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40例热带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平均分为2组:1组口服甲硝哒唑每天3次,每次1,000毫克,连服2天;另1组每天口服甲硝哒唑3次,每次400毫克,连服5天。呼吸明显困难者加服麻黄素,每天3次,每次0.5克,最后一次并服苯巴比妥30毫克。骤发呼吸困难者给予静注氨茶碱10毫升(250毫克)。结果,彻底治愈者16例(40.0%);症状完全改善,嗜酸粒细胞数缓慢下降的7例(17.5%);治后30天症状部份改善,仍有肺部  相似文献   

2.
多年以来,周围血中嗜酸粒胞细的增高与蠕虫感染之间的关系,已受到广泛注意。在人体血吸虫病、丝虫病、肺吸虫病、蛔虫病、旋毛虫病、内脏幼虫移行症等,这种关系是十分明显的;而大多数有组织阶段的蠕虫感染,通常都能引起某种程度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普通的热带性肺脏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至少部分地与隐性的丝虫感染有关(Neva 等1978) 。  相似文献   

3.
幼虫内脏移行症是一种低等动物的线虫在人肠外移行引起的疾病。犬弓蛔虫是常见的病因。典型病例见于1~5岁间的儿童,患儿有异食癖、咳嗽或喘鸣、发热、苍白及惊厥等病史及肝肿大、嗜酸粒细胞及白细胞增多、高球蛋白血症及同族血球凝集素滴度升高的体征和化验结果异常。作者等应用酶标免疫吸附法,认为此法为一种既敏感而特异性又高的血清学诊断方  相似文献   

4.
蛔虫引起的内脏幼虫移行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 内脏幼虫移行症(Visceral larva mjgrans,VLM)是一些动物寄生蠕虫的幼虫进入人体或其它非适宜宿主体内后,虫体本身不发育或仅部分发育,而在各组织器官内长期移行和存在,使被寄生宿主机体受损害后产生的一系列症侯群。VLM的主要特点是:肝肿大、慢性持续性嗜酸粒细胞血症、高球蛋白血症以及组织病理学上的多器官嗜酸性肉芽肿损害。世界卫生组织已把VLM列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中的一类。能引起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采用Ambrojso-Thomas氏荧光抗体试验方法,以埋在冰冻豚鼠肌肉内的幼虫作为抗原,诊断人体内弓蛔虫内脏幼虫移行症。此法为人体内脏幼虫移行症的血清学诊断提供了一种敏感、特异和易于贮存的抗原。犬弓蛔虫第2期幼虫的抗原比成虫的更为敏感和特异。对于感染已长期的蛔虫病、钩虫病和鞭虫病,病人血清为1:40稀释度的试验结果是特异的。为了防止与鞭虫病和蛔虫幼虫移行症有交叉反应,血清的最低特异  相似文献   

6.
105例美洲钩虫感染者(虫卵数>500/克)用新驱虫药双萘羟酸噻嘧啶(Pyrantelpamoate)及二种常用驱虫药灭虫宁和四氯乙烯进行对照治疗。105例分为数目大体相等的六组,其中四组用不同剂量的双萘羟酸噻嘧啶进行治疗。第一组每天剂量为10毫克/公斤体重,连续服药2天;第二组,20毫克/公斤连服2天;第三组,10毫克/公斤,连服3天;第四组,20毫克/公斤,连服3天。第五组服灭虫宁,每天5克,连服3天;第六组,服四氯乙烯,每天3毫升,连服3天。治疗前  相似文献   

7.
至今在阿米巴治疗方面最大的进展就是发现了5-硝基咪唑衍生物的杀阿米巴作用。ornidazole 乃硝咪唑衍生物之一,在实验性阿米巴感染时该药甚至比甲硝哒唑更有效。ornidazole 治疗急性阿米巴痢疾的一般剂量疗程为1~1.5g/天,连服5~10天,其治愈率可达90%以上。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想阐明是否能进一步减少剂量和缩短疗程而不影响疗效。本文作者在巴西、智利和墨西哥的4个试验中心进行了统一的观察研究。治疗对象为具有肠阿米巴病症状并在大便中找到溶组织阿米巴包囊和/或滋养体的190例急性患者。所给剂量疗程为每天晚饭后1次口服 ornidazole 1.5g,连服3天。为考察疗效,分  相似文献   

