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父亲买米     
父亲早早就出去了,可很晚还没见回来。我问母亲,她说父亲去借钱,不知借到没有。我明白,家里的米缸快空了,父亲去借钱买米。我与母亲坐在煤油灯下盼父亲,可是,这一夜他竟没有归来。  相似文献   

2.
轮椅情深     
早在十年前,母亲就离不开那轮椅了,轮椅不是母亲坐,而是推。父亲患了脑中风,偏瘫了,母亲买来轮椅,除了睡床休息,她总是让父亲坐在轮椅上。早上去买菜,她推着轮椅上市场。儿女们上班,孙儿们上学,家里无人,她怕留下父亲独自在家有什么闪失,便推着父亲一道出去。下午,只要不下雨,她就推着轮椅上河堤、溜公园。她说这些地方空气清爽,对父亲的健康有好处。晚上,儿孙们围着电视谈笑风生,母亲还是坐不住,她要推着轮椅上戏院,陪父亲看那些业余剧团演出的传统戏。有时,我见她太累,就说:“妈,今天你歇着,我推爸出去散心吧。”“你手粗脚重,走路像冲锋,…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肺癌已经到了晚期,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母亲为了能挣点钱,也不顾我们的劝阻做起钟点工,去帮一户人家看孩子。家境困窘到了极点,也许,下一笔的医疗费就得向亲朋好友去借了。渐渐地,父亲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有几次说啥也不治了,挣扎着要回家。我们说有钱,母亲也说有钱,母亲有一次还对父亲说,她自己还存着一大笔私房钱呢。父亲的眼光有点迷离,他似乎不相信母亲的话。他看看我,又看看弟弟妹妹,说:“你妈说的是假的,她哪里来的私房钱,我还不知道吗?”我想想也是,母亲没有工作,除了父亲的工资,她有什么私房钱啊!但为…  相似文献   

4.
在我小的时候,家里的生活并不宽裕,然而母亲却是村里最早佩戴上金首饰的。 记得那年冬天,母亲精心饲养的一窝小猪崽被父亲在集市上卖了个好价钱,父亲回家时便给她捎回了一副耳环和一枚戒指。  相似文献   

5.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寻常百姓,父亲在一家工厂做会计,母亲是纺织厂的挡车工。他们微薄的工资除了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奶奶和我,所以,家里的光景一直被清贫所主宰。  相似文献   

6.
正不久前,回家看望父母,推开门,见母亲手捧一面圆镜子,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走近一看,她嘴巴鼓鼓的。我以为她嘴里含了颗糖果,谁知母亲笑了起来,说:"我这是在做舌头操呢!这可是你父亲刚学会的健脑妙招!"3年前,母亲得了小中风,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说多亏发现得早,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虽然半年过后,母亲身体已恢复,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从我记事起,母亲对我的爱就很淡,她对我的疼爱不及对哥哥姐姐的十分之一。小时候,姐姐经常欺负我,我的胳膊总留着永不消退的青紫。有一次,她甚至把我的胳膊拉脱了臼。我疼得一直蜷缩在床上哭喊,直到母亲下班回来把我送到医院。后来我却不恨姐姐,只怨母亲,因为她在医院流过泪后,回家就没有再提,甚至没有埋怨一句姐姐的过失。从那时起,我就觉得自己不是母亲亲生的。一切疑团在母亲重病时揭开,当时母亲因为严重的胃出血被送到医院,在做住院基本情况登记时,医生问道:"你生过几个孩子?"母亲用微弱的声音答道:"一个!"她虚弱得已经没有力气看我,父亲和哥哥姐姐很有默契地同时把目光投向我,我冷静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忙于编写一本关于肿瘤的书,觉得好久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了,便给母亲打了个电话。聊了一会儿家常,母亲说她查出血压高,我的心猛地颤了一下。母亲接着说,前段时间有过两次突发,血压虽然不是很高,但是恶心呕吐,休息了一天才好转,恍如大病一场。幸亏我父亲也是医生,给她量了血压,  相似文献   

9.
母亲     
忙了一天坐下来,想起好久没去看妈妈了。明早不睡懒觉一定去看她,补回过失。 母亲不像父亲是教授,她仅是一位小学教师,可在我心中,母亲是一位学识渊博、意志坚强、值得敬佩的女人。如果说我今天还有一点能力,那都应该归功于母亲的教育和培养。母亲是一个非常有思想和追求的人,尽管她自身条件并不很好(身高不到1.5米),但她琴棋书画样样都不差,特别是她的古代汉语基础扎实,90高龄了还能赋诗填词,就连我这个武大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也不一定比得过她呢!  相似文献   

10.
我的母亲谢成秀生于1901年,她一辈子没有看过医生,没有住过医院,是一位健康的老寿星,许多同志要我谈谈她的健身之道。下面作个简单的回顾: 苦难练成强者 母亲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崇贤乡的一个大村场。她的父亲虽出自大户人家,却是个受歧视的哑巴,他对女儿很爱护,可惜死得早。我的母亲没读过一天书,也没有缠过脚,从小就是天天干活勤劳动,练就一身硬骨头。在多灾多难的旧社会,她被抓去抬伤兵,军  相似文献   

