、外环间平行于腹股沟韧带之切口,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5岁.因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年余入院.体查:右腹股沟区隆起,经外环口处突出一约4cm×5cm×3cm,囊性感,无压痛,还纳后压迫内环处包块不再突出,包块突出时透光试验(-).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95岁,因"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0余年,不能还纳1周,伴恶心、呕吐"来院,急诊以"右腹股沟区嵌顿疝"收入院.查体: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右腹股沟区包块直径约8 cm,包块靠近腹股沟韧带,张力高,触痛明显.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6×109/L,中性粒细胞91%.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3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40年余,不能还纳1h,于2012年9月7日入院。患者于40余年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有一包块,约4cm×3cm×2cm大小,无疼痛,无发热。平卧后自行还纳,后包块逐渐增大并降入阴囊,伴有坠胀不适感,时有腹部隐痛,无腹胀、恶心、呕吐及其他不适。于就诊前8d包块平卧后还纳困难,并感腹痛、腹胀,伴腹泻,但包块还能还纳。入院前1h腹股沟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9岁,左阴囊空虚伴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39年.其弟有隐睾病史.体格检查:左阴囊空虚,左腹股沟区无包块,右睾丸正常,右腹股沟区可及一包块约2cm×2cm×2cm大小,无法还纳,活动后包块可增大.彩超:左侧阴囊空虚,右阴囊内睾丸大小约3.5cm×2.2cm×1.7cm,包膜光滑,回声均匀,耻骨旁右侧有同样回声的圆形包块大小约2cm×2cm×2cm,上有肠管样回声,考虑异位隐睾合并疝气.考虑横过异位睾丸.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15天。因右侧腹股沟区出现硬块,不能还纳伴呕吐5天入院。查体见右腹股沟部有—2.5×2×1cm肿块。质软,压痛明显。诊断:右腹股沟斜疝并嵌顿。先行手法复位不能还纳,立即在局麻下行手术探查,切开疝囊,见疝内容物为肠管,未发生绞窄,内环口较小约1.2×1.2cm,给以还纳肠管,做疝囊高位结扎,此时发现被原疝囊压迫部位精索有暗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3岁,因发现右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和左睾丸缺如33年,未予治疗.于2010年2月19日就诊收入院,查体:右腹股沟区约15 cm局限隆起包块,下缘达右侧睾丸上缘,包块内可摸及肠管,平卧位后可还纳消失.右侧腹股勾内环区有咳嗽冲击感,压住内环区肿物基本突出受限.左阴囊空虚,左腹股沟区摸及2 cm类圆形肿物、活动,挤压时患者有不适感.入院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隐睾(左).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性,45岁,2015年11月18日,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包块8 d伴疼痛慢诊入安徽省立医院。既往无慢性病史。病程中排便排气正常。查体:体温正常,腹部无固定压痛、肌卫、反跳痛。包块位于右侧腹股沟韧带下方,约6 cm×3 cm×2 cm,伴有轻度的触痛,平卧后不能还纳,表面皮肤无红肿。彩色B超提示"囊实性包块"。血象正常(WBC6.57×10~9/L,N 67.6%)。术前诊断考虑腹股沟区包块性质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0岁,因发现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7年于2010年11月1日入院。人院前7年患者无意问发现右腹股沟区一包块,约拇指头大小,无压痛,可还纳,逐年增大,体力劳动后有隐痛。门诊以“右腹股沟斜疝”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3次/分,右腹股沟区扪及一约4cm×3cm大小的包块,质软,平躺时缩小,手推可还纳。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性,60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快2个月余"于2018年4月5日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查体: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大小约4.5 cm×3 cm×2 cm包块,质软,无压痛、触痛,平卧位可自行回纳,回纳后压住内环口,包块不再突出;透光试验(-)。完善体表肿物超声检查提示右侧腹股沟疝(疝内容物考虑为肠管)。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行腹腔镜下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中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4岁.因右腹股沟下突发包块1 d于2007年人院,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尚好,腹平坦,腹肌软,肠呜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右腹股沟下可见一3 cm×4 cm大小肿块,质韧,不能推动及还纳,压痛,肾区无叩痛,肢体活动可,神经运动系统无殊.  相似文献   

