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采用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致敏、细胞因子诱导激活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探讨该方法降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将体外培养、扩增的DC-CIK细胞分两次回输给患者.随后给予白细胞介素-2皮下注射,100万U/天,连续10天.观察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患者血液学及遗传学缓解情况.结果 ①安全性:4例患者9例次治疗均能顺利进行.DC-CIK细胞回输过程中有3例次出现寒战、发热,经对症处理能迅速缓解.治疗过程中未见其它不适反应,心电图、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②疗效观察:1例患者在治疗前存在染色体异常(46,xy,inv(16)),一个疗程后染色体检查正常.4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均处于持续血液学及遗传学缓解状态.随访至今,4例患者已分别无病生存2年半、2年、2年、1年.结论 DC-CIK细胞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轻微,短期具有一定疗效.是否能有效降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复发尚待更多病例的积累,值得开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2005年3月为1例淋巴肉瘤白血病儿童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冠状动脉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移植外周血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可行性与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入选AMI患45例,随访6个月13例。AMI患入院后在常规治疗(药物与介入治疗)基础上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e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300~600μg/d皮下注射,连用5日。第6日分离外周血干细胞混悬液57ml,经皮经腔导管技术建立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 related artery,IRA)通道,利用球囊封闭IRA,并将分离的外周血干细胞悬液经导管中心腔注入IRA。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分离及回输过程中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产生。术前和术后6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全心功能及对局部心肌节段运动评分。结果在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分离、采集及回输中发生不良反应共30例,其中发生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时占38%(17/45);在外周血干细胞分离和采集时占17%(7/41);在回输过程中占20%(8/41)。术后6个月随访,显示移植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44、0.56,(P=0.008);移植前后心室壁运动积分指数分别为1.23、1.11,(P=0.100);移植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52.4、52.0,(P=0.591)。结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内移植外周血干细胞治疗急性AMI安全可行.能显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但对左心室重构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体外周血造血于细胞移植(Autologous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APBSCT)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从患者外周静脉血中采集造血干/祖细胞进行移植的方法。近年来APBSCT发展极为迅速,大有代替自体骨髓移植(Autologous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ABMT)的趋势。APBSCT与ABMT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迅速,减少了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降低了移植相关死亡率,同时也缩短了治疗时间,节减了移植费用;(2)外周血中混人肿瘤细胞的机会较骨髓移植少;(3)采集造血干细胞方法简…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细胞应用于临床已有50年历史,50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技术不断普及并得以快速发展,在恶性血液病中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疗效不断提高,成为某些恶性血液病惟一可以治愈的方法.现分别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与局部肿块介入治疗 ,结合全身大剂量化疗治疗 5例实体瘤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5例患者 ,男 1例 ,女 4例 ;中位年龄 52 (43~65)岁。均经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乳腺癌2例 , 期 ,并脑、肝、肺转移 ,病程 3年余。子宫内膜癌 1例 , 期 ,病程 4年 ,向腹膜及腹腔淋巴结转移。肺癌 期 1例。前列腺癌 1例向腹腔、盆腔淋巴结转移。 5例均属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经手术及多次放、化疗后复发。1 .2   采集方法祖细胞 (PBSC)动员 ;全部病例均采用化疗加剌激因子进行动员 ,环…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一种较罕见的累及多部位软骨的炎性破坏性疾病,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其治疗主要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大多数RP患者上述治疗可有效地控制病情,但也有少数难治性患者常规治疗病情不能得到控制或者药物不能减量。  相似文献   

8.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性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观察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PBSC)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 (药物与介入治疗 )基础上给予包涵体型G CSF(商品名惠尔血 ) 30 0~ 6 0 0 μg/d皮下注射 ,连续 5d ;或分泌型G CSF(商品名金磊赛强 ) ,6 0 0 μg/d皮下注射 ,连用 5d。第 6d经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CS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 ,分离外周血干细胞悬液 5 0mL ,采集后干细胞未做任何处理 ,常规经皮经腔导管技术建立梗死相关动脉 (IRA)通道 ,利用over the Wire球囊封闭IRA ,并将分离的PBSC经Over the Wire导管中心腔注入IRA。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时观察有无骨痛 ,乏力 ,皮疹 ,发热 ,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便秘 ) ,心绞痛或心衰加重及一些少见的并发症 :自发性脾破裂、严重化脓性感染、高凝状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生 ;在外周血干细胞分离及采集过程中观察有无低钙性口周麻木、抽搐 ,迷走神经反应性面色苍白、晕厥 ,低血容量性面色苍白、晕厥 ,心绞痛发作 ,心衰加重等 ;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经冠状动脉内回输过程中可出现心律失常 ,如 :窦性心动过缓 (球囊封堵所致 )、窦性停搏 (窦停 )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 (球囊刺激支架近端引起严重的冠脉痉挛所致 )、室颤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颅内出血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一种可累及人体多种器官和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率可达50%~60%,其中以癫痫发作最多,精神症状、偏瘫、头痛等也较多见,但脑血管病变者较少.国内外尚未见SLE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后发生颅内出血的报道,现将近期经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淀粉样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primary systemic amyloidosis) 是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或轻链片段以异常淀粉样纤维结构的形式沉积在组织导致的全身性疾病,也称AL型(amyloid light chain)淀粉样变性,呈进行性发展,最后可死于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是最常见也是预后最差的淀粉样变性,平均存活12~15个月,若累及心脏则不足5个月[1].激素、化疗往往效果不明显并且有副作用.近年来,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utologous periphe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PSCT)结合大剂量化疗已成为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重要治疗手段[2,3].  相似文献   

