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小组戒烟干预效果的2年随访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社会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我能戒烟"小组式戒烟方法的长期效果。方法通过社区动员征集217名吸烟者进行以社会认知理论为指导的小组式戒烟干预,并在干预完成半年、2年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2年后生化验证的戒烟率为32.3%,戒烟成功率为15.2%。患吸烟相关疾病、自我效能的变化以及家庭无烟政策与2年后是否戒烟有关。结论"我能戒烟"小组式戒烟法是一种有效的戒烟方法,适于在社区推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吸烟归因遗传认知与戒烟成功的关系,为制定控烟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对山东省17个行政村中≥18岁男性居民进行现况调查,以其中642名戒烟成功者为病例组,700名戒烟失败者为对照组,分析吸烟归因遗传认知与戒烟成功的关系,并评价吸烟归因遗传认知对拒烟自我效能及尼古丁依赖的影响。结果在调整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潜在混杂因素后,吸烟归因遗传认知阳性对戒烟成功有显著的负性影响(OR=0.642,95%CI=0.479~0.859);吸烟归因遗传认知阳性者与阴性者比较,吸烟归因遗传认知阳性者积极情境拒烟自我效能、消极情境拒烟自我效能、习惯情境拒烟自我效能得分和拒烟自我效能总分分别为(2.397±0.023)、(2.319±0.030)、(3.060±0.026)和(2.592±0.022)分,均低于吸烟归因遗传认知阴性者的(2.730±0.051)、(2.812±0.065)、(3.615±0.058)和(3.052±0.049)分,尼古丁依赖得分为(3.447±0.080)分,高于吸烟归因遗传认知阴性者的(2.168±0.174)分(均P<0.001)。结论吸烟归因遗传认知是戒烟成功的危险因素,并可降低吸烟者知觉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拒烟自我效能在吸烟危害认知对戒烟成功影响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642例男性自发性戒烟成功者为病例组,700例男性自发性戒烟失败者为对照组。吸烟危害认知水平由12个评分项目的总分评估,拒烟自我效能由拒烟自我效能问卷评估。总效应被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通过基于KHB法的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效应。结果 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包括年龄、开始吸烟年龄、职业、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后,拒烟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仅占吸烟危害认知对戒烟成功影响总效应的6.03%,吸烟危害认知对戒烟成功影响的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93.97%;在3种拒烟自我效能情境(包括积极、消极、习惯情境)下的中介效应占吸烟危害认知对戒烟成功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6.80%、3.08%和2.32%。结论 拒烟自我效能在吸烟危害认知对戒烟成功的影响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提高吸烟者的危害认知水平可直接促使其戒烟成功,并可通过增大拒烟自我效能促使其成功戒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社区门诊简短戒烟干预和热线戒烟干预相结合的戒烟模式。方法:社区医生采用2A+R模式对吸烟患者进行简短戒烟干预,并将患者转诊至北京12320卫生热线进行戒烟干预。结果:社区转诊患者烟龄较长、重型吸烟者多、成功戒烟者少,在过去一年尝试过戒烟的患者的2周戒烟率(34.0%)高于未尝试过戒烟的患者(23.2%),主动寻求戒烟干预服务患者的2周时点戒烟率(60.0%)高于被动接受戒烟干预服务的患者(2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采用社区门诊简短戒烟干预和北京12320卫生热线戒烟干预模式为吸烟患者提供戒烟帮助。  相似文献   