11.
王玉卫 《科学养生》2011,(11):53-53
那天回老家,母亲正在为父亲安装床上的安全防护栏,母亲听见推门的声音,误以为是她的孙女呢,忙说:"丫头,你帮我把桌子上的那本册子翻到78页,对照一下,安装护栏的方法对不对……"母亲说的"册子",原来是我的一本旧台  相似文献   

12.
马志国 《科学养生》2010,(11):50-50
一个名叫辛苑的读者来信讲述了他的故事,信中说: 我母亲由于包办婚姻的不幸福,大半生经常和父亲打架.加上封建思想束缚,变得越来越不相信任何人。母亲认为生活的不如意都是父亲一手造成的,因此三年前和父亲分居,一年前和父亲离婚。  相似文献   

13.
我的儿子已经做了父亲,女儿也做了母亲。兄妹俩都极爱自己的孩子。特别是我的儿媳,爱孩子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每餐一定要帮助孩子吃完饭她再吃;晚上从托儿所接回来,一定要尽其母爱之责——陪着孩子玩耍(若是孩子到小朋友家玩,也必须要她跟着),孩子玩尽兴了,回来洗毕上床后,她还要用美丽动听的故事将孩子护送到梦乡(约到10点钟以后),她才肯去干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14.
仲秋刚过,又临重阳。每年的重阳佳节,我都会与千里之外的母亲通电话,告诉她我想她,告诉她我工作忙,不好请假。母亲总是在电话那头笑着回答,我知道你忙。你放心,我挺好。  相似文献   

15.
非鱼 《东方养生》2006,(1S):36-37
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从我记事起。母亲对我的爱就很淡。她对我的疼爱不及对哥哥姐姐的十分之一。小时候,姐姐经常欺负我,我的胳膊总留着永不消退的青紫。有一次,她甚至把我的胳膊拉脱了口。我疼得一直蜷缩在床上哭喊,直到母亲下班回来把我送到医院。后来我却不恨姐姐,只怨母亲,因为她在医院流过泪后,回家就没有再提,甚至没有埋怨一句姐姐的过失。从那时起,我就觉得自己不是母亲亲生的。  相似文献   

16.
路上的风景     
母亲住在城南,她骑自行车上班已有十几年了。每天往返三十多里,早出晚归,风雨无阻。今年在母亲的生日家宴上,我和哥哥再一次商议给她买辆助动车。母亲只是淡淡一笑说:“我上班不用赶时间。而且正好看看沿途风景,这样挺好,就不要冤枉花钱了。”看到她这样执著,我也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周末总觉得过得有点乏味单调,我和妻子一合计,对,来场家庭成员篮球对抗赛。妻和我是大学同学,都酷爱篮球,我和她还是在篮球场上认识的。那时她是系队的主力队员;父亲身体硬朗,平时虽少摸球,但爱看球;小女儿侃起球星更是头头是道;母亲身体稍差一些,但我们会照顾她的,家庭赛事有家庭赛事的规则。为照顾双亲,我们打半场。母亲、妻子、女儿为女队,我和父亲为男队,除了我和妻子外,其余人犯规不受限制,只要不拉人。女队进一球算4分,我队进一球算2分,总分先达到40分的队为赢。输队必须由一个人做一个怪动作或讲一笑话什么的,把大家逗乐。规矩…  相似文献   

18.
90岁的母亲和父亲长年居住在乡村。前不久,父亲去世了,我们把母亲接到城里。母亲的到来,给我们的小家带来了和谐与温馨。我和妻子结婚以来,不为钱生气,不为情生气,不为亲朋好友生气,不为事业生气,但为了“酒”,小吵不断,大闹朝天,搞得家无宁日。原因是我身体状况不宜喝酒,妻子是爱得深,管得紧,可我苦于日常应酬,一直下不了戒酒的决心。一天晚上,我喝酒归来,躲在卫生间呕吐不止,吐物中带着丝丝血迹。糟了!胃又出了问题,此时,我考虑的不是身体,而是“销赃灭迹”。正当我手忙脚乱时,“侦察兵”横在了我的面前,她二话没说,扭着我耳朵来到了母亲…  相似文献   

19.
我没有见过母亲,但听邻居说母亲长得很漂亮,是方圆数十里内负有盛名的大美人。我的父亲是当地的高级知识分子,父母的结合可谓是才子佳人。因此我一出生就同时禀承了母亲俏丽的脸蛋和父亲身上特有的气质。父亲非常疼爱我,也许是为他那漂亮又聪明的女儿感到骄傲。他经常  相似文献   

20.
妈妈的姜丝     
正我的母亲出生在一个皮货商家庭,她只上完小学,就在家里照顾父母起居,让姐姐读到大学毕业。由于学历不同,亲姊妹的命运也大不相同,一个是职业妇女,一个是家庭妇女。母亲到了北平嫁给我的父亲之后,也没享过福,幸亏姥姥家在天桥有皮货分店,在我姥爷和姥姥的照顾之下,才使我们兄弟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