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f/tPSA和PSAD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it PS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不同PSA水平的诊断意义,及f/t PSA和PSAD诊断前列腺癌(Pc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22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BPH组)和138例前列腺癌患者(Pca组)血清PSA检测结果.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计算f/t PSA、PSAD.结果 PSA<4ng/ml时,tPSA、fit PSA、PSAD在BPH组和Pca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SA为4-10ng/ml时,tPSA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itPSA、PSAD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SA>10 ng/ml时,tPSA、fit PSA、PSAD在两组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当fit比值和PSAD分别取值0.12和0.22时,其诊断Pc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3%和75.6%、83.3%和63.8%.结论 f/t比值和PSAD在辅助诊断前列腺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PSA、F/TPSA及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血清游离PSA及总PSA比值(F/TPSA)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674例正常健康体检男性,24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及81例PCa患者PSA、F/TPSA及PSAD值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PCa组血清PSA及PSAD高于BPH组及正常对照组;而F/TPSA值低于BPH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SA处于4~10 μg/L时,BPH、PCa组间PSA差异无显著性,PCa组F/T显著低于BPH组,PSAD显著高于BPH组.用F/T≤0.15、PSAD≥0.18诊断PCa阈值的敏感性为83.3%和85.9%,特异性为75.1%和76.8%.结论 PSA>4μg/L作为筛选PCa的临界值存在一定缺陷;当PSA为4~10μg/L诊断灰区时,F/T与PSAD对诊断前列腺癌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PSA灰区(tPSA4-10ng/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用。方法 162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后分为BPH组104例和PCa组58例,分别检测其血清PSA、f/tPSA、直肠超声检测前列腺体积并测算PSAD数值。结果 PCa组血清tPSA与BP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血清f/tPSA较BPH组明显降低(P<0.01),PCa组PSAD值较BPH组明显升高(P<0.01)。随f/tPSA、PSAD升高,PCa诊断的敏感度也升高但特异度下降。PSAD对PCa诊断特异度明显高于f/tPSA比值。结论 f/tPSA比值和PSAD对诊断BPH、PCa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SA、F/TPSA及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血清总PSA及游离PSA比值 (F/TPSA)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1例前列腺癌患者及 14 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PSA、F/TPSA及PSAD值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前列腺癌组血清PSA及PSAD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 ;而F/TPSA值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PSA >4ng·ml-1作为筛选前列腺癌的临界值存在一定缺陷 ;当PSA <10ng·ml-1,F/T值有助于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而PSAD对于筛选前列腺活检病例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的f/tPSA比值、PSAD值以及(F/T)/PSAD比值在筛检及诊断前列腺癌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经直肠超声引导行前列腺13点穿刺活检,其中48例(34.8%)为前列腺癌,90例(65.2%)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另33例为TUR术后病理诊断前列腺癌。得前列腺癌组81例,BPH组90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PSA,经直肠超声测定前列腺体积。应用2检验、ROC曲线分析不同的f/tPSA值、PSAD值以及(F/T)/PSAD值截点对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性。结果f/tPSA值取0.15(AUC0.585)、PSAD取值0.18(AUC0.635)、(F/T)/PSAD取值0.8(AUC0.669)时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与f/tPSA比值、PSAD值相比较,(F/T)/PSAD在保持相近的灵敏度同时,能更好的保证特异度(f2/tPSA-(F/T)/PSAD=15.674,P=0.000;2PSAD-(F/T)/PSAD=4.425,P=0.035)。在不同的PSA水平(<10,10~20,>20μg/L),应用(F/T)/PSAD参数都能获得优于单独使用f/tPSA或PSA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f/tPSA截点取0.15,PSAD取0.18,(F/T)/PSAD取0.8能有效地筛检前列腺癌。应用(F/T)/PSAD优于单独应用f/tPSA或PSAD,能在保持较高的灵敏度(81.5%)同时保证良好的特异度(52.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其相关指标检测对临床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响。方法门诊检查70岁以上男性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共计241例,活检筛查出前列腺癌病例数,将患者分组进行比较。分别分为前列腺癌组(PCa组)、前列腺增生组(BPH组)、其他疾病组(对照组)。3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TPSA、FPSA、FPSA/TPSA和PSAD值,并分别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PSA界限值定为4ng/mL时,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8.98%,特异度为56.5%,准确度为64.3%;PSA界限值定为10ng/mL时,敏感度为78.0%,特异度为82.5%,准确度为82.0%。用PSAD诊断前列腺癌,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87.6%,准确度为86.0%。BPH组与PCa组的FPSA、TPS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a癌组的FPSA/TPSA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及前列腺增生组(P<0.01);PCa组PSAD明显大于对照组和BPH组(P<0.01)。结论将PSA与PSAD结合使用,可提高特异度和敏感度。检测FPSA/TPSA和PSAD比单一检测FPSA、TPSA,可显著提高对PCa诊断的特异性及符合率,对前列腺体积较大的BPH和PCa患者,检测PSAD更有意义。集团检诊可以真正揭示国人前列腺癌的发病现状,可明显增加临床前列腺癌特别是早期癌的诊断例数,是实现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集团检诊对临床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响。