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离辐射产生的活性氧(ROS)和自由基攻击DNA、脂质、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造成机体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体内ROS主要来自线粒体,辐射造成线粒体损伤,使细胞内ROS持续增加。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由于靶向在线粒体释放,能够高效地消除辐射导致的线粒体内过量ROS,保护线粒体,降低电离辐射对细胞的损伤,被认为是一类有前景的辐射损伤防护药。近年来,文献报道了多种线粒体靶向给药系统,笔者主要分析了线粒体靶向给药系统的方法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在辐射防护上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2.
造血干细胞最本质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本文就当前各国学者所采用的研究自我更新力的方法作一概述。其中包括:(1)单个脾结节连续移植法;(2)骨髓连续移植法;(3)体内重建造血组织的能力;(4)在体外液体培养中细胞繁殖与长期活存;(5)体外集落转移的克隆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3.
电离辐射对骨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是指能引起被作用物质电离的辐射。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发现骨髓对IR高度敏感。IR能引起造血组织损伤,损伤程度与放射病病情轻重及转归直接相关,因此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IR对骨髓结构、造血功能的损伤效应已基本明了,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其损伤机制方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对胎肝与骨髓来源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 HSPCs)的影响差异。方法取14.5 d小鼠胎肝及8周龄小鼠骨髓, 分选c-Kit+细胞体外接受60Co单次5、10 Gy照射, 检测HSPCs中细胞凋亡、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集落形成能力、DNA损伤情况。将12只CD45.1背景的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成骨髓组(BM)和胎肝组(FL), 60Co全身照射, 第1次4.5 Gy照射, 间隔30 min后再进行第2次5 Gy剂量照射, 6 h后进行移植, 12周后检测嵌合率、谱系分化以及细胞周期。分选胎肝及骨髓的c-Kit+细胞检测线粒体压力。结果与骨髓HSPCs相比, 照射后胎肝HSPCs的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升高(t=16.21、12.27, P<0.05), ROS水平显著增加(t=68.72、18.89, P<0.05);集落形成能力显著降低, 在5 Gy时胎肝HSPCs成集落能力显著降低, 照射剂量为10 Gy时完全不能形成集落(t=12.41、15.67、9.46, P...  相似文献   

5.
骨髓基质细胞(StromalCel)是造血诱导微环境(Hematopoieticinductivemicroenvironment,HIE)的重要组成成分[1,2]。关于造血实质细胞赖以生存的造血微环境在放射复合伤造血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可引起细胞分裂障碍和增殖力丧失。尤其是增殖旺盛的细胞更新系统,如造血器官、皮肤、粘膜上皮组织及生殖器官等更易受到损伤。半致死剂量照射后的机体,成为死亡原因的出血、感染等均来源于造血组织损伤。急性放射损伤最大的同题是造血障碍,其晚期效应最重要的问题是诱发粒细胞性白血病。因此,造血损伤的研究在放射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对ConA激活的脾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动员的影响,以探讨电离辐射免疫抑制作用的发生机理。方法采用Fura2/AM双波长荧光测定法检测了X射线全身照射后的小鼠脾细胞内[Ca2+]i对ConA反应性的变化。结果小鼠接受0、05、1、2、4和6Gy吸收剂量的X射线全身照射后24小时,脾细胞内[Ca2+]i对ConA反应性呈剂量依赖性下降,表现为[Ca2+]i上升幅度减小、上升至峰值时间延长。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的时程观察表明,照后2小时细胞内[Ca2+]i对ConA反应性开始下降,24小时达最低点,照后5天才略有回升。结论电离辐射所致免疫功能抑制与其抑制淋巴细胞内[Ca2+]i动员等信息传递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8.
急性放射性损伤的主要病理变化不仅是骨髓造血功能受到严重抑制,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极度缺乏,由此引起感染和出血,同时,放射性损伤还累及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等多个系统,导致体内多个系统器官的损伤"[1-2].研究发现,动物放射性损伤后体内多种细胞因子、化学增活素和细胞外基质表达水平增高,以保护受损脏器的损伤"[3-4].而采用细胞因子治疗急性放射性损伤能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5].  相似文献   

9.
急性放射性损伤的主要病理变化不仅是骨髓造血功能受到严重抑制,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极度缺乏,由此引起感染和出血,同时,放射性损伤还累及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等多个系统,导致体内多个系统器官的损伤"[1-2].研究发现,动物放射性损伤后体内多种细胞因子、化学增活素和细胞外基质表达水平增高,以保护受损脏器的损伤"[3-4].而采用细胞因子治疗急性放射性损伤能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5].  相似文献   

10.
对于大面积的照射,无论近期还是远期,骨髓都是一剂量依赖性细胞更新组织。辐射可以损伤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也可以造成长期的骨髓抑制。了解不同射线大面积和全身照射对骨髓的远期影响对于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是很重要的。本文研究了P(35)Be快中子和γ射...  相似文献   

