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选用及个体化给药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1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对初始抗菌药物方案的选择以及根据药敏实验抗菌药物的调整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结果 临床药师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生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得到有效的控制,病情好转。结论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的选用、调整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中应积极向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共同提高患者临床用药的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腹腔灌注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对1名应用头孢他啶治疗腹膜炎的尿毒症患者血浆药物浓度和腹膜透析液浓度的监测,并运用循证医学证据,设计合理的给药方案。结果:临床药师为尿毒症患者提供头孢他啶的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了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论:临床药师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可以为医患双方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临床药师参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和个体化药学服务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对1例腹膜透析患者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的监测,根据腹透液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评价以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并对万古霉素所致的全血细胞减少进行了不良反应监护。结果有效控制了该腹膜透析患者的感染,全血细胞减少的相关指标有所好转。结论通过对1例万古霉素致腹膜透析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例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工作人员对这一不良反应的关注,提高使用万古霉素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摘要:腹膜炎、心功能不全为尿毒症患儿腹膜透析并发症,肾功能下降与腹膜透析均可能影响药物代谢、排泄,药物治疗应注意个体化。临床药师参与1例尿毒症并发腹膜炎、心功能不全患儿的药物治疗,与临床医生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儿腹膜炎相关症状好转,心功能不全改善。临床药师积极对疾病并发症、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进行监护,并对患儿血药浓度的监测提出合理建议,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结核合并隐球菌肺炎患者治疗的药学监护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结核合并隐球菌肺炎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随访,参与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监测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并给患者提供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通过给患者提供药学监护,明显提高了药物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为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药学监护,可协同医师优化药物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手术科室的抗感染治疗与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针对1例骨科腰椎间盘突出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临床药师从药物选择、给药途径和剂量、疗程、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在临床药师的积极参与下,成功治愈患者,使临床对颅内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有了进一步提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开展药学监护,可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钟琳 《抗感染药学》2020,17(1):81-83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临床治疗的药学监护过程。方法:通过医院收治的1名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透析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经血培养结果证实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临床药师参与用药及其剂量调整,并参与了全程治疗过程。结果:临床药师对其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进行了过程药学监护,在治疗药物用药剂量的合理性、安全性和药物不良反应为切入点,为患者提供了个体化药学服务。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药学监护服务,以确保患者用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与思路。方法:临床药师通过了解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原则,分析治疗方案,参与1例哮喘急性发作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并实施药学监护,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窗,协助临床医生制定适合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方案。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对治疗全程的药学监护和医嘱干预,识别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优化了治疗方案,提高了药物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应积极开展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利于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参与一例左下肺炎伴脓胸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与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针对具体病例,协助医生为患者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关注患者用药期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提出合理的药学监护措施及健康教育计划。结果:通过药师有效的药学监护,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直接面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参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开展药学监护,可避免延误患者的有效药物治疗,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0.
马健平 《中国药业》2014,(17):79-80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高血压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病情监护和用药处理,探讨对该类患者的药学监护点。方法参与临床查房,查阅病历,参与治疗方案讨论,提出相关药学监护点。结果通过药师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与医师讨论,提出药物调整方案,患者相关治疗好转。结论临床药师从药学专业出发,参与临床治疗,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效果良好,并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药师如何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方法: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通过药物基因检测、审查药物相互作用、跟踪治疗药物监测结果、进行患者用药教育等方式,提供药学服务。结果:患者治疗方案调整后,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达到正常范围,病情有所改善。结论:临床药师加入临床治疗团队,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可以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吴东媛  宋晓坤 《中国药房》2010,(38):3646-364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肿瘤患者的药学监护要点。方法:结合1例晚期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提出临床药师监护要点。结果:按照临床药师提出的意见调整用药后,患者血糖控制较稳定,症状逐步缓解,骨痛控制良好。结论:临床药师需结合患者病情,综合分析用药情况,提出个体化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13.
简福梅  张春  林文宏  赖剑锋 《中国药师》2014,(12):2115-211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中提供药学服务的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肾炎型肾病合并高血压患儿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并为患儿提供药学监护计划及用药教育。结果: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儿的治疗方案进行制定、评估、调整,药品不良反应处理,患儿个体化治疗方案取得明显效果,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参与临床实践,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心衰病人的治疗过程,建议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根据药物的临床疗效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为病人提供药学服务,提高了病人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在为病人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地位,在合理用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结合患者疾病特点、用药史、药物相互作用及药品不良反应等情况,建议医师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结果:此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有效合理。通过临床药师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了患者药物治疗的问题,为合理用药提供了建议。结论:临床药师在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在合理用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药物选择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介绍临床药师参与1例典型焦虑症患者的用药方案制订和药学监护,分析该用药方案的合理性,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用药,以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经对该焦虑症患者实施个体化药学监护,根据病情选用抗焦虑药帕罗西汀,并联合普萘洛尔和劳拉西泮,使药物治疗更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7.
赵玉芬  周淑玲  周学琴 《中国药房》2013,(18):1710-1712
目的:探讨坏死性筋膜炎疾病的治疗方案和药学监护方法。方法:以临床治疗1例为例,临床药师协助临床医师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对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通过全院大会诊、药学查房和评估治疗效果等方式全程实施药学监护。结果:通过全程的药学监护,及时发现和解决了患者药物治疗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建议。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治疗方案有效并合理。结论:临床药师的积极参与对治疗成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心血管内科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结合患者疾病特点、药品不良反应,制订相应的药学监护措施,提出用药建议;同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通过进行药学监护,在监护药品不良反应的同时关注药物疗效,从药物的给药方式、药物剂型选择方面向医生提供参考,同时监护护士给药的合理性,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显示出了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方面的自身优势,在合理用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糖尿病合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过程,探讨此类患者药学监护要点及药师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针对患者病情,协助医师根据药敏结果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调整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的给药剂量,关注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注射液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出合理的药学监护措施,对患者血糖进行监控并提供健康教育计划。结果:患者经过抗感染及降糖治疗后,感染与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利奈唑胺注射液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也得到恢复,患者病情稳定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进行必要的药学监护,对于临床规范、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殷立新  王进 《中国药房》2012,(22):2099-210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脑梗死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意义。方法:对1例脑梗死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从抗血小板治疗、他汀类药的应用、脑保护剂的应用等方面分析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临床药师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协助医师制订治疗方案,治疗18d后患者面部及肢体感觉障碍消失、病情平稳,治疗过程中无出血事件发生,后康复出院。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实践,可协助医师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患者得到优良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