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研究浸渍法、微波法、超声波法脱除百合中二氧化硫的效果。方法:在不同温度下,采用浸渍法、超声波处理百合;在不同微波功率下,脱除百合中残留的二氧化硫,用标准碘液滴定测定二氧化硫的量。结果:百合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高达1 869 mg/kg。255 kW微波处理对药材中二氧化硫的脱除有较好效果,最大脱除率可达72.93%。结论:255 kW微波处理可作为百合脱硫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西区内香菇中二氧化硫的本底值含量情况。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331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第一法对广西不同地区共50批新鲜香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广西不同地区香菇样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范围为20.36~176.5mg/kg,平均残留量达到87.57mg/kg,大部分结果已经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 2760-2016)对干香菇的最大残留限量要求(0.05 g/kg)。其中桂林市所产的香菇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平均值达到176.5mg/kg,最大值为243.2mg/kg;百色市香菇二氧化硫的残留量平均值为20.36 mg/kg,最小值为13.62 mg/kg,最大值为27.58 mg/kg;不同地区的香菇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产地香菇中二氧化硫的本底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香辛料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并因其具有赋香调味、着色、增香、增进食欲等作用,广泛应用于调味品生产领域。为了解香辛料中二氧化硫的本底水平,采用酸碱滴定法对电能热风干燥、自然晾晒处理的香辛料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即使香辛料在干制、加工过程未使用硫磺及含硫化合物,仍能检出二氧化硫残留,检测结果为2.97~40.8 mg·kg-1。部分香辛料存在二氧化硫本底或香辛料的风味物质对检测存在干扰造成结果假阳性,合法生产经营的企业可能会因此被误判。本文对香辛料二氧化硫本底的研究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的控制提供了思路,也为国家监督抽检判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硫磺熏蒸是一些中药材、食品在产地粗加工过程中的一种习用方法,目的在于防霉、防腐和干燥等,目前尚无简便易行且有效的替代方法。为防止中药材粗加工过程中滥用或过度使用硫磺熏蒸,保证中药质量和安全有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订了中药材及其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规定山药、牛膝、粉葛等11种传统习用硫磺熏蒸的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400 mg/kg;其他中药材及其饮片的二氧化硫  相似文献   

5.
正灭蝇胺,又名环丙氨嗪,是一种高效、低毒的生态农药,针对双翅目昆虫有非常强的选择性。该药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内吸传导性强、持效期长,但作用速度较慢。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测定豇豆中灭蝇胺残留限量值不得超过0.5mg/kg,每日允许摄入量0.06mg/kg bw。为保障食品安全,需要不断探寻更优质、便捷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2015年水产品中二氧化硫残留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我国居民水产品膳食中二氧化硫暴露水平及对我国居民健康状况的潜在风险。方法 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允许使用二氧化硫的最大使用量和现有我国居民水产品实际的消费量数据,采用点评估方法,对我国居民全人群及各组人群通过水产品摄入二氧化硫的水平进行估计,并与国际组织制定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进行比较。结果 水产品二氧化硫残留值高于CAC规定的二氧化硫最大使用限量(30 mg/kg)的占总样品量的12.70%(79/622);其中海米类二氧化硫残留情况最严重,残留量P95值为413.25 mg/kg,占CAC限量的1 377.50%。城市和一类农村人群,以及男女各年龄组人群以二氧化硫含量最大值得出摄入量不同程度超过ADI,提示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其中海米类的贡献率最高。结论 我国居民全人群通过水产品摄入二氧化硫的水平基本处于安全水平。但是,目前我国水产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情况较为普遍,部分产品残留水平较高的现象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饮料工业》2013,(6):52
据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5月29日欧盟食品安全局就制定柑橘作物中农药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didec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DDAC)的进口限量发布了意见。经过相关评定,欧盟食品安全局认为,由于南非将柑橘作物中农药DDAC的最大残留限量制定为2mg/kg,因此风险评估人员需充分评估6mg/kg的最大残留限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就我国近海海带中砷含量、砷的存在形态及其毒性、国内外相关标准中砷的限量、砷检测方法及脱砷技术等5方面的问题,综合阐述并分析前人对海带中有害元素砷的研究状况。据此,并结合我们的工作,提出关于海带脱砷研究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可能的前景:根据砷的价态、形态及毒性机理,海带中具有毒性的砷的形态为无机砷;我国国标(2005版)对干海藻无机砷的限量(≤1.5 mg/kg),而国产海带无机砷含量已超国标;提取分离技术是海带深加工产业的基石,此过程实际上富集了提取物中的砷,在国内外少有海藻提取物砷限量的背景下,建议参照国际食品添加剂标准中特定海带提取物中无机砷限量(≤3 mg/kg)。  相似文献   

9.
