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恢复生态学理论在岩质边坡绿化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岩质边坡生态恢复工程特点和当前我国在岩质边坡绿化工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恢复生态学理论 ,结合建材化工厂采石场生态修复工程,探讨了岩质边坡绿化工程的设计思路与施工方法,提出了岩质边坡绿化工程的有效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煤炭基本建设公司在本省建设工程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开拓国内、国外的工程市场,承揽了数十项国内工程,并积极参与国际工程投标,中标承建了摩洛哥王国杰拉达煤矿Ⅲ号井的凿井工程,成为我国煤炭建设行业中第一个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他们在这顶建设工程中,积累了承建国外工程的多种经验,为全行业参与国际竞争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工程环境是人们不容忽视的问题。该文对由于大口径人工招孔桩施工降水引发地面沉降,造成邻近建筑物开裂的工程环境事故进行了分析,查明了原因,并提出了治理的方案,有效地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指出对工程环境治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手机在工程测量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手机“随时随地”使用的优势,进行工程测量计算,可随时随地根据地形条件计算,大大方便了工程测量外部作业。本文以工程测量中最常用的放样计算为例,介绍了手机java工程测量计算程序的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5.
近15年来,全国各部委的广大探矿工程职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指导原则,进入并开拓了岩土钻掘工程的大市场,发挥了钻探、掘进工程的潜能,成功地把钻探、掘进工程延伸用于建筑基础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与环境治理工程等领域。经十...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总结我国露天煤矿工程岩体稳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抽象归纳了煤系工程岩体的基本特征与任务。依据露天煤矿边坡工程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工程岩体稳定研究新的任务与方向。  相似文献   

7.
杨俊普 《煤炭工程》2004,(B05):94-9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工程监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文章论述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强化工程监理,建设一流工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强化工程监理,建设一流工程”的途径,希望有利于工程监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程勘察技术在三峡工程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三峡工程勘察工作中,共引进和推广新技术100多项,收集了大量翔实可靠的地质资料,为工程的规划、设计、科研、论证和兴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1世纪,国家将重点加强水利建设,继续在长江干支流兴建众多的有防洪库容的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库区百万移民重建工程与地质灾害的治理,长江中下游于堤的加固工程。这些工程将为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施工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深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工程测量的方法对基坑渗漏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过云 《西部探矿工程》2003,15(1):165-167
介绍采用工程主任体制来共同管理工程施工。监理人员是工程主任授权的工程主任代表,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整个工程管理有序,实现了质量优良,工期提前,投资不突破的总目标。为两地跨边界工程建设、工程主任体制管理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河南省南召县田家庄饰面用花岗岩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分析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覆盖层及风化层地质特征,研究了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及其特征、断裂及节理和裂隙分布发育特征、矿石类型和品级、矿体围岩及夹石、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等矿床地质特征。通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基本查明了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区内岩石类型简单,矿体及围岩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呈块状结构,地质构造简单,不会形成岩体滑动,矿体与围岩工程地质条件稳定,不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为第二类简单型。矿石和废石不易分解出有害组分,但在矿山开采时会对原有地形地貌造成破坏,存在一定的不良地质灾害隐患。矿区地表附近无污染源,无放射性异常,环境地质条件中等。研究可作为矿山建设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杜晖  赵维钢 《中州煤炭》2022,(12):101-105,112
矿山开采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国家对绿色矿山建设的加快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已刻不容缓。针对矿业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通过矿山地质及地质环境调查,分析了矿山的开采规模、地貌环境特征、环境影响范围、地质灾害引发方式等因素,认为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矿业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引发的地质灾害、对地表土地的占压等。通过强化房柱式采矿、控制矿柱直径和矿房宽度、废渣充填采空区、减少爆破装药量、洒水降尘、废水沉淀等预防保护措施,拆除建构筑物、客土回覆、井口封堵、平土培肥等工程,可修复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取到了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杨海彬  刘玉伟  石志亮  朱向南 《中州煤炭》2020,(5):165-168,174
通过利用煤矿开采学及采场应力分布与控制理论,对巷道、井筒及地表建筑位移变形特征与损害进行观测,对井筒损害程度及位置进行预测,对煤柱开采顺序及采留比进行优化,以保障矿井安全生产。通过实测得出,采场活动距离井筒越近,巷道、井筒位移变形量越大;井筒周边空区范围越多,上覆岩层活动越频繁,容易导致箕斗、罐笼与井壁安全间隙不足,提升系统受阻,通过采取预警、加固等管控措施,矿井安全生产得到了保障,为类似条件的开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修复矿山生态环境,减轻地质灾害及其影响,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效益,增强农用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修武县七贤镇废弃露天矿山为例,分析其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废弃矿渣随意堆放、山体破损、地形地貌景观严重破坏等。基于此,提出了废弃建筑物拆除工程、渣堆及危岩清除工程、场地整理工程、挡土墙工程、覆碎石、土工程、道路工程、截排水工程、绿化工程、养护工程等技术手段。研究有效改善了治理区地貌,提升了植被覆盖及其生态系统与周边生态系统协调性。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许多金矿资源本身含汞,提金时汞同金的走向一致,在选冶过程中汞不断富集和释放,使大型黄 金企业成了全球汞污染和汞副产品的主要来源之一。 根据汞同金在地质上的关系介绍了全球含汞金矿的成矿类型 和含汞情况,描述了各类金矿选冶工艺的汞变化情况、生成物和控制手段,就汞的形态和含汞废料类型说明了黄金生 产中汞污染控制和含汞废弃物处理方法,同时对全球黄金企业副产汞的数量、处置方法和处置法律框架作了解释,还 对当前含汞黄金企业的特点、历史遗留污染、社区关系、污染控制复杂性和汞市场状况等进行分析。 针对黄金行业发 展趋势、汞的国际公约履行、汞贸易限制和供过于求,提出含汞黄金企业应对汞问题的重点在于减少汞释放、生产过 程有效控制、汞的无害化处理和汞副产品的永久堆存。  相似文献   

