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白猪是英国用本地长耳猪与中国猪、罗马猪、逻罗猪杂交选育成的,中国猪起了决定性作用。一八五一年形成大约克夏猪,一八六八年改称大白猪,一八八五年最终育成。英国大白猪输入俄国后,经长期风土驯化,于一九二五年列为其国家品种,称为苏联大白猪。我国于一九五○年首批从苏联引入大白猪五十头,分配我省铁岭种畜场十头(二公八母)。一九五○年至一九五二年连续发生异  相似文献   

2.
黄大鹏  刘胜军 《养猪》2000,(4):22-22
三江白猪经过十几年来的持续选育 ,特别是最近几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种猪场的系统选育 ,已经具备生长速度快、臀部丰满、繁殖性能高等突出特点。各项生产性能都比原育种目标有了明显的提高 ,经过在全国各地的大批引种纯繁和杂交利用 ,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充分发挥三江白猪的遗传潜力 ,更好地使其在商品肉猪生产中得到充分利用 ,我们结合各地的杂交利用情况 ,进行了杂交后代肥育性能的测定比较。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猪选择本研究共分 7个组 ,即三江白猪组、杜洛克组、大约克猪组、大约克猪×三江白猪组 …  相似文献   

3.
沂蒙黑猪是 1935年前后引进的巴克夏猪与当地猪杂交 ,经群众自发选育和业务部门系统选育而形成的 ,至今已有 6 0多年的历史 ,具有繁殖性能好、适应性强、肥育性能较好等特点 ,是山东省三大地方良种猪之一。为了保存这一宝贵的地方良种资源 ,山东省科委、省畜牧局将沂蒙黑猪选育列为省“瘦肉猪良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项目的子课题进行研究。同时 ,使用长白猪、大白猪及其正反交F1公猪与沂蒙黑猪进行杂交 ,测定其杂种后代的肉用性能 ,筛选出最佳杂交组合应用于生产。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采用二因子多水平有重复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总结最近三年来三江白猪繁殖性能及其杂种优势率的测定成绩.结果显示,三江白猪繁殖性能经过持续的系统选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表现为窝产仔数达到12.04头,初生重由1.24 kg上升到1.41 kg,哺育率则由86.68%提高到90.64%.其杂交后代的繁殖性能以大白猪×三江白猪组合及杜洛克×大白猪×三江白猪组合为最好.通过优势率计算,杜大三组合各繁殖性状优势率明显优于其它组合.  相似文献   

5.
吉林花猪是由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于1978年以前以苏联克米洛夫猪为父本与东北民猪为母本杂交经20年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被1992年出版的《中国培育猪种》收录为优秀培育品种。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养猪规模化、工厂化的要求和饲养者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及消费者对瘦肉型猪的大量需求,吉林花猪的饲养量大幅锐减,几乎濒临灭绝,同时20多年间吉林花猪各种生产性能间断了测定及系统选育。近些年,对优质猪肉的需求量在逐渐地增加。出于对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及新时期市场的需求,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于2010年开始对肉质品质优良的吉林花猪重新收集,开展了科学系统的选育研究工作。本文对大白猪公猪(吉林省红嘴子种猪场提供)人工采精后,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发情吉林花猪母猪授精,跟踪测定F1世代的肥育性能。现将对大白猪×吉林花猪肥育性能的初步测定汇报如下,以便为吉林花猪今后开展选育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约克夏猪 ,又称大白猪 ,具有增重快、繁殖性能高、肉质好等优点 ,深受养猪者的欢迎 ,在我国瘦肉型猪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我国选育工作相对滞后 ,多年来 ,尚未形成本土的大约克夏种猪 ,原种猪一直依赖进口 ,不但需支付大量外汇 ,且受国际养猪业诸因素的制约 ,缺乏自主性。自从 1993年成立全国大白猪育种协作组以来 ,我国大白猪联合选育工作开始启动 ,首先从组织形式上与国际猪育种工作实现了接轨。在此基础上 ,经过近 10年的努力 ,我国大白猪的联合选育从观念、选育技术上逐步趋于成熟 ,种猪生产水平有所提高 ,遗传性能得到较好发挥…  相似文献   

