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近些年发展迅速,我院2000年8月-2003年7月,对410例冠心病患者实施了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占同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76.5%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顾堃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797-2797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是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对循环干扰影响小,疼痛轻,拔管早,进食早,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避免了体外循环对机  相似文献   

3.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常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在不进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进行手术。与传统的体外循环下冠状A搭桥相比其优点是;不阻断体外循环、对病人的生理干扰小、创伤轻、减少体外循环下血液污染、简化手术过  相似文献   

4.
赵竞余 《河北医药》2013,35(4):574-575
冠心病外科治疗主要包括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ff-pump coronary arterybypassgrafting,OPCABG)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conventional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OPCABG有降低高危患者手术风险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优点[1,2],已成为当今心脏外科搭桥的首选,但是有一部分患者在术中不得不紧急施行体外循环抢救患者生命并完成手术。2009年10月至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在心肌已发生缺氧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麻醉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尤其是非体外循环下的搭桥术(OPCAB),更要求麻醉师能够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所以,麻醉技术是该项手术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停跳搭桥(OPCAB)与传统体外循环下搭桥(CABG)的近期及中期效果。方法1268例行单纯搭桥手术的患者,其中传统体外循环下搭桥722例,为CABG组;不停跳搭桥546例,为OPCAB组。结果CABG组围手术期输血量(1194±1405)ml,术后并发症73例(10.1%),死亡23例(3.2%);OPCAB组围手术期输血量(876±1486)ml,术后并发症29例(5.3%),死亡10例(1.8%),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ABG组随访441例(61%),平均随访时间(8.3±2.9)月,术后6个月CSS心绞痛分级为(1.4±0.6)级;OPCAB组随访371例(68%),平均随访时间(7.9±3.1)月,术后6个月CSS心绞痛分级为(1.6±0.8)级。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CAB与传统CABG相比近期对机体损伤小,并发症少,病死率低,术后恢复快;中期效果OPCAB与传统CABG相比,心绞痛改善相似,死亡事件无差异,对生活质量均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微创外科概念的兴起 ,特别是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已成为冠心病外科治疗的新趋势。 1999年 8月至 12月我们共施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冠状动脉搭桥术 6例 ,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6例中男 5例 ,女 1例。年龄 4 8~ 76岁 ,平均 63岁。术前诊断为冠心病 ,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1例 ,其余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时间 1周~ 2 0年。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48%~ 5 9%。冠状动脉造影均为 3支病变。术前合并心律失常 2例 ,高血压 4例 ,糖尿病 1例。二、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 ,同时做好体…  相似文献   

8.
田小丰  陈伟  贡力  方良伟 《江苏医药》2004,30(9):702-702
我院2001年12月—2003年11月共行微创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1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利祥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6):1056-1057
非体外循环冠状手术(o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surgery,OPCABG)由于不需要体外循环(CPB),避免了CPB对患者的正常生理干扰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成为目前冠心病手术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在心脏跳动下进行血管吻合,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故对麻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院3年来共行OPCABG手术1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赵峰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3):104-105
目的探讨冠心病多支病变,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麻醉与管理。方法采用非体外循环(OPCABG)冠状动脉搭桥。结果 24例患者中,3例术中出现血压骤降,2例患者冠脉搭桥后出现室性早搏给予对症处理后均有好转。其余患者均平稳。结论采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不仅简化了手术步骤而且避免了体外循环对机体的不良影响,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徐海萍 《江苏医药》2006,32(11):1098-1098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可缩短手术时间,避免体外循环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护士的熟练配合也是手术顺利进行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不停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新兴的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措施。我院于2000年共施行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10例,就其体外循环的管理及效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共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在5-60岁,体重20-68kg。心功能Ⅱ-Ⅲ级,手术种类为风心病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4例,风心病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2例,法鲁式四联征1例,室间隔缺损2例,房间隔缺损1例。1.2体外循环方法全组病例均行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常规建立体外循环,人工心肺机采用STOCKRTⅢ型,氧合器为…  相似文献   

15.
<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避免了体外循环(CPB)对人体重要器官的损伤,手术创伤小,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费用,我们认为术中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是OPCAB术式顺利实施的关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9例患者接受OPCAB。其中男性69例,女性40例,年龄45 ̄78岁,体重55 ̄110kg,病程1 ̄22年。心功能(NYHA)Ⅱ级69例,Ⅲ级40例。  相似文献   

16.
冠脉搭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及麻醉已占到冠脉搭桥手术及麻醉的80%以上。我院自2007年3月-2009年3月共实施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麻醉4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赵剑英  李芳 《临床医药实践》2006,15(12):946-94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近20年我国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多以中年以上发病,男性发病率与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冠状动脉主干及其近段的分支。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与回旋支的发病率较右冠状动脉为高。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简称,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常规手术。其方法是移植人体其他部位的一段血管,将阻塞、狭窄的冠状血管上下两端接通,使心脏的供血得到改善。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约有90%以上的患者症状消失或减轻,心功能改善,延长寿命。由于没有体外循环造成的心、肺、肾和血液系统的损伤和机体内环境的紊乱,故患者创伤明显小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大大简化了手术配合的步骤,利于手术配合。  相似文献   

18.
韩贤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0):917-917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是指不用体外循环机,在心脏跳动情况下应用血管桥移植的手段来改善冠状动脉狭窄远端的心肌缺血,从而改善心肌功能,是外科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之一。手术在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非体外循环下进行。我科2003年3月~11月收治8例该类患者,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56~73岁,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的麻醉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拟行OPCABG手术患者38例,麻醉诱导成功后,采用丙泊酚5~8mg/(kg h)联合瑞芬太尼10~15μg/(kg h)作麻醉维持,同时间断吸入异氟醚,注射维库溴铵调控麻醉深度。经桡动脉、右颈内静脉穿刺测压,监测围术期各时段HR、MAP、CVP、MPAP、PCWP的变化。结果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在搭桥再血管化时,术者垂直搬动心脏,暴露心脏后侧壁、下壁,置心外固定器时血流动力学紊乱比较明显。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平衡麻醉应用于OPCABG手术,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7年9月~1998年12月,在体外循环(CPB)过程中采取浅低温,持续冠状动脉顺行或冠状静脉逆行灌注,保持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211例,保障了心脏有充分的氧合血供给,避免了过去各种方法配方的心脏停搏液所导致的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明显地降低了术后低排综合征及死亡率,在心肌保护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有其独特的优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1例手术病人,年龄15~69岁,体重45~90kg。心功能Ⅱ级114例,Ⅲ级60例,Ⅳ级37例。2例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疾患,2例为二尖瓣后叶严重脱垂,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