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血氨浓度程低,在标本中又扳不稳定,故正确采集和处理血标本对获得可信或有用的检测结果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大型生化分析仪的普及应用,血氨测定由临床采血进检。本就血氨检测标本的处理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样本放置对血氨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样本放置对血氨测定结果的影响050031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周燕石家庄市桥西区医院张玉霄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新暖,尹济群血氨测定是临床诊断肝昏迷的必测项目。在日常工作中常发生血氨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的现象.究其原因是采血后样本末及时送检、分离和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变形杆菌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血氨的影响。方法 对 16 0例肝硬化患者用细菌培养和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变形杆菌 ,15例变形杆菌阳性和 14 5例变形杆菌阴性者检测它们的血氨浓度。结果 变形杆菌阳性组血氨浓度明显高于变形杆菌阴性组 (P<0 .0 5 ) ;而不同肝功能分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变形杆菌阳性治疗组 ,变形杆菌根治前后血氨浓度明显下降 (P>0 .0 1)。结论 变形杆菌感染是肝硬化患者高氨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肝硬化患者血氨影响与肝功能分级之间关系。方法:对56例肝硬化患者通过胃镜检查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并分别对其血氨测定,按肝功能分级(child分级)分组,对HP阳性组予以抗HP治疗后测定血氨浓度,对各组间及治疗前后血氨浓度比较。结果:HP阳性患者血氨浓度较HP阴性患者血氨浓度高,对HP阳性患者抗HP治疗后血氨下降。二者差异有显著性,同时发现肝功能越差血氨浓度越高。结论:肝硬化血氨升高患者在传统降氨治疗同时应检测HP感染情况。根除HP有助降氨,减少肝昏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血氨快速微量扩散法180例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快速微量扩散法检测肝病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氨结果并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日本AA-4120型血氨仪测定180例肝病有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氨结果。结果 149例肝病患者血氨浓度升高者89例,占59.73%。其中中毒性肝炎增高的例数这100%,血氨平均值为194.90μmol/L;肝硬化腹水协高占80%,平均值为90.1μmol/L;肝硬化增高例数为69.1%,平均值为101.6μmol/L,病毒性肝炎增高病例为60.9%,血氨平均值为85.8μmol/L;重症肝炎增高病例为60%,血氨平均值为106.2μmol/L,肝癌增高病例为39%,血氨平均值为72.7μmol/L;肝性脑病均高者占63.63%,血氨平均值为120.70μmol/L;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氨直超过正常范围占87.10%,平均值为127.4μmol/L。结论 血氨检测是了解机体对氨的代谢和有否存在氨中毒情况的一个良好指标,但不同肝病和不同情况其增高的比例和增高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也可导致血氨升高,出现氨中毒现象。快速微量扩散法测定血氨,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引起高血氨脑病的机制、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为临床用药提供建议。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并总结1例丙戊酸钠所致高血氨脑病患者的诊治。结果 丙戊酸钠在与苯巴比妥、托吡酯等药物联用时可能会增加高血氨脑病的风险。结论 临床上需要避免苯巴比妥等药物和丙戊酸钠的联用,对于有意识状态改变使用丙戊酸钠的患者及时监测血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对血氨浓度的影响。方法 10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分HP(+)组和HP(-)组,HP(+)组以根治性治疗,检测两组的血氨及HP(+)组治疗前后血氨浓度变化,据肝功能分级进行分组比较血氨水平。结果 HP(+)组血氨浓度高于H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P(+)组根除治疗,血氨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HP(+)组中肝功分级B、C级高于A级血氨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P感染可使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升高,根除HP有助于防治肝硬化高氨血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脑电图联合血氨检测对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9年8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112例肝硬化患者。根据其是否患有肝性脑病(HE)分为无肝性脑病(n HE)组62例,伴有HE组5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脑电图异常表现情况和血氨指标水平。结果伴有HE组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为82.00%,明显高于n HE组的1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伴有HE组患者血氨浓度值为(117.82±46.24)μg/dl,明显高于n HE组患者的(40.57±21.73)μ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电图联合血氨检测肝性脑病的敏感度、准确率明显高于脑电图、血氨单一检测。