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胎盘植入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2  
胎盘植入是由于子宫底蜕膜发育不良,胎盘绒毛侵入或穿透子宫肌层所致的一种异常的胎盘种植。按植入程度不同,胎盘绒毛达深部肌层,称植入性胎盘(placenta increta);更深者,胎盘绒毛可达浆膜层,甚至可穿透浆膜层,达膀胱或直肠,称穿透性胎盘(placentapercreta)。按胎盘植入面积不同,可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植入。胎盘植入少见但危急,可引起严重产时出血。本文就胎盘植入的诊治新进展综述如下。1发病率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1996年O’Brien等[1]报道大约为1/540~1/7000。近年来发生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1%~5%…  相似文献   

2.
穿透性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侵入子宫浆膜层,甚至突破浆膜层侵及周围脏器,其中膀胱多易受累,是产科较为罕见的极危重症.穿透性胎盘植入在胎盘植入患者中发生率为6.6%[1],但由于剖宫产、人工流产的增多,胎盘植入发生率在过去50年间增加了10倍[2],因而穿透性胎盘植入也随之增加.正常妊娠时子宫胎盘血流速度可达700~800 ml/min,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胎盘部分剥离,血窦长期开放,出血可极为凶险,常危及产妇生命,病死率达7%[3].因此,穿透性胎盘植入术前和术中及时、积极地产科处理,对于预防和控制出血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中晚期妊娠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晚期妊娠发生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1997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中晚期妊娠发生胎盘植入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发生率:北京协和医院1997年5月至2007年5月的10年间,胎盘植入的总发生率为0.262%(47/17 918).(2)高危因素:有子宫手术史者占81%(38/47),本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者占30%(14/47),合并子宫肌瘤者占11%(5/47),有产后出血史者占11%(5/47).(3)诊断:47例胎盘植入患者中,发生在中孕期17例,其中产后B超确诊胎盘植入12例,临床确诊5例;发生在晚孕期30例,其中病理确诊8例,产后B超确诊2例,临床确诊20例.(4)治疗:中孕期患者刮宫术治疗有效率为43%(6/14),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有效率为100%(11/11);晚孕期患者刮宫术治疗有效率为21%(6/29),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有效率为87%(13/15),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有效率为4/4.结论 胎盘植入发生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子宫手术史,其次是前置胎盘、合并子宫肌瘤及产后出血史;胎盘植入的诊断以临床诊断为主,B超对产后诊断有重要价值;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胎盘植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Zhang L  Li P  He GL  Liu XH  Yang TZ  Luo H  Tian Y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12):799-802
目的 评估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彩超)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2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214例前置胎盘患者,产前行经腹彩超检查预测是否并发胎盘植入,可进行前瞻性跟踪及相关临床因素调查;以分娩时发现胎盘植入以及产后胎盘病理检查而明确诊断.彩超诊断胎盘植入的图像标准主要是:胎盘后间隙消失和(或)胎盘后或胎盘实质内有丰富的血流和血窦,并探及动脉血流;血流紊乱湍急,甚至累及子宫肌层. 结果 (1) 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10.3%(22/214),并发胎盘植入者产时、产后平均出血量为2494 ml,明显多于未并发胎盘植入者的505 ml;并发胎盘植入者的子宫切除率为40.9%(9/22),而未并发胎盘植入者无一例子宫切除.(2) 经腹彩超产前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敏感性为77.3%(17/22),特异性为98.4%(189/192),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17/20)和97.4%(189/194).结论 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高,在终止妊娠时对母儿的生命安全威胁巨大;经腹彩超产前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有较高的敏感性和极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1993年,Chattopadhyay等[1]首次报道并定义凶险型前置胎盘,是指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者.凶险型前置胎盘常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易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严重危及孕妇及胎儿生命安全.我院在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胎盘边缘切口,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部分性胎盘植入七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盘植入(placenta increta)是指因子宫底蜕膜部分或全部缺乏以及类纤维蛋白层的形成不完全导致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产科严重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子宫切除,但近年来,随着妇科微创技术的进展,宫腔镜治疗胎盘植入已有个例报道~([1-2]).本研究通过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7例部分性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评价其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7.
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收治的896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其中59例并发胎盘植入)的临床资料。结果:(1)我院近10年来中央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2.26%(896/39726),中央性前置胎盘中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6.58%(59/896);(2)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包括:孕妇年龄≥35岁、流产次数≥2次、剖宫产史;(3)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者产时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未并发胎盘植入者(2χ=70.944,P=0.000),并发胎盘植入者平均出血量高达2846.19m l;(4)所有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子宫切除率为25.42%(15/59),保守性手术为局部缝扎、局部切除、宫腔填塞、B-Lynch缝合和子宫动脉结扎等,而未并发胎盘植入者子宫切除率为0.96%(8/837)。结论:(1)对高龄的、有剖宫产史或多次流产史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应警惕并发胎盘植入;(2)为减少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因严重的产时产后出血对母儿造成的危害,强调终止妊娠前的充分准备;(3)治疗上保守性手术和子宫切除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不同程度侵入子宫肌层。依据胎盘植入子宫肌层深度、以及是否侵入子宫毗邻器官分为胎盘粘连(placenta accreta)、胎盘植入(placenta increta)以及穿透性胎盘植入(placenta percreta);依据植入面积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胎盘植入~([1-2])。近年来,其发生率已高达1/533,较前升高20倍~([1])。已经成为导致产后出血、围产期紧急子宫切除和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3-4]),是产科医  相似文献   

