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乙烯的生殖毒性沈阳医学院预防医学系(110031)金焕荣(综述)杨文秀(审校)苯乙烯是合成橡胶和塑料的重要原料之一,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ABS工程塑料、丁苯橡胶、离子交换树脂等。随着高分子工业的不断发展,苯乙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接触苯乙烯作业的人...  相似文献   

2.
苯乙烯的生殖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苯乙烯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化学结构与致癌剂氯乙烯相似,能经胎盘转运。已有动物实验和人群资料表明可引起动情周期和月经的紊乱及精子的改变。尽管苯乙烯的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迄今尚无明确定论,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苯乙烯可能存在严重的生殖危害,因此有很必要在今后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来自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我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1770万,占全国人口的16.79‰,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达80万,每年还将新增聋儿3万余名,老年性耳聋有949万,随着人口寿命增长和老龄化,老年性耳聋的人数还会不断增加。听力障碍已严重影响了这一人群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 为积极普及保护听力的知识,减少药物性耳聋造成的人为损害,去年11月底中残联、卫生部、教育部、计生委等10部委联合发文,将每年的3月3日确定为全国“爱耳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  相似文献   

4.
苯乙烯生物转化与肝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乙烯(styrene或ethenylbenzene)是一种化学中间体,主要用于塑料、树脂、聚合物和船艇制造业。无论动物实验还是接触人群研究都表明,苯乙烯可导致肝脏等多器官系统损伤,并有致癌性。本文就苯乙烯生物转化及其肝脏毒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吸...  相似文献   

5.
药物致儿童耳毒性损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已证明动物耳蜗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对听力损害因素高度敏感期,此期正处于耳蜗解剖生理快速发育期,且还经历了许多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变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生后儿童致聋最常见药物,其发生率与年龄,药物种类,疗程剂量,围产期并发症,与其它耳毒性药物及铁剂联合使用以及遗传因素有关,其它致聋药物有髓袢利尿剂、抗肿瘤药及去铁胺等。  相似文献   

6.
苯乙烯急性肾脏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探讨了苯乙烯对大鼠的急性肾脏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染毒七天后,2000mg/kg组大鼠肾脏器系数和尿量明显增加;各染毒组尿γ-GT和AKP活性比对照组显著增高;2000.1000mg/kg组尿β2-m含量和GOT活性亦明显增高。电镜下可见2000mg/kg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溶解或消失,有数量不等的空泡和圆形密体形成,提示苯乙烯急性染毒可对大鼠产生肾脏毒性,主要局限肾近曲小管。  相似文献   

7.
苯乙烯亚慢性肾脏毒性实验研究李汇华,乔赐彬,林瑞存,张秀玲,乔建伟,姚庆强苯乙烯是一种神经毒剂,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其次为血液系统和肝脏[1]。有关苯乙烯肾脏毒性的研究报道甚少。近年来,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苯乙烯吸入或灌胃染毒后肾脏中含量最高,肾脏可能...  相似文献   

