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法洛四联症 (TOF)右心室功能与手术和预后密切相关 ,本研究运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TVI)测量 3 2例TOF患儿和 3 0例正常小儿三尖瓣环运动速度 ,旨在探讨三尖瓣环运动速度参数评价TOF患儿右心室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TOF组 :3 2例TOF患儿均经本院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并由胸外科手术证实 ,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 5个月至 10岁 ,平均 (4 .3± 3 .6)岁。2 .正常组 :3 0例正常小儿均无心血管疾患 ,体格检查、胸部X线片、心电图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 ,男 15例 ,女 15例 ,年龄 7个月至 10岁 ,平均 (5 .3± 2 .8)岁。二、…  相似文献   

2.
M型超声在新技术 (如食管超声、三维超声等 )推广应用时 ,作用相对减弱。本文应用M型多普勒超声对冠心病和正常病人二尖瓣血流速度测定并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照分析 ,意在探讨M型多普勒超声评价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 30例 ,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 ( 5 1±10 .65 )岁。病例组为我院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8月经临床与心电图确诊为冠心病者 (心肌梗塞 19例 ,心胶痛 7例 ,缺血性心肌病 4例 ) ,男 2 4例 ,女 6例 ,年龄 ( 5 4± 12 .5 )岁 ,均为窦性心律 ,二尖瓣及主动脉病变者除外。超声仪…  相似文献   

3.
葛根素对心肌梗死面积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 (AMI)梗死面积和左心功能与患者的预后有密切的关系 [2 ] ,我们应用 QRS记分 ,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葛根素治疗后 AMI患者的梗死面积、左心室容积及心功能的变化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为本院 1997~ 2 0 0 0年收治住院患者 ,经典型胸痛、心电图表现、心肌酶变化确诊均符合 WHO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32例 ,男 2 2例 ,女 10例 ,年龄 38~ 75岁 (平均 6 1.1岁± 9.6岁 ) ;对照组 2 8例 ,男 2 0例 ,女 8例 ,年龄 39~ 74岁 (平均 6 0 .8岁± 8.8岁 )。所选病例均是急性前壁心肌梗塞 ,剔…  相似文献   

4.
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的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门诊及住院患者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17~75岁,平均(45±16)岁。所有患者均以室间隔基底部和中部肥厚为主,其他室壁不肥厚或稍增厚,室间隔厚度17~26mm,肥厚室间隔与左心室前壁或后壁之比均>1.3。全部患者均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肾脏病史,心电图为窦性心律。选取2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18~69岁,平均(38±13)岁。经体检、生化、心电图及超声心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年龄的癌症患者血压与心电图表现的关系.方法对1268例年龄≥60岁的及1276例年龄<60岁的癌症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与血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血压水平随着年龄增高而增高,年龄≥60岁的收缩压平均为男(121±41)mmHg,女(121±22)mmHg,舒张压平均为男(75±26)mmHg,女(75±27)mmHg;年龄<60岁收缩压平均为男(111±15)mmHg,女(110±16)mmHg,舒张压平均为男(70±11)mmHg,女(70±11)mmHg;②随着血压的升高,临床心电图异常分类,如左室肥厚、左室高电压、ST-T改变、束支传导阻滞、低电压、早搏等的检出率显著升高.结论临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与血压水平、年龄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 5例先天性心脏病二孔型中央型房间隔缺损(ASD)成功进行介入治疗的经验。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3月~ 2 0 0 0年 7月 5例经临床、心电图、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检查证实为单纯先天性心脏病二孔型ASD ,其中男 1例 ,女 4例 ,年龄 6~ 5 4 (平均 3 8.2 2± 19.9)岁。术前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示ASD直径为 15~ 2 0 (平均 17.2± 1.9)mm ,ASD边缘距腔静脉、肺静脉、冠状静脉窦及房室瓣的距离均大于 4mm ,术中伸展径为 2 5~ 2 8(平均 2 6.8± 1.4 )mm。所有病例介入手术中测定肺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二维超声心图测定左室心肌重量来评价洛丁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对左室肥厚逆转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从1996年3月~1997年11月间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查示左室肥厚(LVH)高血压患者47例,其中用洛丁新治疗(A组)共32例。用复方降压片治疗为(B组对照组)共15例。A组中,男24例,女8例,年龄85~40岁,平均58±5.5岁。B组中,男10例,女5例,年龄71~48岁,平均59±3.7岁。两组年龄相近。47例患者  相似文献   