12.
例1:女,4月,出生后3月右侧腹股沟区出现包块,可还纳,此后渐大,进入大阴唇。此次发病,因感冒咳嗽,右阴唇包块不能还纳12小时来院。体检:患婴消瘦,哭闹不安,腹软稍胀,未见肠型硬肠蠕动波,肝脾未及。右大阴唇外上方可见椭园形包块,约红枣大小,皮肤正常,触疼,质韧。诊断:右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立即在基础加局麻下,行右侧嵌顿疝松解,高位结扎术。取右侧腹股沟斜切口,见疝内容物为双侧输卵管及卵巢,还纳腹腔,逐层缝合,痊愈出院。例2:女,1岁,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4月。此次发病5天来院,患婴哭闹,右大阴唇包块不能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5岁,主因“右腹股沟可复性包块6个月,不能还纳1个月”于2012年11月5日入院。入院前6个月无意中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包块,伴坠胀不适,不伴有恶心、呕吐,不伴腹泻,站立位突出,平卧位或经揉按包块可还纳。1个月前包块逐渐增大,约4cm×2cm大小,平卧位或局部揉按包块不能还纳,伴有包块区疼痛。  相似文献   

14.
复发疝致疝中疝并嵌顿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男,60岁。因右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年,不能还纳伴疼痛2h入院。病人于1988年及2000年分别在外院因右侧腹股沟斜疝及复发疝行右腹股沟斜疝修补术。1年前原腹股沟手术处再次出现一鸡蛋大小的包块,平卧后包块可消失,立位、咳嗽及运动后包块出现,伴有轻度隐痛下坠感,包块可降入阴囊。入院前2h无明显诱因右腹股沟区包块突然增大,不能还纳入腹腔,疼痛明显,伴恶心及呕吐胃内容物,急诊来院。  相似文献   

15.
腹外疝嵌顿合并腹内疝嵌顿二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例 1 男, 46岁,因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 2年,不能还纳伴阵发性腹痛 6h,于 1986年 3月 9日入院。查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稍胀,全腹软,轻压痛,无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可闻及气过水声,右侧腹股沟可扪及 6cm×5cm包块,有触痛。诊断为右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手法整复失败。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男,23岁,因右腹股沟难复性包块5个月于2009年5月21日入院。站立时包块明显,平卧数小时偶可消失,无疼痛,轻度酸胀不适。查体:立位时右腹股沟可见局部隆起,触诊可扪及3.5 cm×2.5 cm肿物,光滑完整,质地中等,无触痛,类似囊性,透光试验阳性,腹部加压或咳嗽时有轻度冲击感。平卧后包块不能自行还纳,手法复位略有缩小。B型超声检查示右腹股沟区3.2 cm×2.5 cm×2.0 cm低回声,边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46岁,因左腹股沟可复性包块30年,不能还纳伴疼痛2 d于2016年1月27日收入院。既往体健。体格检查:腹平软,左下腹可及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全腹叩诊呈鼓音,肠鸣音4~5次/min。立位时,左侧腹股沟可见梨型包块,质中,大小约10 cm×5 cm,进入阴囊,无法回纳入腹,触痛明显。左侧腹股沟包块透光试验(-),睾丸、附睾右侧存在,左侧触及不清。两侧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腹部CT  相似文献   

18.
病例1,男,2岁,因发现左腹股沟包块1年余,不能还纳8h入院,入院查体:心肺听诊可,腹平软,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左腹股沟区可扪及约4.0cm×3.0cm大小包块,质中,不能还纳.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在全麻下急诊行"左侧嵌顿疝松解还纳修补术",术后予以抗感染、对症治疗.患儿于术后9h余开始出现呼吸急促,伴发热,腹胀,继而口唇紫绀,对症、支持治疗效果不佳,急转上级医院二次手术治疗,术后诊断为回肠穿孔;中毒性休克.终抢救无效而死亡.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男性,50岁,2017年2月4日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5+个月,包块不能回纳伴疼痛2+d"急诊入院。入院时无腹痛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2年前曾行主动脉夹层手术,术后长期服用华法林等药物抗凝治疗;1年前患自发性胸腔出血。查体:右侧腹股沟区见一约7 cm×6 cm×5 cm大小质硬包块,包块坠入阴囊,压痛明显,不能向腹腔回纳消失。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约3 ml暗红色不凝血。血常规:  相似文献   

20.
罕见疝四例     
<正>患者1:女,38岁,疝内容物为卵巢囊肿。因右侧腹股可复性沟肿物4年,逐渐增大不能还纳2年,伴有疼痛2个月,于2012年5月6日入院。查体:腹平坦,无压痛,右侧腹股沟区一6 cm×5 cm×4 cm大小肿物,有囊性感,有触痛,不能还纳。B超报告:右侧腹股沟囊实性肿物。入院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子宫圆韧带囊肿不除外。于入院后3 d行手术治疗,手术证实为腹股沟斜疝,疝内容物为右侧卵巢并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