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球磨工艺参数对醇水系纳米CeO2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行星式球磨机分散醇水系纳米CeO2悬浮液,引入沉淀率及其变化量评价其分散稳定性,讨论了球磨时间、球料比、球磨机转速和纳米CeO2质量分数对分散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破碎力打开团聚体的形式来分析球磨时间的影响,从颗粒受作用次数方面来讨论球料比的影响,球磨机转速是划分研磨力和冲击力的主次地位的重要参数;理论Ce2O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球磨工艺参数(包括粉体质量分数、球磨机转速、球磨时间、球料比和球配比)对微细La2O3水悬浮液分散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获得了优化后的球磨工艺参数,据此制备出的悬浮液的粉体分散率高达97.88%。粒度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工艺参数球磨后得到的La2O3颗粒更加细小,分布更加均匀,计算出单个粒径为6μm的La2O3颗粒经过球磨后可以得到球径为1.5μm的颗粒数与球径为0.25μm的颗粒数之比约为1∶195。根据Stokes定律和爱因斯坦方程获得了微细La2O3颗粒沉降位移及扩散位移与其粒度间的函数曲线,从而揭示出采用优化球磨工艺参数球磨后微细La2O3水悬浮液的高分散机理。  相似文献   

3.
以低品位碳化硅粗粉为原料,通过球磨工艺制备高性能超细碳化硅粉体,研究球磨时间、球料质量比、转速等球磨参数对碳化硅粉体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球料质量比、转速的增加,碳化硅粉体的粒度逐渐减小,粉体振实密度不断减小,但是碳化硅粉体形成的圆锥高度逐渐增大,即碳化硅粉体的流动性逐渐变差;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X射线衍射强度减小,衍射峰宽化显著增加,说明通过球磨细化了碳化硅的晶粒度;最佳球磨参数是转速为200 r/min,球料质量比为10,球磨时间为40 h。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行设计的卧式行星球磨机,在公转转速为300 r/min、自转与公转转速比为2.5的条件下,研究装球率、料球体积比、填充率对水泥熟料粉磨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品粉体产率随装球率的增大呈增加趋势,在装球率为6.00%~10.51%时尤为明显,装球率大于10.51%时,增加趋势开始变缓;在固定填充率下,料球体积比为0.5时,成品粉体产率最大为65.80%;料球体积比为0.5,总填充率为35%时,成品粉体产率最大为68.56%。  相似文献   

5.
以阿拉伯树胶为分散剂,以乙二醇水溶液为分散介质,采用球磨分散法制备了用于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的碳包铜纳米悬浮液.通过分光光度法和沉降法研究了分散剂含量、球磨时间及球磨转速等因素对碳包铜纳米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其分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阿拉伯树胶能有效地分散碳包铜纳米颗粒,得到均匀、稳定的碳包铜纳米悬浮液.当阿拉伯树胶的质量分数为0.1%、球磨时间为2h、球磨转速为250r/min时,分散效果最佳.阿拉伯树胶对碳包铜纳米颗粒的稳定分散作用主要是通过空间位阻机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向旋转球磨粉碎技术制备了超细木炭、竹炭粉,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粉碎效果的影响,并对普通球磨粉碎、双向旋转球磨粉碎原理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此两种物料,球的大小级配是不同的,应根据粉碎物料的性质而定,球料比按8:1,粉碎腔内装填系数为50%~70%,球磨机的转数与内搅拌器转数之比为1:3时对粉碎效果有利。与普通球磨机、普通搅拌磨进行了对比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双向球磨机粉碎效果好,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王波  刘冬冬  董中奇  孙会兰  刘佳佳 《材料导报》2015,29(19):79-81, 88
综述了机械合金化工艺制备Cu-Cr合金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Cu-Cr机械合金化的基本原理;Cu-Cr粉末机械合金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球磨时间、球料比,填充率、球磨机转速、过程控制剂、球磨温度等;Cu-Cr合金机械合金化过程的缺陷。简要讨论了机械合金化方法生产Cu-Cr合金粉末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了制备粒度小于10μm的超细清水营煤粉,采用球磨机对煤粉进行研磨,利用激光粒度仪对超细煤粉进行了粒度分析,得出球磨时间、球煤质量比、填充率、转速等主要因素与煤粉碎效果的关系,确立清水煤超细粉碎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湿磨方式,在球煤质量比为15∶1、填充率为0.45、转速为100 r/min的工艺条件下,经7 h研磨,清水营煤粉的粒度可达到2.596μm。