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潜江市二医院81例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4例行门奇断流术,37例行门奇断流术联合食管下段梯状环形缝扎黏膜下血管加胃底折叠术。结果表明,门奇断流术联合食管下段梯状环形缝扎黏膜下血管加胃底折叠术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1年1月常德市第五人民医院72例手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发生并发症17例,发生率为23.6%,包括腹腔内出血2例,术后感染5例,近期上消化道出血3例,大量腹水2例,术后持续发热3例,血小板异常升高及门静脉血栓形成2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药物治疗和内窥镜治疗门静脉高压症(PHT)的效果有很大的改善,但其远期疗效仍不如手术治疗。分流术和断流仍是目前治疗PHT最常用和经典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戴植本(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外科武汉430030)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合并症,主要是针对食管下段、胃底曲张静脉出血而言。进一步指明,应是药物及其他疗法不能止血的病例。因此,尽量不在大出血时施行急症手术,否则其手术死亡率将比平诊...  相似文献   

5.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食管静脉曲张所引起的大出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门-腔静脉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高压症(PHT)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较高。其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理想的术式既要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又可保证肝血供。目前治疗PHT的外科手术方法很多,应根据病因、患者肝功能、血流动力学状况及外科医生的经验等,在适当的时机  相似文献   

7.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治疗上内科保守疗法效果较差,外科手术仍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手段。目前的手术方式仍以断流术、分流术为主,这两种手术方式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长期效果不够理想。是选择断流术还是分流术应该遵循个体化的原则。肝移植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一种标本兼治的方法,但目前还不能成为常规术式,只是对终末期肝病有其适应症。TIPS术作为肝移植前的准备已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8.
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几十年来,在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方面经历了明显的时代变化,五、六十年代以降低门静脉压的手术方式为主,七、八十年代以非降低门静脉压的手术方式为主,近几年则是多科多元化的综合治疗阶段。现就以下几个有关外科治疗问题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王承外科治疗在门静脉高压中的作用主要是针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管曲张静脉在门脉高压中的发生率随病期、病理和肝损害程度而异,据Pascall989年报告平均为59%(24%~69%)。有食管曲张静脉的病人中约1/3(19%~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恰当的手术治疗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性。方法 1995—01/1998—12收治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人25例。全组病人均施行脾切除及门奇断流术。其中急诊手术3例,相对择期手术于止血后1周内手术11例,2周内8例,3周内3例。结果 全组病人近期止血率100%,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稳妥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对于门静脉高压症所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药物及介入等方法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手术疗法是不可替代的。手术治疗首要的也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预防和治疗食管下段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其次是消除脾肿大和严重的脾功能亢进;第三是通过施行腹腔静脉转流术(LeVeen分流)控制肝硬化引起的顽固性腹水。1手术方法1.1门腔分流术大口径的门腔侧侧分流术和端侧分流术因术后入肝门静脉血供减少,肝性脑病发生率高,不能提高存活率,已很少采用。目前多采用“限制性门腔侧侧分流术”,分流口径为0.8~1.2cm。外周型门体分流术,即离开肝门一定距离、小口径的…  相似文献   

12.
报道门静脉高压症(PHT)合并肝癌(PHC)患者9例,施行肝叶切除术及脾切除、断流术8例,另1例因左、右肝均 灶,仅行剖腹探查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1例多发肿瘤患者于术后9个月死亡;1例肝癌复发并肺内转移者于术后18个月死亡;余7例肝癌无复发,未发生消化道出血,情况良好,其中5例已恢复术前工作,提示PHT合并PHC患者只要条件允许,应同期施竽肝叶切除加脾切除、断流术,可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分析58例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9%(11/58).1例于术后3周因并发肝肾综合征及上消化道出血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余均顺利出院.术后1、2、3 a生存率分别为92.8%、64.5%、34.6%.随访中死亡15例,死亡原因:肝癌复发5例,肝功衰竭6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认为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实施同期联合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临床上比较少见,诊断较困难且易误诊,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1]。最近我院收治了1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引起大出血的患者,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病例:男,49岁,1999年6月8日因呕暗红色血数次、解柏油样大便5次而入院。入院体检:严重贫血貌,心率106次/分,肝助下未及,脐上偏左可触及一拳头大小的包块,质地中等,无明显触痛,腹壁静脉无显露,移动性浊音阴性,肝掌、蜘蛛痣均阴性。入院后患者又呕鲜红色血4冰,经积极止血、降低门静脉压力等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6月10日行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后壁静脉曲张呈静脉…  相似文献   

15.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防止再出血,是门静脉高压治疗的重点。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介入材料的改进,介入疗法已成为该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脾切除术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脾切除术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18例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例行单纯脾切除术,13例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脾功能亢进均消失,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两组各有1例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近远期无死亡病例,大部分患者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脾切除术或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本站于1996年4月~1997年6月对80例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患者作胃镜检查,其中发现34例晚血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HypertensireGastropathy.PHG),即门脉高压引起的胃粘膜病变,并发生消化道出血症状。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晚血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地病司1990年版《血吸虫病防治手册》要求确诊。34例PHG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46~69岁,平均54.5岁,职业均为农民。都有反复疫水接触史和门脉高压表现,其中巨脾型27例,包括已切脾的5例,腹水型7例。B超示34例肝实质均有改变。34例中,粪检阳性2例,CO…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外科手术治疗的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7%;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6%、40.3%、20.9%。结论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加断流术是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一项安全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1986至1988年,我们应用心得安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型患者22例,收到了一定疗效。 分组 1 心得安组 男性20例,女性2例;年龄24~64岁。经粪检确诊为血吸虫病。11例有肝肿大,质硬,20例有脾肿大,2例已切除脾脏。腹水存在6个月以内6例,6个月至2年9例,2年以上7例。轻度、中度和重度腹水者各为9、10和3例。有呕血黑粪史者5例。夹杂症5例,其中高血压心脏病并房颤者1例,乙型肝炎3例,胃溃疡1例。16例进行B超检  相似文献   

20.
门静脉高压症的任何手术方式都有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的肝脏功能、年龄以及手术时间有关。本文主要介绍分流术和断流术这两种手术后的并发症。1出血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可发生于术中,也可发生于术后。绝大部分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原发病因为肝硬化,手术前有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如果同时合并有脾功能亢进,血小板数量也减少,较没有肝硬化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出血。术中出血:断流手术需要切除脾脏,脾切除时有2%~3%的患者可能发生大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