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现状及用药趋势,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给药方案,并为我国制定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1年、2002年第一季度各10天处方,对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处方进行分析,包括用药品种、用药频率以及每日治疗费用等。结果此次调查中,老年人糖尿病处方占总处方数的比例均为3.9%,用药平均品种数分别为3.22种和3.16种,用药频率始终居第一位的是二甲双胍,用药总金额始终居第一位的是拜糖平,单纯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比例分别为70.1%和67.4%,单纯使用胰岛素类降糖药的比例分别为13.9%和18.2%,既用口服又用胰岛素类降糖药的比例分别为4.7%和4.4%。结论开展老年糖尿病患者药物经济学研究,更加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老年糖尿病患者门诊处方用药的现状及用药趋势,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制定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有代表性的综合医院22家,调查2007~2011年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门诊处方用药情况,采用最新版的中国糖尿病治疗指南,利用Foxpro6.0数据库操作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北京市2007~2011年门诊老年糖尿患者处方数占总体糖尿病患者处方数的62.93%~65.74%;使用频次前三位的口服降糖药是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和格列喹酮;使用频次始终排在第4位的是注射用降糖药低精蛋白锌胰岛素。联合用药中,多数是5种以内的药物联合使用;老年糖尿病患者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2.86~3.41种;使用频次排在前10位药物品种涵盖了降血压、降血脂、防治心绞痛和抗凝的药物;平均处方费用由2007年的419.33元上升到2011年的555.04元。结论:北京市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遵循治疗中国糖尿病治疗指南,临床医生治疗糖尿病选择用药品种趋于规范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3.
我院口服降糖药的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劲 《中国药师》2004,7(12):961-962
目的: 了解我院口服降糖药的药物利用情况.方法: 查阅我院2001~2003年药品销售和2003年我院门诊药房的全部处方,对口服降糖药的用药品种、药物利用、联合用药情况及其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3年我院口服降糖药的DDDs呈现逐年上升,其中格列齐特、甲苯磺丁脲、二甲双胍位居前列;促胰岛素分泌药销售金额和DDDs均位于第一位;DUI基本合理.结论: 本次调研结果符合糖尿病发展和用药趋势,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5-2007年降糖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降糖药销售金额逐年呈明显上升趋势,降糖药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增加,胰岛素类销售金额增长较快,诺和灵30R的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3年位列第一。在口服降糖药中,促胰岛素分泌剂的市场前景看好。结论:降糖药需求量逐年增大,胰岛素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促胰岛素分泌剂是我院主要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5.
李果 《中国药业》2011,20(18):51-52
目的分析医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方法,对医院2007年至2009年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及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胰岛素增敏剂增幅较大,促胰岛素分泌剂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上升趋缓。结论该院口服降糖药结构调整明显,胰岛素增敏剂有增长过快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2001-2004年我院降糖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降糖药的利用现状及趋势.方法:对2001-2004年我院降糖药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降糖药用药金额逐年增长,年度总用药金额比例逐年增大,其中胰岛素用药金额增长极快,口服降血糖药用药金额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胰岛素品种变化不大,口服降糖药不断有新品种上市,但应用仍以磺酰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为主.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医院处方分析》课题中成都地区11家医院2011~2013年口服降糖药的处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地区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双胍类一直居3年的榜首,单品种药物方面,2013年瑞格列奈销售金额上升为第1位,其次为阿卡波糖、格列美脲;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各年用药频度(DDDs)中均居前3位;二甲双胍DDDs排序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成都地区11家医院口服降糖药用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其选用药物的经济性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近年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使用率、金额及其合理性,发现新型降糖药使用中的处方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6-2020年北京市22家市属医院ASCVD高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门诊降糖药处方,对不合理处方、降糖药金额、药物使用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在2016-2020年,各类新型降糖药使用率呈增加趋势,而胰岛素促泌剂、噻唑烷二酮类、预混胰岛素用量呈下降趋势。降糖药处方平均金额2019年最高,为(392.52±364.04)元,2020年降至(251.82±293.35)元,降幅达35.85%。2017年后处方合格率从89.26%上升至97%以上。结论:新型降糖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高危糖尿病患者,其用药合理性及经济性需要加以监管。在此方面,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推进的处方前置审核、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对提高降糖药处方合格率、降低药品次均费用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助于保障北京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水平及用药合理性,有助于实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益性目标。  相似文献   

9.
2001年~2003年广东省部分医院糖尿病治疗用药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广东省部分医院2001年~2003年糖尿病治疗用药金额,以了解广东省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本文采集"广东省药学会医院用药信息网"收集的购药统计数据,对广东省部分医院2001年~2003年糖尿病治疗药物用药金额进行统计、排序,并加以分析.结果与结论:2001年~2003年糖尿病治疗药物销售金额虽然在药物总金额中所占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但其绝对金额却正在逐年上升;胰岛素制剂占有市场较大份额,市场竞争亦较激烈;在口服降糖药中,胰岛素增敏剂的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0.
