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手术病理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CT资料,比较患者肿瘤数目、边界、形态、大小、密度等方面的情况。 结果 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独立存在,3例为甲状腺癌病灶,位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内;其中,共发现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40个,甲状腺癌病灶28个。20例CT平扫癌灶呈明显低密度,边界相对清楚,增强后癌灶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边界不清楚,称为“边界反转征”;23例癌灶位于甲状腺边缘且18例突破包膜,出现“边缘中断征”;癌灶内钙化1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3例。 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利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全面观察每个结节,能有效减少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合并甲状腺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MS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MS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9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CT表现。结果本组149例中,甲状腺瘤5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3例,甲状腺癌31例;单发结节89例,其中甲状腺瘤5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甲状腺癌28例;多发结节60例,其中甲状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5例,甲状腺癌3例。术前CT诊断符合率:甲状腺瘤为84.31%,结节性甲状腺肿为75.64%,甲状腺癌为75.00%;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79.10%,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75.00%。甲状腺瘤典型CT表现为单发密度均匀、边界光整的低密度结节,显著均质强化,周边光整环状强化;结节性甲状腺肿典型CT表现为多发密度不均的低密度结节,可有宽大的岛状壁结节,外形多不规则,实性结节中度强化,边缘可见厚薄不均强化环,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晰;甲状腺癌典型CT表现为单发的低密度结节,密度不均匀,肿瘤壁不规则,边界模糊不清,形态多不规则,内部细沙砾状钙化,增强环不完整呈"强化残圈征",突破甲状腺包膜呈"节段缺损征"和转移。结论掌握各种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特点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CT检查影像学特点,减少误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17例误漏诊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因颈部肿物或无明显临床症状于体检中发现甲状腺疾病就诊。17例CT平扫均表现为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后3例单发病灶出现瘤周"半岛状"瘤结节及强化"残圈征"。本组甲状腺癌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甲状腺癌并甲状腺腺瘤5例均漏诊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腺瘤1例,漏诊1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其中10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合并腺瘤。结论临床应提高对本病CT表现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以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38例甲状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均行CT诊断,观察并比较CT影像学特征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病灶钙化情况、CT平扫、强化值等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细颗粒状钙化、瘤体形态、甲状腺边缘中断征、病灶数目、增强扫描病灶实质性部分密度、病灶囊变表现、结节边缘等方面则存在着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鉴进行鉴别诊断时,采用CT诊断,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区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回顾分析38例经临床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其中甲状腺腺瘤18例,甲状腺癌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 CT平扫加增强扫描有利于发现病灶,显示病灶的特征,确定病变侵犯范围及检出颈部淋巴结,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强调综合分析,病灶的边缘、密度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是判断良恶的三个基本点。 CT对甲状腺病变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5月~2011年9月经病理证实的96例患者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表现,对病灶的数量、边缘、钙化、周围组织的浸润及肿大淋巴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6例患者中,甲状腺腺瘤19例,CT确诊率78.9%(15/19),14例(73.6%,14/19)病灶边缘清晰,呈低密度结节灶,3例(15.9%,3/19)边缘尚清,密度欠均,2例(10.5%,2/19)境界欠清,增强扫描轻度强化;结节性甲状腺肿52例,CT确诊率67.3%(35/52),42例(80.7%,42/52)为多发结节,10例(19.3%,10/52)为单发结节,48例(92.2%,48/52)病灶边缘尚清,部分密度欠均,可见囊变、坏死及钙化,4例(7.8%,4/52)病灶边缘欠清,12例(23%,12/52)病灶内见间隔线,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甲状腺癌25例,CT确诊率88%(22/25),病灶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边缘欠清,密度欠均,增强扫描实性部分中度及明显强化,19例(76.0%,19/25)颈部可见肿大转移淋巴结。结论根据甲状腺病灶数量、边缘与钙化特征及周围组织浸润程度、是否存在肿大淋巴结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CT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75例甲状腺癌的CT资料。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在发病年龄、性别及混合钙化上无统计学差异,在发病状态、甲状腺边缘中断征、增强后瘤体边缘情况、瘤体形态、细颗粒状钙化及囊变表现上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MSCT征象分析,分析误诊原因,加强鉴别诊断能力。方法:采用GE Optima68064排CT机,回顾性分析2001年—2019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病6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患者4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表现为增大甲状腺内多发肿块影,增强扫描边缘显示清晰,肿块内部可见轻度强化。但应与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等进行鉴别诊断。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影像特征表现多样,增强扫描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伴甲状腺炎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0月经手术证实为桥本氏甲状腺炎伴结节56例患者的CT图像。结果:56例患者中,经手术证实恶性结节21例(37.5%),良性结节35例(62.5%)。良性结节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甲状腺腺瘤5例,桥本氏结节14例;恶性结节中,21例患者全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14例为微小乳头状癌(≤lcm)。良性结节大部分表现为囊实性结节,边界清晰,伴结节状或弧形钙化(多位于病灶边缘),增强后病灶边界亦清晰;恶性结节表现为低密度实性结节,边界多不清晰,部分可见微钙化(2mm),增强后结节边界较平扫模糊。结论:16排螺旋CT在伴甲状腺炎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 196 1年 5月至 2 0 0 0年 4月 39年间经手术治疗的 10 0 5 0例甲状腺疾病中 16 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 ,各组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u检验。2 结果39年间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 10 0 5 0例 ,其中16 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 (并存组 ) ,同斯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 4 45 3例 (结甲组 ) ,除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病例外手术治疗甲状腺癌 80 3例 (甲状腺癌组 )。并存组男 4 4例 ,女12 5例 ,年龄 10~ 80岁 ,平均 4 2 71± 12 96岁。病史 6个月~ 38年 ,平均 19 15年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