7.
我国培育猪种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利用从国外引入的猪种与地方猪种经系统地杂交育种工作而育成的品种. 1 哈尔滨白猪 简称哈白猪,是我国的第1个培育猪种,分布于黑龙江省南部和中部地区,特别是在哈尔滨市及其周围市(县)较多,属肉脂兼用型.近年来,通过对哈白猪肉用性能不断进行选育,使哈白猪的胴体瘦肉率、生长速度都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军牧1号”新品系猪以三江白猪和比利时施格猪为育种素材,采用杂交合成、闭锁群继代选育方式选育而成,是我国自己培育的第一个适于作杂交父系的新品系猪。它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胴体瘦肉率高、适应性强、繁殖性能较好等优点。现主要分布在吉林、内蒙、黑龙江及山东、广东等省部分地区。 “军牧1号”6月龄公猪体重98.4±4.6公斤,体长120.2±2.6厘米,体高59.4±1.9厘米,臀围18.4±2.3厘米。成年公猪体重260公斤,母猪体重230公斤。初产母猪窝产活仔数为8.75±1.42头,20日龄窝重39.8±8公斤,45天断奶窝重96.4±18.2公斤。经产母猪窝  相似文献   

9.
<正> 我市于1978年10月由英国引进杜洛克、汉普夏、长白猪及英国大白猪四个猪种,共96头。引进后,饲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观察:外貌特征1.从英国引进的杜洛克猪,全身被毛棕红色,从全黄色到深砖色,耳中等大小,略  相似文献   

10.
瘦肉型种猪中心测定及其性能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经 6年分 10批对 2 1个种猪场的 10 83头长白、大白和杜洛克后备公猪进行集中中心测定 ,测定性状包括日增重、校正背膘厚和饲料转化率等 3个生产性状 ;同时分析了测定季节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比较了各品种及不同年度的生产性能 ,结果表明日增重无显著差异 ,杜洛克的校正背膘厚在秋季极显著地高于春季 (P <0 .0 1) ,并且长白猪和大白猪也都有春季比秋季测定猪校正背膘厚较薄的现象 ,饲料转化率则杜洛克猪和长白猪在秋季极显著地优于春季 (P <0 .0 1) ,大白猪也是秋季显著优于春季 (P <0 .0 5 ) ;3个品种中以大白猪的性能最好 ,长白次之 ,杜洛克最差 ;各年度测定结果整体上以 2 0 0 0年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大白猪联合选育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约克夏猪(又称大白猪)具有增重快、繁殖性能高、肉质好等优点,深受养猪生产者的欢迎,在我国瘦肉型猪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选育工作相对滞后,多年来尚未形成本土的大约克夏种猪,原种猪一直依赖进口,不但需支付大量外汇,且受国际影响养猪业发展的诸因素的制约,缺乏自主性.1993年成立全国大白猪育种协作组以来,大白猪联合选育工作开始启动,首先从组织形式上与国际猪育种工作实现了接轨.在此基础上,经过近10年的努力,大白猪的联合选育从意识观念上、选育技术上逐步趋于成熟,种猪生产水平有所提高,遗传性能得到较好的发挥,经济效益显著.但从总体水平考虑,仍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禽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大白猪在内的国外瘦肉型猪种是目前养殖的主要商品品种,在保障居民蛋白质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进步及检测成本降低,全基因组选择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外大白猪育种进展取得新突破,同时市场需求及主要流行疫病的改变也开启了大白猪研究的新方向。本文对近5年大白猪繁殖性状、生长性状、肉品质性状、抗性性状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我国大白猪良种选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曙光 《养猪》1997,(3):16-16
大白猪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品种之一,它以优良的肉质、繁殖性能和生长发育性能著称于世,对我国猪的品种改良起到了积极作用。中粮集团于1991年从英国引进了一批大白猪,我公司分配了34头,经过近几年的饲养观察,饲料水平不断变化,其生长发育性能均不尽人意。为此,笔者于1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仔猪生后第一天的死亡率一般在25%左右。主要原因是体温调节能力差,窝大的、体小的更差。据胡殿金等统计,民猪初生体重平均1.097±0.4千克,哈白猪为1.327±0.3千克;民猪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7.2±0.87头,哈白猪为13.3±1.58头;民猪零日龄可剥离脂为35克(初生重的3%),哈白为38克(3%)。又据胡殿金等报道,出生1小时内民猪肛温低于哈白,差异显著;6小时后差异消失。谭贵厚等发现,初生民猪的血糖高于哈白(138.83±8.82与75.75±4.86,P<0.01)。以上可能是民猪再生热调节力差的原因。仔猪生前的糖原贮备,乃生后哺乳前的主要  相似文献   

