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人物,极善用汗、吐、下三法。在《儒门事亲》中,张子和不但善于传统药物的疗法,在情志疗法中亦另辟蹊径,治疗“内伤形”亦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儒门事亲》的编撰与构成考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子和《儒门事亲》十五卷,是明初形成的格局。金元之际它是由《儒门事亲》、《三法六门》、《十形三疗》、《治病百法》等十个篇目组成。除《三消论》为刘河间遗著,个别篇目中吸收了少量当时流行的医学基础文献外,其学术创论均源于子和,麻知几、常仲明、栾企则参与了编集润饰。本文条分缕析了全书的编撰构成情况,大致确定了各篇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写作成篇的先后时限,澄清了一些悬而未决的疑问。使我们可以从另一侧面清楚地窥及张子和学术思想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张子和《儒门事亲》一书中有关用水疗病的内容。水在医疗中的运用《儒门事亲》卷三“水解”篇是张子和对水及用水疗病的论述专篇。张氏认为水性从地变 ,水质与物迁 ;水是维持机体生理的必要物质 ,水液在体内应保持平衡 ,“水之一物 ,在目为泪 ,在皮为汗 ,在下为溲……若禁饮水 ,必内竭……人若不渴 ,与水亦不肯饮之”;水的不同性质决定其疗效 :“冰水因霍乱息 ,流水饮而癃闭通 ,雪水洗目而赤退 ,碱水濯肌而疮干”等。这些都体现了他对水及水疗的学术观点。子和用水疗病法子和用水疗病法可分为以下 5种 :1 .热水疗法 :《儒门事亲》卷…  相似文献   

4.
张从正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其潜心研究《内经》等典籍,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颇多独到之见。临证不仅因汗、吐、下三法的娴熟运用而驰名,而且对情志病的论治与《内经》一脉相承,且有诸多创意,发挥得淋漓尽致,独具特色。《儒门事亲》是其代表作,本文就有关内容阐述如...  相似文献   

5.
金元时期医家张子和,虽不以儿科名世,但在其著作《儒门事亲》一书中对小儿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及护养方面的论述,既中肯,又精湛,其观点足资今人借鉴,笔者现将其儿科学术思想作一介绍。1论病因强调溺爱为患张氏认为小儿疾病的发生是由于父母“过爱小儿”、“奉养过度之罪”,如书中记载:“今之人养稚子,当正夏时,以绵夹裹腹,日不下怀,人气相蒸,见火稍寒,即封密室,睡毡下幕,暖炕红炉,使微寒不入,大暖不泄。”指出如此做法“虽衰老之人,尚犹不可,况纯阳之小儿乎!”又如“养稚子,不察肠胃所容几何,但闻一声哭,将谓饥…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儒门事亲》刺血疗法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发现张子和刺血理论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并在"大胆求新,小心求证"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发展,同时在临床上加以实践和总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刺血疗法。本文通过对《儒门事亲》中刺血理论的形成、刺血疗法的临床应用、刺血疗法的特色、刺血疗法对后世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以期启发学者对《儒门事亲》中的刺血疗法有更全面的认识,为临床运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子和重视因时制宜治疗原则,在论病施治用药诸方面均注重时间因素的影响,论病法天应时、治病因时制宜、制药服药以时为度。  相似文献   

8.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时期著名医家,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著《儒门事亲》,创立的“攻邪”学说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甚至波及海外。历代医家对其效仿、发挥、研究者众多,有对张子和的生平事迹进行研究者,有对《儒门事亲》一书中学术观点和用药规律进行探讨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将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认真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以期该项研究能向更深、更高的层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探讨了针灸方面特别是刺血方面诸多理论依据和成功案例。针灸和服药在本书中经常联合运用,疗效甚佳。文章从张子和临床辨证联合运用针药的5个特点即治分主辅、法有先后、互补救弊、灸药兼施、注重时机来分析讨论,以供针灸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学垠  王丽慧 《吉林中医药》2010,30(10):911-913
通过整理和分析张子和〈儒门事亲〉中治疗急症的相关医案,探讨其运用攻邪三法"汗、吐、下"治疗内科急症方面的一般规律,归纳、总结出其辨证施治过程中采用的独特的急救手段,以冀能为今天开展中医内科急症的治疗研究提供借镜.  相似文献   

