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1—10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10 mg口服,1次/晚;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2.5 ml和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2次/d,连用1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残气量(RV)、RV/肺总量(TLC)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能明显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年龄40~75岁稳定期Ⅰ、Ⅱ级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每日1次)治疗13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及12周分别测定肺功能。结果治疗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上升值较对照组有有显著性差异(P<0.05)。噻托溴铵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2例,8%),无心血管系统异常和心电图异常报告。结论噻托溴铵对于稳定期Ⅰ、Ⅱ级COPD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患者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10~2017-10接受治疗的300例COPD急性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应用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85例,显效38例,有效19例,无效8例。对照组治愈67例,显效38例,有效15例,无效30例。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血氧分压(Pa O2)水平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FEV1、FVC、FEV1占预计值、Pa 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 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与对照组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期患者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与血气指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陕西省友谊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7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 O2、Pa CO2、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 O2、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与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4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对221例筛选合格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每日1次)或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2喷/次,每日4次)治疗4周。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4周,给药前5min,给药后30、60、120及180min分别测定肺功能。结果首要疗效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谷值反应。治疗4周后噻托溴铵组FEV1谷值反应显著优于异丙托溴铵组[(0.063±0.024)L,95%CI为0.016~0.111L,t=2.63,P=0.009],显示噻托溴铵组患者的通气功能得到持续改善;噻托溴铵组的用力肺活量(FVC)谷值反应在治疗4周时较异丙托溴铵组增高(0.133±0.047)L,t=2.83,P=0.005;与基线相比,给药后0~3h平均FEV1的变化(FEV1AUC0~3h)及平均FVC变化(FVCAUC0~3h)在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缓解喘息应急药物的使用量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P=0.548)。本研究中噻托溴铵组有12例(10.9%)、异丙托溴铵组有18例(16.2%)发生不良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6,P=0.249)。噻托溴铵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5例,4.5%),无心血管系统异常和心电图异常报告。结论每日1次吸入噻托溴铵18μg较每日4次异丙托溴铵治疗,对COPD患者具有更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噻托溴铵耐受性良好,与异丙托溴铵具有相似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以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FVC、FEV1、FEV1占预计值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aO_2水平均显著升高,PaCO_2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Pa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COPD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噻托溴铵干粉剂对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140例COPD患者,噻托溴铵组使用噻托溴铵干粉剂,对照组使用氨茶碱片,总观察时间12 w,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痰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果治疗后徵托溴铵组深吸气量(OI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明显改善,分别增加了102、256、154 ml,TGF-β1阳性率为37.5%,对照组肺功能改善不明显,TGF-β1阳性率为65.0%。噻托溴铵组TGF-β1阳性率低于对照组。FEV1与TGF-β1阳性率呈负相关。结论噻托溴铵能改善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气道重塑,FEV1与TGF-β1阳性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气雾剂与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与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9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及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_1、FEV_1%及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M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气雾剂与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IMP-1、VEGF、IL-17、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IMP-1、VEGF、IL-17、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_1、PEF及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_1、PEF及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有利于抑制气道重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姚坚  陈金亮  陶一江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2):2204-2205
目的评价吸入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COPD的疗效。方法将96例Ⅱ~Ⅲ级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第1周至13周每天吸入噻托溴铵胶囊18μg 1粒。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I)、FEV1/FVC、6 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噻托溴铵对于稳定期Ⅱ~Ⅲ级COPD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AECOPD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浓度组与大浓度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小浓度组应用小浓度布地奈德(2 mg/次,20 min/次,2次/d)雾化吸入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大浓度组应用大浓度布地奈德(4 mg/次,20 min/次,2次/d)雾化吸入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疗程均为1 w。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肺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大浓度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小浓度组(P<0.05)。治疗1 w后,大浓度组血氧分压(PaO_2)高于小浓度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小浓度组(均P<0.05)。治疗1 w后,大浓度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均高于小浓度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浓度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AECOPD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及肺功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多索茶碱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多索茶碱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 min步行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多索茶碱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可明显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吸入用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肺癌患者112例采用电脑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化疗。对照组给予呼吸功能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每搏输出量(SV)、每分钟心脏搏出血液容积(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功能指标[1 s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及FEV1/FVC]和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MV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V、CO、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O2、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吸入用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可以改善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吕晓东  刘加良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23):1777-1779
目的 探讨每天一次吸入噻托溴铵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深吸气量(IC)和运动耐量的影响以及常用的肺功能指标与运动耐量的相关性.方法 吸入噻托溴铵18 μg/d,在第0天、第28天和第56天分别测定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呼吸困难评分.结果 噻托溴铵吸人后第28天和第56天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吸氧、抗感染、氨茶碱平喘、化痰、营养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吸入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剂。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均有改善,FEV1、FEV1/FVC、FEV1/预计值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FEV1/FVC、FEV1/预计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胡玉华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11):1074-1076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01~2016-03收治的100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噻托溴铵18μg/粒睡前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阿奇霉素0.25 g/d口服,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及呼吸困难评分和6 min步行试验。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EV_1、FVC、FEV_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降低,6 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COPD采用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运动耐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国产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组、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筛选合格的稳定期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吸入国产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μg,1次/d),对照组吸入安慰剂(1粒,1次/d),在给药前、给药后6及12 w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量(IC)、6 min步行距离(6MWD)及改良的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并观察两组的不良事件。结果第6周,治疗组FEV1、FVC、IC、6MWD、MMRC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次数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第12周,治疗组FEV1、FVC改善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与自身第6周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IC、6MWD、MMRC评分改善却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且与自身第6周时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急性加重次数也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12 w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除口干外无其他不良事件。结论国产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疗效显著、持续,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思力华)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吸入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中重度哮喘合并COPD患者随机分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给予观察组患者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肺功能的改变,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急性发作的间隔时间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t%pred)和用力肺活量(FVC)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的间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SGRQ评分各维度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可显著改善中重度哮喘合并CO PD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COPD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COPD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比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随访3、6个月时呼吸困难指数(m MRC)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T)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FVC及FEV1/FVC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及FEV1/FVC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 MRC和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时m MRC低于对照组,6MWT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与对照组的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升运动耐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评价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疗效的3种指标进行比较. 方法 吸人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前后对18例稳定期严重COPD患者行肺通气功能和肺容量测定,并采用呼气负压技术同步检测呼气流速受限(EFL). 结果 与安慰剂比较,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COPD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FEV1)百分比、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FVC)百分比、深吸气量占预计值(IC)百分比显著改善,残气量占预计值(RV)百分比和功能残气量占预计值(FRC)百分比显著降低,肺总量占预计值(TLC)百分比无显著改变;Borg呼吸困难评分显著降低;5分法EFL评分无显著改变,呼吸方式无显著改变.IC、FEV,和5分法EFL评分的平均改善率分别是(20.42±15.02)%、(10.98±7.28)%和(5.15±11.24).△IC与ABorg呈负相关(r=0.732,P<0.05),AFEVl与ABorg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r=0.343,P>0.05).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方法分析3种不同指标诊断呼吸困难的价值,结果表明,IC、FEV1和5分法EFL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0.681和0.557. 结论 与FEV1相比,IC评价严莺COPD患者支气管舒张剂疗效更为灵敏和准确,5分法EFL评分不宜作为评价严重COPD患者吸人支气管舒张剂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