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对肺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在肺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肉联厂检疫合格的健康小牛为研究对象,过氧化氢(H2O2)诱导体外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损伤,观察Cl^-通道阻断剂对受损细胞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和DNA降解程度的影响。结果:Cl^-通道阻断剂可使受损细胞的细胞活力得到提高.NPPB组和NFA组分别恢复到0.449&;#177;0.015和0.535&;#177;0.023;LDH释放量下降,分别为(12.4&;#177;0.4)%,(6.4&;#177;0.6)%。ATP含量分别回升为18.22nmol/mg蛋白质和21.96nmol/mg蛋白质,[Ca^2+]i下降和DNA降解程度减轻。结论:Cl^-通道参与了氧化剂对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病理过程,Cl^-通道阻断剂对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豆异黄酮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大豆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抗氧化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前,对大豆异黄酮的研究多注重于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缺少人体细胞水平的研究。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设计:对照实验观察。材料:实验于2002-01/07在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包括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低密度脂蛋白、大豆异黄酮及维生素E等。 方法: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实验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氧化损伤对照组(丙二醛含量为1μmol/L)、氧化损伤+维生素E对照组(维生素E50μmol/L)、氧化损伤+大豆异黄酮10,50,100μmol/L组。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作用于预先加入维生素E及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孵育24h的内皮细胞,继续培养24h,测定细胞外及细胞内各抗氧化指标。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内皮细胞内外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乳酸脱氢酶释放情况及一氧化氮生成量。 结果:(勘各组内皮细胞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比较:氧化损伤对照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氧化损伤+维生素E对照组、氧化损伤+大豆异黄酮10,50,100μmol/L组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氧化损伤对照组(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氧化损伤对照组(P〈0.01)。②各组内皮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情况及一氧化氮生成量的比较:氧化损伤对照组乳酸脱氢酶释放百分比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产生的一氧化氮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氧化损伤+维生索E对照组、氧化损伤+大豆异黄酮10.50.100μmol/L组的乳酸脱氢酶释放百分比显著低于氧化损伤对照组(P〈0.01),一氧化氮的生成量显著高于氧化损伤对照组(P〈0.01)。 结论:大豆异黄酮可以减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可能通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乳酸脱氢酶释放情况及一氧化氮生成量等抗氧化指标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豆异黄酮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大豆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抗氧化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前,对大豆异黄酮的研究多注重于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缺少人体细胞水平的研究。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设计:对照实验观察。材料:实验于2002-01/07在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包括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低密度脂蛋白、大豆异黄酮及维生素E等。方法: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实验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氧化损伤对照组(丙二醛含量为1μmol/L)、氧化损伤 维生素E对照组(维生素E50μmol/L)、氧化损伤 大豆异黄酮10,50,100μmol/L组。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作用于预先加入维生素E及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孵育24h的内皮细胞,继续培养24h,测定细胞外及细胞内各抗氧化指标。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内皮细胞内外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乳酸脱氢酶释放情况及一氧化氮生成量。结果:①各组内皮细胞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比较:氧化损伤对照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氧化损伤 维生素E对照组、氧化损伤 大豆异黄酮10,50,100μmol/L组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氧化损伤对照组(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氧化损伤对照组(P<0.01)。