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9):46-48
目的评价斜裁包皮带蒂皮瓣加会阴联合皮管治疗会阴型尿道下裂伴阴茎阴囊转位尿道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5月收治会阴型尿道下裂伴阴茎阴囊转位患者37例,应用斜裁包皮带蒂皮瓣加会阴联合联合皮管治疗,其中15例加做膀胱造瘘术,分析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78.38%,平均手术时间(125.23±11.45)min,平均随访时间(6.21±1.84)个月,术后尿瘘率13.51%,吻合口狭窄率5.41%,尿道口狭窄率2.70%,并发症总体发生率21.62%;其余无憩室,无阴茎下弯,阴茎外观满意,均自正位尿道口排尿。结论斜裁包皮带蒂皮瓣加会阴联合皮管治疗会阴型尿道下裂伴阴茎阴囊转位基本都可以一次性完成手术。该方法具有取材方便、皮瓣血运可靠、并发症少、成形阴茎外观满意等优点,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刘家骥 《重庆医学》2008,37(7):765-767
目的探讨尿道板与带蒂包皮内板Ⅰ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采用尿道板与带蒂包皮内板Ⅰ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25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自正位尿道口排尿,尿道外口呈裂隙状,阴茎外观较满意,无阴茎下曲或侧弯,并发症发生率16%(4/25)。其中尿瘘3例,尿道吻合口狭窄1例。结论本术式具有皮瓣血运可靠、成形阴茎外观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阴茎头型和阴茎型尿道下裂的Ⅰ期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横裁转移带蒂包皮皮瓣治疗尿道下裂-期尿道成形术(即Duekett式)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8例采用横裁转移带蒂包皮皮瓣治疗尿道下裂-期尿道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手术成功,成功率87.5%;尿瘘4例(8.3%),行尿瘘修补术;尿道外口狭窄2例(4.2%),经尿道外口扩张后治愈。38例随访4个月-10年,阴茎外观及排尿均良好。结论横裁转移带蒂包皮皮瓣治疗尿道下裂一期尿道成形术外形良好,取材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进横裁包皮带蒂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2月~2011年1月应用改进Duckett术治疗的尿道下裂21例,依尿道口开口位置进行分类,分别为阴茎体型17例,阴茎阴囊型3例,会阴型l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阴茎下弯.同样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月应用传统Duckeet术治疗的尿道下裂24例,分别为阴茎体型20例,阴茎阴囊型2例,会阴型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阴茎下弯.会阴型均应用Duckett+ Duplay术,不纳入研究.结果 本组病例均在术后随访超过半年.外观满意,尿道外口位于龟头正位,裂隙状,外观形似包皮环切术后.改进Duckett术并发尿瘘2例(9.52%),包皮外观紫黑色0例,尿道口狭窄1例(4.76%),尿道扩张后治愈.传统Duckett术并发尿瘘5例(20.83%),包皮黑紫色伴结痂2例(8.33%),痂自退后愈合,尿道狭窄3例(12.50%).结论 改进Duckett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容易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皮瓣在尿道下裂及术后尿瘘修复手术的效果。方法1998年-2004年间共手术治疗尿道下裂及尿瘘171例,采用阴茎背腹侧及阴囊组织皮瓣成形新尿道及尿瘘内口。其中尿道板尿道成形术(Snodgrass)87例,带蒂岛状包皮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45例,带蒂岛状包皮皮瓣加原位阴囊皮瓣(Duckett Dup-play)9例,带蒂岛状包皮皮瓣相嵌(Onlay)14例,尿道口近端带蒂皮瓣翻卷(Mathieu)11例,局部推进皮瓣术5例。结果随访6-24个月,出现尿瘘25例,尿道狭窄2例,成功率84.2%。结论针对患者阴茎头发育情况,可利用皮肤的多少、有无矫形史、弯曲程度及尿道口的位置合理运用相适应皮瓣,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使阴茎外形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6.
对27例阴茎型尿道下裂患儿,横行裁取阴茎背侧岛状带蒂包皮瓣制成皮管,于血管蒂中部无血管区戳孔,穿过阴茎翻转至腹侧,与原尿道远端吻合。27例均Ⅰ期修复成功,术后并发尿瘘2例及尿道外口狭窄1例,阴茎外观满意。提示应用改良横裁岛状包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Ⅰ期修复阴茎型尿道下裂,皮管缝合处紧贴阴茎腹侧白膜,两侧被血管蒂覆盖,极大地减少了尿瘘发生。  相似文献   

7.
