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参葵汤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参葵汤大鼠血清,应用氚(3H)掺入法观测含药血清对卵巢癌新鲜实体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细胞活力测定、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细胞集落形成率测定的方法检测了含药血清对卵巢癌细胞株Tyk-nu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3H掺入法检测结果显示,含药血清可抑制卵巢癌新鲜实体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含药血清浓度的增高而增高;流式细胞仪、细胞活力、细胞生长曲线、细胞集落形成率测定结果显示,含药血清可抑制卵巢癌细胞株Tyk-nu细胞增殖,抑制率随含药血清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结论:含参葵汤大鼠血清可抑制卵巢癌新鲜实体瘤细胞及卵巢癌细胞株Tyk-nu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免疫豚鼠获取抗血清,观察金银花与山银花中间体等对豚鼠的致敏性及其对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金银花和山银花各中间体等免疫豚鼠并观察豚鼠致敏情况,收集致敏后豚鼠血清,将其与大鼠PBMC细胞共孵育24 h,建立致敏细胞模型。金银花与山银花各中间体等与致敏细胞共培养24 h,CCK-8法检测大鼠PBMC的增殖情况。结果金银花中间体1、2发生豚鼠过敏反应;山银花中间体1、2发生豚鼠类过敏和过敏反应;金银花与山银花中间体等均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PBMC的增殖,但两者相比金银花抑制率偏低。结论参照热毒宁注射液单味模拟药物的制备工艺,金银花对豚鼠的致敏性、对大鼠PBMC的抑制率低于山银花。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 18(IL- 18)水平在肺癌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法测定 2 0例正常人和 6 2例肺癌患者的 PBMC经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后 IL - 18在上清液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及患者组 PBMC上清液中 IL- 18有低水平的活性表达 ,经 PHA刺激后其活性明显升高 (与未刺激组比较 ,P<0 .0 1) ;正常及患者组 PBMC经 PHA刺激后 ,患者组 IL - 18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患者肺癌转移组 IL - 18水平降低较明显 (P<0 .0 5 ) ,肺癌及术后、放疗后组 IL - 18水平则无明显变化 ;患者 、 及 期 IL - 18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PBMC能表达 IL- 18,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可能与 PBMC分泌 IL- 18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091-2093
目的:研究藏药秦艽醇提物对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条件下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探讨其抗风湿活性。方法:应用醇提法将藏药秦艽提取分离,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藏药秦艽醇提物中龙胆苦苷含量,四氮唑蓝(MTT)法检测秦艽醇提物对人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下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藏药秦艽醇提物中龙胆苦苷含量为6.08%,MTT法检测结果显示,秦艽醇提物对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浓度为10 mg/mL、50 mg/mL秦艽醇提物处理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1.46±7.03%、87.6±16.67%),分别与浓度为1 mg/mL、2 mg/mL秦艽醇提物处理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8.96±8.59%、55.38±32.57%)相比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秦艽醇提物抑制人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下细胞的增殖,不同浓度的秦艽醇提物对人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下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有差异,提示秦艽抗风湿的部分机理可能是由于其有效成分龙胆苦苷抑制了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增殖而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桑黄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MNCs)产生 γ-干扰素 (IFN- γ)的影响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 PMNCs,与不同浓度的植物血凝素 (PHA- M)和桑黄水提取液培养 ,检测 IFN- γ生成量。结果  10 0 μg/m l PHA- M对 PMNCs生成 IFN- γ的刺激效应最强 ;在此基础上 ,桑黄可进一步增强 PMNCs产生 IFN- γ,在0~ 2 0 0 μg/ ml范围内 ,随桑黄浓度升高而促进效应增强。结论 桑黄具有诱生 IFN- γ的能力 ,有利于其发挥调节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桑黄增强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γ—干扰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桑黄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s)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PMNCs,与不同浓度的植物血凝素(PHA-M)和桑黄水提取液培养,检测IFN-γ生成量。结果 100μg/ml PHA-M对PMNCs生成IFN-γ的刺激效应最强;在此基础上,桑黄可进一步增强PMNCs产生IFN-γ,在0-200μg/ml范围内,随桑黄浓度升高而促进效应增强。结论 桑黄具有诱生IFN-γ的能力,有利于其发挥调节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何夏秀  张显彬  冯兴华 《北京中医药》2010,29(5):382-383,399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方法将20例AS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得到PBMC进行体外培养,将细胞数调整到3~4&#215;10^6/mL,备用。将培养得到的PBMC分为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分为4个不同剂量组(500μg&#183;mL^-1组、250μg&#183;mL^-1组、125μg&#183;mL^-1组、62.5μg&#183;mL^-1组),分别观察加入不同剂量的苦参碱后,在12、24、36、48小时PBMC增殖情况。结果不同剂量苦参碱对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体外培养PBMC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其中62.5μg&#183;mL^-1的剂量在12h、48h时对PBMC的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11.32%、15.46%,而500μg&#183;mL^-1的剂量在12h、48h时对PBMC的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36.28%、68.22%。苦参碱浓度在500μg&#183;mL^-1作用时间在48h时抑制作用最强。结论一定浓度的苦参碱可以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AS患者外周单个核细胞的增殖,本试验为以苦参为君药的清热强脊颗粒治疗AS的有效性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治疗脑出血肝阳化风证(方证相应)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的动态变化,探讨脑出血肝阳化风证的蛋白质表达规律,寻找镇肝熄风汤所作用的蛋白及疗效机制.方法:利用固相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建立脑出血(10例)肝阳化风证镇肝熄风汤治疗10日前后及健康对照组(10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经PDQuest8.0软件分析,选取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应用MALDI-TOF-MS质谱仪获得肽质量指纹图谱.用Mascot软件搜索数据库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结果:筛选出2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其中脑出血肝阳化风证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2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8个表达下调,7个表达上调,5个缺失;脑出血肝阳化风证经镇肝熄风汤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4个表达下调,5个表达上调,2个缺失,9个表达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在挖取的20个蛋白质点中有8个得到鉴定,其中脑出血肝阳化风证与健康对照组比较6个表达下调,1个表达上调,1个缺失;脑出血肝阳化风证经镇肝熄风汤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个表达下调,1个蛋白缺失,5个表达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结论:初步建立了脑出血肝阳化风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初步鉴定了部分与脑出血肝阳化风证相关的蛋白及镇肝熄风汤可能的多靶点蛋白调节机制,这些蛋白功能涉及细胞代谢、信号转导、电子传递、细胞骨架等.  相似文献   

9.