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能球磨与化学分散剂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球磨工艺参数及分散剂种类对微米α-Al2O3粉体分散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配制稳定的微米α-Al2O3抛光液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球磨对微米α-Al2O3的分散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若加入分散剂共同进行球磨,在一定的工艺参数下,可以获得良好的分散效果。在球料比为10∶1,pH值为10.5,球磨机转速300r/min的条件下,得到均匀稳定的微米α-Al2O3分散液的最佳分散工艺为:球磨时间60min,SHP作为分散剂且质量分数为1%。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20nm、200nm、500nm和5μmCeO2粉体在醇水混合介质中的粒度分布、表面电性及分散稳定性,研究了不同粒径级别超细CeO2粉体在体积比为1∶1的醇水系悬浮液中的超声分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超声功率和超声频率下,不同粒径级别醇水系CeO2悬浮液均存在最佳超声时间。不同粒径级别醇水系CeO2悬浮液的表面电性各不相同;纳米级和亚微米级CeO2在醇水中所带Zeta电位为正值,微米级CeO2的Zeta电位为负值,悬浮液中CeO2粉体的平均粒度越大,其电位绝对值越小。不同粒径级别醇水系CeO2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能各不相同;从超声结束后的分散效果来看,亚微米CeO2粉体在醇水混合介质中的分散性能最好;从多个沉降时间段内的稳定性来看,纳米CeO2粉体在醇水混合介质中的稳定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工艺对永磁铁氧体预烧料进行粉磨处理,以平均粒度测试仪结合沉降法比较颗粒料粒度及其分布,利用永磁铁氧体标准测量装置及压力试验机对产品相关磁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传统粉磨工艺相比,在2个阶段中不同速度、钢球直径、料-球-水质量比的粉磨工艺的球磨效率提高22%,成型周期缩短8%以上,磁体的综合合格率提高7.6%以上,产品承受负荷极限压强增大8.3%;磁体的剩余磁感应强度、内禀矫顽力分别增大1.17%、4.4%;成型用料浆的空隙率、生坯密度、磁体的显微结构等也均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球磨转速、球料比和球磨时间对NbMoCrTiAl高熵合金粉末的物相、微观形貌及粒度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温度下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NbMoCrTiAl高熵合金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转速300 r/min和球料比10∶1条件下,球磨60 h粉末只达到部分合金化;在转速300 r/min和球磨50 h时,球料比要达到12∶1才能实现粉末完全合金化;在球料比10∶1和球磨50 h条件下,球磨转速要高于400 r/min才能获得单一BCC固溶体高熵合金。NbMoCrTiAl粉末在高能球磨中元素发生合金化的先后顺序为Al→Ti→Cr→Nb→Mo。NbMoCrTiAl高熵合金粉末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时发生了第二相析出和溶解转变。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1 400~1 600℃),第二相的数量减少及其尺寸增大,导致了合金硬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以天然辣椒素和硅胶为原料和辅料,采用球磨法制备天然辣椒素粉体,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球料质量比、天然辣椒素与硅胶的质量比、球磨时间、球磨机转速等参数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研究这些工艺参数对球磨法制备天然辣椒素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天然辣椒素粉体的最佳工艺为球料质量比为5∶1,天然辣椒素与硅胶的质量比为4∶6,球磨时间为20 min,转速为300 r/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天然辣椒素粉体中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的体积分数为94.98%。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能球磨对合成一维β-SiC纳米材料的原料-Si粉和SiO2粉分别进行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球磨转速、时间、球料比、级配比等因素对球磨后粉体粒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i粉的球磨优化工艺为转速300r/min、球磨时间4h、球料比5:1,级配比φ20 mm:φ10 mm:φ6mm:φ2mm=1:50:180:400;SiO2粉的球磨优化工艺为转速350 r/min、球磨时间4.4 h、球料比15:1,级配比φ20mm:φ10mm:φ6mm:φ2mm=1:50:180:400。借助粒度分析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表征,发现经过球磨处理后的粉体粒度分布均匀,比表面积提高,可用以合成高质量的一维β-SiC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15.
