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OFDM接收机进行FFT解调前对各天线接收信号合并的方法,并给出了在无线瑞利衰落信道中的系统误码率性能的分析和仿真结果,与单天线接收oFDM系统相比,系统能获得相当的分集增益,而且在增加天线数目的同时还能保持接收机进行FFT运算次数不变,从而等效地降低了接收机硬件实现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2.
多载波CDMA系统由于具有优良的抗干扰能力,已被确立为第3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MC-CDMA系统对同步误差非常敏感.关于MC-CDMA系统地载波偏移性能分析问题已有许多文献,但主要是基于瑞利分布的衰落信道.通过研究Nakagami-m分布的衰落信道下MC-CDMA系统载波偏移的性能分析问题,给出了等增益合并和最大比合并2种检测技术的误码率公式,并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MC-CDMA系统对频率偏移是非常敏感的.  相似文献   

3.
相关瑞利衰落信道中多载波DS-CDMA的系统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多载波直扩CDMA系统在相关Rayleigh衰落信道中的系统性能.纠正并补充了在相关衰落信道下分集系统的误码率公式.通过系统仿真和对理论公式的数值计算,在指数时延谱的信道环境下比较了MC-DS-CDMA系统和采用Rake接收机的单载波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WCDMA下行链路空时编码发送分集(STTD)确定了基于最大比合并(MRC)的分集接收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性能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单天线RAKE分集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多径分集效果,能较大地改善误码率性能和提高系统的抗衰落能力。  相似文献   

5.
将协作技术引入码正交发送参考超宽带系统之中。建立了码正交发送参考超宽带协作模型;采用抽样扩展分析方法,推导了码正交发送参考超宽带系统在放大转发、最大比合并协作方式下的误码率一般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对比了非协作与协作场景下COTR-UWB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协作系统在最佳积分时间下可获得六阶分集增益。最后分析讨论了时间带宽积、脉冲个数以及瞬时信噪比对系统误码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对特征函数求留数的方法。导出GMSK二比特差分检测的平均误码率公式的简单表达式和采用L重分集合并技术的平均误码率公式的封闭形式,结果表明,采用检一等增益分集合并技术的GMSK二比特差分检测系统具有简单、信号频谱窄、领道干扰小、抗衰落、抗同频道干扰性能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空间复用-空时块码(SM-STBC)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接收算法,对基于迫零 (ZF) 准则的检测算法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采用ZF检测后的输出信噪比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进而得到该接收算法下的分集增益大小和无信道编码下的误码率性能表达式,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印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在空间复用发射端引入STBC技术在损失了部分复用增益的情况下能够大大提高空间分集增益,获得更好的链路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IEEE 802.15.3a建议的超宽带密集多径信道模型,对采用最大比和等增益两种合并方式的RAKE接收机的高速超宽带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密集多径环境下,采用复杂度相对较低的等增益合并SRAKE接收机,可以使通信系统达到良好的误码率性能,所以其更适合于超宽带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9.
联合考虑随机波束成形和自适应调制建立了MIMO-OFDM系统的自适应多用户分集系统模型,提出了随机波束成形QR接收机的子信道可变速率算法,推导了在最小化系统误码率情况下系统的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用户数很小时使系统性能收敛到特征波束成形系统的性能;当用户数增多时,采用天线分配算法的多用户分集系统能获得比特征波束成形系统更好的性能;将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运用到多用户分集系统,从而提高系统的实际吞吐量和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0.
空间分集技术是抗信号衰落的主要技术之一,但空间分集不能抵消系统的同信道干扰,天线阵列的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对抗同信道的干扰。本文将分集和基于MMSE的空域滤波信号处理相结合,提出一种接收机结构,用来抵消同信道的干扰,同时保留分集的体系结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提高系统的性能。作为对比,同时给出了最大比合并的分集接收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编码多载波CDMA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讨论了一种新的CDMA体制,即将OFDM调制技术应用于CDMA的MC-CDMA.从理论上分析了编码MC-CDMA经过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性能,针对接收端采用分集与Viterbi译码相结合的接收技术,分别给出上行和下行链路的误码率表达式,并模拟了性能曲线.  相似文献   

12.
LS-95与WCDMA等正交码CDMA系统中均采用了相关接收机,所以只有在码元完全同步时才具有最优性能,但在实际接收机中,由于同步误差存在,会导致系统性能的下降。为此,文中着重分析了多径衰落信道中,存在同步误差与多址干扰时的正交码CDMA系统性能,推导了平均误比特率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信道特征、系统用户数、同步误差以及接收策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接收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小波及其希尔伯特变换的MC-CDM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小波的希尔伯特变换与其自身时移正交、与相应的小波及小波的时移正交的特点,提出了3种基于小波及其希尔伯特变换的多载波CDMA,比较了传统多载波CDMA与提出的多载波CDMA性能差异。在AWGN信道下,基于小波及其希尔伯特变换的多载波CDMA与传统MC/BPSK-CDMA和MC/QPSK-CDMA具有相同的BER,且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加倍了比特速率。  相似文献   

14.
CDMA系统中数字化Rake接收机的合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小无线信道的瑞利衰落,在CDMA系统中采用多路径合并的Rake接收机.最大比合并是最佳合并,但在数字化接收机中难以实现.等增益合并实现简单,但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会恶化合并后的性能.为了在实现难度和性能上作折衷,提出了一种分区间加权合并的新算法,并给出了几种合并方案的性能比较曲线.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多用户CDMA系统在多径衰落信道下的分组空时编码。在发射端将发射天线分组,每组进行独立的空时编码,同时对分组块码进行最优功率分配;在接收端用干扰分组抑制的方法对各子块进行线性处理及最大似然译码。该方法在不增加设备复杂度的基础上提高了系统的分集增益和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克服无线传输中多径衰落效应以及简化接收机的设计 ,针对 TDD CDMA的特点 ,提出了将 Pre-RAKE技术与空时分组码 STBC(space time block code)结合的方法 ,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 ,研究了移动速度对误码率 BER性能的影响 ,结果证明了 Pre-RAKE可以显著地提高 STBC在多径衰落下的 BER性能 ,而与 RAKE方案相比 ,性能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7.
多载波调制的主要缺点是峰平功率比高。本文利用Golay码作为MC CDMA系统的扩频码,降低了峰平功率。并与采用WH码的体制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种方法的MC CDMA信号峰平功率比的互补概率分布函数(CCDF)及它们在多径衰落信道下的系统性能。结果显示将Golay码用于MC CDMA上行链路,平均峰平功率比降低了3dB,并且其系统性能与采用WH码时的性能相比没有任何损失。  相似文献   

18.
A hybrid carrier (HC) DS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proposed, combining 4-weight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4-WFRFT) with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technique. The signals are modulated in a certain order fractional Fourier domain and transformed by 4-WFRFT to compose the hybrid carrier signals. In the time domain CDMA technique is adopted for multiple accesses and time diversity gain. Compared to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 in which Fourier transform is adopted, the signal energy in HC system is distributed on the time-frequency plane more evenly and symmetrically. Thus, when there is a deep fading notch or single-frequency interference in the channel,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split the interference to a broader rang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in the better system performance. Moreover,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proposed system, such as peak-to-average power rate (PAPR) and security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