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搏证治方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医虽无“早搏”病名的记载,但从对脉律不整的形态及其症状的描述来看,“早搏”应属“惊悸”、“怔忡”、“脉结代”等范畴。所谓惊悸、怔忡,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与现代医学所说的早搏颇为一致。自汉·张仲景首创炙甘草汤治疗“脉结代、心动悸”以来,历代医家创制了大量的有效方剂。笔者根据古今有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中医治疗早搏的大法及遣药组方的基本规律,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养心汤治疗早搏22例通城县中医医院(437400)曾文新早搏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笔者自1990年以来,运用养心汤治疗早搏2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2例中,男15例,女7例;年龄均在38岁以上;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1年...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早搏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中原  刘红 《河南中医》2000,20(6):71-72
过早搏动又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严重者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室颤而导致死亡。早搏在祖国医学上属“心悸”、“怔忡”等范畴,现将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早搏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中医药对早搏的治疗 惊悸的发病原因主要为惊扰、水饮、虚劳、汗后受邪等,主要责之于血虚与痰火,刘弼臣教授认为心悸与心、脾、肺三脏有关,并提出“邪毒侵心,正气虚弱”、“心常有余,肺常不足”等观点;郭维琴教授提出“心至血脉,肾主一身之元气可温煦五脏,故心肾阳虚无力鼓动血脉可致脉迟、心悸。”因此,根据心悸病因…  相似文献   

4.
早搏又称期前收缩,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属于中医“心悸”“怔忡”的范围,导师李玉峰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认为早搏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心阴阳的失调,因此,治疗当调和阴阳,常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天王补心丹为主方辨证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几乎在每次健康检查时,总有一些人被检出有心脏“早搏”。因而,“早搏”这个词儿似乎人人皆知,但对“早搏”是怎么回事儿并不都清楚。由于缺乏这方面常识,有的人思想压力很大、精神十分紧张,或者滥用药物,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现将人们常问及的几个问题,作一简要回答。  相似文献   

6.
炙甘草汤加味治疗早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论》的炙甘草汤是治疗“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的一个方剂。后世多用其治疗心律失常。但心律失常包括范围较广,笔者临床体会。炙甘草汤治疗早搏更为合适。通过对30例早搏患者的临床观察,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疗效,观察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共30例患者,男14例,女16例,年龄42~64岁,平均年龄47岁,诊断为室性早搏21例,房性早搏9例,未收集到是结性早搏。2中医辩证分类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指早搏分为:气阴两虚、阴虚温湿,肝肾阴虚,心肾不交,气滞血瘀五…  相似文献   

7.
早搏,是提前出现的心脏搏动,又称为期前收缩或期外收缩,经心电图检查可明确早搏的类型。常见的早搏有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早搏在老年人当中颇为常见,约有40%健康老人有偶发房性或室性早搏。早在1年前,笔者便发现自己间或有“心冲”现象,发作时间没有规律,有时10天半个月1次,有时数天便有1次。在“心冲”时,感到整个心房往上翻涌,稍纵即逝。下次  相似文献   

8.
几乎在每次健康检查时,总有一些人检出有心脏“早搏”。因而,“早搏”这个词儿似乎人人皆知,但“早搏”是怎么回事儿却好像人人不知。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医学常识,有的人思想压力很大、精神十分紧张,或者滥用药物,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现对常见“早搏”做一并不常见的描述: 正常人的心脏搏动,是由一个位于右心房的“总司令”——窦房结来控制的。窦房结按时发生一定频率的冲动,通过像电线一样的心脏传导系统,传到心房和心室的肌肉,  相似文献   

9.
抗早搏丸治疗早搏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书敏  赵新爱 《新中医》2003,35(1):31-33
目的:观察中药抗早搏丸治疗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例早搏患者按3:2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应用抗早博丸(由炙甘草、当归、苦参、常山、 红参、黄芪、丹参、川芎、清半夏、麦冬、五味子、酸枣仁组成)治疗,对照组80例应用心律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82例,有效3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显效34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8.7%。2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抗早搏丸治疗早搏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见于多种心血管系统疾患,患者轻者活动受限,重者可危及生命。我们在治疗早搏的有效中药制剂“养心复脉口服液”研究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原处方又加以筛选优化制成无糖型颗粒剂——脉安颗粒。用其治疗各类早搏患者36例,  相似文献   

