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常伴有椎动脉系狭窄,供血不足的体征和临床表现。如头昏、头晕、偏头痛、视力模糊、耳鸣、心悸、恶心欲吐,甚至因头部转动或侧弯到某一体位时诱发或加重。临床诊断不难。笔者自2008年用火针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239例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火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火针、新医正骨综合疗法与针灸加静点川芎嗪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别. 方法: 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火针正骨"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针灸加川芎嗪静点进行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和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TCD检测的血流速度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P<0.01). 结论: 火针正骨法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针刺加火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观察针刺加火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浆TXB2、6—keto—PGFl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以针刺加火针治疗,与单纯用电针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血浆TXB2、6—keto—PGFlα含量变化亦有显著差异,以治疗组作用明显。结论:该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优于对照组,能使脑血管扩张,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4.
活血化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2 2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12 0例 ,对照组 10 0例 ,治疗组给予用活血化瘀法拟定的通颈脉汤口服 ,对照组给予西比灵和颈复康口服。并通过经颅多谱勒检测椎动脉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椎动脉血管内径。结果 :治疗组显效 72例 ,好转 4 2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 95 % ;对照组显效4 5例 ,好转 32例 ,无效 2 3例 ,总有效率 7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且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血流量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1) ,平均血流速度、椎动脉血管内径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颈椎病有明显疗效 ,能使脑组织供血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们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2例,其中24例采用脑阻抗血流图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一般资料42例中,男12例,女30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79岁,51~79岁29例占69%。发病时间最短1天,最长半年,2周以内居多。2.辨证分型实证 头晕突然发作,头部活动受限,晨起为甚,后项压痛。虚证 头晕头昏,如坐舟车或晕如醉酒,午后为甚,后项压痛不明显,每于急性发作缓解后转变而来。治疗方法实证 取后项部压痛点,捻转或提插1~3分钟,不留针,每日1次,10次一疗程。虚证 取太溪、太冲或太溪、复溜,均双侧,补法,留针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毫刃针配合龙氏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毫刃针配合龙氏手法治疗,对照组予电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P<0.05)。结论:毫刃针配合龙氏手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病,临床报道多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报道较少,笔者在临床上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8例,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8例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54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半年。2.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诊断,其他类型的颈椎病不纳入本组观察对象。治疗方法1.取穴 风池(双)、百劳(双)、百会、前顶。2.操作 百劳穴取40mm毫针,针尖斜向椎体,其他穴位均用25mm毫针,按常规的刺法针刺,得气后用G6805电针仪…  相似文献   

8.
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盛龑 《中国中医急症》2002,11(5):402-402
椎动脉型颈椎病又称颈性眩晕,是因颈椎病致椎-基底动脉缺血而出现眩晕、头昏、耳鸣、肢体麻木无力等一系列症状,为中老年常见病。笔者近年来运用颈椎牵引、推拿、针刺相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45例,男性19例,女性26例;年龄30~69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10年;全部病例均经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X光片显示有骨质增生44例,生理曲度变直38例,反向2例,钩突关节呈“双突征”改变35例,椎间孔变狭者17例,椎间…  相似文献   

10.