8.
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05~2006-04我们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30例冠心病患者左、右心室舒张功能,并且与正常人对照组30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冠心病组30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7±11.3)岁;其中稳定性心绞痛1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为左冠脉疾病,心功能Ⅰ~Ⅱ级。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3.6±12.1)岁,均无高血压、冠心病史,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正常。1.2方法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取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室壁的运动速度。测量二尖瓣及三尖瓣舒张早期血…  相似文献   

9.
孙仁华 《临床荟萃》1995,10(5):213-214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用来测定心脏舒张功能已得到肯定,是一种无创性心功能测定方法之一。本文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高血压患者左右心室舒张功能参数,以探讨高血压病对左右心室舒张功能影响和左右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关系。 1 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高血压患者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54±10岁,血压23.6±3.06/14.7±1.47kPa;正常人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54±6岁,血压16.3±2.0/9.3±1.3kPa。所有高血压患者在检测当日血压均高于WHO诊断标准,无心肌梗塞、心绞痛病史、无瓣膜病、心衰和各种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0.
谢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618-2618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我院就诊的3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左室功能测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正常对照组(NC)均为健康人,共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0~62岁,平均46岁,经各项检查均无异常.陈旧性心肌梗死组(0MI) 34例,男26例,女8例,为我院住院患者,年龄42~72(平均57)岁,其中广泛前壁15例,下壁10例.前间壁4例.高侧壁+广泛前壁4例(其中2例合并室壁瘤),下壁+后壁1例.仪器采用百胜Du6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扇扫探头,频率2.5 MHz,ECG同步记录心电图.  相似文献   

11.
徐予  徐敏  徐岩 《临床荟萃》1999,14(8):349-350
大量资料证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存在左室舒张功能损害。本研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FI)对老年冠心病各亚组的检测,以进一步了解老年冠心病各亚型和不同时期舒张功能的损害程度。并与放射核素心血管造影(RNAG)舒张功能参数对比,以评价CDFI在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舒张功能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冠心病组97例,男63例,女34例;年龄60~81岁,平均(68±12)岁。其中心绞痛(AP)4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25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30例。冠心病的诊断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对照组(N):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共55例,男36例,女19例;年龄60~78岁,平均(67±10)岁。  相似文献   

12.
张开颜  张薇 《临床荟萃》1996,11(21):984-985
本文就高血压患者右室充盈的改变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改变是否与年龄、心率、血压及左室改变有关。 1 资料与方法 高血压病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41~68岁(51±6岁),其高血压病史为3~26年,均符合WHO诊断标准,检查前1周停用各种降压药,均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检查确定无冠心病、心脏瓣膜病、房室传导阻滞等,所有病例肾功能均正常。对照组38例,年龄40~68岁(51±6岁),男31例,女7例,血压均低于20/12kPa,无其它心脏病证据。应用美国HPSONOS-100cF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相似文献   

13.
选取我院 1995年~ 2 0 0 0年临床诊断肺心病的患者为观察组 ,并排除冠心病、高心病、先心病、风心病以及其它原因导致的心脏疾病 ,其中男 8例 ,女 18例 ,年龄 49~ 63岁 ,平均 5 6.2±6.8岁。正常对照组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3 4~ 5 7岁 ,平均 42 .6± 8.7岁。仪器采用ANALOGICSCIENTIFICASU -0 1C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及TOSHIBASSA -3 5 0A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探头频率 2 .5~ 3 .5MHz。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常规探查各标准切面 ,并根据患者体形适当调整体位 ,测量超声心动图有关参数。超声…  相似文献   

14.
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了75例冠心病人的二尖瓣血流频谱及等容舒张时间,并分析和总结,旨在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心舒张功能。方法与结果一、临床资料正常对照组30例。临床心电图、X线摄片以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男12例,女18例,年龄48~69岁,平均56±6岁。冠心病组75例,根据1979年WHO诊断标准,以及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并经心电图和二维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心肌缺血性改变及DSE阳性者,男性41例,女性34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58±10岁。以上105例均排除了高血压、糖尿病、瓣膜病和其它心脏…  相似文献   

