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降低急性睾丸扭转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总结。36例患者年龄3~32岁,平均11.6岁,左侧29例,右侧7例,无双侧同时发病者;发病至确诊时间6h~7d。结果:36例行手术探查,22例术中证实睾丸扭转坏死而行睾丸切除术,14例行睾丸复位术,除其中1例术后出现睾丸萎缩,其他均已治愈。结论:对于睾丸扭转,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探查是提高睾丸存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睾丸扭转好发于青春期男童,以夜间发病多见。其发生原因与精索结构异常及睾丸活动度过大有关,如睾丸引带缺如、精索冗长、睾丸附着点缺如、迷走神经张力高等。突发阴囊疼痛是睾丸扭转的典型症状,而非阴囊首发症状的睾丸扭转在临床也较常见,如突发下腹部或腹股沟区疼痛的青春期男童,应警惕睾丸扭转的可能。体格检查睾丸肿胀、触痛、抬举试验阳性,超声示睾丸血流减少或消失,即可高度怀疑或确诊本病。早期睾丸探查术可防止睾丸因进一步坏死而切除,从而保护男性生育力。一期手术同时行对侧睾丸固定术,有利于防止健侧睾丸扭转,防止男性生育力丧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高频彩超和常规彩超在诊断睾丸蒂扭转上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0例睾丸蒂扭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高频彩超结果及常规彩超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高频彩超及常规彩超在诊断睾丸蒂扭转上的检查结果。结果:高频彩超结果显示,多数患侧睾丸与健侧相比有所增大,其内部表现为低回声或稍强回声,可见分布不均点状回声,边界清晰,阴囊壁有所增厚,有少量或中量鞘膜腔积液。CDFI结果显示患侧睾丸内部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在诊断睾丸形态饱满,睾丸内部回声改变以及睾丸内血流正常,血流减少和血流消失上,高频彩超的检出比例(38.33%,18.33%,23.33%,45.00%,71.67%)明显高于常规彩超(15.00%,6.67%,8.33%,25.00%,41.67%,P<0.05)。同时,高频彩超在诊断60例睾丸蒂扭转上的准确率为96.67%,明显大于常规彩超(78.33%,P<0.05)。结论:在诊断睾丸蒂扭转上,高频彩超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特点及血流动力学特点,与常规彩超相比误诊率明显减小,能够为其早期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外伤性睾丸移位是一种少见的临床情况,对于闭合性外伤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旨在探讨闭合外伤性睾丸移位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1993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闭合外伤性睾丸移位患者,并回顾相关中英文文献。结果:本中心共收治闭合外伤性睾丸移位的患者5例。3例患者为左侧睾丸,2例患者为右侧睾丸。所有患者均通过体格检查和B超明确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2例患者外伤后急诊手术治疗,3例患者经多普勒超声证实睾丸形态及血供正常的前提下,于外伤后3~12个月接受择期手术治疗。5例患者睾丸均保留患侧睾丸。随访6~36个月,患侧睾丸体积及血流正常。结论:闭合外伤性睾丸移位患者如超声证实移位睾丸形态及血供正常,可接受择期手术。经过适当的处理,闭合外伤性睾丸移位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手术(TEP)治疗男性腹股沟疝对睾丸血流动力参数、体积及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接收的85例行TEP治疗的单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85例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自身对照研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患侧睾丸动脉(TA)、睾丸包膜动脉(CA)、睾丸内动脉(ITA)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流速(PSA)、舒张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睾丸体积(TV)及血清睾酮水平变化。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血清睾酮浓度[(3.87±0.24)ng/mL、(3.74±0.28)ng/mL、(3.78+0.23)ng/mL,F=0.137,P=0.814];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睾丸体积[(8.74±1.26)cm^3、(9.03±1.47)cm^3、(8.92±1.08)cm^3,F=0.459,P=0.622];TA、CA、ITA血流参数变化: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EDV水平升高,RI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水平在手术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术后6个月PSA、EDV、R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P治疗腹股沟疝有助于改善患侧睾丸血流灌注,对睾丸体积及血清睾酮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睾丸扭转32例急诊诊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睾丸扭转临床误诊及漏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2000年1月~2011年12月间确诊的32例睾丸扭转病例,对其诱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相关手术结果等进行详细分析,明确误诊及漏诊的原因.结果 32例睾丸扭转者首诊即被确诊者仅17例(53.1%);3例(9.4%)在首诊时被误诊为附睾炎;8例青春前期患儿中6例被漏诊;13例(40.6%)因睾丸缺血坏死而切除睾丸.