8.
在泰国,人颚口线虫病是一种地方性疾病。通常仅依靠临床症状、嗜酸粒细胞增多等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作者应用幼虫抗原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检测人体颚口线虫抗体,并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作出评价。按Sawada等(1965)方法用棘颚口线虫第三期幼虫制备浸出抗原。三期幼虫取自阳性鼠的肝、胃、肠及肌肉等组织。血清:取自因颚口线虫病(未确诊)引起的皮肤移行性肿块患者(CMS组)160例,临床诊断为棘颚口线虫病的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脊髓-脑炎患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噻苯咪唑及甲硝咪唑抗麦地那龙线虫作用的现场试验结果。应用噻苯咪唑和甲硝咪唑等共治疗111例有活动性麦地那龙线虫感染的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62例,年龄为3~71岁。将患者随机分为A、B、C及D4组。A组32例和B组31例分别接受噻苯咪唑每天剂量为50和100mg/kg,分为两剂服用,共服2天;C组24例,服用甲硝咪唑30~40mg/kg,1天3次,连服3天;D组24例,每次服酵母片2片,1天3次,连服3天。药物均于饭后服用。按作者1974和1975年描述的方法包扎溃疡和预防破伤风,并按作者1977年提出的五个临床指标来评价治疗效果。将患者于治疗后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尼日利亚西部用甲硝哒唑和硝唑咪治疗麦地那龙线虫病。观察对象系3~68岁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甲、乙、丙3组。甲组给予甲硝哒唑按每天每公斤体重40毫克,分3次口服,连续3天;乙组给服硝唑咪,按每天每公斤体重25毫克,一次口服,连续10天;丙组服用酵母片,儿童每天1次,成人每天2次,连续5天。所有病人均给予非那更按每天每公斤体重  相似文献   

11.
<正>阿托伐他汀为常用降脂药物,该药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罕见。本文报告1例阿托伐他汀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病例,以引起临床医师对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病因的重视。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腹痛近2个月、嗜酸粒细胞增多2 d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2011年8月,患者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  相似文献   

12.
弓蛔虫幼虫病是由食肉动物传播给人的一种寄生虫病,受感染的食肉动物散播虫卵于环境中,人们通过虫卵污染的手、动物毛和蔬菜而感染,也可吸入感染孵出的幼虫在人体组织中移行,引起眼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因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鉴于食肉动物所感染的弓蛔虫幼虫可通过子宫侵入胎儿,或可污染乳汁而感染新生动物。人体感染是否也会出现类似情况,作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确诊的126例肺吸虫病人中引起高度嗜酸粒细胞性增多症者6例(4.8%),均突出表现为肝脏损害。6例中除1例为33岁成人外均为小儿、其中4岁与5岁各2例,3岁1例。白细胞总数50,000~75,600,嗜酸61~97%,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24,552  相似文献   

14.
四川并殖吸虫病119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119例病人,其中因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石蟹而感染者占95%。临床表现以内脏和皮下幼虫移行症为特征,痰和粪便中均未查见虫卵,此与卫氏肺吸虫病不同。临床上可分四型:肺型36例(30%);皮下包块型19例(16%):肺和皮下包块型53例(44.5%);脑型11例(9.2%)。病人均采用硫双二氯酚治疗,按每日60mg/kg,3次分服,每日或间日给药,总剂量60g(78例)或30g(41例),即期疗效分别为96.1%和92.3%(p>0.05)。其中59例在治后1~17年远期随防,痊愈58例(98.3%),死亡1例(脑型手术后)。病物副反应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皮疹。副反应率为40%。  相似文献   