胡梅园 《海峡药学》2009,21(8):166-167
对我院2008年降糖药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4张糖尿病患者门诊处方中。单用口服降糖药的统计率达86.35%,单用胰岛素占5.79%,两者联用占7.86%。其中口服降糖药中用药频度(DDDs)前3位分别为:格列毗嗪控释片、二甲双胍缓释片、二甲双胍片。说明我院降糖药物使用以口服降糖药为主,胰岛素使用较少。口服降糖药应用以双胍类、磺酰脲类为主,并多使用控(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药房口服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统计2009-2012年我院门诊药房降糖药物的消耗情况、用药费用、日用药金额(DDC)、品种分布、以及化学类与中成药降糖药的构成比。结果:我院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阿卡波糖、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位于各年度销售金额前3位。二甲双胍在各年度用药频度(DDDs)中均居前3位。2009-2012年格列美脲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在6类化学降糖药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销售金额的构成比居首位。阿卡波糖的DDC居首位。噻唑烷二酮胰岛素增敏剂类降糖药销售金额构成比呈逐年降低趋势。我院口服降糖中成药销售金额的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药使用现状与合理性,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出院的诊断为老年糖尿病的病例100份,对药品的种类、用药频次、联合用药情况及其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00份病例中,使用胰岛素类占比66.2%,主要为普通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联合用药占比91.0%,以胰岛素+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为主。结论我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使用合理。  相似文献   

13.
2000年~2003年广东地区44家医院降糖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 :评价广东地区降糖药的利用现状及趋势。方法 :对2000年~2003年广东地区44家医院降糖药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降糖药用药金额逐年增长 ,占年度总用药金额比例逐年增大。其中 ,胰岛素用药金额增长极快 ,口服降血糖药用药金额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胰岛素品种变化不大 ,口服降糖药不断有新品种上市 ,但应用仍以磺酰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电力医院口服降糖药的药物利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2006年8月北京电力医院西药门诊处方13031张,对其中所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的药物利用度、联合用药情况及其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统计与分析;从本院相关药物数据库取得2003年~2005年该类药品的销售量,观察其用药趋势。结果使用口服降糖药的处方1061张,占调查处方的8.14%,所用药物为第二代磺酰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3年中各种药物用药频度基本保持平稳,部分品种略有逐年上升趋势,89%的品种药物利用指数(DUI)<1。结论用药基本合理;药品的消费趋势与其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贾菊花 《药学进展》2012,36(11):514-518
目的:分析评价江苏省人民医院2007-2010年口服降血糖药物的用药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用药频率排序法,对2007-2010年该院口服降血糖药物的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9年,该院口服降糖药用药金额逐年增长,2010年则呈下降趋势,年均增长率为8.02%。2007-2010年,用药金额排名前4位的药物均是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和瑞格列奈;用药频率排名前4位的药物均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和格列吡嗪。结论:该院口服降血糖药物临床用药基本合理,品牌效应依然存在,合资企业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安全、有效、依从性好、价格适中是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用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进行处方分析,探讨此类药物的疗效以及用药合理性。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取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单一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并且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糖尿病处方进行用药分析。结果研究组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处方联合用药,使用磺酰脲类和双胍类量大,并且逐年增加胰岛素增敏剂,联合用药的情况比较普遍,患者临床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明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治疗中,联合用药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用药合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我院西药降糖药应用情况及趋势,分析降糖药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统计我院门诊2007~2009年西药降糖药使用品种、消耗量、消耗金额,计算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等并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门诊西药降糖药的消耗金额、处方数逐年增长,胰岛素类降糖药消耗金额及处方数增长迅速.结论 门诊患者中糖尿病患者比例逐年升高,我院医师在使用降糖药方面基本遵守科学、合理、安全、经济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陈锡霖 《海峡药学》2011,23(1):136-137
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糖尿病药物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人呈逐年上升趋势。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口服降糖药DDDs排在前三位的依然是格列喹酮.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6~2008年我院抗糖尿病药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以促进临床更合理使用药物。方法:运用药库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我院2006~2008年抗糖尿病药的品种、消耗量、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及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糖尿病药主要为口服降糖药,DDDs占54.78%,抗糖尿病药消耗金额逐年上升,口服降糖药用药频率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二甲双胍、瑞格列奈、阿卡波糖,注射降糖药70-30混合人胰岛素其DDDs排序三年稳居首位,结论:我院抗糖尿病药品种齐全,各种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和新型口服抗糖尿病药的用量将不断增加,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0.
朱深勤 《今日药学》2009,19(11):32-34
目的 了解本院老年患者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08年1月至12月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口服降糖药处方1624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二甲双胍(格华止)使用频率最高,口服降糖药联合用药的比例高达50.9%,居前3位的依次是磺脲类+双胍类、磺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而3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联合用药的比例也达16.1%;口服降糖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情况看,配合使用抗高血压药的频率最高,其次是降脂药.抗焦虑药、抗生素的使用也分别达5.3%和4.2%,仅次于抗高血压药、降脂药.结论 单一口服降糖药治疗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已有逐渐下降趋势;而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仍然是高血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焦虑和感染也应该是今后值得注意的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