11.
张子和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创立了以汗、吐、下三法为主辖制诸病的证治体系。其诊断学理论与治疗学理论当分属不同的体系,诊断依据来源于《内经》,治疗学思想则产生于其对人体独特的生理病理的认识。以《儒门事亲》为基础,对其治法理论产生基础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的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张子和所著的《儒门事亲》是医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影响深远。该书的写作与刊行 ,得力于河北真定人士常仲明父子。考证如下。1 常仲明与《儒门事亲》据元代大文豪元好问《遗山文集·真定府学教授常君墓铭》记载 ,常用晦 ,字仲明 ,先世为山西雁门郡崞县 (今山西浑源县西 )人 ,曾祖移居今河北平山县。元好问云 :“元光癸未 ,予过郾城见麻征君知几 ,问所与周旋者。知几以镇人常仲明、中山赵君玉对。……北渡后来镇阳 ,仲明在焉。……君讳用晦 ,姓常氏 ,仲明其字也。……自少日有声场屋间 ,游梁之后 ,交文士益…  相似文献   

13.
王三虎 《河南中医》2008,28(1):25-26
《儒门事亲》为金代名医张子和所著,主张"古方不能尽医今病",提出"驱邪即所以补正"的理论,善用汗、吐、下三法治疗疑难病症,对肿瘤的认识和治疗独具特色。该书抛弃陈规,从肿瘤治疗中悟出汗、吐、下三法;敢于创新,在医案中保留了灵活多样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4.
段雷 《河南中医》2014,34(2):359-360
张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人物,善用汗、吐、下三法。舟车丸为张氏所喜用,为"下法"的代表方之一。《儒门事亲》中舟车丸出现的频率较高,张子和用其治湿形之类病。  相似文献   

15.
金元四大家第二个流派是攻下派,首创医家张从正。金史艺文志及国朝四库载存之《儒门事亲》15卷,金睢州考城张从正撰。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约生于金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卒于正大五年(公元1228年),宣宗兴定中召补太医,末几辞去。学宗守真,而规模局促,意旨精率,麻知几、常仲明与之友善。其书盖子和述,而知几仲明文饰之。故《儒门事亲》中,辨记解诫笺诠式断、论疏述衍、诸体皆具,而以为儒者始明其理,事亲必当取资也,然擅用寒凉汗吐下三法,当  相似文献   

16.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时期著名的医家之一,与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齐名,被后世共称为"金元四大家"。《儒门事亲》是张子和学术思想的提炼和总结,由它记录和反映的张子和创立的"攻邪"学说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故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效仿、发挥、研究者代有人出,对中医学的发展、进步产生广泛影响,甚至波及到国外。  相似文献   

17.
七情为人对客观事物作出的反映,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黄帝内经》早已根据藏象的特性将七情进行合理的划分,建立情志与五脏之间关系体系.中国古典文学源于生活,对人物的刻画也入木三分,其中不乏因人物性格、情感而产生情志病的故事,通过对古典文学的研读,将有助于更具体、真切地了解情志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根据几个古典文学故事浅谈五脏与情志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雷枭  张松  许勇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494-1495
<儒门事亲>为金代名医张子和所著.张氏主张"古方不能尽医今病",提出"驱邪即所以补正"的理论,善用汗、吐、下三法治疗各种危急重症,疗效显著、救人无数,在治疗方法、给药途径、急救器械、药物剂型等方面为中医急症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世人皆知子和为攻邪派,殊不知其在治疗疾病时用药多简,取效皆佳,在治疗咳嗽方面亦颇多独到之见,其观点足资今人借鉴,其所撰《儒门事亲》一书所论咳嗽部分,先是为咳嗽正名,而后讲述该病病位、致病因素、六气所致咳嗽的治疗处方,并将所有方药另置一卷,同时也撰述其效验病案等,今细研之,摄其治疗咳嗽一病的学术思想精华以求为医家治疗咳嗽扩充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儒门事亲》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及其学术思想。方法 通过阅读全文收集《儒门事亲》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建立方药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2.4.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31首方剂,包含77味中药,高频使用中药(频次≥8次)为甘草、生姜、人参、白术;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甘、辛、苦为多;归经主要为肺、脾、胃经;功效以补虚类药物最多;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石膏-甘草、滑石-甘草、当归-白术等药对;通过聚类分析得到3个新方:①白矾、人参、生姜、石膏、滑石;②甘草;③白术、当归、黄芩、蜂蜜。结论 张子和治疗咳嗽尤重化痰止咳,且寒热平调,补益与攻邪并举,肺、脾、胃三脏同调,同时用药精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