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模型,将24只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SAH+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组),72h后处死大鼠。处死前每天统计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处死后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运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依达拉奉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高于SAH组,而MDA含量明显低于SAH组(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依达拉奉可降低脑组织iNOS的表达。结论依达拉奉可改善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损伤,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神经元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把实验分成两部分:①观察缺氧缺血后3、7、14、28天各组的体重变化以及各组28天内生存率;②观察缺氧缺血前2h,缺氧缺血后2、12、24h,3、7、14、28天各时间点新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Bax、Bcl-2蛋白的表达。每组实验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参附预处理组(P组)、参附治疗组(SF组)。结果:SF组和P组较C组Bax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而Bel-2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生长发育和生存情况明显好于C组。结论:参附改善了新生大鼠HIBD后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其生存率;可明显下调新生大鼠HIBD后海马神经元Bax蛋白表达及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10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畅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3):867-868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必存)注射液加氯吡格雷(波立维)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组(观察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和Barthel指数(BI)进行比较。结果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波立维)组总有效率达92.45%,显效率为75.47%,而对照组分别为77.36%和45.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组C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组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与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35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7)和模型组(n=28),模型组下设2、6、12、24h四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7只。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CK—MB及cTnI水平。采用HE染色检测心肌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组织ERS标志物GRP78蛋白表达。结果:(1)模型组大鼠6、12、24h血清CK—MB及cTnI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各时相点病理改变明显;(2)心肌组织中GRP78蛋白表达在2h即较对照组升高,并呈逐渐增加趋势(P〈0.05);(3)GRF78表达与心肌损伤具有显著正相关(r=0.711,P〈0.05)。也与血清cTnI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2,P〈0.05)。结论:脓毒症启动了ERS,并且ERS与心肌损伤、血eTnI水平呈正相关关系。ERS可能在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后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SD人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依达拉奉组(阳性对照,10mg/kg)、灭活rhEPO鼻腔给药组(24u·40μl^-1,加热灭活)和rhEPO鼻腔给药组(12、24、48u·40μl^-1)。以大脑中动脉栓塞诱导夫鼠局灶性腑缺仇,手术当日术前30min和术后2h各给药1次,第2天起隔天1次至术后14天。缺血后35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缺血侧CD31、HF-1α、VEGF和Flk-1继白表达的细胞数目。结果假手术组无CD31、HF一1α、VEGF和Flk-1蛋白表达,缺血模型组较假手术组表达明显增加,依达拉奉组和rhEPO(24和48u·40μl^-1)鼻腔给药组缺血侧大脑CD31、HF—lα和VECF赁自的表达与缺血模型纰比较明显增高。另外,rhEPO(24u·40μl^-1)鼻腔给药使受体Flk-1上调,而rhEPO(48u·40μl^-1)鼻腔给药使受体Flk一1下调。结论 rhEPO鼻腔给药可通过HIF-1α途径增强VEGF蛋白的表达、促进血管生成发挥对大鼠慢性脑缺J缸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卵巢癌耐药细胞株A2780CP增殖、凋亡及其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顺铂和依达拉奉的血药峰值浓度作为联合用药的基础,将实验分为顺铂处理A2780细胞组、顺铂处理A2780CP细胞组、依达拉奉处理A2780CP细胞组、顺铂及依达拉奉联合处理A2780CP细胞组,对照组。培养一定时间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相对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顺铂及依达拉奉联合处理的A2780cP细胞生长明显慢于单独2780CP细胞,顺铂及依达拉奉联合处理的A2780C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增加(P=0.016〈0.05);AnnexinV—FITC/P1分析显示,药物作用24小时后,顺铂及依达拉奉联合处理A2780CP细胞能提高细胞凋亡率(P=0.037〈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显著提高A2780C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对顺铂耐药性有一定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生鼠缺氧缺血损伤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鼠缺氧缺血损伤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健康7d龄SD大鼠共80只,分为对照组(40只)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HIBD组)(40只)。HIBD组经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后,吸入8%O2 1h,建立HIBD模型。对照组仅行假手术,不予颈总动脉结扎和缺氧。