5.
上海社区妇女控烟相关KAP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比上海社区妇女项目前后控烟的知识、态度、行为 (KAP)状况 ,以评估脑卒中社区防治优化项目的相关干预效果。方法 于 2 0 0 0年和 1998年分别对干预、对照组共 45 99名妇女进行 KAP问卷调查。结果 当地妇女对吸烟的心血管危害了解甚少 ,项目干预效果在知识方面较易体现在吸烟的呼吸系统危害和文化程度较高者身上 ,且主要改善了对吸烟、被动吸烟和孕妇吸烟“有轻、中度危害”的认识 ,而对此持“重度危害”态度者在公共场合劝阻吸烟和劝说周围人戒烟的行为上可观察到项目的干预效果。建议控烟健康教育需拓宽吸烟的心血管危害这一“瓶颈”,提高社区妇女对烟草危害严重性的认识以改善控烟的社会环境 ,宜借助社会传播学和性别理论改进控烟的社区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TPB)在吸烟男性戒烟行为干预研究中的应用效果,为不同人群控烟干预积累经验。方法应用TPB设计调查问卷,在生活环境、经济水平等因素相似的2个社区选取吸烟男性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吸烟男性戒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此拟定干预策略和方案。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干预组接受半年的社区控烟宣传、戒烟讲座、家庭成员督促教育、社区戒烟公约制定等基于TPB的针对性干预。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较对照组在戒烟相关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方面有明显改善,有戒烟意向者从20%提升至40%,认为自己戒烟能成功者从10%提升至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PB是吸烟男性戒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的干预能有效提高吸烟男性戒烟行为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吸烟原因与戒烟成功的关系。方法采用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642名男性自发性戒烟成功者为病例组,700名男性自发性戒烟失败者为对照组,应用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RRSQ)调查吸烟原因。运用优势logistic回归探讨吸烟原因对戒烟成功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在调整了潜在混杂因素(年龄、开始吸烟年龄、婚姻、职业、教育水平)后,戒烟成功组“镇静”和“刺激”的得分显著低于戒烟失败组;优势logistic分析显示,影响戒烟成功的前两项因素依次为“镇静”和“刺激”,其次为“心理意向”、“自动”、“手口活动”、“享乐”和“瘾”。结论成瘾依赖是影响戒烟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其作用大于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初中男生尝试戒烟和戒烟成功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初中男生的尝试戒烟率、戒烟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自填式问卷对4658名初中男生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学校情况、有关吸烟与健康的知识和态度以及个人吸烟和戒烟行为等信息。结果初中男生的规律吸烟率为7·6%,68·6%的规律吸烟男生在过去12个月中尝试过戒烟,戒烟成功率为17·2%。前两位的戒烟动机是“吸烟会影响健康”和“有人劝我戒烟”。筛选出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尝试戒烟的因素,促进戒烟的有“曾经被人劝戒烟”、“健康缘故”、“心情不好时才吸烟”和“父母反对吸烟”等。另外,有2个影响因素与戒烟成功有统计学关联:“曾接触过反烟宣传”能促使戒烟成功,而“经常在校外吸烟”是阻碍因素。结论大部分规律吸烟者尝试过戒烟,但成功率低。应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力量来帮助其成功戒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中国/WHO控烟能力建设合作项目(社区控烟子项目)在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社区居民控烟能力建设实施一年的效果,探索今后社区的控烟方法。方法 按照中国/WHO控烟能力建设合作项目(社区控烟子项目)总体安排,统一问卷、统一时间,按照人口2 %的样本量随机抽取2 0~6 0岁社区居民,对其烟草使用和控烟方面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对戒烟服务的需求和获得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社区男性居民吸烟率高于女性,干预前后居民吸烟率分别为35 1%和4 2 8% ,干预期间社区居民男性吸烟人群戒烟成功率为10 6 % ,以5 5岁以上年龄段、离退休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2 5 0 0元人群中戒烟成功率最高。戒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意志力,其次是来自周围吸烟者的影响;84 %以上的调查对象都认为吸烟、被动吸烟有害健康,且吸烟者、不吸烟者、戒烟者正确认知率依次增高;干预后男性调查对象劝阻朋友或家人吸烟、表示戒烟后永不吸烟比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 <0 0 1) ,且能主动寻求戒烟服务(P <0 0 5 ) ;去治疗机构就医时医务人员主动向男性调查对象介绍戒烟方法和技巧干预后多于干预前(P <0 0 1)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新华街道社区居民实施控烟教育与培训等综合性措施是有效的,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控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呼吸科患者戒烟教育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升呼吸科患者戒烟教育效果的措施和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吸烟患者468例,了解患者戒烟过程中的戒断症状、复吸率、干预方式等。采用呼吸系统疾病与戒烟相关知识认知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对戒烟干预的认知状况,采用戒烟教育与管理过程中患者依从性调查表对实施戒烟教育与管理的医护人员实施调查,了解患者对戒烟教育与管理的依从性。结果 468例吸烟患者中,心理行为干预88例,药物治疗82例,电话干预125例,针灸干预52例,联合干预121例。在戒烟过程中226例出现戒断症状,完成既定戒烟方案后,314例患者戒烟成功,154例戒烟失败。6个月内314例成功戒烟患者中128例复吸,复吸率40.76%。患者对吸烟危害、吸烟认识误区、戒烟方式认知合格率为45.30%、40.38%、28.21%。参加戒烟教育患者的依从性合格率57.48%。结论呼吸科吸烟患者戒烟教育和管理难度大,应提升施教环境、严格管理制度,实施个性化戒烟教育,提升戒烟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The new ?Witch Craft Prevention Bill? prohibiting witch hunting was passed in Bihar, India, in reaction to the branding and subsequent killing of more than 500 helpless women as "dayans" (witches) in the past 7 years. Most of them were single, widows, or deserted women victimized by the pathological greed of some of the male members of their families or by some powerful persons in the village community interested in claiming their property. Even with the passage of the bill, though, most of these crimes will remain unpunished because the community is an accomplice in them, and they tend not to be reported. What is needed overall is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at will lead to the empowerment of women to ensure that there will be an end to the cruel and in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witch hunting) instigated by traditional healers or "Ojhas".  相似文献   

15.
"Patient Portals" enable patients to review their medical record and add information to it. Clinics are using "E-Visits" to substitute for a face-to-face office visi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xperience of one healthcare system with "Patient Portals" and "E-Visits."  相似文献   

16.
17.
"产业化"与"市场化"的错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改革之弊,也许在于过度的“市场化”而非产业化。如果不对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别,将棒子打在“产业化”上,其结果有可能贻害相关领域的改革深化  相似文献   

18.
19.
20.
申康的"狠"手段 申康在医院建设过程中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对于财务监理的严格管理.导致申康下"狠手"的原因是"九五"、"十五"期间医院建筑项目超投资严重、资金监管不到位的弊病. 在申康成立之前,医院的建设资金并没有一个单位进行统一的管理,实际上是由医院自己在管理自己,通常的情况是市级财政资金划拨到卫生局,由卫生局下发到医院,无论是在投资控制上还是在资金管理上都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