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配合盾构过站,缩短工期,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施工需与盾构材料运输同期进行,因轨顶风道施工空间狭窄,运输小车占用轨行区行走空间,采用传统钢管脚手架支撑施工存在跨度大,稳定性差,安全风险大的问题。本文结合地铁车站轨顶风道结构施工实例,采用移动式支撑架施工技术,解决了在狭窄空间轨顶风道施工和材料运输安全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新机场线北航站楼站轨顶风道为依托,研究新型的轨顶风道施工技术,以取代现有的后浇筑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施工技术模式。结果表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采用钢结构预拼装安装工艺,易于保证轨顶风道施工质量,避免传统采用的先期模架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弊端,大幅缩短了主体结构的施工工期并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3.
杜宇 《中华民居》2011,(8):146-148
轨顶风道是地铁车站重要内部结构构件,在盾构过站车站由于受限界及施工工序限制,轨顶风道的浇筑与盾构施工无法同时进行。通过对国内既有地铁车站轨顶风道形式的调研和比较,成都地铁2号线盾构过站车站在国内首次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全预制轨顶风道。该种风道的采用解决了施工工序交叉问题,节约了工期。  相似文献   

4.
武汉地铁21号线施工过程中,在百步亭花园路站轨顶风道施工条件受制于盾构施工的情况下,设计并使用了一种装配式门架施工轨顶风道,从而保证了轨顶风道和盾构掘进可以同步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就该装配式门式架体系的设计结构、设计计算和应用情况进行阐述,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晋生 《山西建筑》2015,(9):147-148
依托南宁地铁南湖车站轨顶风道施工,在施工中对方案进行优化,采取先于中板浇筑施工的方式,并对该施工技术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其操作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该技术提高了地铁车站轨顶风道的施工水平和施工速度,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顶上排风道成为轨道交通车站一项专门的功能性结构,在轨道交通车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多数轨道交通车站轨顶风道施工滞后于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的特点,分析得出:后做现浇钢筋混凝土风道具有相对位置较高、施工空间狭小、涉及屏蔽门系统等特点,大大增加施工难度。依托上海浦东某轨道交通标准车站,介绍后做轨顶风道施工的基本工序,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主要质量问题和施工难点,详细介绍各项施工工序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李志强  张海仙  王强  王磊  黄京新 《建筑施工》2021,43(9):1789-1790,1803
结合工程实际,对地下车站轨顶风道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轨顶风道逆作施工工艺.对地下车站轨顶风道逆作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该工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及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适用于大、中型特征的轨道风道结构.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2019,(7)
<正>日前,记者从无锡地铁集团了解到,为顺应工业化发展转型的需求,无锡地铁集团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轨顶风道整体化预制安装技术方案,即预制构件、装配式车站,通过创新设计与安装工艺,提高了工程质量与施工效率。目前,该项工艺已应用于地铁3号线一期09标高浪东路站的施工。  相似文献   

9.
韩勇涛  范学良 《暖通空调》2023,(2):87-91+158
以澳门轻轨东线工程跨海段的隧道通风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盾构隧道顶部设置单轨顶风道并在隧道中部设置轨顶风口,将隧道划分为2个通风区段。该项目利用车站风井和轨顶风道取代区间风井,并合理地布置风机、风井及配套设施;利用模式切换实现风机备用并减小土建规模。既满足了澳门地区特殊的设备备用要求和隧道通风效果,也极大限度地降低了投资。利用SES软件模拟验证了各参数配置的合理性和计算结果的可行性,为类似的跨海(江)隧道项目隧道通风设计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测及模拟的方法,对地铁站台火灾时,轨顶排热风道和端部专用排烟风管2种协同排烟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轨顶风道协同排烟方案有效可行,在8A编组车站的研究中侧排烟量占总排烟量的50%以上,屏蔽门漏风量接近20 m3/s,该方案能提供更大的楼梯处向下风速。而专用排烟管协同排烟方案因未开启隧道风机,在楼梯开口面积较大的不利情况下,楼梯处风速存在无法达标的风险,故推荐在车站条件较差时优先采用轨顶风道协同排烟方案。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佛山西站承轨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工程背景,分别对整体施工、分跨施工和跳仓法施工三种施工方法产生的收缩拉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整体施工和分跨施工方法相比,跳仓法施工可以有效降低承轨层在顺承轨梁方向和横承轨梁方向的收缩拉应力,对控制承轨层开裂非常有效;分跨施工可以降低顺承轨梁方向的收缩拉应力,不能降低横承轨梁方向的收缩拉应力。  相似文献   