近来白细胞介素 6(IL 6)这一淋巴因子在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研究颇多 ,为了探讨IL 6mRNA在脾虚患者体内表达水平是否正常 ,检测了脾虚证患者血清中IL 6受体 (sIL 6R)和IL 6的水平 ,并与健康人比较 ,现报告于下。资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 脾虚组 18例 ,为本院中医科门诊与住院患者 ,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 39~ 62岁 ,平均( 50 5± 8 3)岁 ,其中慢性胃炎 6例 ,慢性肠炎 5例 ,混合性贫血 3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4例。具备有脾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1) 中的每一项即纳差、乏力 ,食后或午后腹胀 ,便溏 ,消瘦 ,面色不华 ,舌淡苔白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探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原代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芦荟多糖AP11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手术切除肝癌组织为标本,胰酶短暂消化加吹打、单细胞悬液培养法原代培养肝癌细胞.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学特征.于分离培养第2天,加芦荟多糖AP11、芦荟多糖AP11干预及未干预的PBMC于癌细胞中,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对癌细胞形态的影响,MTT法观察其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采用胰酶短暂消化加吹打分离、单细胞悬液原代培养的方法,可成功获取原代肝癌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芦荟多糖组癌细胞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别,MTT实验结果表明其对癌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芦荟多糖AP11干预与未干预PBMC组癌细胞形态均有较大变化,MTT实验结果表明,其对癌细胞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芦荟多糖AP11无直接体外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活性可能是通过与PBMC的相互作用,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天花粉多糖促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增殖作用和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分离健康人PBMC,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天花粉多糖(0.5,1.0,2.0,5.0,10.0,20.0 mmol·L-1)作用于人PBMC 72h后,对人PBMC的促增殖作用;不同浓度天花粉多糖对MCF-7细胞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2.0~20.0 mmol·L-1天花粉多糖具有显著促进人PBMC增殖(P<0.05),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5.0,10.0,20.0 mmol·L-1天花粉多糖均能有效抑制MCF-7细胞和HeLa细胞生长(P<0.05).结论 天花粉多糖具有促人PBMC的增殖作用,并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MCF-7和HeLa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黄芪对Graves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表面抗原表达的影响,以了解黄芪对Graves病的治疗机制.方法 将80例初诊Graves病患者分为甲巯咪唑组(MMI组)和MMI加黄芪组(联合组),每组4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症状和甲状腺功能改善情况,放射免疫测定外周血IL-1β、TNF-α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表面抗原CD80、CD54及HLA-DR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甲状腺功能改善程度相似,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POAb均无明显变化.联合组怕热多汗和心悸等症状改善较单用MMI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IL-1β、TNF-α及CD80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 <0.05,<0.01),但联合组IL-1β、TNF-α较MMI组降低更显著(P<0.05),且CD54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MMI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可以显著改善Graves病患者多汗心悸等症状,并调节Graves病的免疫机能,可以在Graves病的辅助治疗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痹肿消汤干预前后的早期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蛋白质的双向凝胶电泳(2-DE)图谱,并分析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寻找RA疾病相关蛋白, 探讨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18例早期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例口服痹肿消汤(白花蛇舌草25g 肿节风30g 丹参15g 络石藤20g 骨碎补15g 薏苡仁30g等15味中药),对照组9例口服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和普威(nimesulide tablets),疗程均为3个月。9名健康成年人为正常对照组。健康成年人及RA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采血10mL,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抽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蛋白,采用固相pH梯度(IPG)2-DE分离正常人及RA患者PBMCs总蛋白质。凝胶经考染显色后, 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对差异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腹部推拿对运动性疲劳(exercise-induced fatigue,EF)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能量代谢及炎性反应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腹部推拿改善运动性免疫炎性抑制的分子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适应性跑台训练后随机取出8只作为空白组,剩余大鼠运用改进的递增跑台有氧力竭运动法进行造模。