带蒂包皮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2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带蒂包皮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 分析21例尿道下裂患者应用带蒂包皮管尿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一期手术成功16例,排尿通畅,阴茎外观接近正常;尿瘘3例,尿道外口狭窄1例,吻合口狭窄1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带蒂包皮管尿道成形术是治疗尿道下裂的一种较理想方法,具有取材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阴茎外观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带蒂包皮皮瓣在尿道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采用带蒂包皮皮瓣尿道一期成形术找出对于冠状沟型和轻度阴茎型尿道下裂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带蒂包皮皮瓣成形尿道的方法,手术43例.结果43例均获得随访,一期治愈36例,占83.7%.引起尿道外口狭窄1例,尿道吻合口狭窄3例,经行尿道扩张2~3个月治愈.尿瘘3例,其中1例自行愈合,余下2例经二期手术治愈.结论带蒂包皮皮瓣尿道一期成形术是冠状沟型和轻度阴茎型尿道下裂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提高尿道下裂术后质量,防止尿道成形术后尿道口狭窄.方法:以43例1.5~14岁Ⅱ~Ⅲ度尿道下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带蒂包皮皮瓣,阴囊带蒂皮瓣和阴囊与包皮联合皮瓣作新尿道材料,施行尿道正位开口尿道成形术.采用自行研制的喇叭形硅胶尿管套置入尿道外口内,固定在适当位置,8~10d随尿管拔除.同期随机选择1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手术模式而不置入硅胶尿管套的方法.两组病儿均经3个月至3年的相继随访.结果:研究组43例出院后均无尿道外口狭窄发生,并发尿瘘4例,半年后行尿瘘修补术.对照组术后有2例尿道外口狭窄,尿瘘3例.尿道口狭窄的2例,行扩张术后1例改善,1例反复扩张失败被重行阴囊皮瓣尿道成形术.两组对比,经统计学处理,X2=0.044,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该装置对防止尿道正位开口尿道成形术后发生尿道口狭窄有重要作用,是提高术后尿道外口质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提高尿道下裂术后质量,防止尿道成形术后尿道口狭窄。方法:以43例1.5~14岁Ⅱ~Ⅲ度尿道下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带蒂包皮皮瓣,阴囊带蒂皮瓣和阴囊与包皮联合皮瓣作新尿道材料,施行尿道正位开口尿道成形术。采用自行研制的喇叭形硅胶尿管套置入尿道外口内,固定在适当位置,8~10d随尿管拔除。同期随机选择1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手术模式而不置入硅胶尿管套的方法。两组病儿均经3个月至3年的相继随访。结果:研究组43例出院后均无尿道外口狭窄发生,并发尿瘘4例,半年后行尿瘘修补术。对照组术后有2例尿道外口狭窄,尿瘘3例。尿道口狭窄的2例,行扩张术后1例改善,1例反复扩张失败被重行阴囊皮瓣尿道成形术。两组对比,经统计学处理,x^2=0.044,P<O.05,有显著差异。结论:该装置对防止尿道正位开口尿道成形术后发生尿道口狭窄有重要作用,是提高术后尿道外口质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斜形带蒂包皮皮瓣Ⅰ期修复尿道下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斜形带蒂包皮皮瓣Ⅰ期修复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尿道下裂患儿25例,其中阴茎体型20例,冠状沟型5例。均采取斜形带蒂包皮皮瓣行Ⅰ期尿道成形术。结果3例发生尿瘘,1例发生尿道狭窄。结论应用斜形带蒂包皮皮瓣具有皮瓣血供丰富,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手术成形效果好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冠状沟型及阴茎体型尿道下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横截包皮带蒂岛状皮瓣一期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采用横截包皮带蒂岛状皮瓣一期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56例,其中阴茎头型14例,阴茎体型32例,阴囊型10例。结果:一次性手术成功42例(75%)。手术后出现尿瘘16例(28.6%),其中6例于手术后3月内尿瘘自愈,8例于手术6个月后行尿瘘手术修补治愈。2例尿道裂开,6个月后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愈。无1例出现尿道狭窄。结论:横截包皮带蒂岛状皮瓣一期成形术是治疗尿道下裂的一种较好的基本手术方法,术中保证带蒂岛状皮瓣良好的血供和术后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带蒂双面包皮皮瓣尿道成形术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提高先天性尿道下裂一期手术成功率 ,研究设计了带蒂双面包皮皮瓣尿道成形术 (PPDIF) ,并总结分析几种一期尿道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1988年~ 2 0 0 1年间 ,应用不同方法的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 190例 ,对比分析单面、双面皮瓣尿道成形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阴囊隔皮瓣法尿道成形术的治愈率 92 .9% ( 13 /14 )、游离膀胱粘膜法尿道成形术治愈率 43 .7% ( 7/16)、Duckett术治愈率 83 .3 % ( 3 0 /3 6)、加盖Duckett术治愈率 77.8% ( 2 8/3 6)、Duckett +Duplay术治愈率 5 0 .0 % ( 4 /8)、PPDIF术治愈率 88.9% ( 16/18)、加盖PPDIF术治愈率 94.4% ( 3 4/3 6)、PPDIF +Duplay术治愈率 84.6% ( 2 2 /2 6) ,其中双面皮瓣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单面皮瓣。结论 :带蒂双面包皮皮瓣尿道成形术的设计应用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 ,与Duckett术相比 ,本术式能明显降低尿瘘发生率 ,且成形后阴茎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14.