8.
苯乙烯职业暴露危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放  邵华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9):1145-1146
苯乙烯(styrene)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单体,主要用于合成塑料、树脂及橡胶,在化学工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苯乙烯也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在香烟烟雾、汽车尾气、饮用水和食品包装中均有发现。过去一致认为苯乙烯属于低毒类化合物,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苯乙烯对人体危害的报道较多。本就苯乙烯职业接触对人体造成及可能造成的危害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苯乙烯(Styrene)又名乙烯基苯,系无色透明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粘合剂、润滑剂、木材和软木的浸润剂等领域。苯乙烯不仅具有肝肾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等,还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0.
丁胺卡那霉素对新生儿耳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丁胺卡那霉素对新生儿的耳毒性。方法 选取疑有感染性疾病而需用抗生素的足月新生儿34例,根据丁胺卡那霉素用药剂量及方法分为4组,另设6例作对照。结果 全部对象听觉脑干诱发反应(ABR)波及波间潜伏时均值正常,每天1次用药组21例中有3例异常,而每天2次用药组13例中有5例异常,其判别有极显著意义。随访4例异常者,其中3例恢复正常。结论 34例中有8例ABR异常,每天2次用药者的异常率是每天1次用药的3倍。提示使用丁胺卡那霉素治疗<7天,每天1次用药,发生听力损害的可能小,即使发生,也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1.
苯乙烯常温下为无色透明、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是合成橡胶和塑料的重要单体之一.因其主要中间代谢产物苯乙烯-7,8-氧化物(Styrene-7,8 -oxide,SO)为直接致癌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列为G2B组.苯乙烯进入人体后,在肝混合氧化酶的作用下主要被氧化为SO,SO主要代谢过程为:①经P450酶系作用,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作用下,形成谷胱甘肽结合物,随后在肾脏及胰腺中γ-谷氨酰转肽酶作用下,断裂其谷氨酰基,继而在肝脏及肾脏中的半胱氨酰甘氨酸酶及氨肽酶的共同催化下,成为半胱氨酸结合物,随后在N-乙酰转移酶的催化下,生成苯乙烯巯基尿酸从尿中排出;②经P450酶系作用,在环氧化物水解酶作用下转变为苯乙烯乙二醇,并继续氧化为苯乙醇酸(Mandelic acid,MA)和苯乙醛酸,随尿排出,当接触高浓度苯乙烯时,部分MA还会转化成非特异性马尿酸,随尿排出;③经P488酶系作用,与DNA发生反应,生成DNA加合物或引起DNA链断裂,从而引发生物学效应[1].  相似文献   

12.
小诺霉素(MCR)是小儿常用的新型氨基甙类抗生素,其耳毒性迄今了解甚少。我们选择应用MCR的患儿,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结果显示:48例患儿用有BAEP均正常,用药后其异常率为35.4%。婴幼我和的异常显著多于儿童(52.9%比22.2%)。结果表明MCR对小儿内耳听功能损害不少见。提示MCR对小儿的耳毒性不容忽视,婴幼儿应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具有高活力、高功能特性的原代小鼠肝细胞模型,并通过该体外模型评价受试物苯乙烯和氧化苯乙烯的急性毒性。方法以BABL/C小鼠作为肝细胞供者,在经典两步胶原酶消化法基础上进行优化,通过逆向灌流、间断灌注、限制消化时间及Percoll液离心纯化的方式获取小鼠肝细胞,并进行体外单层和夹层培养;通过细胞形态、细胞活力、胞内糖原颗粒以及上清中各指标即白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尿素氮(BUN)变化综合评价原代培养的肝细胞模型;以苯乙烯和氧化苯乙烯为受试物,用浓度分别为0.2、1、5、10和25μmol/L的受试物作用于夹层培养3 d的肝细胞,于染毒3、6、12、24及48 h后,采用CCK-8法和LDH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改良法分离获取的小鼠肝细胞活力为(90.3±5.2)%,纯度为(95.3±4.2)%,产量达(2.4±0.9)×107;夹层培养7 d内90%以上细胞呈典型的肝细胞形态特征,培养第3 d胞浆内可见大量糖原颗粒。ALB分泌、LDH和ALT漏出、BUN合成、以及细胞活力夹层培养在8 d内、单层培养在6 d内呈波动性变化,且夹层培养法各指标明显优于单层培养法;夹层培养第3 d ALB分泌量[(1.42±0.20)g/L]和BUN合成量[(1.97±0.22)mmol/L]及细胞活力均达峰值,而LDH漏出量[(7.30±2.33)U/L]和ALT漏出量[(6.51±1.86)U/L]降到谷值,且3~7 d各指标变化相对稳定。苯乙烯和氧化苯乙烯在染毒6 h内,对肝细胞显示了较低的细胞毒性,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且CCK-8和LDH两种毒性测定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随着染毒时间的进一步延长,CCK-8法检测出的细胞存活率更低(85%以下),与LDH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不同浓度受试物处理肝细胞24 h后,从5μmol/L开始观察到相对较高的细胞毒性,用CCK-8法检测出细胞存活率约为85%,但与LDH法相比无显著差异;随着染毒浓度的继续增加,CCK-8法检测出的细胞存活率更低(80%以下),与LDH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的胶原酶消化法结合夹层培养法可使肝细胞在较长时间(7 d)内维持良好的形态和功能,且用夹层培养3~7 d的肝细胞模型可以较准确地评价苯乙烯和氧化苯乙烯的毒性效应,结合毒性检测指标推测受试物主要影响肝细胞内线粒体亚细胞器的功能,对肝细胞膜的损伤程度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4.
苯乙烯对接触男工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苯乙烯对作业工人的遗传损害。方法 选择某厂从事苯乙烯作业男工30名,平均工龄4.5年,以微核检测进行细胞遗传毒性效应研究。结果 工人在苯乙烯平衡浓度为99mg/m^3的作业环境中工作,微核发生率明显增高,且随着工龄的延长,微核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苯乙烯对接触男工有一定的遗传毒作用,应引起重视,并加强对苯乙烯作业环境的监测和作业人群的防护。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苯乙烯职业暴露导致作业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和染色体损伤,检索1990—2018年有关职业接触苯乙烯与淋巴细胞微核的文献,利用分析软件Rev Man5.3对苯乙烯职业暴露队列研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研究文献8篇、11个职业暴露组,苯乙烯职业暴露人群与对照人群微核率的加权均差(mean difference,MD)为2.26‰,95%CI为(1.00‰,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苯乙烯可引起职业暴露人群遗传毒性损伤,利用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CB-MNT)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可作为苯乙烯遗传毒性早期筛查的生物监测手段,提供CB-MNT在苯乙烯职业暴露人群基因生物检测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碳与噪声对人耳听力损伤的联合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氧化碳与噪声对人耳听力损伤的联合作用蔡祥平,王建平,林潮低浓度一氧化碳(CO)与噪声对人耳听力损伤是否有联合作用,目前国内的研究较少。现将我们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A组(CO与噪声联合作用)为61名男性水泥厂窑面看火工,年龄2...  相似文献   

