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UASB+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中药废水,研究启动驯化过程中反应器的有机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启动驯化阶段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驯化完成后厌氧UASB具有较高容积负荷、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有机物去除率较高。并且,当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HRT为24 h、进水COD稳定在1 500~3 500 mg/L时,出水COD在80 mg/L以下,COD去除率达96.24%,中药废水COD能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废水生物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买文宁 《河南科学》2002,20(1):74-78
采用相同体积 (6 2L)的升流厌氧污泥床和厌氧复合床处理抗生素废水 ,当容积负荷为 6 .0kgCOD/m3 ·d时 ,升流厌氧污泥床和厌氧复合床对SS、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 6 7.4%、85 .1%、91.2 %和 75 .6 %、91.7%、96 .1%,结果表明厌氧复合床是先进高效的厌氧生物反应器 ;厌氧出水采用相同体积 (6 4L)的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和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进行处理 ,当容积负荷为 1.6kgCOD/m3 ·d时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和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对SS、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 87.9%、85 .1%、92 .8%和 91.6 %、88.7%、95 .4%,结果表明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是先进高效的好氧生物反应器。  相似文献   

3.
含油污水的处理是油田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大庆油田实际含油污水分别进行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以及生物强化后的组合工艺的生物处理,考察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运行效果,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厌氧池的工艺运行参数为:停留时间HRT为10 h,容积负荷为0.73~2.08 kg COD/(m~3·d~(-1)),溶解氧为0~0.5 mg/L.接触氧化池的工艺运行参数为:停留时间HRT为12 h,容积负荷为0.22~0.52 kg COD/(m~3·d~(-1)),溶解氧为2~5 mg/L.该组合工艺条件下,COD去除率为82.6%,出水含油量小于5 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对于实际含油污水的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稠油污水回用处理技术室内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高含盐稠油污水回用于热采锅炉,采用气浮和生物接触氧化除油、双膜法除盐的处理工艺对稠油污水进行回用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气浮可以有效去除悬浮油,保证生化进水含油量小于20mg/L;生物接触氧化可以将含油量降到1mg/L以下,COD降到100mg/L以下;超滤出水的含油去除率为100%,COD小于20mg/L,SDI3.反渗透出水的总硬度去除率97%,脱盐率89%.反渗透出水可代替清水用于热采锅炉.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解决高含盐化工废水的达标排放问题,以适应更高要求的排放标准,本文采用"厌氧水解-好氧活性污泥-接触氧化"工艺对某化工厂排出的高含盐废水进行处理,并对各处理阶段不同水力停留时间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确定最佳的工艺运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盐度为1%~2%、COD为300~700,mg/L时,厌氧水解池、好氧活性污泥池和接触氧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8,h、16,h和15,h,工艺出水COD低于100,mg/L,COD去除率维持在72%~92%,为高含盐化工废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赵青宁  张浩哲  刘楠  滕富华 《河南科学》2019,37(10):1590-1594
河南某生物制药厂产生的高浓度废水,主要含三氯甲烷、甲醇、甲苯等污染物,属于难生化降解的有毒有害废水.采用"调节罐+UASB厌氧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的处理工艺处理废水,处理规模为120 m~3/d,出水COD低于150 mg/L,水质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工程实践表明,COD、BOD_5去除率高达97%以上,出水SS、NH_3-N、TP含量分别低于50、5、0.5 mg/L,毒性和色度大幅降低,外排生产废水达到环保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7.
低浓度氨氮污水厌氧氨氧化影响因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城市污水氨氮浓度低、碳源不足的特征及处理出水难以达标的情况,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研究低浓度氨氮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反应途径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自配进水.经过5个月的厌氧运行,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稳定运行期,NH4 -N平均去除率这94.5%;NO2--N平均去除率达97.4%.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H值、温度及化学需氧量(COD)对厌氧氨氧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并确定各因素的最佳控制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低质量浓度氨氮(NH4 -N~12 mg/L)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反应pH值为7.5~8.0、温度为30~35℃、COD为0~50 mg/L时反应达到最佳状态,为我国低浓度氨氮城市污水的生物脱氮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针对垃圾渗滤液COD、NH3-N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本文采用了微电解法和混凝法预处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研究不同工艺处理条件下,该工艺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及NH3-N的去除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电解/混凝/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特别是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具有很好的效果.当原水COD高达9 160 mg/L,NH3-N高达3 000 mg/L,经该工艺处理后COD低于60 mg/L,NH3-N低于15 mg/L,均可满足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了得到厌氧氨氧化菌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利用培养成熟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进行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因素研究。探讨了温度、pH值、COD、进水基质(NH_4~+-N和NO_2~--N)对厌氧氨氧化菌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菌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范围为7.0~8.0;COD质量浓度低于100mg/L时,对厌氧氨氧化菌无明显抑制作用,COD质量浓度高于100mg/L时,反硝化菌生长占据优势,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进水基质NH_4~+-N和NO_2~--N在质量浓度分别低于1 540mg/L和140mg/L时,厌氧氨氧化菌活性没有受到严重抑制。控制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最适生长条件,有利于厌氧氨氧化菌的快速生长,进而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有机碳源环境下的厌氧氨氧化批式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厌氧氨氧化批式实验,研究了在有机碳源环境下COD/NH4 -N比、pH值以及NO2--N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碳源环境下,厌氧氨氧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可以同时存在;适宜的COD/NH4 -N比值范围在0~1.57之间;适宜的pH值范围应该在6.02~8.50之间,最适pH值为8.00;为了得到较好的脱碳和脱氮效果,在初始COD值为300mg/L时,初始NO2--N浓度不宜超过500mg/L,否则会抑制厌氧氨氧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