15.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例合并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青年男性,因颈痛、四肢乏力入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患者既往有食物过敏史1年。患者入院时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头部MRI示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迅速好转。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是脑梗死的少见病因。当急性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排除了其他导致脑梗死的病因后,需警惕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导致脑梗死可能。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合并脑梗死的患者建议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6.
1969~70年,在越南的一个医院里有901例恶性疟患者,经服硫酸奎宁肠衣片、乙胺嘧啶、二氨二苯砜或磺胺异恶唑治疗后,有106例(11.8%)复发。这些复发病人在医院里再用上述药物治疗,在3个月内仍有88例继续复发。本文作者对这些复发病人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在88例中,42例同时给服硫酸奎宁肠衣片每天3次,每次650毫克,连服10天,总量奎宁基质16.2克;乙胺嘧啶每天2次,每次25毫克,连服3天,总量150毫克;磺胺异恶唑每天4次,每次500毫克,连续  相似文献   

17.
在印度70年代开始流行黑热病的比哈尔邦,有30%的病人对葡萄糖酸锑钠治疗无效,这样高的无效可能是由于使用传统的10mg锑/kg/d,6~10天的疗程所用的药量不足所致。作者对4例经葡萄糖酸锑钠治疗无效的病人,给予该药30mg/kg/d,每天3次,间隔8小时进行治疗,结果有3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无反应。死亡的3例心电图显示ST段下降,T波倒置。上述病人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和  相似文献   

18.
吡喹酮对多种蠕虫感染有效,偶而亦见报道治疗片吸虫病有满意的疗效。作者用该药对秘鲁肝片吸虫流行区的病人进行了疗效观察。诊断方法计有硫柳汞-碘-甲醛浓缩法(MIF-C)、快速沉淀法(连续3天)和检查十二指肠液等3种。结果,以粪便快速沉淀法对肝片吸虫虫卵的检出率为最高,而MIF-C法适用于诊断合并肠原虫和蠕虫感染者。共检查550例,其中48例(8.7%)确诊为肝片吸虫感染。将病人分为4组,分别服用吡喹酮的剂量为每天3×25mg/kg,连服3天或5天以及每天服5×25mg/kg,疗程为1天或2天。全部病人住院治疗。治疗后随访1、2和3个月的仅34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5  相似文献   

19.
作者总结了咪唑类药物治疗31例绦虫幼虫病的结果。其中包虫病28例,泡状棘球蚴病2例,脑囊虫病1例。除1例用甲苯咪唑外,其余均用氟苯咪唑治疗。28例包虫病中有肝包虫病12例,肺包虫病3例,肌肉、腹膜和胰腺包虫病各1例,多发性包虫病10例。年龄3至59岁,男16例,女12例。这些病人主要由于下列原因接受氟苯咪唑治疗:拒绝手术,多发性病灶只能作部份手术、手术前或手术中囊液扩散。所用剂量为每夫2—6g,疗程6—30个月。其中有1例多发性包虫病妇女服甲苯咪唑6个月。1例脑囊虫病患者每天服4g,连服2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我们采用必麦森外用、口服四环素及中药煎剂综合治疗痤疮 6 4例 (年龄 16~ 2 8岁 ) ,均获满意疗效。治疗方法 :早晚用清水洗净痤疮部位 ,稍干后用棉签蘸取必麦森凝胶少许涂抹患处 ,每日 2次 ,连用 15天为一疗程。同时口服四环素 0 .5 g/次 ,每天 3次 ;连服中药 15剂 ,每剂早晚分服。中药处方 :双花 10 g,连翘 10 g,丹皮 10 g,元参 10 g,生地 10 g,夏枯草 2 0 g,栀子 10 g,黄芩 10 g,茵陈 30 g,僵蚕10 g,白鲜皮 30 g,苦参 10 g,茯苓 2 0 g,赤芍 10 g。第二疗程四环素改为 0 .2 5 g/次 ,每天 3次 ,连服 15天 ;必麦森和中药同第一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