1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存在于骨髓中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群体,MSC既具有干细胞的特性又具有明显的可塑性,获取简便,体外培养条件不高,分离增殖能力强,可以自身获取,因此它可以作为种子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相比,MSC在疾病治疗上更为理想。目前MSC及其在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2.
常用活血化瘀中药川芎嗪能通过改善骨髓微环境,提高基质细胞粘附功能,促进造血干细胞增生[1]。本文作者则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川芎嗪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粘附分子CD49d及脾脏单个核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2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意义。一、材料...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素E2(PGE2)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由环氧合酶(COX)在炎症刺激下合成。PGE2能抑制髓系祖细胞分化,促进红系祖细胞增生,对造血系统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近期研究发现用PGE2增加造血干细胞(HSC)数量,体外可以减少HSC的凋亡,提高HSC的长期移植重建能力和归巢能力,提示PGE2对HSC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外,PGE2还可以增强辐射损伤后HSC造血系统的重建能力,维持造血系统的稳定性。PGE2调节HSC机制的研究表明,PGE2可以通过抑制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来防止HSC的过度分化,另外还可以通过Wnt信号通路起到维持HSC稳态的作用。将经PGE2处理后的脐带血移植到灵长类动物体内已被证实是安全的,预示着PGE2在骨髓移植中有着潜在的重要临床意义。该文将对最近几年PGE2对HSC的调控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放射工作人员骨髓细胞形态学和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离辐射可以引起血液系统疾病,放射工作人员骨髓细胞形态学和遗传学分析是研究血液病的重要手段,骨髓较外周血液能更好反映机体造血情况.笔者对此做了观察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放射性损伤的主要病理变化不仅是骨髓造血功能受到严重抑制, 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极度缺乏, 由此引起感染和出血, 同时, 放射性损伤还累及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等多个系统, 导致体内多个系统器官的损伤。研究发现, 动物放射性损伤后体内多种细胞因子、化学增活素和细胞外基质表达水平增高, 以保护受损脏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多能造血干细胞(CFU-S)是造血组织中一组未分化的细胞群,它可根据需要而产生不同的血细胞。这些未分化的增殖细胞通常对电离辐射非常敏感,并且这些细胞的枯竭可造成机体的严重辐射损伤。因此很多学者反复研究了造血干细胞在恢复射线损害造血组织方面的作用。近来一些学者广泛注意到CFU-C的自身更新能力,认为受照射动物的CFU-C是由造血组织中原有活存的但非同一细胞群的CFU-S或CFU-C再生的,活存的CFU-S的子代对X射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DHEA)对137Csγ射线和环磷酰胺(CTX)所致小鼠造血及免疫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用8.0 Gy 137Csγ射线和CTX建立C57BL/6小鼠动物模型,观察DHEA低、中、高3个剂量对两个模型小鼠的造血干细胞脾结节形成细胞(CFU-S)数、外周血WBC、骨髓有核细胞数、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 DHEA各组对小鼠137Csγ射线照射所致的外周血WBC、CFU-S数、骨髓有核细胞数的降低具有保护作用,并增大了脾脏指数。DHEA各组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WBC、CFU-S数、骨髓有核细胞数降低有抑制作用。结论 DHEA能减轻辐射和环磷酰胺对小鼠造血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大剂量电离辐射对肺细胞和脾细胞分泌CSF的作用张鸿来,张铭,刘树铮在放射生物学的研究中,电离辐射对机体造血、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剂量效应关系,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年的研究证明,大剂量电离辐射对机体的造血、免疫功能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主要是由于骨髓造...  相似文献   

19.
脐血清中高含量IL-3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脐血清中高含量IL-3检测及其意义严智昌贾廷珍造血生长因子在多潜能干细胞的分化与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使放射病、放化疗及血液系统疾患所致的骨髓损伤修复时间明显缩短。研究结果显示脐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活性物质[1~3],如Multi-CSF即IL-3...  相似文献   

20.
裂变中子和γ线照射小鼠造血损伤和修复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子对造血系统的影响已有不少报道。其作用是肯定的。但是关于中子引起造血损伤和修复特点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完整,尤其对照射后的恢复问题尚有争议。因此,进一步系统地比较研究中子和γ线照射后造血系统损伤和修复特点,对了解两种射线作用的异同,估计中子照射动物可能治疗的潜力都是有益的。本文报道了裂变中子和γ线照射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辐射敏感性,骨髓CFU-S和GM-CFU-C的再殖能力,以及骨髓有核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数的改变,藉以了解造血系统损伤和修复的特点。材料和方法动物:LACA成年健康雄性小鼠,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