方法门诊检查40岁以上男性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共计400例,活检筛查出前列腺癌病例数,将患者分组进行比较。分别分为前列腺癌组(PCa组),前列腺增生组(BPH组),其他疾病组(对照组)。3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检测TPSA,FPSA,FPSA/TPSA和PSAD值分别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PSA界限值定为4ng/ml时,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53.3%,准确度为68.0%;PSA界限值定为10ng/ml时,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83.3%,准确度为82.0%。用PSAD诊断前列腺癌,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86.7%,准确度为86.0%。BPH组与PCa组的FPSA,TPS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a癌组的FPSA/TPSA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及前列腺增生组(P<0.01);PCa组PSAD明显大于对照组和BPH组(P<0.01)。结论将PSA与PSAD结合使用,可提高特异度和敏感度。检测FPSA/TPSA和PSAD比单一检测FPSA,TPSA可显著提高对PCa诊断的特异性及符合率,对前列腺体积较大的BPH和PCa患者,检测PSAD更有意义。集团检诊可以真正揭示国人前列腺癌的发病现状,可明显增加临床前列腺癌特别是早期癌的诊断例数,是实现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比较血清游离PSA比值(FPSA/TPSA)、前列腺移行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TZ)、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比与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比值[(F/T)/PSAD]诊断PSA灰值区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就诊或住院,血清PSA位于4~10ng·mL-1的患者,其中前列腺癌(PCa组)患者20例,对照组前列腺增生(BPH组)患者42例。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PSA,经直肠超声(TURS)测量前列腺体积和移行区体积,分别计算出FPSA/TPSA、PSATZ和(F/T)/PSAD并进行分析判断。结果 PCa组和BPH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分别为(6.670±1.780)、(5.937±1.411)ng·m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SA/TPSA为0.122±0.058、0.185±0.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ATZ为(0.592±0.255)、(0.285±0.184)ng·mL-1·cc-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T)/PSAD为0.437±0.449、1.822±1.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下面积AUC自大至小依次为(F/T)/PSAD、PSATZ、FPSA/TPSA、TPSA。结论当血清PSA位于4~10ng·mL-1时,FPSA/TP-SA、PSATZ及(F/T)/PSAD可辅助提高PCa的诊断符合率。其中PSATZ、(F/T)/PSAD较FPSA/TPSA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TuM2-PK,tPSA,fPSA/tPSA和PSAD在PSA灰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tPSA在4~10 ng/mL的前列腺癌(PCa)、良性前列腺癌增生(BPH)及前列腺炎老年患者共252例,测其血中TuM2-PK,tPSA和fPSA,计算fPSA/tPSA比值;经直肠B超测前列腺体积,计算tPSA与前列腺体积之比,得到PSAD。用SPSS19.0分析TuM2-PK,tPSA,fPSA/tPSA和PSAD在PSA灰区对PCa的诊断价值。结果:PCa组的TuM2-PK,fPSA/tPSA和PSAD较比前列腺炎老年组及BPH组均有显著变化(P<0.05);3组间的tPSA没有显著差异(P>0.05)。TuM2-PK AUC(0.948)>PSAD AUC(0.801)> fPSA/tPSA AUC (0.610)> tPSA AUC (0.499)。当TuM2-PK,tPSA,fPSA/tPSA和PSAD最佳临界值分别取24.30 U/mL、6.60 ng/mL、0.16和0.15 ng/mL/cm3时,诊断PC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9%和92.1%,72.2%和44.9%,80.5%和60.2%,83.3%和71.8%。结论:在PSA灰区,TuM2-PK、fPSA/tPSA、PSAD均能提高PC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TuM2-PK比fPSA/tPSA和PSAD对于PCa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总PSA(F/T)比值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285例,检测血清总PSA、游离PSA,计算F/T及PSAD,探讨穿刺诊断前列腺癌(PCa)最佳的PSA、F/T值与PSAD值。结果:以PSA>15ng/ml为临界值,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68.5%,阳性预测值为58.6%;在PSA<15ng/ml区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与PCa组间PSA差别无显著性(t=0.018,P>0.05),此时两组间F/T值及PSAD比较,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137、3.158,P<0.01)。F/T值取0.16,PSAD取0.35ng/(ml·cm3)时,F/T值及PSAD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PSA>15ng/ml时高度怀疑前列腺癌;在PSA<15ng/ml时联合应用F/T值和(或)PSAD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穿刺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系列在前列腺癌筛选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系列在前列腺癌 (PCa)筛选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6 9例PCa和 2 5 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的血清PSA、游离PSA/总PSA (fPSA/tPSA)、PSA速度(PSAV)、PSA密度 (PSAD)和前列腺移行带PSA密度 (PSAT)值。结果 PCa组血清PSAV、PSAD和PSAT的检测值较BPH组明显升高 (P <0 0 1) ,而PSA和fPSA/tPSA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PSA切变值越高 ,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越大 ,其中以PSA >10 μg/L时准确性最高。在PCa和BPH鉴别诊断意义上 ,表现为PSAT >PSAD >PSAV >fPSA/tPSA >PSA。结论 检测PSA系列 ,特别是检测PSAT和PSAD ,较单纯检测PSA在PCa筛选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f/t)在tPSA为4~10ng/ml时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对83例血清tPSA为4~10ng/ml的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行分析。均经由B超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组织学验证。酶免微粒子捕捉法测定血清中tPSA与fPSA。