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台湾泥鳅生长快,当年达到商品规格,并且不钻泥,不用做防逃,是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在池塘养殖中,通过用主养台湾泥鳅,搭养鲢、鳙或匙吻鲟等上层鱼,中层搭养草鱼、团头鲂,以及应用微生态制剂光合细菌全池泼洒的方法进行生态养殖,解决了不用渔药、环境友好、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总结池塘台湾泥鳅生态养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桐城市大沙河微流水生态条件下的泥鳅生活习性,总结其人工养殖技术,并对其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大沙河泥鳅的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书林 《农家顾问》2008,(11):51-52
微孔管道增氧.可发展高效规模化养殖特种水产品,如青虾、鳜鱼、泥鳅、黄鳝、河蟹等,在养殖过程中特种水产品耐低氧的能力很差.通过微孔管道增氧后.可人为调控池水溶氧,采用单养、混养及网箱养殖,均可收到多倍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江苏兴化市水产养殖户张建楼利用微孔管道增氧新技术.在西效镇利用一口0.67公顷池塘.发展网箱集约化养殖泥鳅,箱外养殖青虾.2007年该塘生产泥鳅2625千克.平均667平方米产量263千克;网箱外收获青虾270千克.平均667平方米产量27千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高温季节泥鳅养殖池塘主要水质因子的变化规律,随机选择3口泥鳅池,于2013年7月13日至8月3日,每7 d检测1次池水的透明度、pH值、溶解氧(DO)、氨氮(NH+4-N)及亚硝酸盐氮(NO-2-N)等指标,同时随机选择1口泥鳅池检测DO与NH+4-N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1)在高温季节,泥鳅池水的透明度、pH值、DO、NH+4-N及NO-2-N变幅分别为9.87~33.00 cm、7.88~8.51、2.62~6.42 mg/L、0.130~0.483 mg/L及0.022~0.156 mg/L,在大多数检测时间点,池水透明度低于20 cm;pH值高于8;DO高于4 mg/L;NH+4-N高于0.2 mg/L;NO-2-N低于0.1 mg/L,说明pH值、DO及NO-2-N基本处于泥鳅养殖的适宜范围内,而透明度偏低,NH+4-N偏高。(2)泥鳅池水DO和NH+4-N的昼夜变化明显,DO的最高值(10.23 mg/L)、NH+4-N的最低值(0.18 mg/L)分别出现在18:00和15:00,DO的最低值(5.74 mg/L)、NH+4-N的最高值(0.28 mg/L)则出现在09:00,DO与NH+4-N总体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曹涤环 《新农村》2023,(9):30-31
<正>生态养殖泥鳅包括稻田养殖、慈姑养殖、荸荠养殖等生态兼作。稻田养殖泥鳅的种苗及饲料较易解决,养殖方法也相对简单,且经济效益较高。同时,利用稻田养殖泥鳅,既不影响水稻生产,又能增加稻田的收入,是一种理想的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6.
台湾泥鳅人工繁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野生泥鳅资源日益减少,台湾泥鳅养殖兴起,为满足市场对台湾泥鳅苗种需求,西双版纳州开展了台湾泥鳅人工繁育试验。采用注射鱼用类似物(A2)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催产,采集精、卵子进行人工授精,获得授精卵8 kg,640万粒;用孵化桶微流水孵化和静水两种方式进行孵化,孵出台湾泥鳅苗水花450万尾,孵化率70.3%;培育出5 cm台湾泥鳅苗343万尾,成活率76.2%。  相似文献   

7.
<正>近来年,泥鳅在国内以及国外市场上的需求增多,这推动了泥鳅人工养殖的兴起,很多省人工养殖的面积逐渐扩大,而且成为了一个地区重要的致富来源。但因为泥鳅人工养殖技术不成熟,很多人经验不足,在养殖的过程中常常忽视技术要点。基于这种状况,本文通过研究泥鳅的习性,从而提出一些泥鳅养殖的技术要点,以期养殖户能够进一步了解泥鳅的养殖方式,推动泥鳅养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1对泥鳅习性的阐述泥鳅的体型细长,表面为灰黑色,中  相似文献   

8.
泥鳅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本文阐述了泥鳅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鳅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泥鳅养殖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由于水域的污染及渔业资源的匮乏,天然野生泥鳅已远远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泥鳅养殖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等特点。已引起了养殖户的关注。在泥鳅养殖中,放养密度大,投料多且为静水养殖,所以水质易恶化,所以在泥鳅养殖中,病害防治就成了养殖成功的关键。做好泥鳅的病害防治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池塘条件泥鳅养殖池塘应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且有水源的地方。养殖池塘不  相似文献   

