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絮儿 《今日科苑》2006,(4):27-28
2006年1月6日,世界著名的《科学》杂志发表了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细菌学家卡梅隆·柯里的研究论文。研究者声称,从5000万年前开始,以真菌为生的蚂蚁就进化出自己的抗生索,这种蚂蚁向类似于蘑菇的真菌作物喷洒一种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使它们的作物不受病虫害侵袭。这一发现,或许会为蚂蚁家族兴旺发达提供一些佐证。研究者发现蚂蚁和细菌有一  相似文献   

2.
蚂蚁与蚜虫     
湘泓 《百科知识》2011,(13):57-57
在自然界有一种奇妙的合作发生在蚂蚁和蚜虫之间。它们总是比邻而居,如果有许多蚂蚁在出土不久的棉苗上爬来爬去,那么在棉苗上一定有不少蚜虫。在全世界已知的2200多种蚜虫中,大多数是农作物的害虫。但是蚂蚁却与蚜虫“狼狈为奸”,时刻关怀保护着它们,使蚜虫更加肆无忌惮地危害农作物。  相似文献   

3.
彭文 《百科知识》2003,(7):17-18
麻省理工学院移动机器人实验室里有一个“蚂蚁场”:在一个长4米,宽3米的台面上,一群小小的“蚂蚁”在爬来爬去寻找食物,它们相互交往,行为与蚂蚁无异,一切都没有什么异乎寻常之处,但这些蚂蚁是用金属和塑料做成的,它们不是用腿爬行,而是由电动轮子驱动。每个机器蚂蚁装有一个微处理器,其程序是模仿蚂蚁群体中的真蚂蚁的行为编制的。这些机器蚂蚁被分派了任务——诸如寻找食物(由黄铜标记作为食物)或者玩捉迷藏等游戏。真蚂蚁通过复杂的社会交互作用和协作实现目标,机器蚂蚁则利用红外光束共享行动计划和信息,模仿真蚂蚁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发明与创新》2005,(10):42-42
法老蚁(一种视力较差的膜翅类小蚂蚁)怎么才能找到回巢的路?《自然》周刊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它们认路其实依靠的是几何学。英国设菲尔德大学的两名信息学研究员和一名昆虫学专家对工蚁寻找回巢之路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众多蚂蚁种群中,负责采集食物的都是工蚁。要在一个比蚁穴险恶万分的环境中进行工作,这些“失明”的蚂蚁必须懂得如何给自己定位。一些蚂蚁会在地上留下树形的信息素网,这些宝贵的线索能将发现食物的地点和蚁穴联系起来,别的蚂蚁可以通过它们来找到行进路线。曾经有研究者认为,蚂蚁识途的秘密和信息素分子的化学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5.
我们普通人几乎不会注意在地上爬来爬去的小小的蚂蚁。可正是这种被人们忽视的地球上组织最严密的社会化昆虫,有很多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地方。科学研究发现,蚂蚁通常采用最简单的法则来实现复杂的功能,甚至有很多人类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它们都能够轻易地解决。空中滑翔,避免受伤死亡没有翅膀也会“飞”,你可能会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动物世界中的小小蚂蚁就突破了这种障碍。一种生活在亚马逊热带雨林树冠上的无翅小蚂蚁就有一种神奇的生存绝技,当它们从树上掉下时,能够滑翔回树干上。这种蚂蚁生活在离地面10多米高强风阵阵的树冠上,随时都…  相似文献   

6.
蚂蚁上战场     
谁都知道蚂蚁是世界上的“小不点”,也许人们不是很注意它,可我,一个喜爱蚂蚁的人,对它的感情可不一般了!蚂蚁的种类很多,有的个头很小,小巧玲珑的身体还比不上一粒米大。可是,不能小看它哦!它的力量之大可是了不起的啊,居然能举起比自己大数倍的物体。尤其是它们那团结一致的蚂蚁精神,更令人钦佩。记得那是个炎热的夏天,我在大树旁看到一只大甲虫在忙乎着,它在干什么呢?走进一看,原来它正和两只小蚂蚁战斗呢。如此悬殊的个头,两只蚂蚁要对付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简直是小鸡碰老虎。这时,只见一只蚂蚁用触角碰了碰另一只蚂蚁,然后就匆匆忙…  相似文献   

7.
<正>在蚂蚁家族中,有一类蚂蚁叫蜜蚁,它们和蜜蜂一样发展出了特殊的采蜜、贮蜜的技能,因为外形像拖了一个大大的蜂蜜罐子,所以又叫蜜罐蚁。圆圆的肚子像葡萄与蜜蜂把蜜藏在蜂巢中不同,蜜蚁是把自己的肚子当作贮蜜的容器。在蚁穴里,负责贮蜜的工蚁们纷纷倒挂在巢穴顶上,巨大的肚子垂下来,里面装得满满的都是蜜,像一颗颗饱满的葡萄。蚂蚁是一种极其团结的动物,它们会齐心协力搬动大块的食物,会  相似文献   

8.
正你知道吗?蚂蚁也是可以作为宠物喂养的。我就很喜欢它们,现在家里就养了可爱的大头蚁和日本弓背蚁两种蚂蚁。可能你要问,就不怕它们到处乱爬吗?的确,为了给它们选择一款合适的蚁巢,我可没少下功夫。我首先做了调查,现在市场上的人工蚁巢主要有3种:凝胶做的蚂蚁工坊、石膏蚁巢及沙巢。为了我的宝贝蚂蚁有个舒适的家,我需要比较这  相似文献   