9.
完全性、穿透性植入胎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胎盘植入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因产前难以明确诊断,易造成产后出血,严重者需切除子宫,甚至危及产妇生命。随着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引产、剖宫产等子宫手术的增多,胎盘植入较以往有明显增高的趋势,现将我院近期诊治的完全性、穿透性胎盘植入1例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34岁,G  相似文献   

10.
凶险型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的概念是由Chattopadhyay等[1 ]于1993年首次提出的,指附着于既往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的前置胎盘,伴或不伴胎盘植入.PPP是发生胎盘植入的重要危险因素[2],一旦发生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将大大增加,甚至危及产妇生命,值得临床重视.现从PPP,尤其是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和孕产期管理2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下段妊娠胎盘植入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胎盘植入是妇产科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继发感染和贫血,严重者需要切除子宫,对患者身心造成很大创伤。国内外有关胎盘植入的报道大部分为晚期妊娠病例,对中期妊娠尤其是早期妊娠胎盘植入的报道很少。而发生于早期妊娠的胎盘植入往往被误诊,行人工流产或清宫手术  相似文献   

12.
胎盘植入是产科的危重症之一,可引起严重出血,休克,子宫穿孔,继发感染甚至死亡等.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高,过去为了抢救产妇生命常需紧急切除子宫,使部分女性年轻时就丧失了生育能力,导致严重的身心创伤.近年由于刮宫次数和剖宫产率增加,胎盘植入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妇发生胎盘植入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及减少胎盘植入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24例胎盘植入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胎盘植入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0.19%(124/66000),其中粘连性胎盘植入占7.26%(9/124),植入性胎盘植入占73.39%(91/124),穿透性胎盘植入占19.35%(24/1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年龄≥30岁、孕前BMI≥24kg/m2、流产史、孕次≥2次、宫腔操作史、前置胎盘、疤痕子宫、早孕期阴道出血史是胎盘植入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有前置胎盘、疤痕子宫、早孕期阴道出血史是引起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应对前置胎盘、疤痕子宫、早孕期阴道出血史的孕妇进行干预,以降低胎盘植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胎盘植入患者的合理治疗方法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治疗的84例胎盘植入病历资料,根据分娩时胎盘是否完全清除分为根治性治疗组(54例)和保守性治疗组(30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的比较、子宫体部胎盘植入和前置胎盘植入子宫切除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出血量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结果84例胎盘植入中,根治性治疗54例(64%),其中子宫切除9例(17%),产后出血25例(46%)。保守性治疗30例(36%),其中4例(13%)治疗失败切除子宫,产后出血14例(47%),晚期产后出血4例(13%),产褥感染1例(3%);保留子宫的26例中,14例(54%)残留胎盘需后续手术清除。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保守治疗失败率高,出血量大,子宫切除率(36.36%),显著高于宫体部胎盘植入的子宫切除率(1.96%),χ2=16.409,P<0.05。 结论产后出血是胎盘植入的常见并发症,治疗方案的选择应以控制子宫出血为前提,治疗的难点是前置胎盘植入和穿透性植入者,前置胎盘植入根治性治疗优于保守治疗,植入范围>10 cm且穿透性植入的前置胎盘宜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15.