结论脑电图联合血氨检测可显著提高肝性脑病患者诊断敏感度、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血氨浓度测定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液中的氨浓度的方法,为临床肝性昏迷、肝性脑病、重型肝病、尿毒症等代谢障碍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血液离体后,立即加入过量定量的钨酸钠及硫酸溶液,使蛋白沉淀的同时,血液中的氨与硫酸形成硫酸铵而存留于血滤液中,再以酚-次氯酸钠显色后于波长630 nm处测定光密度OD值(以空白校正).结果:血氨在20~60 μmol/L范围内浓度与OD之间呈良好的线性.结论:此方法快速、简便,适合临床检测血氨的浓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血氨浓度变化与不同肝功能分级的关系,观察根除Hp后对血氨的影响.方法 49例确诊为Hp阳性的肝硬化患者为阳性组,46例Hp阴性的肝硬化患者为阴性组,40例Hp阳性的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血氨浓度并进行比较.应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治疗1周,于4周后再次检测三组血氨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阳性组血氨浓度与阴性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不同肝功能分级血氨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三组的血氨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肝硬化血氨浓度密切相关,根除Hp可以使血氨水平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
血氨水平与肝性脑病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镇先 《江苏医药》2003,29(7):560-560
肝性脑病时血氨增高的原因是由于肝功能衰竭时,肝脏合成尿素以及清除氨的能力减退甚至消失,或由于门体侧枝循环存在,以至来自肠道的氨不经肝脏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使血氨增高。本采用日本干化学试剂检测31例肝硬化、8例暴发性肝衰竭的血氨水平,以探讨血氨水平与肝性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影响丙戊酸诱发高血氨的遗传及非遗传因素。方法:将260例服用丙戊酸的癫痫患儿(年龄<16岁)按血氨水平分为高血氨组130例、对照组130例。记录各组患儿人口学信息(包括性别、身高、体质量、年龄)、肝功能指标和用药信息(日剂量、合并用药等),同时测定相关代谢酶CYP2C9,UGT1A6,UGT2B7,UGT1A4,转录因子AhR及尿素循环酶CPS1基因多态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遗传及非遗传因素对丙戊酸诱发高血氨的影响。结果:高血氨组肝功能指标GGT、丙戊酸的剂量、合并托吡酯的比例及合并服用其他抗癫痫药的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CPS1,AhR和UGT2B7的基因型分布存在差异。CPS1 rs1047891 CA和AA型(P<0.001)以及AhR rs2066853 AG和AA型(P<0.001)是丙戊酸导致血氨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丙戊酸诱发的高血氨与多种遗传和非遗传风险因素相关,在癫痫儿童应用丙戊酸进行治疗时,建议定期监测体内血氨浓度,避免高血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血氨测定前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氨测定在临床应用虽不十分普遍 ,但对某些先天代谢缺陷病及肝昏迷等具有独特诊断价值 ,也用于肝肿瘤病人的管理 ,高营养治疗病人氮平衡监测等。血氨测定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标本的收集 ,这也常造成测定结果偏高及参考值难以统一。本文试验了标本收集各因素对血氨测定结果的影响 ,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血氨试剂盒 ,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批号 :M90 2 0 0 1;美国贝克曼 CX5 C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武汉致远公司各类真空采血管。1.2 方法 :1.2 .1 标本采集方式 :静脉采血注入 12根 EDTAK2 真空采血管各 1ml,6管去瓶塞 …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肝素锂抗凝血浆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氨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份新鲜肝素锂抗凝血浆标本立即离心分离血浆,按即时,0.5、1、1.5、2 h测定血氨,并与及时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标本放置0.5 h的测定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本放置1 h以上的测定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标本放置时间越长,血氨测定值越高,差异越显著。结论用肝素锂抗凝全血血浆标本,室温放置0.5 h对血氨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为了保证血氨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血氨标本应在抽血后0.5 h内完成血氨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发病的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陷病(OTCD)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1例新生儿OTCD的临床特点及转归,并对我国已报道病例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OTCD病例临床罕见,缺乏家族史,已有报道女性多为迟发性,男性多为新生儿期发病,临床表现与血氨水平、酶缺陷程度有关,多以消化道和神经精神病症为主,发病越早病情越重、预后越差;急性期血氨显著增高,尿有机酸分析示乳清酸明显增高,血氨基酸分析多提示瓜氨酸降低、谷氨酸增高和鸟氨酸增高。