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STFBC用于MIMO-OFDM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本文对具有时域和空域分集的通信方案以及同时具有时域、空域和频域分集的通信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在对比中采用相同的发射速率,两种方案分别为使用2个发射天线、1个接收天线的MISO系统以及使用2个发射天线、2个接收天线的MIMO系统。两种方案中均使用了OFDM技术。模拟实验给出了对应一系列固定无线应用信道模型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单极化天线中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与移动终端有限体积之间的矛盾,将半正交代数空时(SAST)编码应用到配置双极化天线的MIMO系统中,并对SAST编码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将置换矩阵和交叉极化鉴别度(XPD)转换为等效信道的一部分,并使SAST编码在双极化天线中的传输模型等效转变为该编码在单极化天线中的传输模型,根据秩准则和乘积准则分析置换矩阵不同时,XPD对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译码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用户在各种不同场景下采用不同的MIMO模式可以达到不同的传输效果,为了使用户达到平均吞吐量和频谱效率的最佳要求,提高系统传输率,研究了TDD LTE系统下行MIMO模式切换技术。搭建TDD LTE下行业务控制信道PDSCH仿真平台,对MIMO传输模式进行仿真实验,通过比较不同模式下的误码率和吞吐量的仿真结果,确定切换门限,提出MIMO模式自适应切换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这种算法自适应地配置适合的MIMO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此方法优于单独采用一种MIMO技术达到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4.
空时编码(STC)与正交频分复用多址(OFDM)结合形成的STC-OFDM系统,虽然有效弥补了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系统中符号间干扰(ISI)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等不足,但依然存在如何有效抑制因多天线传输在接收端产生的相互干扰如同频干扰(CCI)等问题。为此,在充分利用STC-OFDM已有优点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结合自适应波束赋形和哈达玛转换(WHT)来抑制CCI的算法。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表明,该算法能进一步改善系统误符号率(SER)而抑制STC-OFDM中的同频干扰。  相似文献   

5.
由于用户在各种不同场景下采用不同的MIMO模式可以达到不同的传输效果,为了使用户达到平均吞吐量和频谱效率的最佳要求,提高系统传输率,对TDD LTE系统下行MIMO模式切换技术展开研究。搭建TDD LTE下行业务控制信道PDSCH仿真平台,对MIMO传输模式进行仿真实验,通过比较不同模式下的仿真结果,确定模式的切换门限,提出MIMO模式自适应切换算法,使用户在不同场景选择适合的模式达到更优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6.
LTE协议中虽然规定了多种MIMO模式的传输方案,但并没有给出各自的适应环境。为此对各种MIMO模式进行分析仿真验证,得出各自的适应环境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主要分析了LTE协议中的三种MIMO传输模式,分别是发射分集、闭环秩为1的空分复用和闭环秩为2的空分复用,经过仿真验证得出了各自的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7.
由于空时编码技术和OFDM技术各自的特点,两者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而影响空时编码获得最大分集增益的主要因素是系统的发射、接收天线数目和多径数目。该文详细分析了采用空时分组编码的OFDM系统的模型,通过改变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来仿真不同传输环境下OFDM系统的性能,并对不同分集模式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多普勒频移对系统性能有较大影响,增加发射天线个数能有效克服系统错误平台效应,接收端采用分集技术比发射端增加天线个数能更有效提高系统性能。在进行空时分组编码设计时,可以首先考虑增加接收天线数目以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固定增益放大转发协议,信源和终端需要配置多根天线,而中继只有单根天线的两跳中继转发系统。为获得空间分集,信源利用正交空时分组编码的发射策略,终端利用选择合并方式,简化中继配置的复杂度,采用固定增益放大转发的协议。导出Nakagami-m衰落下系统终端概率的封闭表达式与平均误比特率的封闭表达式,通过蒙特卡罗仿真和数值结果比较,验证了封闭表达式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Alamouti提出的BPSK调制下空时分组码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中的简单分集方案。推导出多发射和多接收天线系统中正交空时分组码在Rician衰落信道的BPSK调制下的比特差错率的最小距离球界,并推广到在高阶调制下衰落信道中系统符号差错率的性能。仿真分析和比较了空时分组码的多天线系统中发射和接收天线分集增益,以及信道相关参数的变化对系统误比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导频插入对瑞利衰落信道进行估计,运用正交空时分组编码和最大似然解码,仿真结果显示:插入导频后的误比特率曲线比没有插入导频的误比特率曲线性能有所提高,随着导频数目的增加,系统的误比特率有所下降。估算方法有效提高了信道估算性能,且运算量增加不大。  相似文献   

11.
MIMO系统中基于微时隙波束选择的机会波束形成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可以获得MIMO系统慢衰落信道中下行链路多用户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的机会波束形成(OBF)技术,并将其扩展到接收端多天线的情况下,发射端采用基于微时隙的波束选择技术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每个微时隙基站利用随机产生的酉矩阵将M个数据子流承载在M个随机波束上进行发送,根据每个用户的反馈信干噪比机会地决定接收用户。最后系统选择使其容量最大的正交酉矩阵发送数据,并用注水算法进行功率分配进一步提高系统吞吐量。文中提出方法的优点在于,在接收端多天线的情况下系统通过波束选择技术进一步提高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derives an asymptotic average symbol error probability(SEP)expression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two-hop amplify-and-forward(AF)relay systems with optimal beamforming.The analysis at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SNR)quantifies the diversity order and array gain,which are valid for any antenna numbers of the terminals and arbitrary channel fading models.It is also proved that the system performance is dominated by the relatively degraded one of the two-hop channels.Our results based on the simple expression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performance and practical design considerations of MIMO AF networks.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在无线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发射端采用波束成形、接收端采用最大比合并的MIMO MRC系统,考虑收发端仅能获得存在信道估计误差的非理想信道信息(CSI)且系统受到共信道干扰这一条件,分析系统的多用户分集性能。导出封闭形式的信号干扰噪声比的概率分布函数表达式和以平均容量的形式给出的系统多用户分集性能表达式。数值仿真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果。研究表明,信道估计误差和共信道干扰均会降低系统的多用户分集性能,而信道估计的精度是影响系统多用户分集性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无线传感器节点在矿井巷道内壁上多采用径向直线型和径向V字型部署。针对矩形截面矿井巷道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如何在三维空间实现单重无缝覆盖的问题,通过分析巷道几何尺寸,推导出其节点在两种部署类型中的最小感知半径;进一步推导出其节点覆盖密度与节点感知半径、巷道高度、巷道宽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比较两种部署类型节点覆盖密度,为现实运用选择节点部署方式提供有力依据。仿真实验验证了推导结果的正确性。利用推导的结论结合矿井的几何尺寸,可直接计算出节点必须满足的最小感知半径、部署方法、部署位置和覆盖密度,从而提高节点覆盖的有效性,减少工程成本支出。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基于并行编码的非对称前向译码协作的中断概率性能以及节点相对位置、功率分配和时隙分配等参数的联合优化问题。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提出了一种简化参数优化方法。仿真表明,这种简化方法性能较好地逼近了联合优化方法的性能,相对于对称前向译码协作有明显的分集增益。  相似文献   

18.
经典MVDR算法在GPS压制式干扰环境下的表现出色,为分析MVDR算法在欺骗式干扰环境下的性能,根据该环境下信号、干扰的功率都淹没于噪声功率之下的特点,推导出阵列天线采用MVDR算法后的方向图增益和输出信干噪比的近似表达式。通过仿真实验,分析验证了MVDR算法在欺骗式干扰环境下失去了抑制干扰能力的原因,并讨论了影响阵列输出信干噪比变化的因素及其随各因素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