15.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冠心病(CHD)诊断及分类按WHO1979年标准。AMI组76例,其中男46例,共30例,年龄65.7±7.9岁;OMI组51例,其中男35例,女16例,年龄64.3±8.2岁;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组128例,年龄64.3±8.2岁;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组128例,其中男90例,女3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至少1支冠状动脉分支血管≥50%直径狭窄者),其中AMI73例行CAG检查70例异常,OM145例行CAG检查40例异常,心绞痛行CAG检查18例异常,年龄65.1±8.1岁;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56例,男26例,女30例,年龄64.5±8.0  相似文献   

16.
方法与资料本文陈旧性心肌梗塞(OMI)100例,男84例,女16例;年龄:35~75岁,其中30~45岁16例,46~60岁58例,61岁以上26例。54例有高血压病史。做MRI前均行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SG)和放射性核素检查,其中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4例行搭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和临床发展过程.方法选取1989年1月至1999年2月在我院诊治1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病人,其中男13例,女5例;入选时年龄35~69岁,平均(51±7.4)岁,对其临床资料、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长期随访.结果54例随访3.5~13年,平均(7.9±3.1)年,心功能Ⅰ级到Ⅱ级,心电图深倒的T波从(8.7±3.4)mm增加至(10.7±2.2)mm(P<0.01),心尖部心肌厚度(AMA)从(16.6±3.1)mm减少至(14.4±3.7)mm(P<0.01),所有病人都健在.结论本组随访资料显示,经治疗后AHCM患者预后良好,肥厚心肌的厚度有可能减轻,但心电图的T波深倒程度增加,且与心肌肥厚程度不一致,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资料与方法1993年 2月~ 2 0 0 1年 2月在我院高干病房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有 78例 ,均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ISH) ,血压测量采用国际标准化方法[1] 。男 76例 ,女 2例 ,年龄 5 5~80岁 ,平均 (6 7 2± 5 3)岁 ,中位病程 15 3a。排除了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束支传导阻滞。所有患者均无水、电解质紊乱 ,观察期间未使用影响心脏复极药物。另选健康老年人 2 1例作为对照组 ,男 2 0例 ,女 1例 ,年龄 5 6~ 78岁 ,平均 (6 5 4±4 6 )岁。①超声心动图 :按Penn法测定舒张期左室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 (IVST)及左室…  相似文献   

19.
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功能的进行评估。方法ASD患者5 8例,正常对照组3 2例,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RVEDV)、收缩末期容量(RVESV)、并计算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ASD患者、正常对照组RVEDV分别为( 10 1 74±2 5 17)、( 5 9 65±15 0 0 )ml;RVESV分别为( 5 6 81±16 77)、( 2 7 83±9 17)ml;RVEF分别为( 4 4 82±4 5 1) %、( 5 4 11±5 89) % ,2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 <0 0 0 1)。结论ASD患者右心室容量负荷较正常人显著增加,右心功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及X综合征患者(Syn X)的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等非创伤性检查的特点。方法 选取因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77例。CHD组39例,男30例,女9例,年龄(5 7.8±9.7)岁。Syn X组38例,男14例,女2 4例,年龄(5 1.4±8.6 7)岁。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无创检查的资料,以期找到二者的特点。结果 CHD组心电图改变以ST段水平或下斜性压低为主,尤其心前导联压低明显,多可根据ST- T改变的导联判断缺血部位,Syn X组心电图改变多以弥漫的多导联T波改变为主,难以根据ST- T改变的导联判定缺血部位,心前导联双肢对称的深倒置T波为其特征。在QRS波群R波为主的导联CHD组及Syn X组患者ST段压低的例数分别为5 1及33(x2 =5 .7;P<0 .0 5 ) ,T波改变的例数分别为76及97(χ2 =13.8;P<0 .0 0 1)。CHD组超声心动图诊断多为冠心病(34/ 39例)及心肌顺应性下降(3例)。Syn X组超声心动图多无有意义的阳性发现。结论 对于不同意或无条件做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综合分析性别、年龄、症状、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常有助于对心肌缺血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