两组均于HIBD模型制成后0h,6h,24h,48h和72h分别处死动物(各时间点动物8只),进行脑含水量观察,Western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脑组织AQP-4表达。结果HIBD组6h,24h,48h和72h脑组织含水量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IBD组脑组织AQP-4表达在48h内呈下降趋势,72h出现恢复,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QP-4表达下降可能与脑水肿的发生有关,AQP-4可能参与脑内渗透平衡重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hemic brain damage.HIBD)后海马CAI区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其的影响。【方法】建市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鼠模型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模型。用SP免疫组化及原位切口末端标记(TUNEL)的方法检测缺氧缺血(HI)后rhEPO干预后不同时间点NMDA受体Ⅰ型亚单位(NR1)阳性细胞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①NR1蛋白在HIBD后2h表达增强,6h达高峰(F=189.772。P〈0.01),然后逐渐下降。24h表达明显低于假手术组(F=325.601。P〈0.01)。72h开始恢复。rhEPO治疗组与HIBD组相比CA1区的NR1蛋白表达在6h降低(t=-9.188.P〈0.01),而24h以后的NR1蛋白的表达却有所增加(t=2.522,P〈0.05)。②HIBD后6h右侧海马CA1区出现凋亡细胞,24h显著增高。48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但72h仍高于假手术对照组(F=71.587,P〈0.01)。rhEPO治疗组与HIBD组相比CA1区的凋亡细胞数在各时间点均明显减少.尤其在24h最明显(t=-9.251,P〈0.01)。 【结论】外源性rhE—PO可通过多种途径对HIBD后的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波  李治纲 《现代保健》2011,(24):62-6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大脑中动脉区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易达生)治疗大脑中动脉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为15.6%;对照组病死率为48.4%,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d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28.1%,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1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治疗大脑中动脉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生存率。但存活者的近期神经功能缺损无明显改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8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采用尿激酶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35例采用依达拉奉30mg,每日2次静滴;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及治疗前后血浆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脂过氧化物、血浆抗活性氧基标志酶-谷光甘肽过氧化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及谷光甘肽过氧化酶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脂过氧化物显著减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生SD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后,应用金纳多及姜黄素治疗后其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变化趋势.方法 将新生7 d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HIE组、HIE+金纳多干预组(金纳多治疗组)、HIE+姜黄素干预组(姜黄素治疗组)及HIE+金纳多+姜黄素干预组,每组各18只.HIE模型制备成功后处死各动物,观察HIE后6 h,24 h和48 h,观察脑组织MMP的表达.结果 HIE模型制备成功后,各组SD大鼠行为出现不同改变.金纳多治疗组、姜黄素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于各时间亚组MMP-9免疫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分别与假手术组、HI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金纳多治疗组、姜黄素治疗组各时间亚组分别与综合治疗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金纳多+姜黄素对新生SD大鼠HIE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具有更为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后适应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24h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脑缺血模型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SD大鼠(280~300g)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对照组(即单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n=14)和远程缺血后适应组(脑缺血后给予双下肢的非致死性的缺血再灌注)。根据后适应时间不同,后组者又分为缺血即刻后适应组(n=14)和再灌注即刻后适应组(n=14)。于大脑中动脉再灌注24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梗死体积以及Caspase-3表达的测定。脑组织梗死体积采用四氮唑红(TTC)染色法测定。Caspase-3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远程缺血后适应组的脑梗死体积与单纯缺血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单纯缺血组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即刻后适应组Caspase-3阳性细胞数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远程缺血后适应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小麻醉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对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择期行下肢手术的56例65~80岁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氯胺酮组各28例,氯胺酮组行全麻诱导后,以0.25 mg/(kg·h)速度持续静脉泵注氯胺酮,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静脉泵注。检测术前1 d、术后6 h、24 h、48 h、72 h外周静脉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术前1 d、术后24 h、48 h、72 h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评价认知功能。