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异物感,自觉咳不出,咽不下,晨起加重,遇冷及刺激气味呛咳,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咽炎,服用中西药治疗,效不佳,于1个月前过食辛辣导致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治疗。症见自觉咽部异物感明显,咽干、咽痒,夜间较重,饮水稍缓解,遇冷空气及刺激气味呛咳,平日自汗较多,时发头晕、心悸、胸闷。精神、食纳可,睡眠稍差,二便调。查体示咽后壁红肿,可见多处淋巴滤泡增生及血管扩张.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用会咽逐瘀汤治疗慢性咽炎18例获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8例均为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本院门诊患者,男15例、女3例,年龄22~45岁,病程2~8年。男性均有烟酒嗜好。诊断标准:(1)咽部异物感,发干,发痒,吭喀清嗓,胸闷;病情反复发作;遇劳累,多语则加重。(2)咽部检查示咽黏膜充血色暗,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融合成片。2治疗方法用会咽逐瘀汤治疗。桃仁15g,红花15g,桔梗10g,生  相似文献   

3.
五味消毒饮 ,出自《医宗金鉴》一书。其方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组成 ,原为治疗疔毒而设。据笔者临床观察 ,该方不仅适用于疮疡及妇科疾患 ,它对临床各科因热毒而引起的病变均有特殊疗效。现将笔者近年来的临床治验报道如下。1 风热乳蛾 (急性扁桃体炎 )案王某 ,女 ,5 0岁 ,2 0 0 0年 4月 8日初诊。患者 3日前咽部疼痛 ,吞咽障碍且随吞咽而疼痛加重 ,伴发热恶寒 (体温 38 2℃ ) ,自服羚翘解毒丸未效而来诊。症见 :咽痛声嘶 ,说话艰难 ,扁桃体红肿Ⅲ度 ,表面有黄色脓点 ,身热 (体温 38 6℃ ) ,咽干 ,饮食难咽 ,…  相似文献   

4.
慢咽饮治疗慢性咽炎14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1996~1999年,我们用运自拟慢咽饮治疗慢性咽炎14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14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67例,女81例;年龄17~76岁,以35岁以上者居多;病程3个月~20年。1.2 临床表现 自觉咽部不适,如异物感、烧灼感、干燥、微痛、呛咳等,并于劳累、感冒、情绪波动时加重,检查可见咽部慢性充血、干燥,咽壁淋巴滤泡增生等。2 治疗方法慢咽饮方药组成:陈皮、炙甘草、射干、威灵仙按1∶1∶1∶1.5的比例配伍,用水煮沸10min后代茶饮,每日1剂,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3…  相似文献   

5.
利咽汤治疗慢性咽炎临床举隅徐州市第一医院中医科(221002)鹿先荣[关键词]慢性咽炎,利咽汤,医案笔者自拟利咽汤治疗慢性咽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举验案一则如下:冯某,女,43岁,工人。主述:咽部异物感巳3年之久,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伴胸闷,心烦,咽...  相似文献   

6.
案一:荣某某,男,53岁,阳痿16年。自觉症状:腰膝酸软、神疲体倦、口苦咽干、头晕耳鸣、眠不实、多梦、纳食一般。曾多方求医不效。反而口苦咽干加重,同时出现了间断性鼻衄,心烦意乱,坐立不安,脉弦人有力,舌质红,舌苔薄黄。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介绍张某,女,27岁,2019年4月11日初诊。声音嘶哑1周,加重3天。2周前,患者感寒后出现恶寒发热、咽痛,伴咳嗽咯白痰,鼻塞,少许清涕,声音重浊,经治疗症状缓解,仍有鼻塞、少许清涕、声音重浊不清等。1周前,患者过度用嗓后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清嗓后缓解,伴咽部不适、口渴咽干,未予特殊治疗,于家中休养,病情略有好转。3天前,患者熬夜后病情加重。刻诊见:持续性声音嘶哑,劳累或用嗓后加重,伴咽部不适,口渴咽干,情绪低落,纳眠差。无头晕头痛,无呛咳误吸,无吞咽障碍,无呼吸困难。大便偏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微黄,脉数微浮。  相似文献   

8.
噎膈治验     
范××,女52岁,门诊号269504、85年7月28日初诊。患者10年前因颈椎腰稚外伤致瘫,后经钟灸等得起,但于1982年逐见颈部发胀,渐至咽部如异物阻塞,似有半球形物体贴于咽后壁上。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服中西药不效。半年后证情逐渐加重影响吞咽,不能进干性食物如馍头等必须泡成糊状方能食用,  相似文献   

9.
清燥救肺汤出自《医门法律·伤燥门》,由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组成,具有清燥润肺功效.笔者常用此方随证化裁治疗各科疾病,往往能取得满意疗效.现举验案三则报道如下. 1 喉痹 韩某某,女,42岁.患者咽干痛,有异物感伴声嘶反复发作3年.经喉镜检查诊断为慢性咽炎,多次接受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常因感冒或疲劳,上述症状又现或加重,甚至影响工作,精神压抑,故要求接受中医治疗.诊见:咽部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反光增强.舌红少津,脉细数.病为喉痹,治宜养阴清热润燥.  相似文献   