以Ag、Sb、Te单质粉体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制备了单相的AgSbTe2化合物粉体。系统研究了机械合金化工艺制度,包括球料比、转速、球磨时间对粉体相组成、颗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球料比为20∶1、转速大于400rpm、球磨时间大于15h时,可得到单相AgSbTe2化合物粉体;当球料比为20∶1、转速为600rpm、球磨48h后,可得到平均粒径约370nm单相AgSbTe2化合物粉体,其表面小颗粒尺寸约为50~100nm。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粉体技术》2017,(4):12-16
设计了一款外筒旋转型垂直螺旋输送机,采用离散元分析的方法建立输送性能与设计参数的关系,通过输送末页岩颗粒的试验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外筒转速,可以调节外筒旋转型垂直螺旋输送机的填充率、输送量、驱功率和能耗效率。外筒转速越大,填充率越小;仿真模型外筒转速小于160 r/min时,输送量随外筒转速增大而增大,当外筒转速大于160 r/min时,输送量呈减小趋势;驱动功率随外筒转速增大而增大;能耗效率随外筒转速升高而降低;不需要强迫式给料装置,在一定输送高度内不需要中间轴承,结构更加简单;能够在低转速下运行,利于降低机械磨损、增加设备寿命,低速输送时能耗效率更高、更加节能。  相似文献   

17.
叶小球  桑革 《功能材料》2006,37(8):1338-1340
用X射线和电镜(SEM和TEM)研究了高能球磨工艺对Mg2Ni贮氢合金纳米粉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时间延长,振动频率提高和球料比的增大可有效地降低合金粉的晶粒尺寸.振动频率为25Hz条件下,不锈钢磨罐球磨1h后,合金粉的晶粒尺寸达到48.1nm.在球料比为5.85:1,振动频率分别为20和30Hz的条件下,经4h球磨后不锈钢磨罐中粉末晶粒度为36.7和26.4nm.对球磨过程进行的理论模拟计算表明,增加球料比主要是通过加大单次碰撞粉末体获得的应变来缩短球磨时间;而提高振动频率,对单次碰撞粉末体获得的应变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无烟煤的湿法球磨改性,并将改性煤填充丁苯橡胶(SBR)制备了复合材料。无烟煤球磨改性最佳改性条件为:转速550r/min,时闰6h,球配比3:1,球料比6:1,改性剂用量1.5%。硅烷偶联剂在球磨改性过程中对无烟煤片层结构的解理有促进作用。改性无烟煤填充的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和交联密度都较纯丁苯橡胶有很大的提高,改性煤粉有较好的补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碳纳米管进行不同时间的球磨,以聚丙烯酸为分散剂、铅锡镀液为分散介质,制备了用于复合镀的碳纳米管铅锡悬浮液.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悬浮液的沉降比,采用摩擦试验法测定了镀层的摩擦因数.研究了分散剂含量、球磨时间对碳纳米管铅锡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其分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聚丙烯酸在铅锡镀液中能有效地分散碳纳米管.当聚丙烯酸的体积分数为0.3%、球磨机转速为300r/min、球磨时间为6h时,悬浮液的沉降比最小,复合镀层的摩擦因数也最小.聚丙烯酸对碳纳米管的稳定分散作用主要是通过电空间稳定机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球磨参数对ODS奥氏体不锈钢机械合金化效果的影响,以Fe、Cr、Ni、W、Ti纯金属元素粉末和纳米Y2O3为原料进行混合(配比为Fe-18Cr-8Ni-2W-1Ti-0.35Y2O3,质量分数),通过高能球磨的方式实现混合粉末的机械合金化.研究球磨时间、转速的变化对粉末粒度、成分均匀度和固溶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真空环境下,球料比为10∶1、转速为380r/min、球磨时间60h时,粉末达到了很好的机械合金化效果,成分分布均匀;当球磨时间延长到100h时,粉末颗粒达到最细,继续球磨,粉末将出现明显的团聚.对最优机械合金化工艺参数获得的粉末进行热压致密化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试样的密度随之升高,维氏硬度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