最终造模成功16只大鼠,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推拿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常规喂养,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常规喂养,每日力竭运动后于笼中休息;推拿组常规喂养,每日力竭运动后予推拿干预1次,连续21天。末次干预后,取大鼠外周血检测EF相关指标:血乳酸(lactate acid,Lac)、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及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同时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大鼠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it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杀伤人乳腺癌细胞(MCF-7)效力的增强作用.[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液梯度离心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出PBMC,在其中加入终浓度分别为0.01、0.1、1、10mg/L的SEA,与MCF-7在96孔板中共同培养.24、48、72h后用酶标仪检测吸光度值.计算杀伤率.[结果]SEA的促杀伤作用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强.SEA与PBMC相互作用72 h后,SEA浓度10 mg/L时,可达到最大杀伤效率.[结论]SEA能够提高PBMC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BV.DNA感染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2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查、血清HBV—DNA(定量)及PBMCs中HBV—DNA检测(PCR方法),经中医辨证确定205例患者的中医证型。结果研究发现各中医证型血清HBV—DNA(定量)≥1.0×10^5拷贝/mL(高病毒栽量)患者比例由小到大排列依次为:湿热中阻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肝郁脾虚证组血清HBV—DNA(定量)≥1.0×10^5拷贝/mL患者比例最高(占82.5%),与湿热中阻证组(占55.2%)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中医证型PBMCs中HBV—DNA感染患者比例由小到大排列依次为:肝肾阴虚证〈湿热中阻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肝郁脾虚证。肝郁脾虚证组PBMCs中HBV.DNA感染患者比例最高(占77.2%),与肝肾阴虚证(占27.3%)、湿热中阻证(占34.3%)、瘀血阻络证(占53.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HBV—DNA(定量)及PBMCs中HBV—DNA感染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关系,肝郁脾虚证组血清HBV.DNA(定量)≥1.0×10^5拷贝/mL患者比例及PBMCs中HBV—DNA感染患者比例最高,治疗应注重扶正祛邪。  相似文献   

17.
张文娟  涂胜豪  胡永红  方赫 《中草药》2009,40(4):601-605
目的 探讨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对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的耐药特征和机制.方法 采用递增TP剂量的浓度梯度诱导法使PBMC产生耐药.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和耐药组PBMC中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和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液中IL-1β的量.结果 和正常细胞组相比,耐药组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延长2.7 h,RI是1.99,并且MDR1 mRNA、MRP mRNA、LRP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TP能显著抑制正常组PB-MC分泌IL-1β(P<0.05),但对耐药组的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 TP体外持续诱导可使正常人PB-MC产生耐药,其耐药性的产生涉及多个相关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临床服用雷公藤一段时间后产生耐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天晴甘关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凯基细胞周期检测法检测天晴甘关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天晴甘美注射液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z增殖,使细胞阻滞于G。/G。期,细胞DNA合成减少,但细胞无凋亡。结论:天晴甘美注射液对PBMC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可能使细胞阻滞于G。/G。期,导致细胞DNA合成减少。  相似文献   

19.
近来白细胞介素 6(IL 6)这一淋巴因子在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研究颇多 ,为了探讨IL 6mRNA在脾虚患者体内表达水平是否正常 ,检测了脾虚证患者血清中IL 6受体 (sIL 6R)和IL 6的水平 ,并与健康人比较 ,现报告于下。资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 脾虚组 18例 ,为本院中医科门诊与住院患者 ,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 39~ 62岁 ,平均( 50 5± 8 3)岁 ,其中慢性胃炎 6例 ,慢性肠炎 5例 ,混合性贫血 3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4例。具备有脾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1) 中的每一项即纳差、乏力 ,食后或午后腹胀 ,便溏 ,消瘦 ,面色不华 ,舌淡苔白 ,脉虚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医肝阳化风证和血虚生风证帕金森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比较蛋白质组差异。从蛋白表达水平上探讨中医肝阳化风证和血虚生风证的本质。方法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肝阳化风证和血虚生风证帕金森病患者和正常人PBMC总蛋白质,考马斯亮蓝染色,PDQuest2-DE软件分析,对部分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其胶内酶解后的肽质指纹图谱,用Mascot查询系统查询SWISS—PROT数据库。结果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的双向电泳考染图谱,对其中的15个差异蛋白质点分别进行肽质指纹分析,经数据库查询,初步鉴定为一些与细胞骨架、抗氧化应激、蛋白降解、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等有关的蛋白质。结论建立了帕金森病肝阳化风证和血虚生风证PBMC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提示帕金森病肝阳化风证和血虚生风证患者和正常人的PBMC的蛋白质表达具有差异,这种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有助于为研究肝阳化风证和血虚生风证本质在蛋白质水平上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