10.
广东地区野生真泥鳅日益枯竭,开展适合广东水土气候条件的真泥鳅的规模化人工繁殖势在必行。试验采用人工催产、人工受精、增氧流水孵化、动物性饵料培育等技术手段,建立了较为成熟的真泥鳅鱼苗规模化人工生产技术体系。从试验结果可知,雌性真泥鳅亲本的催产率最高可达85.42%±2.95%,真泥鳅卵子受精率最高可达93.33%±0.47%,受精10天后的真泥鳅鱼苗存活率可达到45.25%±1.54%。试验数据将为真泥鳅在广东地区的推广养殖(包括在稻田中的养殖)及真泥鳅野生资源的逐步恢复奠定较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泥鳅密集在底泥中掘洞,鳅洞为泥鳅提供了躲避高温酷暑和低温寒冬的有效场所,泥鳅掘洞与浮叶植物群落也存在紧密联系。通过从农田改造、水体改良和水生植物调控等方面,针对农田泥鳅的生物特性、鳅洞的生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研综述,分析了泥鳅掘洞过程的响应变化和生态作用,探讨了浮叶植物在泥鳅有土与无土养殖中的应用技术,旨在为泥鳅的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无土养殖和工厂化高密度育苗提供技术支持,为泥鳅野生资源的恢复和保护、改进泥鳅养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泥鳅养殖带来的经济效益在福建永泰县的经济效益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在泥鳅的养殖过程中,苗种气泡病是永泰县泥鳅养殖中常见的疾病。苗种的培育对泥鳅的养殖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分析苗种气泡病的基础上寻找解决该疾病的措施,以促进福建永泰县泥鳅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笔者于2006年开始进行泥鳅水泥池微流水养殖,取得了产量3.6千克/平方米,产值54元/平方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水质调控是夏季鲟鱼流水养殖的重要环节,夏季首先要控制好流水的温度,在加强水温调控的同时,还要要保持水质的清新.如何保持水质的清新? 流水养殖主要靠水体的流动,为鱼类的生长提供充足溶氧,并将养殖废物带走.水质调控的一般方法,一是做好沉淀与过滤.根据水源情况,做好入池水的沉淀与过滤,防止杂物进入养殖池;二是提高水体交换量.  相似文献   

15.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栖于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较易饲养.在农村家家有稻田,在稻田中养殖泥鳅,种苗及饲料比较容易解决,养殖方法简单,经济效益较高,而且不影响水稻产量,是一种非常好的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流水养鱼? 答:流水养鱼是利用流动水体供氧充足的条件进行高密度养鱼的一种方法,鱼类始终在流水中生长.由于不断向养鱼池中大量注入新水,输送溶解氧,并带走鱼类代谢废物、粪便及残饵等,使池水始终能保持较高的溶解氧和清新的水质,从而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放养密度,并通过强化投饵使鱼类快速生长,缩短养殖周期,达到高产的目的.因此,它是一种小面积、高产、优质、高效益、高技术的养鱼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泥鳅是营养丰富的水产动物,自古都是人们餐桌上的珍品佳肴,泥鳅养殖产业也因此发展迅猛,且前景越来越好。但随着泥鳅养殖产业的逐渐壮大,病害也逐渐呈现易发频发态势,特别是随着春夏季水温逐渐升高,池水易恶化,病害易发,因此,应全力做好此阶段的病害防治工作。一、真菌性疾病防治1.水霉病由于鳅体受伤,开春后易感染水霉病。症状为病鳅身上长满白色棉絮状的水霉。防治方法:1用2%~5%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分钟~  相似文献   

18.
正泥鳅具有明显的药用价值,被称为"水参"。同样,泥鳅也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品种,它适应性十分强,发生病害的概率低,成活率高。泥鳅能够一整年上市,销售状况良好。目前,泥鳅养殖已经从单一培养方式,到如今开发了一种生态有效的育苗方法,利用水荠和水獭等水生生物与泥鳅共同生存,大大提高了生存率。1泥鳅养殖存在的问题根据对泥鳅养殖的调查,笔者发现在养殖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相似文献   

19.
在有水源而不宜造池的情况下,可用木箱养殖泥鳅,具体方法是: 一、木箱制作规格1m ×1m ×1.5m ,空间容量为1.5 。一侧或两侧设直径3~的注、排水口,并安装有2 的金属网。箱底填入粪肥,汲土(或一层稻草一层泥土),最上层为泥土,保持箱内水深30~50 左右。木箱可放在向阳流水处,使水可从一只孔流进,另一只孔排出。几只箱可联在一起,搞联箱生产。二、放养密度 每箱可放长3 以上的鳅种 1~1.5 。 三、饲养管理 泥鳅为杂食性鱼类,木箱流水 养殖泥鳅,以人工投饵为主。饵料有鱼粉、动物内脏、猪血粉、蚕蛹粉 等动物性饵料,以及…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由于水域的污染及渔业资源的匮乏,天然野生泥鳅已远远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泥鳅养殖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等特点。已引起了养殖户的关注。在泥鳅养殖中,放养密度大,投料多且为静水养殖,所以水质易恶化,所以在泥鳅养殖中,病害防治就成了养殖成功的关键。做好泥鳅的病害防治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池塘条件泥鳅养殖池塘应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且有水源的地方。养殖池塘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