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其中一种主要类型,轻者头晕、头痛,重者眩晕、恶心呕吐、眼花。近年来,我们收治了78例,采取保守性综合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78例,以症状、体征、X线平片、脑电流图为诊断依据。男45例,女33例;年龄31~68岁,平均46岁;住院天数18~80d,平均42d;单纯椎动脉型40例,合并神经根型38例;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颈项疼痛不适、头痛头昏、眩晕、眼花及颈项活动受限,53例病人击顶试验阳性;颈椎X线示,几乎所有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温针灸结合康复理疗、单纯温针灸与康复理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差异,及对椎-基底动脉(VB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温针灸组、康复组,每组30例。其中针康组穴取C 3—C 7夹脊穴行温针灸结合牵引、磁疗等康复理疗;温针灸组予单纯温针灸治疗,康复组行单纯康复理疗。采用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TCD)所测定的患者VBA血流动力学参数Vp、Vd、Vm、PI值为疗效评定指标,结合临床治愈率评价各组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VBA血流动力学观察指标Vp、Vd、Vm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针康组各观察指标均较其他两组改善更显著(均P﹤0.01);针康组临床治愈率为70.0%(21/30),优于温针灸组53.4%(16/30)和康复组53.3%(16/30)(均P﹤0.01)。结论:温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温针灸和康复理疗治疗,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凯 《天津中医药》2011,28(4):304-306
[目的]观察针刺及推拿和中医辨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临床疗效。[方法]针刺及推拿和中医辨证连续治疗4周,采用自身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变化对比进行研究,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及体征分级记分。疗效判断以临床症状及体征分级积分,积分减少≥75%为显效;积分减少≥30%为有效。[结果]经针刺及推拿和中医辨证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针刺及推拿和中医辨证治疗在治疗椎动脉颈椎病方面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马铭华 《天津中医药》2013,30(7):404-406
[目的] 颈椎养生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颈椎养生操合按揉理筋拔伸推拿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按揉理筋拔伸推拿治疗.观察连续治疗结束后180 d内颈椎养生操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有效率为5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颈椎养生操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远期临床疗效显著,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推拿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8例,运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各54例,治疗组予推拿罐治疗4次,对照组予针刺治疗10天,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评估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情况及脑供血指标,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CV总分均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LVA、RVA的Vm测值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A的Vm测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BA、LVA、RVA的PI、RI变化均不明显(P﹥0.05)。结论:推拿罐干预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改善临床症状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项痹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对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组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外用项痹酊。观察两组患者椎动脉血流量变化。两组均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椎动脉血流量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项痹酊可以有效增加椎动脉血流量,从而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和机制.方法:对30例彩超提示椎动脉供血不足的颈性眩晕患者采用腹针疗法,针刺取穴中脘、气海、关元、下脘、商曲、滑肉门,每日治疗1次,连续5次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第1次、第5次治疗后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同步运用彩超观察双侧颈椎动脉血流变化.结果:除第1次治疗后头痛评分无显著改善外,30例患者第1次及第5次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改善(P<0.05,P<0.01);患侧第1次治疗后及第5次治疗后椎动脉管径、平均流速、每分钟血流量与治疗前比较亦有显著改善(均P<0.01).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0% (30/30)、痊愈率为60.0%(18/30).结论:腹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能够改善颈椎动脉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颈夹脊穴为主配合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东直门医院针灸科门诊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以针刺颈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体疗效、症状评分、单一症状疗效及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平均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体疗效构成(Z=2.594)、痊愈率(x2=5.9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08,P>0.05);②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t治疗组=8.680,t对照组=8.266,P均<0.01),其中治疗组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39<0.05).③单一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眩晕、恶心呕吐症状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598、2.984,P<0.05);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平均值比较各组疗前、疗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颈夹脊穴为主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单用推拿治疗明显提高,且对缓解患者主症眩晕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CSA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汤剂内服加推拿手法治疗本病61例。结果:总有效率96.7%。结论:综合疗法治疗CSA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快速后伸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手法治疗分组,采用快速牵引50例,为治疗组,传统牵引治疗50例,为对照组。治疗后以临床疗效评价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分别记录入组患者治疗后1天,14天,28天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显示治疗都有效,以第28天的疗效最为突出,有效率为100%。治疗组的优和良的倒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的倒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第1天,治疗组疗效改善最明显,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完全好转。VAS评分显示,两组治疗都有明显效果,两组VAS≤3分,最低VAS(0.40±0.76)分;属于轻微疼痛感觉,患者能忍受。两组比较,治疗组的VA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VAS评分显示第28天最低,VAS评分值随治疗时间越长,而疼痛感觉值越低。结论:快速后伸牵引能有效调节颈部力线,改善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缓解临床症状,其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穴位注射加微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期间8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被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脉络宁微波组。西药组42例只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脉络宁微波组45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脉络宁注射液穴位注射加微波治疗。结果西药组显效率59.5%,总有效率78.6%。脉络宁微波组显效率77.8%,总有效率93.3%。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脉络宁注射液穴位注射加微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比只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