报告18例有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应用带蒂包皮内板,正位尿道口尿道成形术。年龄1.5岁-7岁,其中4例于原尿道吻合口处发生尿瘘,手术成功率为78%。手术要点为:阴茎皮肤脱套后充分矫正阴茎下弯,适当游离带蒂包皮内板以免缝合后出现阴茎扭转,新尿道缝合面朝出阴茎白膜以减少尿瘘发生率,阴茎头隧道宽畅以免发生尿道远端狭窄,剪去残留则包皮的皮缘犄角,以免皮缘坏死。  相似文献   

15.
对98例尿道下裂进行各种方法的处理,其中2例家族性尿道下裂行激素女性化治疗,1例真两性畸形行男性尿道成形术,5例作其他处理外,其余90例分别行皮条法40例、皮管法39例、膀胱粘膜法11例尿道成形术。随访3个月~8年,对三种术式进行分析对比(P<005),认为从术后并发症、成功率等方面看,以分期皮条埋藏法尿道成形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尿道下裂一期成形术的成功率。方法:采用带蒂包皮皮管一期手术修复尿道下裂20例。结果:20例全部一次成功,无尿瘘。轻度尿道口狭窄1例,尿道口扩张后治愈;阴茎扭转1例,未予特殊处理。其余外观和功能正常。结论:包皮内板菲薄柔软,伸展性强,是理想的尿道成形材料。该术式适用于阴茎型和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手术术式的选择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03年5月一2008年9月期间收治的93例确诊尿道下裂患者,对阴茎头型患者采用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法(MAGPI术式);尿道口在阴茎体外2/3段伴有阴茎轻度下弯者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法或加盖岛状皮板法(Snodgrass术或Onlay术);有严重阴茎下弯的所有阴茎体型采用横裁或纵裁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Duckett术);阴囊型或会阴型用阴囊中缝皮管加横裁包皮岛状皮瓣成形尿道(Duplay联合Duckett术);对重度尿道下裂患儿采用弧形带蒂阴茎阴囊联合皮瓣尿道成形术;对腹侧包皮外板发育良好患儿及合并阴茎下曲的患儿采用腹侧带蒂帽状包皮皮瓣法。结果:治愈82例,并发尿道瘘6例,尿道狭窄5例,治愈率为88.1%(82/93)。81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3.5个月(1~42个月),随访期间患儿排尿正常。结论:尿道下裂术式的选择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据术者的经验及患者尿道及阴茎、阴囊皮瓣发育情况选择。细心周到的术后护理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刘孝华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9):1052-1053
目的观察阴囊中缝皮瓣联合矩形包皮内板皮瓣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04年3月—2010年12月32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均采用阴囊中缝皮瓣联合矩形包皮内板皮瓣Ⅰ期尿道成形治疗,对术后的愈合情况及尿瘘、皮瓣坏死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施行阴茎伸直及尿道成形术,32例患者尿道皮瓣完全成活,无一例发生坏死,阴茎完全伸直。发生尿漏4例,尿道狭窄1例,阴茎轻度扭转1例。4例尿漏患者均于6个月~1年行尿瘘修补术后愈合;1例尿道狭窄患者行尿道扩张后痊愈;1例阴茎轻度扭转,未行特殊处理,1年后复查外观接近正常。结论阴囊中缝皮瓣联合矩形包皮内板皮瓣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可有效减少尿瘘发生率,皮瓣成活率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