11.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淋巴瘤(ML)包括霍奇金氏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组织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克隆性疾病。近年来,尽管化、放疗技术已有了较大的进展,但对中度或高度恶性的ML,特别是临床中、晚期和有B组症状的患者,即使能够完全缓解(CR),多数最终复发或产生耐药而不治。因而,越来越多的ML患者,选择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尤其是复发和难治耐药的病例。异基因移植无肿瘤细胞的污染并具移植物抗肿瘤(GVT)作用,有移植后复发率低的优点,但HLA相合供者的缺乏和较高的移植相关死亡率,使得它…  相似文献   

12.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集经用环磷酰胺(CTX)2000mg/m^2静脉注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50ug/d皮下注射动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预处理CTX48mg.kg^-1.d^-1,连续静脉滴注3d,回输干细胞后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13.5mg/kg,体内去细胞,分3d静脉滴注,用G-CSF刺激升高白细胞,观察APBSCT前后免疫指标与临床表现,结果:APBSCT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消失,免疫指标正常,抗体转阴,结论:APBSCT治疗SLE有较好的疗效,远期疗效还需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3.
14.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报告 7例恶性淋巴瘤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支持下接受超大剂量放、化疗的治疗经验 ,评价所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PBSC)动员方案的动员效果 ,预处理方案的疗效和耐受性 ,以及移植后造血重建情况。方法 :7例淋巴瘤患者中 ,1例霍奇金病 ,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动员方案为MOEP/CMOP化疗联合rhG -CSF ,预处理采用经典的超大剂量环磷酰胺 (CTX)化疗联合全身放疗 (TBI)。结果 :APBSCT动员后获得到单个核细胞 4.2 (2 .7~ 6 .1)× 10 8/kg,回输单个核细胞 3.7(2 .5~ 5 .3)× 10 8/kg ,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到 >0 .5× 10 9/L的时间和血小板 >5 0× 10 9/L的时间分别平均为第 11.6天和第 14.6天。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反应。结论 :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效果肯定 ,采用MOEP/CMOP联合rhG -CSF动员以及经典CTX加TBI方案预处理 ,安全可靠 ,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环磷酰胺(Cy)联合足叶乙苷(VP-16)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案干细胞动员效果及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8例MM患者给予Cy联合VP-16化疗加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Cy 1 000-1 200 mg/(m2·d)×2 d,VP-16 500 mg/d×2 d,白细胞(WBC)<1.0×109/L后给G-CSF 300μg/d×6-9 d。当WBC>4.0×109/L,血小板>50×109/L后采集APBSC。采用2种预处理方案,马法兰200 mg/m2或140 mg/m2联合VP-16 1 000 mg及司莫司汀200 mg。结果:动员后采集的单个核细胞(MNC)为6.23(4.27-12.78)×108/kg;CD34 细胞为4.75(1.69-23.15)×106/kg;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集落为84.5(5.4-300.4)个/104细胞。APBSCT后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的中位时间 9.5 d。在8例患者中,6例获得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未缓解。中位生存期46(23-54)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期12(0-39)个月。结论:Cy联合VP-16加G-CSF作为动员方案,能够采集足够量的APBSC;APBCST治疗MM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继自体骨髓移植(ABMT)之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作为治疗恶性血液病和某些实体瘤的又一有效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外进展很快,已成为血液学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我院自1996年11月以来应用APBSCT治疗10例恶性肿瘤患者,报道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10例均系住院患者,经临床、血象、骨髓象、淋巴结活检病理,纤支镜活检病理及其他有关检查确诊。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3例,均为L3;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中M2a2例,M31例,M5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B中高度恶性、B细胞性;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1例。…  相似文献   

17.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2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自 2 0 0 3- 112 0 0 4 - 0 7解放军第 4 6 3医院对 2 6例自愿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给予rhG -CSF每天 4 5 0 6 0 0 μg ,皮下注射 ,第 6天用COBE 6 1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干细胞 ,总量 82 14 8mL。将干细胞悬液按 3cm×3cm距离进行缺血肢体移植术 ,移植后观察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结果 移植后 314d 2 3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 ,2 7d2 4例患肢冷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4 12周 4例溃疡明显好转 ,踝压指数 (ABI) 6例患者改善。 2例DSA下肢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新侧支血管形成明显增加。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因"反复腰痛伴头晕、乏力2月余"于2015年4月2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乏力,双下肢麻木,凌晨及夜间加重,面色呈进行性苍白,伴活动后胸闷、气促,碰撞后皮肤易出现瘀斑,无鼻衄,无牙龈出血,无月经量增多。查体:体温(T)36.6℃,脉搏(P)76次/min,呼吸(R)20次/min,血压(BP)98/58 mm Hg,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  相似文献   

19.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多发性硬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部分患者病情呈进行性(PMS)加重。研究证明,MS主要是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传统的疗法主要是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干扰素B等方法行免疫干预,抑制炎性脱髓鞘病变,但都难以阻止病情的进展。大多数PMS患者5~10年内坐轮椅、卧床或死亡。近年来,临床上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治疗常规疗法无效的MS,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而MS患者APBSCT的疗效及进展也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5岁。于2005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无咳血,吞咽时感胸痛,同年3月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慌,左侧胸部胀痛,院外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予抽胸水后感左侧胸部胀痛症状缓解,但仍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白色泡沫痰,遂到我科治疗。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