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5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2题,第(2)小题是一道物理实验题.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但容易出错.笔者就该题电路图设计可能出现的几种方案进行浅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2年全国将普遍实行“3 x”的高考科目改革,旨在考察考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这将对推行素质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本仅以2001年湖北等13省市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为例,分析物理学科试题特点,并提出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6年全国理科综合试题中第24题为例,对试卷之综合能力要求作一点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2001年全国高考开始全面实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模式以来,已经有7个年头了.从试卷的名称就可以看出高考重视的是综合能力的考查,在2001年的试卷中能找到有一点点所谓跨科综合的痕迹,也只  相似文献   

5.
杨泽会 《物理教师》2003,24(10):58-60
2003年高考全国理综卷物理试题突出了对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的考查,现分析如下.1用隔离法解第19题 题1:(理综第19题)如图1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  相似文献   

6.
7.
高考总是把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考生能否准确地分析把握物理过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近几年来高考物理中的传送带问题屡见不鲜,各省市的高考模拟题也不乏其例,因为传送带问题几乎涉及到力学的全部知识,能够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倍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纵观全国各省市2005年中考物理试卷,可隐约看到:就像语文试卷中的“话题作文”一样,围绕一个物理话题而展开的序列试题——暂称之为“话题类”试题,正悄然出现,它是中考物理试卷上的又一朵新葩,必将成为中考的新亮点,它可广泛地考查学过的知识,既能学科内综合,又能学科间渗透,是新课标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肖立 《理科考试研究》2006,13(10):35-38
日常生活中,传送带或与传送带有关的工具随处可见,如电梯,跑步机等。同时,近年来,传送带类问题频频出现在各类考试中(如06年全国卷Ⅰ第24题)。传送带为载体的物理问题,几乎可以覆盖整个高中力学全部重要知识点。因此在高考力学复习中,可能通过练习,研究传送带类习题,将力学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下面就例举几方面的传送带问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11.
叶正勇 《物理教师》2007,28(10):4-4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考生采用的)物理学科有一道示波器实验题。其中的最后一问是:如果要在屏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待观察的信号是频率900Hz的正弦电压),应将——旋钮置于——位置,然后调节——钮.在给出的标准答案中,题中三空分别是:扫描范围。1k,扫描微调.笔者对其中的第2空——将扫描范围置于“×1k”——持有疑议,认为不应该是“×1k”而是“×100”.为此,专门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取低频信号发生器,向示波器的“Y输入”和“接地”输入900Hz的正弦交流电(输入信号的频率在信号发生器上连续可调),所用的示波器正是试题给出的学生示波器J2459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传送带的综合问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类题目综合性强,灵活性大,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24题就是一道传送带的问题,下面就第24题的几种解法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3.
2006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①中第24题及2003年高考理综全国卷(新课程)第34题均涉及传送带问题。这类问题中物体动静交织,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要解决好这类问题,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能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程嗣  丁庆红 《求学》2004,(5):57-59
近几年来在高考物理复习和理科综合测试中,传送带问题屡见不鲜,各省市的高考模拟题也不乏其例,特别是2003年高考传送带压轴题的出现,更引起了人们对传送带问题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5.
原题:(2005年第1套理综卷)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1=0.50m,“竖直高度”h1=1.0m;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2=0.00080m,“竖直高度”h2=0.1m,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m,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考试》2000,(8):73-77
本期刊登的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包括:"3 2"考试全国卷8科,"3 2"考试形式中按照新课程命题的试卷7科(英语使用全国卷);参加"3 X"考试改革的浙江、江苏、吉林3省的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试卷、山西省按新课程命题的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试卷共4份(上述4省的语、数、外分别与"3 2"中的语、数、外卷相同);广东省的文、理跨学科大综合1份,共计试卷20份。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了。教育改革、考试改革在过去的一年里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即将进入高三学习的同学和教师尤为关注在这个大背景下制作的近5套全国统一考试试卷,是很正常的。在这里,我们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套汇编起来,既为方便您查阅、参考,使您对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所带来的高考试卷变化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同时,也是为了您更方便的使用这本杂志。因为在此后的各期里,我们将有针对性地、重点对2000年试题、试卷作分析、研究、辅导、指导。明年初,我们还将及时刊登2001年春季高考试卷、2001年全国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题,为您随时了解有关信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18.
19.
现行物理高考大纲中要求考生应具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面对此能力的考查在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24题表现得尤为突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为有利于考查考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中,明显增加了实用性题目.这些试题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物理情景新颖,有些试题贴近现实生活,有些试题则是关注现代科技.为同学们复习方便,现将高中阶段常见的几类理论联系实际的题型归类解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