11.
脉安颗粒由人参、丹参、徐长卿、郁金、苦参五药组成 ,在临床上用于各类早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拟从中医方剂配伍的角度对该方治疗早搏的机理作一分析探讨。1 审证—抓住病机要点方从法出 ,法随证立。审证求因是立法处方的首要前提。早搏主要属于祖国医学“惊悸”、“怔忡”等范畴 ,其临床表现 ,在《内经》中已有记载 ,如《素问·举痛论》之“惊则心无所倚 ,神无所归 ,虚无所定 ,故气乱矣”,《素问·至真要大论》之“心中澹澹大动”,《灵枢·本神》之“心怵惕”、“其动应衣”等 ,均生动地描述了本病的主要症状。对于早搏病因病机的认…  相似文献   

12.
黄连阳和汤治疗“早搏”26例郑怀文王喜牟时泽甘肃省敦煌市中医医院(736200)我们自1992年至1995年,以黄连阳和汤为主治疗“早搏”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最小者34岁,最大72岁。原发病为冠...  相似文献   

13.
早搏是心脏从异位节奏点发出的过早激动,以致作出比原来秩序为早的额外收缩。它一般不引起自觉症状,若频繁出现,可有心悸、胸闷、头晕等感觉。其成因多为情绪激动、过度疲劳、胃肠胆道疾患及各种心脏病、药物的毒性作用所引起。它归属中医惊悸、怔忡、胸痹、眩晕等范畴讨论。下面就临床治疗谈谈个人体会。一、补气养血是早搏治疗的首要关键早搏临床最突出的症状是心慌、胸闷、头晕,而这三大症状出现的共同病理基础是气血亏虚。《景岳全书·眩运》云:“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云:“怔忡者  相似文献   

14.
早搏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属祖国医学之“心悸”、“怔忡”,“惊悸”等病的范畴。临床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乏力,心悸,心慌,心前区不适及坠落感。近年我们用复方广木香胶囊(元气康胶囊)治疗早搏66例,获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66例中男性24例,女性42例;年龄16-74岁;病程半年-15年;其中冠心病2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6例,病毒性心肌炎12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植物神经紊乱4例,不明原因7例。早搏次数最少6次/分,最多21次/分。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52例,其中连发早搏8例,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3例,多源性2例,并行心律2例,室上性早搏19例,其中房性13例,…  相似文献   

15.
王守富  徐毅 《中医研究》2000,13(1):18-19
陈阳春研究员系第二批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河南省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从医40年,擅长诊治心血管疾病,本文就其诊治心脏早搏的经验简介如下,裨益后学。1辨别早搏属性 心脏早搏,又称期前收缩,通过十二导联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即可确定早搏的有无、类型(房性、交界性或室性)及其发生频度。有人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人群中早搏的发生率,几乎90%的人发现了早搏。然而并非所有的早搏患者均需治疗,故在治疗前就有必要辨别早搏的属性,病理性亦或良性。病理性早搏予以处理,而良性早搏则不必治疗。病理性早搏又…  相似文献   

16.
苗凌娜 《国医论坛》2004,19(2):10-11
心脏过早搏动,简称早搏,又称缺脉,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率失常,属祖国医学“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笔者运用《伤寒论》方炙甘草汤加味治疗该症疗效较为满意,现举验案3则以示其治。1高血压早搏邓某,女,48岁,1999年4月15日初诊。患者经常感到心慌、头晕,近因家庭琐事而心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83年秋至1989年底用自拟三合汤治疗早搏27例,均有胸闷、心慌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证实有早搏存在,结合其他有关检查确认无器质性病变;其中,女19例,男8例;14~19岁者3例,20~29岁者16例,30~39岁者5例,40岁以上者3例;室性早搏25例,房室交接性早搏2例;11例在发病之先都有发热、鼻塞、咽痛等“感冒”的临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早搏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中医药治疗早搏的研究越来越多,笔者在应用生芪汤治疗早搏时发现:辨证论治在治疗早搏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室性早搏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从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炙甘草汤治疗早搏83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源于《伤寒论》的炙甘草汤是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名方,现多治疗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的各种心血管系统疾病。早搏是临床心律失常中常见症状之一。为了探讨炙甘草汤治疗早搏的临床意义,我们于1995年至1996年应用炙甘草汤治疗房早和室早病人83例,收到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