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及处理效果,是油田企业广泛关注的问题。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几个联合站上现有"污泥浓缩罐+离心机"、"污泥浓缩罐+叠螺机"、"含油污泥预处理+调质装置+离心机"污泥处理工艺的应用效果为例,通过具体数据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了这几种工艺的适应性,解决了含油污泥处理工艺中的污泥回收问题,满足了油田生产需要,大大提高了整个污泥处理工艺的效果和效率。为下一步完善污泥处理工艺提出了新的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余兰兰  邢士龙  郑凯 《油田化学》2019,36(3):540-545
以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非离子型)、硫酸铝钾、DAMPE(改性破乳剂)为主要原料,通过复配制备复合调质剂,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调质离心脱油。通过考察固液比、搅拌时间、离心时间、离心转速,确定了含油污泥最佳处理条件。利用单一絮凝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复配絮凝剂,并将其与合成破乳剂DAMPE按一定比例混合,确定最佳配比及调质温度,考察脱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含油污泥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固液比1∶2、搅拌时间20 min、离心时间30 min、离心转速3600 r/min。破乳剂DAMPE与复配絮凝剂(5 mg/L聚丙烯酰胺+2.5 mg/L聚丙烯酸+5 mg/L聚丙烯酸钠+5 mg/L明矾)按质量比2∶3混合得到的复合调质剂,在最佳处理条件下,调质温度为45℃时的脱油效果最佳,脱油率为95.66%。复合调质-离心处理可以实现油水泥三相分离,是一种有效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图13表3参15  相似文献   

3.
笔者研究了油田含油污泥的理化特性,探讨了调质-超声破乳-离心分离工艺处理油泥的可行性,进行了现场工业化应用试验,确定了工艺参数,在最优参数下该工艺处理后离心出口污泥含油小于2%。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油田某联合站含油污泥调质—离心工艺参数,开展了相关室内实验研究。实验污泥样品取自该联合站污泥浓缩池,调质药剂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除硫剂,离心机为湘仪离心机。通过沉降实验、搅拌实验、絮凝沉降实验、污泥比阻实验、离心实验,对调质时间、药剂加量、离心转速、离心时间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调质时间为10 min,CPAM加量为5 mg/L时,含油污泥絮凝沉降效果较好;当离心机转速为3 000 r/min、离心时间为6 min时,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较低且经济性较好。该实验结果为下一步工艺现场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含油污泥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一直是制约油田环境保护工作的难题。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本文结合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相关文献,通过分析测试,详细分析研究了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含油污泥的组成、性质等,并针对两种新型含油污泥处理工艺进行评价,探索适合的含油污泥处理工艺模式。  相似文献   