10.
正喉源性咳嗽属中医"喉痹"的范畴,多于感冒后发作或加重,以咳嗽、咽痒为主要临床表现。苏玉仑主任医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孜孜不倦在中医领域耕耘50余载,对于治疗喉源性咳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师从于苏老,跟师临床,受益匪浅,现将苏老治疗此病的经验做一总结。苏老指出喉源性咳嗽的诊断要点为:1)多为感冒后咳嗽不止;2)患者存在咽部症状,如咽痛、咽痒或咽部发紧感;3)病程常持续5至7天,甚者可持续半年至1年;4)查体可见咽部充血红肿,双肺听诊呼  相似文献   

11.
余于一九八四年曾经治疗一例咽甜证,患者徐××,男性,年50许。自述近两个月来每逢进食吞咽时,自觉咽部泛甜水,仿佛咽部有个糖块一样。经几家大医院检查,未作出明确诊断,曾服用谷维素等植物神经调节药,未见纤效。患者自以为难以  相似文献   

12.
本人自1994年以来,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咽炎患者30余例,现将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30例中,男11例,女19例,病程1月~3年,均为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者。30例中,表现为咽痒者20例,刺激性咳嗽者13例,咽部异物感9例。查体仅表现为咽部稍充血,有3例咽后壁苍白、水肿。2治疗方法30例均采用单纯抗过敏药物治疗,以特非那丁50mg及酮替芬1mg2/日口服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标准如下:治愈:咽部症状消失:查体正常;好转:上述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加重。3结果30例中,治愈16例,好转8例,无效6例。4讨论本人在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褚忠毅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1):832-832
笔者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应用养阴清肺汤合六味汤治疗喉源性咳嗽120例,疗效较满意.药物组成:生地15~30g,麦冬10~20g,玄参10~30g,白芍、生甘草、丹皮、浙贝、薄荷(后下)、桔梗、僵蚕、荆芥各10g,防风6g.如咽痒甚,加全蝎3g;如大便干结,加重生地、麦冬、玄参的剂量;如咽干、咽痛,加芦根30g,鲜石斛12g,银花15g,山豆根6g;如尚有风寒表证,则加苏叶10g,细辛3g.经上述方法治疗2周后,120例中75例痊愈(治疗后咽痒、咳嗽和咽部体征全部消失;且停药后3月内不复发),37例有效(治疗后咽痒、咳嗽和咽部体征减轻,咽部受刺激后咳嗽偶发),8例无效(治疗后咽痒、咳嗽和咽部体征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3.3%.  相似文献   

14.
<正>2012年至2014年,我们用中药内服配合蒸汽吸入治疗慢性咽炎10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2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4例,女68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年;初次发作30例,反复发作72例。主要症状为咽干、咽痒、异物感、隐痛、吞咽不利,受凉或劳累后加重。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咽后壁可有分泌物附着,或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肥厚。间接喉镜下喉部正常,排除胃、食道返流性病变及  相似文献   

15.
李映淮老中医从医近60载,学验俱丰,享誉晋北。在治病过程中,很重视滋养阴液,兹择验案4则介绍如下。1 慢性咽喉炎王某某,男,40岁,1 996年3月2 1日初诊。自觉咽喉部异物感1年余,且咽痛,咽干不适。五官科检查见咽部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诊断为慢性咽喉炎。曾先后用罗红霉素、  相似文献   

16.
腺样体肥大又称咽扁桃体肥大,是儿科、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引发多种并发症,是咽扁桃体的病理性增生肥大,常因咽部感染和反复炎症刺激而诱发,腺样体增生并引起相应症状者称为腺样体肥大[1]。相比于西医的药物和手术治疗,中医的小儿推拿疗法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将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腺样体肥大验案1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笔者用中药治疗慢性咽炎100例疗效较好,总结于下。1临床资料100例均为2003~2005年门诊患者。其中男46例,女54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5岁;病程1个月~5年。诊断标准为反复咽痛,咽部有异物,咽干、咽痒、微痛。检查咽部粘膜慢性充血、肿胀、肥厚、干燥,咽后壁淋巴组织增生。排除肺、  相似文献   

18.
笔者采用50%黄柏液直接喷咽部方法,治疗慢性咽炎34例,收到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 病例选择选择病例要排除鼻腔、咽部、颈椎等咽周围器官的病变。以咽干、异物感,早起轻咳、稀痰、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呈深红色,咽部充血,软腭弓部血管扩张,咽后壁粘膜干燥为主症的病变。  相似文献   

19.
肺与大肠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笔者以“肺合大肠”的理论,运用于内科临床的某些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每收效满意,兹举二例如下。例1.刘×,男,41岁。1986年10月14日诊。患者咽中异物感1年余,且每于便秘时加重,某医院曾诊为“慢性咽炎”,屡治不效。刻诊:咽部觉有痰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咽干燥,大便结,脉滑实,舌苔黄。思咽喉为清道,清道之气出于肺,而肺与大肠络属为表  相似文献   

20.
周某某,男,45岁,教师。1980年5月来诊。患咽喉痛年余,渐致妨碍饮食,讲演授课乏力,甚为苦闷。经省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咽部角化症”,多方治疗未效,建议中医治疗。诊视咽壁有白块粘附,如龟壳裂块状,且坚硬,棉签擦之不去,咽部干燥少津、充血呈暗红色。察其面红而垢,表情忧郁,烦躁易怒,二便如常,舌边尖红有淤点、苔薄黄,脉沉弦有力。询之近年来忙于教学,讲演过多,渐觉咽干津少而痛。推究病因,为发音频繁,气血并走于上,聚于咽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