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罗河铁矿采用多中段回采方式,中段布置在-455~-782 m,分布范围广且较分散。原通风系统的矿井总风量为363. 71 m~3/s,存在总风量严重不足、多中段风流紊乱、风机布置不完善、中段风量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为解决矿井通风问题,重新核算通风系统总风量,根据各中段需风量综合分析,合理划分需风区,集中控制,利用三维动态模拟、风机风压平衡、多风机联合运行、风机变频调节等技术,合理分配各中段需风量。现场实施后,总风量提高至459. 10 m~3/s,各采区风量能够满足实际需风量要求,风机联合运行性能得到有效提升,保证了多中段通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云南某矿井位于云南省滇东北,昼夜温差较大,为研究1天中自然风压对通风系统的影响。对夏季、冬季1天中的自然风压进行测算,得出“中午低,夜晚高”的变化规律,在夏季中午自然风压出现负值,不利于矿井通风。通过对各进回风口风量的测量发现:受自然风压影响,1号竖井存在漏风现象,导致井下有效风量低,夏季漏风量约12.6m3/s,冬季漏风量约18.6m3/s;1号进风口在夏季午时出现反风现象,风量约21.9m3/s。定量分析了自然风压对风机工况点的影响,并绘制风机与自然风压串联情况下的联合运行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分析说明:夏季、冬季的风机工况点均落在出厂性能安装角的曲线上,在夏季,中午自然风压反向,导致风量降低约3.7%,夜晚风量增加约3.9%;在冬季,中午风量增加约1.6%,夜晚增加约6.1%。测算分析结果为矿山有效控制利用自然风压提供了保障,也为自然风压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自然风压对北洺河铁矿通风系统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与三维通风网络解算软件模拟的方法,分别计算了该矿冬季与夏季进风井筒与回风井筒之间的自然风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冬季与夏季北洺河铁矿进风井筒与东风井之间自然风压作用方向相反,冬季自然风压有利于矿井通风,夏季自然风压不利于矿井通风。在夏季通风困难时期,回风主扇运行频率提高至47 Hz,矿井总风量达188 m3/s,能满足矿山安全生产的总风量设计要求,有效提高井下生产效率,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冬瓜山铜矿深部通风系统多风机串、并联存在风压不平衡、相互干扰等问题,风机运行工况不正常。为解决多风机联合运行风压平衡等问题,应分析多风机串、并联合成曲线的通风阻力、风量等因素。通过采用变频技术控制原理,对多风机运行工况点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确定频率与风量和风压之间的关系。在多风机联合运行满足通风排尘要求的基础上调节风机频率,使串、并联风机能够在工况合理的范围内运行。研究方案在现场实施后,多风机联合运行总风量从原来的140.4 m3/s增加到166.5 m3/s,而总实耗功率降低了88.1 k W,风机在正常性能曲线范围内运行的基础上性能得到较大提升。变频技术调节风压平衡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风机性能最优、通风能耗较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围绕三山岛金矿深井开采中出现的两矿区系统风压不平衡问题,采用通风系统远程集中控制技术、风机变频技术以及井下通风参数监测技术,对分布于井下各处机站的风机及主要通风巷道的风流风压参数进行计算机远程集中监测监控。在保证系统总风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两矿区主回风机站风机运行频率适时综合调控,各贯通处流动风量由90.60 m3/s减少至13.6 0 m3/s,有效缓解了两矿区之间污风相互串联影响。通风远程集中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为加快推进矿山数字化建设进程迈出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自然风压对北洺河铁矿通风系统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与三维通风网络解算软件模拟的方法,分别计算了该矿冬季与夏季进风井筒与回风井筒之间的自然风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冬季与夏季北洺河铁矿进风井筒与东风井之间自然风压作用方向相反,冬季自然风压有利于矿井通风,夏季自然风压不利于矿井通风。在夏季通风困难时期,回风主扇运行频率提高至47 Hz,矿井总风量达188 m~3/s,能满足矿山安全生产的总风量设计要求,有效提高井下生产效率,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矿井深部开采总风量不足、风流调控设施难以设置及受自然风压影响大等问题,提出创建动态模型网络检测的方案,通过计算机和模拟软件对各个工作面风量、风机功率与风压等开展模拟分析,依据通风网络的节点结果,做到事先预警和显示通风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优化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井下通风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矿井通风的管控成为难题。为建立金川二矿区的通风仿真与优化系统,在采用基点法对大量测点进行通风阻力测定的基础上,对矿井通风的难易度和不同季节空区空气密度与自然风压对通风系统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运用iVent三维软件建立了二矿区通风系统三维数字化模型,对三种通风方案进行仿真模拟,解算结果表明,三种通风方案的总风量分别增加了150 m3/s、130 m3/s和20 m3/s,从改善上盘运输巷道排尘效果、提高通风能力的角度推荐方案一为最佳方案,这一先仿真验证后实施的工作流程大大降低了实施成本,并提高了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供矿山通风系统优化和调控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吴志全 《现代矿业》2022,(2):111-114
现有某铁矿通风系统存在风量分配不合理、通风工程欠缺、井下风流紊乱、风机选型不合理和机站能源浪费等问题,从矿井总风量的重新计算核定、通风方式优化、机站设置合理性评估、通风构筑物设置以及风机选型5个方面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优化方案实施后,经过现场对风量以及风机工况的检测得出:该矿通风系统总风量达到230.97 m3/s,各...  相似文献   