16.
谢东辰 《中州煤炭》2022,(8):280-283
为了提高胶带的二次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工人劳动效率,研发了新型矿用胶带切割机。该机主要由电动机、减速箱、自制卷带滚筒、网络辊输送装置、机架、切割平台、压紧装置、限位装置、喷雾降尘系统、电控操作台等组成。选用胶带(三角带)传动作为传动系统,具有收缩性小、抗变形、速度快、传动力稳等特点;设计了电控操作设备,安装了以漏电断路器、交流接触器,并具有紧急停止、电压表、电流表、信号指示等装置,减少了电动机的损坏,极大地方便了故障的判断,对设备和人身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并研究了卷带滚筒的制作以及切割速度的选择。研究开发的胶带切割机是将电动机的传动与切割片连接为一体化的机电设备,可用于对废旧胶带的切割、校正等,在煤矿行业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付玉凯  孙志勇  鞠文君 《煤炭学报》2019,44(7):2020-2029
为揭示冲击地压巷道锚杆支护常用金属网的静载和动载力学性能,从而为冲击地压巷道锚杆支护中金属网的选取提供设计依据,采用专门制作的金属网静载和动载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对常用的经纬网、菱形网和钢筋网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常用金属网在静载和动载荷下的受力特征和变形状况。实验结果表明:静载作用下,菱形网、经纬网和钢筋网的最大挠度分别为240,236和225 mm,最大承载能力分别为20,16.2和77 kN,3种金属网的最大挠度差别不大,但承载速率差别较大,钢筋网承载速率最大,其次是经纬网,最小是菱形网;动载作用下,菱形网、经纬网和钢筋网的最大吸能能力分别为1 743,938和2 010 J,最大挠度分别为350,420和360 mm,钢筋网吸能能力最大,挠度中等,而菱形网吸能能力次之,而挠度反而最小。菱形网无论是静载还是动载,其初期刚度较低,承受效率慢,而其受力均匀,能承受较大的静载荷和动载荷,且四周绑丝处不易破断,勾接连接方式有很好的承载和缓冲能力,但其主要的缺陷在于承载效率慢,支护刚度太低,通过提高初期张紧力是提高菱形网支护效果的主要途径;经纬网刚度较高,承载效率快,但强度相对较低,易产生经线和纬线错动失效,且经纬网变形时,受力不均匀,绑丝易断裂,四角固定处受力较小,受力传递效果较差,要想提高经纬网支护效果,需提高经纬网经线和纬线之间的约束力;钢筋网初期刚度高,强度大,吸能能力强,但钢筋网的缺点是强度不能充分利用,尤其是钢筋网焊接处和四周绑丝处强度较低,制约了钢筋网支护效果,要想提高其支护效果,需提高焊接点强度和四周绑丝强度。  相似文献   

18.
细晶沟金矿床位于滩间山金矿田南东端滩间山南坡四五沟—细晶沟一带,具有一定找矿潜力。对矿区地、物、化、遥特征进行研究,可知矿区内的化探异常的分布、分带、元素套合特征,对金矿的指示意义很大。研究了矿床矿体与矿石特征,得到了矿体的倾向、倾角、矿体控制长度、厚度、控制的最大斜深以及细晶沟矿床的矿石类型。结合区域矿产特征,研究、分析认为,区内成矿与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热液蚀变作用4种控矿因素均较密切,高背景值的地层对金成矿的贡献、构造活动为成矿提供了导矿及储矿场所、频繁的岩浆活动为成矿带来了物质来源、热液蚀变为成矿提供了能源。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提高矿区的地质控制程度及研究程度,为矿山开发利用提供更为可靠的地质依据,分析了侯家庄矿床矿体地质特征,主要研究了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和品级、矿体围岩和夹石以及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并对矿床内伴生矿产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开采技术条件等。研究表明,矿体及顶底板围岩完整性好,抗压强度高,属稳固性岩石,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地下开采只要采取合理的采矿方法,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为Ⅲ-1类型,矿区地处平原,属地震相对稳定区,地质环境条件简单,地质灾害危险性小,易于防治,有利于地下开采;地下开采也不会对地质环境产生显著影响。研究为后期矿体的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谭三泉 《中州煤炭》2019,(8):130-133
针对当前煤矿用自救器在佩戴时只能斜跨于腰间,不能固定在腰间,由于晃动影响其工作的正常操作,在使用时操作比较复杂,不便于及时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并提供氧气,在使用自救器撤离灾区时容易造成口具脱落,且不便于开展互救等。通过分析现有自救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以及佩戴使用方式,总结查找存在的缺点,设计将自救器鼻夹、口具与口罩等进行功能融合,制作成面罩,增加储气仓、呼气管、吸气管,合理布置有关部件。通过优化自救器使得佩戴更加方便、快捷,减少了对其他工作正常操作时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自救器佩戴使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