食品中天然含有食品添加剂成分,如苯甲酸、硝酸盐、二氧化硫等,但目前对食品中天然产生的这些物质的本底值数据还较少。本文重点介绍苯甲酸、硝酸盐、亚硝酸盐、丙酸、二氧化硫在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情况,这些成分的产生途径,在食品中的含量范围。其中苯甲酸在部分水果中的含量很高,如红莓、青梅、李等中约有0.5 g/kg,接近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其的限量要求(0.2~2.0g/kg);蜂蜜和发酵乳等乳制品中也天然含有苯甲酸。硝酸盐在果蔬中的含量远高于亚硝酸盐,部分果蔬中天然含有的硝酸盐的量超过了国家对硝酸盐的规定。丙酸、二氧化硫也天然存在于水果、果酒、食醋等食品中。随着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天然本底研究的深入,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食品添加剂成分是天然存在的,了解这些情况将有助于更科学、更准确地进行食品安全综合判定,有利于更有效地进行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次性竹筷的强制性方法标准GB 31604.32—2016测量产品的二氧化硫含量。选用食品接触材料国家标准新体系GB 5009.156—2016通用的6 dm2接触面积对应1 L浸泡液的比例构建模型,估算得到该产品的二氧化硫特定迁移量。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二氧化硫特定迁移量的测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竹、木和软木材料及制品》正式发布实施以前,可以通过将本筛查方法得到的二氧化硫特定迁移量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竹、木和软木材料及制品》中规定的限量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该产品的二氧化硫特定迁移量是否合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环保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严格,发达国家对于进口产品的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限量的要求也日趋严苛。为了打破我国浆果及其果酱制品出口的贸易壁垒,提高我国产品质量水平,亟需对国内外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通过将2种常见浆果及其果酱制品的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限量进行对比,发现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欧盟标准在对2种浆果的农药残留限量以及果酱制品的添加剂限量上存在的差异,以期为我国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提供参考,为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提供技术支撑和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国市售水产品中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_2)的残留状况,为制定和完善水产品中SO_2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GB/T500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中的检测方法,对山东、浙江、天津2014~2016年市售的虾蟹类及其制品101例、鱼类及其制品95例、贝类及其制品42例和头足类及其制品29例共267例样品进行SO_2残留检测。结果水产品及其制品中SO_2的残留量范围为ND~3994.38 mg/kg,平均残留量达到57.10 mg/kg,多数处于较低水平。不同种类的水产品及其制品中SO_2的残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虾蟹类及其制品中的SO_2的残留量明显高于其他水产品,其残留量平均值达到130.93 mg/kg,其中最大值为3994.38 mg/kg。结论 SO_2在不同种类的水产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水产品中SO_2残留问题亟需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国内外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监管队伍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有效运转的食品安全监管员制度和严格的食用农产品与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我国相关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建议,认为我国应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尽快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员队伍建设,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完善食用农产品及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此调查旨在了解焙烤食品原料及其成品中二氧化硫残留含量的水平,为食品风险监测提供参考数据;该实验依据GB/T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蒸馏法)分析方法对采集来的84份样品进行检测,其中面粉14份,食品馅料18份,食糖20份,焙烤食品32份。结果表明:面粉、食品馅料、食糖、焙烤食品二氧化硫平均检出值分别为0.0043 g/kg、0.0037 g/kg、0.012 g/kg和0.0061 g/kg,均属于低残留水平。说明目前市场上售卖的焙烤食品原料和成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水平较低,不足以对人体健康构成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5.