结论 睾丸扭转者漏诊率较高与患者主诉不详、临床表现多变以及首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扭转检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睾丸扭转患者,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与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患者彩超显像的特点以及对两组睾丸扭转患者检查结果。结果:检测结果显示,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睾丸内部回声改变、睾丸形态饱满、睾丸内血流消失、睾丸内血流正常以及睾丸内血流减少比例情况(6.0%、40.0%、72.0%、24.0%、48.0%)都明显的高于彩色多普勒超生检测患者(4.0%、18.0%、42.0%、8.0%、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睾丸切除、睾丸扭转180°的比例(6.0%、16.0%)都明显的低于彩色多普勒超生检测(48.0%、46.0%),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78.0%)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生检测(22.0%),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睾丸扭转诊断中,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诊断的符合率比较高,能够为临床提供有效的依据,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急性睾丸扭转复位后睾丸抗氧化能力与精子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的急性睾丸扭转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开始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局部亚低温处理,比较两组预后SOD、MDA及总抗氧化能力、干预前后两组NO含量及NOS活性,并统计两组干预后精液常规及精子DNA碎片(DFI)指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MDA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以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NO含量及NOS活性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精液中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及精子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精子DNA碎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睾丸扭转者实施局部亚低温联合糖皮质激素处理,能显著提高睾丸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等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减少精子破坏,提高精子活力。  相似文献   

9.
尿素分解支原体(UU)可以存在于健康人的泌尿生殖道,但大量的证据说明这种微生物可以引起一部分非淋菌性尿道炎。本文作者报告了1例UU 引起的急性附睾炎的病例。患者男性,24岁,因睾丸肿痛2天就诊,体检发现阴囊肿胀伴有右侧睾丸及附睾增大,后者有明显触痛,余未见异常。手术探查仅见睾丸增大,未发现扭转,附睾肿胀并严重充血,抽吸1.0ml 混浊液体与尿道拭子及中段尿一同进行了微生物学检查。随即给予患者强力霉素100mg,每日2次治疗1周和100mg/d 5周治愈。标本常规分离 UU,发现附睾抽吸物的微生物量[≥10~4颜色变化单位(ccu/ml)]比尿道试子中的(10~3ccu/ml)多。直接免疫荧光法以单克隆抗体检测沙眼衣原体,结果阴性,标本中也未发现奈瑟氏淋病双球菌、人型支原体及厌氧菌,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小儿睾丸扭转的超声表现,探讨相关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0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阴囊疼痛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睾丸扭转52例(观察组),非扭转46例(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睾丸扭转与年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本文从白癜风分型、分期、病情评估、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等方面比较了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等地区和国家的白癜风诊疗指南或共识, 概要分析各指南及共识中推荐的白癜风疗法和强调理念的异同, 以帮助临床医生为白癜风患者提供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17.
18.
Ageing and photoageing of keratinocytes and melanocyt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n overview of keratinocyte and melanocyte function is provided. The processes of cutaneous ageing and photoageing are defined, and age-associated modulations in gene expression are described. The changes in keratinocytes and melanocytes that occur with skin ageing and photoage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ronologically aged vs. photoaged skin are delineated. Mutations that are found in malignant and premalignant tumors of epidermal origin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9.
报告1例肢端血管角化瘤伴手足多汗症。患者因手指背暗红丘疹伴多汗6年就诊,有明确冻伤史,手指背侧分布暗红角化丘疹,手、足多汗如洗,皮疹处病理回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不规则增厚,乳头瘤样增生,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