12.
张彬 《市政技术》2012,30(5):79-82,86
石家庄六线隧道施工中需下穿石太直通线,施工风险较大。为保证石家庄六线隧道安全穿过既有运营铁路,施工中采取扣轨加固既有线路、洞内大管棚超前支护、全断面注浆加固掌子面、中洞法结合CRD法施工的方法,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施工过程中的力学转换进行了仿真分析,重点研究了地表沉降和隧道变形引发的轨道沉降变形,为施工提供指导,保证了下穿隧道安全顺利通过既有铁路。  相似文献   

13.
《安徽建筑》2020,(2):106-108
郑州高铁南站坐落于"中国交通心脏"郑州,承轨层采用劲性混凝土结构。文章根据工程特点分析了承轨层钢结构部分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并提出了郑州高铁南站"分区域分阶段吊装"的施工技术。研究了承轨层钢结构部分的施工布置,合理对施工区域进行了设计与划分;研究了承轨层钢结构部分的施工工艺,设计了结构施工全过程,并对钢结构关键构件的施工安装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区域分阶段吊装"技术可以保证施工进度以及结构安全,适用于郑州高铁南站的施工。  相似文献   

14.
中低速磁浮工程路基承轨梁是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起到可靠传递车辆荷载的重要作用,其施工质量与施工精度关乎磁浮车辆的安全运营。本文阐述了路基承轨梁的结构类型,总结了路基承轨梁的施工工艺步骤和重要的质量控制节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之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有限元模型.运用该模型研究轨道臌曲(俗称胀轨跑道)的发生规律,分析无缝线路技术参数对其稳定性产生的影响,从而在设计、施工和养护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上海轨交17号线徐泾北城站交通枢纽及其配套设施项目因有建设中的轨交17号线高架线路穿越,故在交通枢纽及配套设施施工过程中需对轨交高架段进行保护。介绍了大跨度地铁保护模架体系的设计方案并对其承载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该模架体系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且模架体系安装方便、高空作业少,使用过程安全,与轨交施工不冲突,具有良好的施工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钢结构》2016,(5)
温州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馆为大跨钢结构,主要结构为桁架结构,其特点为:面积大、高度高、吊装难度大。施工采取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和吊装的综合方案。主跨采取分段吊装,部分区域采用整体拼装、提升、滑移的施工方案。详细介绍了其施工制作、拼装与吊装工艺,同时介绍了其施工定位测量方案与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以及主要构件的测量精度控制方法,对整体桁架结构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进行安全验算分析、对主要构件节点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分析,确保其安全施工。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了工程的工期、经济效益及降低了安全、质量风险。  相似文献   

18.
以道庆洲大桥南接线工程为背景,分析了水上公轨两用现浇主梁的施工技术方案,设计了单跨双层加强型贝雷梁支架组合体系,并通过有限元法进行空间结构分析,为双层主梁合理有序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使支架材料等资源配置合理,以达到效益最大化。工程实践表明,所设计的单跨式现浇支架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确保了工程安全高效实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而城市轨道交通恰恰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良药",但河道改线工程的施工难免会影响既有的地铁隧道,为了确保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本文通过使用GTS-NX三维有限元分析手段,模拟某工程新河道的开挖、格宾石笼挡墙施工和旧河道回填等工况施工并分析其对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的影响,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判断整个施工过程对地铁隧道结构安全性的影响,以保证既有地铁盾构隧道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胶轮路轨自动旅客捷运(APM)系统轨道使用混凝土行车面和钢制导向轨替代了传统的钢轨,但行车面和导向轨的施工精度要求高、与土建和其他轨旁系统接口多,且直接影响行车安全、靴轨关系稳定及乘坐舒适度。为保证施工质量,在对APM系统轨道施工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上海轨道交通浦江线为例,详细阐述了APM系统的轨道施工工艺。实践证明,所述工艺科学合理,能保证轨道的施工质量,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