结果:氯胺酮组术后6 h、24 h、48 h血浆TNF-α、IL-6升高程度及术后24 h、48 h、72 h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麻醉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可以降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POCD发生率,推测可能与氯胺酮的抗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室内注射胰岛素对心肺复苏(CPR)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mRNA表达、神经元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复苏组及胰岛素组,并采用室颤法制备大鼠CPR模型。结果:①大鼠CPR后24 h和72 h胰岛素与复苏组相比胰岛素抑制促凋亡基因Caspase-3 mRNA表达,胰岛素与复苏组Caspase-3基因表达分别为(CPR 24 h)0.43±0.03,1.39±0.36,P=0.01;(CPR 72 h)0.63±0.06,1.08±0.05,P=0.001;②大鼠CPR后7 d,胰岛素组凋亡细胞计数(92.79±7.50/mm2)明显低于复苏组凋亡细胞计数(124.75±17.35/mm2)(F=5.853,P=0.02);③大鼠CPR后24 h,胰岛素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复苏组[(70(64-72),56(50-58);P〈0.001]。结论:胰岛素抑制CPR后大鼠神经元Caspase-3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功能,保护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后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肺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将4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平均分为IR组(n=40)和假手术对照组(n=8)。IR组再按照缺血再灌注时间随机分为2h(IR2h组)、6h(IR6h组)、12h(IR12h组)、24h(IR24h组)和72h组(IR72h组),每组8只大鼠。IR组用无损伤动脉夹钳夹大鼠双侧肾蒂45min制成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RIRI)模型。假手术对照组只暴露双肾,不钳夹肾蒂。观察缺血再灌注后2h,6h,12h,24h和72h各时间点血清白介素-1β及血清肌酐(scr)水平变化和肺组织细胞凋亡改变。结果假手术对照组血清白介素-1β、血清肌酐水平及肺组织细胞凋亡阳性细胞数均为最低。IR组缺血再灌注2h后,血清白介素-1β、血清肌酐水平及肺组织细胞凋亡阳性细胞数均逐渐升高,12h达峰值(IR12h组)。肾缺血再灌注12h,肺组织细胞病理学改变最为严重。结论肾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清白介素-1β、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及肺组织细胞凋亡阳性细胞数增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动态观察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内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一9)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作用,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损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和脑出血模型组(出血组),分为术后6h、12h、24h、48h、3d、5d、7d共7个时相点,采用尾状核注射自体非抗凝动脉血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对各组进行脑含水量的测定,进行TUNEL染色,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动态测定不同时间点鼠脑内血肿周围脑组织中MMP9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及假手术组中各视野偶见TUNEL阳性细胞。脑出血后6h有凋亡发生,以后逐渐增多,3d达高峰后逐渐下降。出血组大鼠脑内注血后6h开始出现脑组织水含量增加(P〈0.05),3d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退。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无MMP一9蛋白和mRNA表达,出血组MMP一9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脑组织水含量及细胞凋亡的变化趋势一致,并且与脑含水量及细胞凋亡呈正相关(r=0.612,r=0.679,P〈0.01;r=0.671,r=0.735,P〈0.05)。结论脑水肿及神经细胞凋亡参与了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过程,实验性大鼠脑出血早期能诱导血肿周围MMP9蛋白和mRNA表达增强,MMP一9可能参与了脑水肿的形成,并且与脑出血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mGluR5 mRNA在不同时段的表达变化的规律,探讨mGluR5 mRNA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75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组1、3、6、12、24 h及3 d、14 d组及其相对应的假手术对照组,采用大鼠MCAO模型,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mGluR5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假手术对照组mGluR5 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手术组mGluR5 mRNA各时间段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缺血1 h其表达即有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GluR5 mRNA表达6 h达到高峰(F=5.328,P〈0.00),3 d后表达开始下降(P〈0.01),14 d基本降至正常对照水平(P〉0.05)。结论:mGluR5在脑缺血后升高,提示mGluR5在脑梗死中有着重要作用,从而对我们的临床研究指出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Bcl-x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龙组、姜黄素组,每组各24只。各组动物于7、14、28 d随机处死8只,取肺组织采用RT-PCR检测Bcl-xl mRNA的表达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的表达,观察姜黄素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Bcl-xl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对照组Bcl-xl蛋白与Bcl-xl mRNA表达在第7天开始下降,第14天达最低峰,第28天略有回升,但仍低于空白对照组,姜黄素组Bcl-xl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姜黄素组与泼尼松龙组比较7、14 d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8 d姜黄素组Bcl-xl表达高于泼尼松龙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形成阶段应用,姜黄素干预可能通过上调Bcl-xl mRNA及蛋白的表达减轻肺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