17.
根据健康报的报道 ,我国现有 7岁以下聋儿 80万人 ,11 92 %是药物所致 ,有些地区因链霉素致聋者占5 3 9% ,滥用耳毒性药物是目前在我国造成耳聋的主要原因 ,特别在农村 ,只图价廉 ,使用方便 ,不做皮试且不注意药物剂量而广泛用于肠道及呼吸道的一般感染 ,以致 0~ 4岁听力残疾儿童 83 2 %发生在农村 ,现在随着各种新型抗生素的开发与应用 ,临床医生对抗生素的选择范围已有了明显的拓宽 ,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认识也有了提高 ,滥用此类抗生素日渐减少 ,但对其他药物引起的耳毒性药物则知之甚少。1 常见耳聋的药物1·1 抗生素类 最常见…  相似文献   

18.
口服庆大霉素也要当心耳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庆大霉素对听力的损害是进入血液后造成的,因此《药典》上认为,此药对儿童不能注射,可口服。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口服同样有造成患儿耳聋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小诺霉素(MCR)是小儿常用的新型氨基甙类抗生素,其耳毒性迄今了解甚少.我们选择应用MCR的患儿,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结果显示:48例患儿用药前BAEP均正常,用药后其异常率为35.4%(P<0.01)。婴幼儿的异常显著多于儿童(52.9%比22.2%).结果表明MCR对小儿内耳听神经功能损害不少见。提示MCR对小儿的耳毒性不容忽视,婴幼儿应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20.
苯乙烯及7,8-氧化苯乙烯对人淋巴细胞DNA的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苯乙烯的遗传毒性机制。方法 采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用苯乙烯或其中间代谢产物7,8 氧化苯乙烯(SO)染毒1 h后,测量彗星尾长。结果 苯乙烯0. 100、0. 200、0. 400 mmol/L染毒组的彗星尾长分别为(12. 06±5. 82)、(9.25±3.24)、(8.60±4.30)μm,与空白及溶剂对照组[(6.69±2.17)、(6.56±0.96)μ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 0.050、0.100、0.200、0.400 mmol/L组彗星尾长分别为(11.35±4.32)、(15.05±4.11)、(20.10±2.11)、(26.64±2.16)μm,与空白及溶剂对照组[(7.20±2.85)、(6.95±1.88)μm]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r=0.97,P=0.006)。结论 苯乙烯及SO均可致人淋巴细胞DNA的断裂,SO的作用强于苯乙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