9.
彩虹蚂蚁     
这些有着彩虹一样绚丽色彩的岩蚁正在尽心竭力地照顾着尚未孵化出来的蚂蚁幼虫。不过它们漂亮的颜色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研究人员赋予它们的。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颜色标记试验发现,蚂蚁并不像之前人们想象的那样一生只能从事一项工作。科学家之前认为,蚂蚁有着严格的职业分工,每只蚂蚁只能从事某种特定的工作,正是这种专业化保持了蚂蚁世界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10.
夏玄月 《知识窗》2013,(2):36-37
在美国的西南部山区.生活着一种蚂蚁、在这个蚁群中.并不是由红色的大个子蚂蚁采完成工作在这里.当牛做马的是一种体型较小、腹部发黑的红尼卡蚂蚁.它们是这里的奴隶,不过.它们如此辛苦地劳作.并非出于自愿.而是中了蚂蚁的“木马计”.被拐骗到这里来卖身为奴的。  相似文献   

11.
蚂蚁趣事     
近期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了一件蚂蚁与真菌相互依靠,共生共存的趣事。 英国的一位科学家说,蚂蚁是机警的“园丁”,对它们所“培育”的真菌,它们能很快地停止供给有毒的食物。不过蚂蚁自身似乎是不会检查食物是否对真菌有毒,只是当  相似文献   

12.
在众多的蚂蚁种类中,多职蚁是其中一种靠奴隶养活的蚂蚁,没有奴隶们的侍候,它们便只有死路一条.它们奴役的对象是另一个种族的蚁类--属蚁.每年的7、8月份,多职蚁的抓奴行动就会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3.
蚂蚁的世界     
人们对蚂蚁都不在意,因为它们太小了,而且又不碍事。但是,蚂蚁却是迄今为止,地球上所演化出来的最成功的生物之一。不!甚至连这个“之一”也可以不要,它们就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有人也许会问:难道蚂蚁比人类还要成功吗?这得看你如何去分析。当然,蚂蚁没有用上电视和计算机,它们也没有飞机、大炮、原子弹。但是,也许正因如此,它们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大约有1亿年了,人类却只有短短的几百万年。那么,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1亿年吗?这是个很大的未知数。地球就像是一个大舞台,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想在上面表演一番,新的生物不断地产生,旧的生物不断…  相似文献   

14.
传奇行军蚁     
齐磊  冉浩 《百科知识》2011,(15):54-56
行军蚁是声名显赫的一个蚂蚁类群,这类蚂蚁以雄壮的行军队列而闻名,被看作是终极捕猎者。可以想象,一个拥有2000万士兵的蚂蚁群体如同潮水一般前进时给对手带来的压力,绝大多数动物就只有逃跑的份儿了。有人甚至说,行军蚁能“追上并杀死一切比它们跑得慢的动物”。  相似文献   

15.
正在《西游记》里,孙悟空只要用金箍棒在地上画个圈,将唐僧圈在里面,妖魔鬼怪就休想闯进圈里伤害唐僧。不过,这仅仅是神话故事,令人称奇的是,在动物世界里,确确实实存在这种有"魔法"的怪圈。蚂蚁在外觅食遇到危险时,颌的分泌腺里会马上分泌出一种强烈的信息素气味。这种气味30秒内会在蚂蚁周围扩散,产生一个直径12厘米的怪味圈儿。在附近活动的蚂蚁一嗅到这种气味,就会急忙赶过来相救。蚂蚁的气味圈  相似文献   

16.
蚂蚁很小,但是品种繁多,组织纪律性好,等级森严,组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会组织.探究蚂蚁组织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这里选择几种蚂蚁,看看它们是怎样生存的.未来战场:……  相似文献   

17.
有一天有个同学看到地面上有好多蚂蚁在忙忙碌碌地爬来爬去,随口问到:蚂蚁之间交流的工具真的是触角吗?它们有耳朵吗?这一下可把大家问住了,平时我们还真不太注意小小的蚂蚁呢!这时一个同学说:蚂蚁是昆虫,可以飞的。另一个同学则坚持说只见过在地上爬的蚂蚁,从没见过会飞的蚂蚁。争论就这样开始了,于是大家都拥向生物老师的办公室。令大家“失望”的是,老师并没有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而是让我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8.
湘泓 《百科知识》2014,(5):39-39
正红火蚁是世界上100种危害最为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有害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中,红火蚁均处于"头号通缉"之列。红火蚁不仅有一个火辣辣名字,而且一旦在入侵地成功繁殖,就会取代当地的"土著"蚂蚁,极难剿灭。因此,红火蚁又有"最危险的蚂蚁"之称。红火蚁比一般的蚂蚁要大一些,身体的长度在3~6毫米之间,尤  相似文献   

19.
田野草地间,如果弯下腰来仔细观察,除了能看到成群结队的蚂蚁,还能偶尔窥见一些推着粪球的黑色甲虫,它们就是大名鼎鼎的屎壳郎. 屎壳郎又名蜣螂,全世界大约有2万种,它们大多数是粪食性的,即主要以动物的粪便为食.关于屎壳郎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科学家在缅甸境内发现的一枚琥珀中真实记录了1亿年前两只蚂蚁之间的战争,它们的颚部仍咬合在一起,仿佛时间都停止了下来。科学家认为这两只蚂蚁来自于不同蚂蚁物种,它们存活在恐龙时期,当时它们可能争夺食物或者遭遇突袭,当树胶落在它们的身体上,就将它们完全包裹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