②各组内皮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情况及一氧化氮生成量的比较:氧化损伤对照组乳酸脱氢酶释放百分比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产生的一氧化氮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氧化损伤 维生素E对照组、氧化损伤 大豆异黄酮10,50,100μmol/L组的乳酸脱氢酶释放百分比显著低于氧化损伤对照组(P<0.01),一氧化氮的生成量显著高于氧化损伤对照组(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可以减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可能通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乳酸脱氢酶释放情况及一氧化氮生成量等抗氧化指标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线粒体内膜ATP敏感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加入停搏液内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 肌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取离体心脏,A组取正常心肌,其余制 备Langendorff灌注模型;B组停灌30min,复灌60min;其余3组分别灌注不同的停搏液:C组灌注停搏液,D 组灌注含二氮嗪的停搏液,E组灌注含二氮嗪停搏液之前10min给予格列苯脲。实验终了取冠状动脉流出液 4ml,放免法测定一氧化氮、内皮素含量;取心肌,制备冷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 1表达;制备 心肌组织匀浆液,测定肿瘤坏死因子 α、髓过氧化物酶,病理切片观察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损伤。【结果】缺血 再灌注心肌内皮细胞损伤,炎症介质表达增高(P<0.05),而二氮嗪处理组相应指标显著改善(P<0.01)。 【结论】含二氮嗪停搏液能够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肌内皮细胞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山萘酚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氧化损伤组、溶剂[二甲亚砜(DMSO)]对照组、槲皮素干预对照组,以及山萘酚低、中、高浓度干预组(0.5、10.0、50.0 μmol/L)7组.将750 μmol/L过氧化氢(H2O2)作用于加入槲皮素及不同浓度山萘酚预培养24 h的内皮细胞中继续培养18 h,检测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细胞活性和细胞凋亡率.结果 槲皮素和不同浓度的山萘酚均可抑制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MDA、LDH含量的升高,增加培养液中NO-2/NO-3含量,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2O2所致细胞活性降低,并显著减少细胞凋亡率,上述各指标与氧化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山萘酚的上述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山萘酚可保护和修复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减少NO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缺血后处理对鼠肺再灌注损伤肺血管内皮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组),每组8只.三组实验结束后均留取左肺组织及动脉血,血液用于测定内皮素-1(ET-1)水平(ELISA法),肺组织制作成10%组织匀浆,用于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ACE mRNA的表达.留取小块肺组织测定肺湿/干质量比(W/D),并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形态.结果 三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MPO、MDA、W/D和ET-1水平及肺组织中ACE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而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观察见I-R组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加重;与I-R组比较,IPostC组MPO、MDA、W/D和ET-1水平及肺组织中ACE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而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光镜下观察见IPostC组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结论 缺血后处理能够减轻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缺血-再灌注肺血管内皮细胞释放ET-1、下调肺血管内皮ACE mRNA的表达、减少肺组织中氧自由基的产生和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的聚集及保护抗氧化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7.
脂联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及肥胖者迅速增多,与此伴随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虽然肥胖-MS-大血管病变之间内在的病理生理联系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的大量研究结果强烈提示,体内特别是腹腔脂肪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考察信号转导途径MAPK家族研究阿魏酸对氧化损伤的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噻唑兰(MTY)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blot)方法检测蛋白磷酸化。[结果]发现用过氧化氢刺激内皮细胞会使将近50%左右细胞死亡,而阿魏酸的加入可以使细胞活力恢复到正常水平的90%左右。并发现过氧化氢可以激活MAPK家族(ERK、p38、JNK),而阿魏酸的加入可以抑制这种作用。[结论]推测阿魏酸可能通过抑制外源性H2O2介导的MAPK途径的激活,从而起到对氧化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NPPB对顺铂(DDP)诱导的神经胶质瘤C6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C6细胞的生存率;RT-PCR检测Bcl-2、Bax及ClC-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cl-2、Bax、Cyt-C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PPB组C6细胞生存率、Bax/Bcl-2比值、ClC-3 mRNA及Cyt-C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DDP组C6细胞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ClC-3 mRNA表达降低,Bax/Bcl-2比值及Cyt-C蛋白表达明显增高。而DDP与NPPB联合组C6细胞生存率与DDP组相比明显增高,ClC-3 mRNA表达增高,Bax/Bcl-2比值呈下降趋势,Cyt-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氯离子通道阻断剂NPPB可能通过降低Bax/Bcl-2比值,抑制Cyt-C的释放而拮抗DDP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彭军  章军建 《中国康复》2006,21(5):299-301