15.
1992年元月,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从英国引进了一批大白猪(以下称新大白)。为了观察其杂交效果,我们于1993年春从湖北某猪场购进不同血统的两对原种第一代,并从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购进我国于70年代引进,后经系统选育的大白猪公猪2头(2个血统,以下称老大白),分别与本场的丹麦长白母猪杂交,对杂种猪进行肥育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6.
金华猪系的选育提高是在“六五”期间选育的基础上,根据金华猪自身所具备产肉能力较强(皮薄骨细,屠宰率、瘦肉率高)进行的本品种选育,属省科委“八五”重点课题。1 测定结果1.1 繁殖性能 金华猪作为经济杂交利用中的母本,具有产仔多、母性好、泌乳力强的优良特性。据生产实践,奶头数与产仔数呈正相关,也是高育成率的基本保证。因此,凡选作种猪的,有效奶头数必须在14个以上。测定结果列于表1。表1 金华猪系纯繁成绩统计单位:头、kg 年度产次n产活仔数初生窝重60日窝重1990初产经产251310.72±0.5713.85±0.847.84±0.399.61±0.38159.91…  相似文献   

17.
提高大白猪仔猪断奶成活率的技术措施袁振国北京市顺义县畜禽良种总场(101309)大白猪作为优秀的瘦肉型猪种,对我国商品瘦肉型猪的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某些猪场对大白猪的特点缺乏了解,加之缺乏饲养管理技术,所以,使...  相似文献   

18.
双燕  禹旺盛 《养猪》2010,(1):25-26
新美系大白猪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对瘦肉型猪需求量的增加,我国许多养猪企业已转向饲养全部外来血统的瘦肉型商品猪。为了满足市场对瘦肉型商品猪的需求、提高养猪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2002年又从美国新引进高生产性能的大白猪,  相似文献   

19.
沂蒙黑猪在“七五”期间进行了五个世代的系统选育 ,遗传性能趋于稳定 ,体质外貌基本一致 ,生产性能有了一定提高。为了保存这一地方良种资源 ,山东省畜牧局于 1 995年 1 0月批准立项“瘦肉猪良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课题 ,确定继续对沂蒙黑猪进行选育。经过整群和选优 ,建立了 1个由 40头基本母猪、4个公猪血统组成的育种核心群。从1 996~ 2 0 0 0年 ,又进行了 3个世代的选育。为了检验七世代公猪后裔的育肥性能 ,2 0 0 0年 6~ 1 0月进行了本次沂蒙黑猪后裔 (同胞 )育肥性能测定。1 试验设计1 1 供试猪选择与分组在 2 0 0 0年七世代母…  相似文献   

20.
一、一般情况俄国于上一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英国引入了英国大白猪,1887—1888年又从英国引入了Φ99品系公猪的后代。在苏联气候和饲养条件下,经过长期选育和驯养,大白猪的生物学和遗传特性已发生根本变化,体质坚实,适应性强,产仔多,生长快。现在苏联育种场的大白猪各项生产指标,一般说来,不低于世界上任一猪种的生产水平。已成为苏联自已的优良猪种,在苏联种猪中已占86.5%,在苏联养猪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