6.
油田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各种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并重点介绍采用化学调质与离心分离处理的工艺路线及应用实例。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对含油污泥进行化学调质与离心分离处理,处理后的污泥含油小于2%,含水小于60%,并可回收污泥中85%~95%的原油。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各种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并重点介绍采用化学调质与离心分离处理的工艺路线及应用实例。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对含油污泥进行化学调质与离心分离处理,处理后的污泥含油小于2%,含水小于60%,并可回收污泥中85%-95%的原油。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由于油田含油污泥的成分日趋复杂,导致现有热化学清洗-离心工艺的药剂和参数已不能满足处理要求。为了有效处理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某油田含油污泥为处理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别以热洗药剂种类、投加量、泥水比、热洗温度、离心转数为变量,通过投加化学药剂、热水对含油污泥进行化学热洗,再经离心脱水,以脱水后油泥残油率为考核指标,考察不同参数的变化对含油率的影响,优化含油污泥热化学清洗-离心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从处理效果、经济等方面综合考量,采用药剂为OP和BS复配药剂,复配比例为OP∶BS=5∶1,OP药剂投加浓度为500 mg/L,BS药剂投加浓度为100 mg/L,泥水比1∶4,热洗温度65℃,离心转数为2 200 r/min为最佳参数,处理效果最佳,清洗后油泥残油率为1.43%,为含油污泥处理站优化运行参数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处理安塞油田产生的含油污泥,探索适宜的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借鉴国内部分油田的成熟作法和经验,比较分析并选取可行的工艺开展试验应用,对微生物降解、注水井调剖、污油泥处理厂运行和制砖等试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探索调剖、热化学处理、工业制砖及降解的适宜工艺。实现含油污泥处理工艺的经济可行和安全环保,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其污泥含水率高.含油、盐量大.以及含有其它有害物质.不能排教和利用.探讨其处理工艺,寻求其综合利用的途径.本文介绍含油污泥的处理工艺技术,通过试验提出了油田含油污泥以“浓缩——沟洗除盐——浮选除油——压漕脱水”为主体的工艺流程。论述了处理效果及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对油田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和今后的主要攻关内容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1.
炼油厂含油污泥离心脱水技术的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含油污泥进行了组成的剖析和微观研究,通过絮凝剂筛选和添加助剂粉焦对含油污泥进行调质改性,在实验室和工业试验中取得了含油污泥水固两相离心分离的满意效果。当含油污泥密度大于1.0008g/cm^3。含油小于3%时,加入200μg/gCPAM-邕凝剂调质,可以顺利进行离心脱水,当密度略小于1g/cm^3时,加入1.5%粉焦调质,可以明显改善离心脱水效果,使离心液的COD质量浓度达到标准,该技术应用后,不仅解决了目前炼油行业普遍存在的含油污泥脱水难题,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焚烧、调质—分离、热解、生物处理及调剖等处理方法。污泥焚烧技术对多种有害物质的去除率高;对原料适应性强;处理后体积小,便于运输与处置。污泥调质—分离处理工艺适应性强,有较好实用性,可回收大部分油。污泥热解处理具有较好的油气回收和残渣利用价值;处理速度快,污泥处理彻底。污泥的生物处理技术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转移;能耗低,处理成本低,绿色环保。调剖技术可对固废泥浆实现"零排放"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3.
吉林油田含油污泥的破乳-润湿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开采及加工中产生大量含油污泥,对这些含油污泥进行合理的无害化处理,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回收大量的石油资源。本文针对吉林油田含油污泥的特点,通过对其组分的系统分析研究,采用化学破乳-润湿的方法对含油污泥进行了调质处理,并研究了水固比、pH、试剂浓度、温度、处理时间对含油污泥原油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筛选出破乳剂PR105和拉开粉BX为调质剂,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为:含油污泥水固比为6:1,pH值为7.5~8.5,破乳剂PR105和拉开粉BX最佳用量分别为100mg/L和2000mg/L,处理温度为45℃,在搅拌器转速为180r/min下搅拌25min,含油污泥原油回收率可达99.4%,满足油田含油污泥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4.
萃取剂处理成本高、用量大且存在污染,这是阻碍溶剂萃取技术在含油污泥处理中应用的关键技术难题。为了提高含油污泥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在分析吉林油田某采油厂含油污泥组分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工艺参数,选择轻质油为萃取剂,提出了一种"调质预处理+三级循环萃取+离心分离+萃取剂回收"的高效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搅拌速率为1 200 r/min、搅拌时间40 min、加热温度60℃、混合质量比(萃取剂∶含油污泥)为2∶1的条件下,可实现含油污泥脱水率≥86%、脱油率≥93%、萃取剂回收率≥91%的较理想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油田含油污泥是一种量大而面广的污染源,具有物理化学性质复杂等特点.由于收集、处理难度大,处理工艺复杂,含油污泥的处理一直是各油田非常关注、也是困扰石油行业的一大难题.文章介绍了油田含油污泥的来源、含油污泥的性质及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标准.总结论述了目前中国石油在污泥收集、含油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含油污泥回收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油田开发进度的加快和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如何处理和利用含油污泥已成为各大油田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回收处理技术的现状,类比解析了溶剂萃取、化学清洗、调质-机械分离、热解、超声、微波、回注调剖、电动力学、冷冻熔融等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和特点;并结合实际分析、探讨了延长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现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两种污泥处理技术进行调研分析认为,喇嘛甸油田污泥处理站的建设适宜采用调制—离心处理技术,以满足油田污泥处理要求.针对调制—离心处理工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建设污泥处理站时,建议对技术进行改进,以提高污泥处理效率.优化污泥存储池设计,采用分格结构:设备清淤产生的污泥由于流动性较好,可以放在一个格内存储,而油井作业及管线泄漏产生的污泥流动性较差,可以放在另一个格内存储.  相似文献   

18.
安塞油田含油污泥井场微生物降解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塞油田井场较为分散、含油污泥量产出量大,需要选择合理的处理工艺技术来降低拉运成本及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隐患风险。从井场合油污泥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分析入手,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微生物降解试验研究。通过对含油污泥在不同温度、湿度、含油等降解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适合的优势微生物菌种,确定了最佳降解处理环境条件。并进行微生物降解处理试验,污泥含油量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和利用技术以及污泥脱水机械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讨论,认为离心脱水机是目前较理想的含油污泥脱水设备,污泥回灌调剖技术变废为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针对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调质-机械分离处理、高温处理、溶剂萃取处理、生物处理等。同时,文章对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