胎盘植入的发生率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呈平行增长趋势。胎盘植入是造成严重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报道,胎盘植入尤其是胎盘位于子宫前壁瘢痕部位的患者平均出血量为3 000~5 000 ml,其中约有90%需要输血,有40%的患者输血超过10 U红细胞悬液。输血是严重产后出血中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对胎盘植入患者大量输血的评估、准备和成分输血治疗进行介绍,以指导临床合理输血治疗,改善胎盘植入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病例1:孕妇30岁,妊3产1,因"停经37+5周,发现胎盘位置异常1+月"入院.2年前因"脐带绕颈"剖宫产1次,人工流产1次.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良好,阴道无流血流液.入院超声检查提示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前下壁(图1).MRI示中央型前置胎盘,子宫胎盘植入征象(图2).入院第3天因"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妊娠38-1周"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术前行膀胱镜检查及双侧输尿管插管术.术中探查:子宫下段明显增粗呈紫蓝色,其表面与膀胱表面满布怒张血管,膀胱与子宫下段粘连紧密,子宫下段约6 cm×5 cm肌层消失,胎先露高浮,双侧附件未见异常.遂决定行宫体剖宫产术,娩出一活男婴,体重3440 g,l、5、10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检查胎盘附着于子宫前下后壁,子宫前下壁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家属强烈要求保留子宫,遂行经子宫后路子宫修补术处理穿透性胎盘植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 ,剖宫产史合并前置胎盘发生率亦增多 ,后者发生胎盘植入的报道也随之多见。现对我院近几年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剖宫产史和前置胎盘对胎盘植入发病的影响。一、临床资料1993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 2 3381例 ,其中 2 5例在剖宫产时诊断胎盘植入同时行子宫切除术 ,其中 15例病理报告为胎盘植入 ,发生率为 0 .0 6 4% (15 /2 3381) ;15例胎盘植入患者平均年龄 2 7.8岁 (2 3~ 40岁 )。孕周<37周 5例 ,~ 40周 7例 ,~ 41 6 周 3例 ;母婴主要并发症为早产、围产儿死亡及产后出血。新生儿体…  相似文献   

18.
周丽  李映桃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11):940-941,944
胎盘植入产前诊断困难,可导致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需切除子宫,甚至产妇死亡。现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3例产后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收治的经阴道分娩后临床或病理诊断为胎盘植入的3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妊娠晚期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经验,以期为胎盘植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117例妊娠晚期胎盘植入患者的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住院分娩的12 267例产妇中,117例(9.54‰)诊断为胎盘植入。妊娠晚期胎盘植入危险因素为:前置胎盘、流产刮宫史≥2次、多产史、剖宫产史和年龄≥35岁(P<0.05)。诊断:病理诊断28例,临床诊断86例,B超诊断3例。治疗:保守治疗108例,子宫切除9例,无孕产妇死亡。子宫动脉栓塞有效例数6例(6/7),凝血酶纱条宫腔填塞有效例数6例(6/6),B超引导下胎盘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有效例数2例(2/2)。结论:(1)妊娠晚期胎盘植入与合并前置胎盘、流产刮宫史≥2次、多产史、剖宫产史和年龄≥35岁相关。(2)胎盘植入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子宫动脉栓塞、凝血酶纱条宫腔填塞、B超引导下经腹胎盘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是胎盘植入保守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穿透性胎盘植入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策略。 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例(简称"本例")及文献报道的13例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穿透性胎盘植入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诊断:14例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由超声、磁共振成像(MRI)和术后病理确诊。初产妇发生穿透性胎盘植入2例,经产妇12例。(2)治疗:5例全子宫切除,4例次全子宫切除,5例保留子宫(包括本例);"本例"患者先经双侧髂内动脉、子宫动脉造影+药物灌注栓塞术治疗后胎盘未排出,后经宫腹腔镜联合切除病灶,成功保留了子宫。(3)预后情况:1例患者并发上呼吸道感染,1例并发失血性休克,1例因穿透性胎盘植入并子宫浆膜层出血发生腹腔内出血,其余11例无并发症。(4)围产儿预后:12例胎儿存活,2例发生死胎。 结论穿透性胎盘植入好发于有剖宫产病史及经产妇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MRI检查及术后病理可提高胎盘植入的诊断率,合理的保守治疗及宫腹腔镜联合切除病灶,可降低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