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胆囊管探查加排石仪预防取石后胆囊结石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胆囊结石患者,均采用微创手段于右肋下胆囊区建立取石通道,利用纤维胆道镜取净胆囊结石,治疗组术中用超细胆道镜探查胆囊管,术后定期使用排石仪预防结石复发。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厚度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胆囊收缩功能优于对照组,胆囊壁厚度薄于对照组,治疗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6例复发。结论:胆囊管探查加排石仪是预防取石后胆囊结石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选择性保胆取石术后服用我院自拟中药陷胸三金汤内服预防胆囊结石复发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腹腔镜,切开胆囊底,应用纤维胆道镜进行取石,保留功能良好的胆囊,术后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5天治疗组内服我院自拟中药陷胸三金汤,对照组服用胆石利通片,均为2~4疗程,预防胆囊结石复发。结果:82例保胆取石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3~5天痊愈出院。随诊6~41个月,治疗组症状消失或减轻者占95.2%以上,复查B超胆囊壁变薄者占61.9%,胆囊收缩功能比术前更佳者占52.4%,1例提示胆泥形成,治疗后消失,其它未见结石复发。对照组症状消失或减轻者占87.5%,复查B超胆囊壁变薄者占45.0%,胆囊收缩功能比术前更佳者占37.5%,3例提示胆泥形成,结石复发1例,治疗后消失。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陷胸三金汤预防胆囊结石复发临床疗效优于胆石利通片,有临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利胆护胆汤对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选病例标准,随机选择183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91例。治疗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1年内在消炎对症治疗基础上,分阶段给予中药利胆护胆汤口服治疗;对照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仅给予消炎对症治疗。所有病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反流性胃炎食道炎、胆总管结石发生率;2年后B超检查胆囊壁的厚度、胆囊收缩功能,统计胆囊结石复发率等。结果:对照组2年后胆囊结石复发7例(复发率占7.7%),治疗组胆囊结石复发1例(复发率1.1%),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2年后胆囊壁厚度为(2.5±0.5)mm,薄于对照组(3.5±0.6)mm,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2年后胆囊收缩功能(48.0±4.5)%也优于对照组(34.0±3.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所有患者自诉服药后无腹胀、纳差、呕吐等现象,食欲好,服药后未发现消化系统以外的其它不良反应或症状。3例患者自诉服药后偶尔出现大便次数增加,但不影响生活,未予处理,数天后症状消失。而对照组有5例患者在劳累、过量进食油腻饮食后出现程度不等的右上腹胀满、纳差,需要口服利胆药物干预,2例胆囊结石复发病例经再次保胆取石手术后按照治疗组方案给予治疗,康复。2组术后2年内均未发现胆总管结石和反流性胃炎食道炙。结论:中药利胆护胆汤能改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功能,降低术后胆囊结石的复发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利胆健脾法预防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后患者胆囊结石的复发。方法:将120例行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未进行任何干预,治疗组服用胆胃舒冲剂,2年后,观察胆囊壁的厚度及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胆囊壁厚度明显变薄(P〈0.001),胆囊收缩功能明显增强(P〈0.001),对照组有2例结石复发,治疗组未见结石复发;结论:利胆健脾法能减轻及消除胆囊壁的炎症,增强胆囊的收缩功能,有助于预防胆囊结石的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耳压及推按运经仪预防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结石复发的效果;方法:将78例保胆取石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9例,分别予不同治疗,2年后观察胆囊壁的厚度及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胆囊壁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收缩功能则高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有1例结石复发。结论:耳压及推按运经仪能减轻及消除胆囊壁的炎症,增强胆囊的收缩功能,有助于防止胆囊结石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胆囊结石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中医治疗防治术后结石复发。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结论: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创伤小、安全可靠,中药可预防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利胆防石散治疗经可视胆道镜取石钳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90例。按照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90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经可视胆道镜取石钳微创保胆取石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和饮食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利胆防石散。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的胆囊壁厚度、空腹胆囊容积、餐后最小胆囊残余容积、胆囊收缩率以及胆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89%)(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前患者胆囊壁厚度、FV、R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胆囊壁厚度、FV、RV、E比较均有改善作用(P0.05);观察组在改善患者胆囊壁厚度、FV、RV、E方面均优对照组(P0.05);2组胆囊结石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可视胆道镜取石钳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的胆囊结石患者结合中药利胆防石散治疗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胆囊壁厚度,并增强胆囊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利胆防石散预防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效果。方法: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8例,两组均采用微创手术,观察组加用利胆防石散治疗,比较两组胆囊结石复发率、胆囊壁厚度。结果:胆囊结石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胆囊壁厚度,观察组薄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胆防石散能够显著降低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的复发率,并降低胆囊壁的厚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利胆防石汤预防胆囊结石保胆取石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保胆取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治疗组口服中药利胆防石汤,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2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治疗组胆囊结石复发2例(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例(16.07%);治疗组胆囊壁厚度小于对照组,且胆囊收缩功能优于对照组。结论:保胆取石术后患者服用中药利胆防石汤,可显著降低胆结石复发率,使胆囊壁厚度减小,增加胆囊收缩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胆宁片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胆囊结石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防结石复发饮食指导,不给予任何防结石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胆宁片,5片/次,3次/d,连续服用3个月。比较2组患者随访期间胆囊结石复发率、胆囊收缩率、胆囊壁厚度、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和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IQLI)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随访至2年时,观察组的结石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GIQ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胆囊收缩率和CCK水平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 05),胆囊壁厚度则显著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口服胆宁片可以通过提高胆囊收缩率和CCK水平、降低胆囊壁厚度,有效地促进胆囊功能恢复,预防术后结石的复发,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大黄灵仙胶囊降低胆石症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大黄灵仙胶囊降低胆石症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6例胆石症手术患者临床治疗和追踪观察1年,患者现代医学处理原则一致,治疗组68例在围手术期及手术后3月口服大黄灵仙胶囊,对照组68例不服中药。结果:治疗组痊愈48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对照组痊愈36例,显效20例,好转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9.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年内残留结石或结石复发率分别为治疗组29.4%(20/68)和对照组47.1%(32/68),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残留结石或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大黄灵仙胶囊可降低胆石症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提高胆石症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2.
利胆排石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胆石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利胆排石汤联合头孢地嗪、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60例胆石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头孢地嗪1.5 g+250 mL生理盐水,gtt,bid,熊去氧胆酸片,150mg,口服,bi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胆排石汤,水煎分服,1剂/d.两组均以5d为1个疗程,每治疗1个疗程休息2d,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率观察组73.33%,对照组50.00%,两组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80.00%,两组差异显著(P<0.05).起效时间、治疗时间、结石排出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分别为(33.08±11.83),(2.33±1.22),(42.54±12.67),(53.78±14.42)d,对照组分别为(45.14±13.78),(3.67±1.30),(62.93±15.65),(72.42±18.65)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胆排石汤联合头孢地嗪、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胆石症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起效时间、治疗时间、结石排出时间、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利胆排石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对胆汁成石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19年8月于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144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72例.2组均给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于术后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胆排石汤治疗;...  相似文献   