分析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的产品质量。以不同贮存年份、不同季节的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为研究对象,检测理化指标、重金属、农药残留,根据GB/T 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Y 659-2003《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NY/T 288-2012《绿色食品茶叶》的标准要求,分析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的产品质量。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水分含量为7.3%~9.5%,灰分含量为4.7%~6.1%,水浸出物含量为47.2%~51.5%,茶多酚含量为23.2%~24.8%,粗纤维含量为9.3%~11.5%,可溶性糖含量为3.7%~5.4%,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9%~3.0%,铬含量为0.19 mg/kg~1.21 mg/kg,镉含量为0.016 mg/kg~0.269 mg/kg,砷含量为0.00~0.20 mg/kg,氟含量为31.0 mg/kg~88.1 mg/kg,汞为未检出,铜含量为3.86 mg/kg~10.33 mg/kg,铅含量为0.03 mg/kg~0.65 mg/kg,稀土氧化物总量为0.224 mg/kg~1.177 mg/kg,48种农药残留项目均为未检出。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理化指标、重金属、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其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了解广西省八角二氧化硫残留情况以及烹饪对八角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在广西省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包括个体零售点)、八角生产地,随机抽取八角生果和干果样品共计185份,按照NY/T 1435—2007《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中二氧化硫总量的测定》测定其二氧化硫残留量,按照GB/T 7652—2006《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八角二氧化硫残留量<30 mg/kg进行评价,并测定其二氧化硫残留量随存放时间的变化,测定高残留量的二氧化硫八角经过烹饪后其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变化。结果 监测的134份干八角二氧化硫残留量检出率为42.5%,超标率为36.6%,干八角二氧化硫残留量范围在1.5~660.6 mg/kg之间,中位值为106.6 mg/kg。其中来源于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包括个体零售点)的八角二氧化硫超标率分别是27.1%和41.9%;八角(二氧化硫残留量为660 mg/kg)经水煮后,其二氧化硫残留量降为19.2 mg/kg。结论 广西省流通领域八角存在硫熏现象,但烹饪过后,其汤样(水样)与八角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都大大降低,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监测。  相似文献   

17.
苏雪莲 《中国食品》2020,(8):130-131
一、国内外大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现状1.中国:我国关于大米最大农药残留限量的最新标准是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该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于2020年2月15日正式实施。标准内容涉及到了433种残留农药在10余种食品中的4000多项限量指标,关于大米食品的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就有20多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我国含铁食品营养强化剂和食品添加剂标准差异。方法对GB 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和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的含铁食品营养强化剂和食品添加剂的功能、使用范围、使用量以及各标准设置的理化指标、限量、标准发布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对我国含铁食品营养强化剂和食品添加剂标准制定进行探讨。结果 GB14880-2012中规定了19种化合物可作为铁补充剂, GB 2760-2014中规定了7种含铁食品添加剂,目前已制定国家标准且现行有效的共14种,所有标准中均设置了理化指标,其中安全性项目主要是原料阴离子及重金属。重金属以铅和总砷的指标最有代表性。除了硫酸亚铁,所有亚铁类产品均设置了三价铁的相关项目控制产品质量。在重金属限量设置上,铅限量为1~10.0 mg/kg;总砷限量则在1.0~4.0 mg/kg之间。总汞限量,除了焦磷酸铁为3.0 mg/kg,其余均为1.0 mg/kg。结论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和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为验证标准GB5009.34-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中离子色谱法检测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从校准曲线、检出限、重复性、精密度等方面开展验证实验。试验结果表明,硫酸根在0.5mg/L~40mg/L浓度范围内,校准曲线线性良好,硫酸根线性方程为y=0.3714x+0.0291,相关系数为0.9999。二氧化硫加标的回收率范围为90.1%~107.3%,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98%~2.6%,精密度试验范围为0.79%~1.9%,各项验证结果均满足GB/T27417-2017《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指南》和GB5009.34-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中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是食品监管部门开展监管执法活动的科学依据, 也是国家实施积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一把利刃。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已于2019年8月发布, 并于2020年2月实施, 涵盖的农药品种和限量数量均超过国际食品法典, 但仍然存在部分农药残留的蔬菜无法给出不合格的判定。本文介绍了国外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法规)现状, 指出我国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需要完善的地方, 以期为监管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