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2年10月10日,我国地学界一百多位钻探工程专家、学者相聚江苏省东海县,隆重举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主孔取芯钻进开钻仪式暨钻探技术成果报告会”。 “大陆科学钻探”是伸入地球内部直接观察陆壳  相似文献   

2.
《探矿工程》2007,34(3):21-21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王达、张伟、张晓西等著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钻探工程技术》一书于2007年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88万余字,由刘广志院士和李世忠教授撰写了序言,全面介绍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的钻探施工理论与工程实践,汇集了科钻一井钻进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数据、资料,展示了我国在科学钻探工程研究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成果。  相似文献   

3.
大陆科学钻探是"入地"的重要手段,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事业开展15周年以来,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全球地学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01年实施的中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钻(5158m),成果辉煌,影响巨大。继后,又开展了青海湖环境科学钻探、松辽盆地白垩纪科学钻探、柴达木盐湖环境资源科学钻探,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以及中国大陆科钻资源集成计划,总共钻进约35km,显示了中国科学钻探方兴未艾的景象。为纪念国际大陆科学钻探20周年(1996~2016)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周年(2001~2016),本文回顾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年来的艰辛和奋斗的历程,展望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大陆科学钻探是“入地”的重要手段,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事业开展15周年以来,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全球地学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01年实施的中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钻 (5158m),成果辉煌,影响巨大。继后,又开展了青海湖环境科学钻探、松辽盆地白垩纪科学钻探、柴达木盐湖环境资源科学钻探,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以及中国大陆科钻资源集成计划,总共钻进约 35km,显示了中国科学钻探方兴未艾的景象。为纪念国际大陆科学钻探20周年(1996~2016)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周年(2001~2016),本文回顾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年来的艰辛和奋斗的历程,展望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2011年3月18日,纪念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委员会成立五周年暨2011年年会在北京举行。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出席并致辞,希望大陆科学钻进一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助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相似文献   

6.
《探矿工程》2005,32(4)
2005年4月18日上午,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施工现场举行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竣工典礼,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典礼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曾培炎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胜利竣工表示祝贺。他说,积极开展大陆科学钻探,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地壳结构,探索解决资源环境矛盾的途径,丰富对生命科学、气候变化的认识,掌握地球运动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动态     
《探矿工程》2007,34(5)
欢迎订阅《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钻探工程技术》一书本刊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王达、张伟、张晓西等著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钻探工程技术》一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88万余字,介绍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的钻探施工理论与工程实践,汇集了科钻一井钻进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资料,展示了我国在科学钻探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成果。全书除绪论外,分四篇共十八章。第一篇介绍了世界科学钻探概况、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发展历程及工程技术准备;第二篇介绍了科钻一井钻探工程设计、现场建设、钻探设备和施…  相似文献   

8.
《探矿工程》2011,(3):70-70
3月18日,纪念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委员会成立5周年暨2011年年会在北京举行。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出席并致辞,他希望大陆科钻进一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助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勘探技术研究所大口径牙轮钻头全面钻进技术和金刚石提钻取心、液动锤钻进技术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先导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耿瑞伦1大陆科学钻探概述地球科学从形成迄今已有250年左右历史,如今不断地向深度广度发展。以科学探测为目的的包括大陆和海洋在内的科学钻探,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实施了30余年,并已取得辉煌成就。科学钻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筹备工作人事记(续3)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SDC)筹备工作,近年来获得迅速进展。·先后召开了三次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选址研讨会。第一次;1992年4月,北京;第二次:1993年5月,北京;第三次:1996年1月,合肥。·中国地质超深钻探(...  相似文献   

12.
《探矿工程》2006,33(1):62-64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之一,位于江苏东海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科钻一井”自2001年6月25日开钻,至2005年3月8日,连续钻探1353天,在进尺达到5158m时胜利完钻,取得了钻探工程技术的重大突破,获得了许多创新件成果和重大科学发现,培养了一批地质科学领军人才和钻探工程技术精英,被称为中国钻探技术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大陆科学钻探施工用钻探技术和施工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伟 《探矿工程》2002,(3):58-61
国外实施大陆科学钻探采用的钻探技术有地质岩心钻探技术,石油钻探技术,组合式钻探技术,以及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深钻技术,分别介绍了它们各自的技术特点及优缺点,并介绍了科学深孔和超深孔的2种施工战略,即超前孔裸眼钻进方法和双孔方案。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承担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科研项目——具有创新和多技术集成的三合一(液动锤 螺杆马达 绳索取心)钻具,其技术优势为:利用绳索快速打捞内管钻具,大幅度减少提下钻时间;利用螺杆马达井内回转,降低钻进扭矩,保护井壁安全;利用液动潜孔锤进行冲击载荷碎岩,提高钻速,减少岩心堵塞。该钻具于2004年5月17日-6月9日在中国大陆科学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实施概况及其取心钻进技术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钻探是为包括构造运动、气候变迁、火山喷发、地震机理、陨星撞击等基础地学研究领域,提取地球深部信息、建立地下长期观测网络的科学工程。开展科学钻探,不仅将促进我国地学基础理论研究走向国际前沿,实现从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的转变,还具有拉动我国钻探工程整体进步,提高其技术、学术水平和国际地位的工程技术意义。在通过科学钻探获取的地下信息中,岩心是直接反映地球演变历史的实物资料,也是最为地质学家所重视的研究资料。我国自2001年启动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以来,素以全过程连续钻取岩心和对岩心的高质量要求著称于世。本文概略介绍了我国已成功实施的4项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着重介绍了在工程中形成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钻探取心钻进技术体系:井底动力取心钻进系统、大口径长回次钻程取心钻进系统、极复杂地层原状取心钻进系统,以及各类岩心的无损出管方法,介绍了各钻进系统在工程应用中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SDC)的发展、实施状况,阐述了大陆科学钻探的深远科学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技术特点及科技界对大陆科学钻探活动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面临解决的关键地球科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志琴 《地球学报》1995,16(1):101-106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面临解决的关键地球科学问题许志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关键词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是当代地球科学的重大前沿课题,是与航天技术并驾齐驱的又一高科技工程,这一点已为国际地学界所共识。  相似文献   

18.
夏威夷科学钻探项目的钻探技术和施工情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伟 《探矿工程》1999,(4):52-53
1999年4月5~10日,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科学顾问组和执委会会议在夏威夷召开,会议的日程之一是参观正在施工的、设计孔深4500m的夏威夷科学钻孔的钻探现场。由于我国正在准备实施5000m科学钻探工程,因此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的科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质调查局网消息,2004年12月21日14时16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钻进到井深5000m,这意味着这一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原定钻井工程目标已经达到。由于科钻一井的施工计划最近稍微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完钻井深被定为5100m,因此目前钻井施工仍在进行。  相似文献   

20.
“科钻一井”钻探施工技术概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达张伟 《中国地质》2005,32(2):184-194
文章介绍了中国第一个硬岩、深孔、连续取心钻探项目——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的钻探实施情况,涉及该井的钻探技术设计、钻孔结构和套管程序、进行取心钻进、扩孔钻进和纠斜钻进时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此外,还介绍了科钻一井的施工过程以及在钻进施工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和采取的解决措施、获得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的来说,科钻一井施工采用了许多特殊和新型的钻探技术,施工获得了高效、优质和低成本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