10.
针对老矿山井下通风系统多受地表塌陷、空区影响的问题,基于某矿山工程实践,探讨了存在地表塌陷坑的老矿山井下通风系统的优化改造技术。通过多角度综合分析,优化方案为总风量385.3m3/s、主扇风机效率为81%,该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李磊  黄园月  宝海忠 《金属矿山》2012,41(8):150-152
为了完善六大系统建设,根据安监总局下发的压风自救系统规范,结合夏甸金矿井下压风建设实际情况,利用矿井通风和流体机械对管路进行计算校验,分析压风能力和风量需求,得出井下压风管路合理参数,并根据井下开采的实际情况设置压风自救装置,完善了其压风自救系统,为井下遇难人员紧急避险提供了有效的生存保障。  相似文献   

12.
赵兴元 《煤矿安全》2012,43(6):38-40
针对林西矿水平多、通风路线长、巷道网络系统复杂、回风阻力较大等问题,在对林西煤矿进行通风阻力测定、构筑物阻力测试的基础上,数据分析表明,林西矿风门过多且部分风门位置不合理、回风巷道局部冒落是通风阻力大的主要原因。利用通风系统模拟仿真软件,对通风系统改造的合理方案进行优化———拆除不合理的风门、增加和改变部分风门。经过现场实施,风机运转参数和井下通风情况与方案计算结果吻合,矿井总阻力降低123.4 Pa,总风量增加22.11m3/s,等积孔增大0.488 m2,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林西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铜绿山铜铁矿通风系统存在的矿井风量分配不合理、井下污风循环、局部区域通风效果差、井下通风构筑物管理困难等问题,根据矿山实际生产情况,重新计算了矿井总风量,并提出3种优化改造方案。经过技术经济对比,选择了多级机站通风系统为最优方案。经三维通风软件模拟解算,矿井总风量达到428.03 m3/s,满足计算的矿井总风量。采用多级机站通风方式,且各区域分区通风,更容易实现风量合理分配,避免各通风区域之间的干扰,提高通风系统稳定性,有效增加通风系统深部进风。  相似文献   

14.
桑聪 《煤矿安全》2020,(3):178-183
为解决郭家河煤矿冬季主斜井风流反向问题,对自然风压逆转井巷风流的原因及过程进行分析,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郭家河煤矿主斜井风流反向的3项治理方案,对郭家河煤矿通风系统进行合理简化,建立了矿井正常通风时期和反风初期的三维通风仿真模型,通过矿井反风初期三维通风模型对主斜井反风的3项治理方案进行网络分风模拟,优选出了提高副斜井风流温度这一治理方案。模拟结果表明:提高副斜井风流温度能够解决冬季主斜井风流反向问题,并能够降低主副斜井间的自然风压和矿井通风阻力,冬季地面气温继续降低时能够通过调整地面热风器功率提高副斜井风流温度,能够进一步防止主斜井风流反向的发生,保证了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王红新  范涛  王前龙 《煤矿安全》2013,44(4):153-155
赵家寨煤矿现有5个采煤工作面、13个掘进工作面,由于生产采区布置集中,未实现矿井分区通风。针对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方案比较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是利用原有巷道和新设计巷道改变通风网络,进而实现矿井分区通风,该方案既解决了矿井分区通风问题,又缓解了11回风上山风速超限问题,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6.
某金矿1~#、2~#通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进行通风,3~#通风系统采用抽出式通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通风风量控制难度大、污风循环、通风短路等问题逐渐突出,严重影响了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基于上述问题,经研究提出1~#、2~#通风系统采用压入式通风,3~#通风系统仍采用抽出式通风,同时优化了相应的通风网络,调整了主风机布置的位置。基于优化后的通风网络,估算了各通风系统的矿井需风量及通风阻力,合理选择了通风设备,完善了该金矿的通风管理方案,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高海拔特长斜坡道通风具有线距离长、中段开口多、网路复杂、通风阻力大、通风不畅、温差大,受自然风压影响大、运输设备尾气和粉尘难以排除、低压缺氧时动力不足等难题.以锡铁山铅锌矿斜坡道为实例,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段压抽联合通风方案,并进行了技术方案设计和风机选型.采用VENTSIM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仿真模拟,模拟...  相似文献   

18.
矿井通风系统的好坏一般要从技术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价,达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安全可靠的基本原则。以贵州某矿为实例,通过对该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整改方案,利用AVENT软件进行通风网络解算,对其解算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矿井最优通风方案,选择合理的主要通风机。  相似文献   

19.
某铅锌矿经多年开采开拓系统达19个中段,深部最低中段距地表近1 000 m,巷道长度约5 km,通风环境复杂,系统存在风量不足,污风串联,深部工作面温度急增等问题。为优化该矿分区接力通风系统,通过对该矿山通风系统现状调查与测定,分析其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南北分区接力通风系统优化方案,并采用Ventsim三维通风仿真系统模拟通风系统设计参数的通风效果,结果表明:系统进风量、回风量以及各巷道的风速等均能满足相关规程和规范的要求,各风机运行效率较高、工况点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