14.
变频电针治疗胆石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曼萍 《中国针灸》2006,26(11):772-774
目的:探求治疗胆石症疗效显著、安全实用的方法。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取右侧的期门、梁门、日月、胆俞、肝俞、阳陵泉、胆囊穴,给予变频电针治疗;对照组依次给予中药排石汤、33%硫酸镁40mL、0·5%盐酸30mL及脂餐,做推按运经仪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两组疗效比较,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变频电针疗法疗效肯定,较总攻排石疗法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冯骥 《中医临床研究》2014,(16):121-123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胆囊炎、胆石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药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为保守疗法中的上上之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消炎利胆汤加减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炎伴胆石症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的患者例数一共为100例,来院治疗时间在2016年9月—2018年1月,在随机分组的方式下,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消炎利胆汤加减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上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数据差异较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主症状积分、次症状积分以及总积分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胆囊炎伴胆石症的患者,采用消炎利胆汤加减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较高,能有效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快速恢复患者的身体机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针配合消石丹治疗胆石症60例,与口服胆通等药放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作用、总有效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胆复康冲剂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胆复康冲剂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疗效,非手术胆复康冲剂治疗组200例,以B超为主的检查作治疗前后对比。结果表明:200例中治愈48例(24%),显效76例(38%),好转70例(35%),无效6例(3%),总有效率97%。对胆囊结石直径<0.5cm及泥沙样结石,经胆囊造影有收缩功能的排石率达62%。手术后胆复康治疗组50例,治愈28例(56%).显效18例(36%),好转2例(4%),无效2例(4%),总有效率96%。手术后对照组50例,治愈8例(16%),显效12例(24%),好转15例(30%),无效15例(30%),总有效率70%。手术后治疗组与手术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研究证明:实验组豚鼠肝胆汁的流量为3.7±0.4ml/h,显著高于对照组(2.7±0.1ml/h),P<0.05。实验组豚鼠的成石率(32.4%)明显低于对照组(93.8%),P<0.01,说明实验组豚鼠形成的胆石通过胆道内冲洗作用被排出。  相似文献   

19.
加味复脉饮治疗室性早搏25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符合诊断标准的室性早搏患者 413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5 7例 ,对照组 15 6例。治疗组予加味复脉饮 ,对照组用慢心律 ,两组均治疗 30天。结果 :治疗组显效 12 8例 ,好转 91例 ,无效 38例 ,总有效率为 85 .2 1% (95 % CI=80 .87%~89.35 % ) ;对照组显效 5 3例 ,好转 44例 ,无效 5 9例 ,总有效率为 6 2 .18% (95 % CI=5 4.5 7%~ 6 9.79% ) ;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χ2 =2 9.82 2 7,P <0 .0 1) ;且两组 95 %可信区间不重叠 ;治疗组发生无效患者的危险性较对照组低 (OR =0 .2 9,95 % CI=0 .18~ 0 .46 ) ;治疗组每治疗 4人 ,可较对照组减少 1例无效患者 (NNT=4,95 % CI=3.2~ 6 .8)  相似文献   

20.
肝胆结石片治疗胆石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石方  万尧德 《中医杂志》1997,38(3):158-160
肝胆结石片与胆通对照临床验证435例胆石病例,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总有效率,肝胆结石片组为93.9%,胆通组为72.8%(P<0.005)。本品和胆通均连续服药3个月后做影象学(B超),复查受治者胆石变化比较,溶石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5.20%,对照组为47.27%。试管溶石试验、动物体内药效试验显示,本品对人体三种结石(胆红素结石、胆固醇结石、混合结石)均有不同程度的溶石和防石作用。对胆红素结石和混合结石的溶石和防石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