结果:本组中32例(38%)为前列腺癌,51例(62%)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tPSA的平均值分别为6.63ng/ml和6.99ng/ml,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癌患者f/t值显著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0.16vs0.23,P<0.01)。以f/t比值0.16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临界值时,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1%、78%。结论:f/t值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鉴别有重要意义,以0.16作为诊断临界值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新参数(F/T)/PSAD对PSA在4~10ng/ml区间前列腺癌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新参数(F/T)/PSAD对血清PSA在4~10ng/ml区间的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血PSA测值在4~10ng/ml的88例患者,其中确诊PCa患者21例,BPH患者67例。比较分析F/T比值、PSAD、(F/T)/PSAD在设定的各阈值范围内,对PCa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Pca患者的(F/T)/PSAD)均值明显低于BPH患者(P〈0.001)。F/T比值、PSAD、(F/T)/PSAD在设定的各阈值范围内诊断PCa的敏感度分别为66.67%,76.19%和85.71%;特异度分别为41.79%,43.28%和68.66%。(F/T)/PSAD诊断PCa的特异度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应用(F/T)/PSAD能有效提高PSA在4~10ng/ml区间的PCa检出率,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前列腺癌适宜的血清学诊断标志物。方法:测定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血清游离PSA、总PSA,并计算PSAD、FPSA/TPSA、PSA/TPSA/PSAD等。结果:将PSA值分为0~、4μg/L~、10μg/L~和20μg/L~四个范围,BPH组构成比为39.06%、28.13%、25%和7.81%,而PCA组构成比为10.71%、17.86%、28.57%和42.8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BPH组患者相比较,PCA组患者PSA和PSAD检测值升高,FPSA/TPSA和PSA/TPSA/PSAD降低,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当4ug/L≤PSA≤10ug/L时,PCA和BPH患者的PSA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A组FPSA/TPSA和PSA/TPSA/PSAD低于BPH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当PSA〉20μg/L时,两组患者PSA、PSAD、FPSA/TPS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患者仅PSA/TPSA/PsAD低于BPH患者,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用PSA、PSAD、FPSA/TPSA诊断前列腺癌均具有一定局限性,PSA/TPSA/PSAD可能是诊断前列腺癌最适宜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前列腺癌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为决策前列腺穿刺提供更充分的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7 例行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术的病例资料,按照病例收集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前2/3(78例)分入建模组,后 1/3(39例)分入验证组,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 面积来评估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直肠指诊(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 ,DRE)、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 TRUS)、MR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specifi c antigen density,PSAD)以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比值(free PSA/ total PSA,fPSA/tPSA)是前列腺穿刺的影响因素(P<0.01)。根据各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值,建立前列腺癌logistic回归预 测模型:logit P=−2.362+2.561×DRE+1.747×TRUS+2.901×MRI+1.126×PSAD−2.569×fPSA/tPSA。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 当P的临界值取值0.12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80%,89.30%。结论: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可以为 前列腺穿刺提供更充分的指征。当该模型预测概率P>0.12时建议行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了解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FPSA/TPSA)的测定在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前列腺癌患者5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47例血清PSA、FPSA和FPSA/TPSA在各组中的改变情况及取不同界值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结果:在诊断灰区外高值区,TPSA、F/T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5);在诊断灰区患者间TPSA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F/T值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灰区外低值区TPSA、F/T值在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如果以血清PSA值4 ng/ml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52.6%,如果以血清PSA 4 ng/ml为阈值,同时结合FPSA/TPSA并以16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而特异性为87.5%。结论:PSA与FPS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游离PSA比值(F/T-PSA)对T-PSA值在4~10μg·L1之间,且肛指检查(DRE)正常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T-PSA值在4~10μg·L1之间且DRE正常的8例PC和10例BPH患者的F/T-PSA进行回顾性分析。血液中的F-PSA和T-PSA值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PC组和BPH组的T-PSA值分别是6.21μg·L1和6.15μg·L1,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T-PSA分别是0.11和0.21,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当取F/T-PSA阈值为<0.15时,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最高,为77.7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7.50%和70.00%。结论:F/T-PSA有助于鉴别T-PSA值在4~10μg·L1之间且DRE正常的BPH和PC,可减少不必要的活检,推荐使用F/T-PSA阈值为<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