目的:探讨当归对高浓度葡萄糖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葡萄糖组,7.5—60mmol/L)、不同浓度当归(当归组,12.5—200mg/L)及联合组,当归联合24h半数致死量(24hIC50)葡萄糖,30mmol/L作用于人体脐静脉内皮细胞(VEC-304)24h,观察细胞生长状态、MTT法检测细胞增长率、RT—PCR检测细胞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及Westernblot检测VEGF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作用VEC一30424h,葡萄糖组A值明显降低;当归组则明显升高(P〈0.05或P〈0.01);联合组于低浓度当归(12.5—100mg/L)联合葡萄糖对细胞起抑制作用,高浓度(100—200mg/L)当归联合葡萄糖则有增殖作用。RT-PCR和West—ernblot显示,葡萄糖组VEGF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联合组则表达正常。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当归可保护高浓度葡萄糖下血管内皮细胞,这可能是当归治疗糖尿病并发组织缺血性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凝血酶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VEC)的损伤以及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培养,取第二或第三代内皮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成3组:对照组、凝血酶组和水蛭素组。通过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细胞凋亡的情况。利用TRITC-鬼笔环肽对细胞进行染色观察3组细胞骨架的形态变化。结果:凝血酶可以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并导致细胞骨架重排、紊乱,而水蛭素可以减轻凝血酶的这种作用。结论:凝血酶可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骨架,引起细胞收缩、变形,同时增加内皮细胞凋亡,破坏血脑屏障。水蛭素可以减轻这种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花生四烯酸(160μmol/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LDH释放率和细胞MDA含量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并测定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降解。结果:川芎嗪(0.25~1.00mmol/L)能浓度依赖性抑制花生四烯酸引起的细胞存活率下降(t=2.52~3.14,P<0.05),并降低细胞LDH释放率和MDA含量(t=3.27~5.88和t=4.64~7.41,P<0.05)。花生四烯酸处理24h后的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核固缩表现,凝胶电泳显示DNA凋亡梯带。川芎嗪(0.25~1.00mmol/L)能降低其凋亡率。结论:川芎嗪对花生四烯酸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和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缺血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每组8只):即缺血组(IC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及假手术组(S组)。IC组夹闭兔腹主动脉肾下段20min,制作兔脊髓缺血模型;IPC组预先使脊髓缺血6min,再灌注30min后再次阻闭兔腹主动脉肾下段20min;S组除不夹闭腹主动脉外,其余处理同IC组。再灌注后8,12,24和48h分别对动物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后48h,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TXA2的稳定代谢产物)的含量及6-酮前列素(6-keto-PGF1α,PGI2的稳定代谢产物)的含量,然后处死动物取脊髓,测定脊髓组织中TXB2及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IPC组神经功能评分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IC组。与IC组相比,IPC组血浆和脊髓中TXB2含量明显减少,分别为(108±20)mg/L,(733±64)ng/g(P<0.05,F=27.93,132.887),而IPC组血浆和脊髓中6-keto-PGF1α含量明显增多,分别为(75±14)mg/L,(502±37)ng/g(P<0.05,F=13.185,64.141)。IPC组血浆和脊髓中TXB2/6-keto-PGF1α分别为(1.45±0.17),(1.47±0.19),明显低于IC组(P<0.05,F=20.83,29.447)。结论:缺血预处理对脊髓缺血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保护机制与缺血预处理改善脊髓缺血损伤后TXA2-PGI2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
神经生长液对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液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丝蛋白表达的影响,为应用神经生长液防治神经退行性变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以Y型电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以抗低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L)抗体,采用WesternBlot法观察海马NF-L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65.8±5.8),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达到学会标准所用的次数明显增加(97.8±13.9,t=7.355,P<0.01),低、高剂量神经生长液可明显减少衰老模型小鼠的次数(80.1±9.3,67.7±8.2,t=3.6662,6.4609,P均<0.01)。衰老小鼠海马NF-L表达量明显下降;神经生长液防止衰老所致NF-L表达量减少。结论:神经生长液可改善D-半乳糖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防止衰老小鼠海马NF-L表达的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