结论:对原因不明的急、慢性脑病患者应进行血氨测定,并行血、尿质谱分析明确诊断,有条件者应行OTC基因检测及家系分析,明确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并发血氨升高的临床分析,提高对血氨轻度增高引起嗜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2例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并发血氨升高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观察的患者血氨在80120μmol/L,轻度增高出现嗜睡的症状。结论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易引起肝功能受损可导致血氨升高;肾脏供血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谷氨酰胺分解产生的氨增多;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同时肠道淤血使肠蠕动减慢,易发生便秘使血氨吸收增多,使血氨在短期内升高引起嗜睡,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研究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接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前、后血氨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且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84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幽门螺杆菌检出阴性的8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氨检测值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前,血氨检测均值为(27.1±2.3)u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氨检测均值为(11.2±1.5)umol/L,明显低于接受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症状后会导致机体血氨明显升高,对其进行幽门螺杆菌抗感染治疗有积极疗效,可降低血氨检测值,对延缓肾功能衰竭意义显著,值得临床关注并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不同血样采集管对血氨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四种血样采集管对血氨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30例健康成年人的静脉血 ,分别将1 5ml血液注入四种血样采集管中 ,经离心分离后即提取血清或血浆进行血氨测定 ,同时观察分离胶真空分离器于4℃和20℃随时间延长血氨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1)在相同条件下 ,四组血样采集管血氨测定结果相近的有EDTA -K2 管组、EDTA -Na2 管组和分离胶管组 ,而肝素管组血氨结果差异较大 ,P<0 05。(2)分离胶真空分离器血氨浓度在4℃8小时内几乎不变。结论 :不同血样采集管对血氨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 ,分离胶真空分离器作为血氨测定的血样采集管其测定结果较稳定 ,可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开颅手术患者应用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等3种不同抗癫痫药(AEDs)诱发高氨血症(AHA)的发生率、发作程度,并分析患者发生AHA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4月至2018年9月间在某院神经外科进行开颅手术的108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左乙拉西坦组(n=36)、丙戊酸钠组(n=36)与卡马西平组(n=36)。3组患者术后分别口服左乙拉西坦片、丙戊酸钠片与卡马西平片进行癫痫预防治疗,在术前,手术当天,术后第1,3,7天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的血氨浓度、肝功能和凝血指标,评价3组患者术后AHA发生率、血氨浓度、血氨变化趋势及AEDs对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发生AHA,将患者分为术后AHA组(n=70)与术后血氨正常组(n=38),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价患者发生AHA的危险因素。结果:左乙拉西坦组、丙戊酸组与卡马西平组分别有24(66.7%)例、29(80.6%)例及17(47.2%)例患者发生AHA,丙戊酸组患者AHA发生率显著高于卡马西平组(χ2=8.669,P=0.003)。丙戊酸钠组患者术后第3天和第7天血氨浓度及术后血氨的平均浓度均显著高于卡马西平组患者(P=0.023,<0.001,0.028)。术后第7天丙戊酸组患者ALT指标显著低于左乙拉西坦组与卡马西平组(均P<0.001)。影响患者术后发生AHA的危险因素包括:较低的年龄(t=2.061,P=0.042)与较高的术前血氨浓度(t=7.986,P<0.001)。AHA组患者术后总胆红素(t=3.788,P<0.001)、直接胆红素(t=3.329,P=0.001)和血清白蛋白(t=11.624,P<0.001)较术前显著降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t=4.109,P<0.001)。而衡量急性肝炎的指标丙氨酸转氨酶没有显著变化(t=0.956,P=0.341)。结论:卡马西平对患者术后血氨浓度影响较小,是开颅手术患者的首选AEDs药物,而丙戊酸钠更适合肝脏氨基转移酶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正>血钾是临床常见的检测项目之一,其结果对多种疾病的诊断、判断病情发展、衡量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掌握血钾测定影响因素尤为重要。现将笔者所在科近年来血钾检测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