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现代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运用的电子元件越来越多,由于电子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也越来越复杂,所以其故障诊断方法和检修都有自身的特点。空气质量流量计是当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整理出一套针对它的准确诊断思路,能够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在生产实践中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误判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2.
在飞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工业中,装有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电喷汽车越来越成为经济、环保的首选。由于电喷汽油发动机自身的特点,使得电喷汽车出现的故障现象和故障原因比较繁多,检测、诊断、维修也比较困难,对于汽车心脏——电喷汽油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也成为对电喷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的一大难题。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维修检测实践分析,我们发现电喷汽油发动机的废气排放与某些故障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为电喷汽油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电控泵-管-阀-嘴燃油喷射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燃油喷射系统的柔性控制是现代柴油机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控制的燃油喷射系统是实现燃油喷射过程柔性控制的有效手段。电控泵-管-阀-嘴燃油喷射系统是在综合各种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机械式泵-管-嘴系统实现电子控制的新型系统。该文分析了电控泵-管-阀-嘴燃油喷射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和开发了满足该系统工作要求的控制装置,通过试验验证了电控喷射系统工作的可行性,还研究了一些结构和调整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电控喷射系统具有较好的综合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桑塔纳2000GLi型轿车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AFE型发动机故障诊断与分析,阐述了电控发动机诊断时应注意事项和诊断程序,并介绍了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码的读取方法、清除方法及执行机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传统燃油喷射系统的局限性和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在船用低速柴油机上的应用状况,对其在排放方面的优越性进行了评析.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具有高度的控制灵活性,是未来船用低速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潘德永 《科技信息》2010,(12):91-91
机车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机车柴油机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能否通过进一步提高喷射压力从而提高燃油的雾化质量的可能性,进而影响到柴油机整体性能的改善和可靠性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柴油机燃油系统的三个精密偶件,阐述了DF11型机车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当代柴油机对燃油喷射系统的要求出发,介绍了国内外喷油泵和喷油器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燃油喷射系统的设计思想、总体布置的改进和发展动向,最后还介绍了电子控制喷射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给汽车维修人员带来了学习的困难和掌握的难度,特别是汽车发动机方面和燃油喷射系统结构比较密闭、组成也比较复杂,是整个汽车的核心,也是学习的重点。Santana3000轿车采用闭环电子控制燃油多点顺序喷射系统的1.8L汽油发动机。根据发动机状态(启动、怠速、加速、环境温度、燃油品质等)进行修正,因而可以保持高精度和高稳定性,使发动机的总体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由ECU组成的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EFI)的硬件及软件构成,主要阐述了由MCS──8098组成的ECU与INTEL586微机组成的故障诊断系统及其通讯和软件构成。  相似文献   

10.
现代柴油机与汽油机比不仅可以节油15%到30%,而且在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方面降低了45%。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柴油在车用动力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欧美国家有100%重型车、90%轻型车采用了柴油机,欧洲柴油轿车已占轿车年产量的50%以上。现代高压共轨柴油机具有,柴油喷射压力从10MPa提高到200MPa;独立的喷射压力控制技术;独立的燃油喷射正时控制技术;可变的预喷射控制能力;最小油量的控制能力;快速断油能力;降低驱动扭矩冲击载荷等特点。柴油发动机的管理系统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柴油机性能检测、故障诊断与传统的相比就变的复杂和困难。抓住对喷射电控执行器及电控喷射系统多样化的研究。对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压力的探讨,设计一套准确简便的检测思路,能够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在生产实践中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误判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1.
郭双全 《科技资讯》2014,12(21):100-100
燃油供给系统是汽油发动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发动机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使用的轿车都使用了电子燃油喷射,取代了老一代的化油器式发动机,电子燃油喷射系统使用寿命长,性能及使用稳定性好.本文主要针对故障着重对电子燃油喷射系统进行检测、维修,使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最近10多年来,汽车行业经历了重大的技术改进,汽车已成为由电脑控制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仅以燃油系统而言,传统的化油器点火燃烧方式,已被由电脑控制的燃油电子喷射系统所代替.发动机的燃烧性能通过传感器传给电脑,以控制燃油的喷射时间、喷油量等,保证发动机始终处于最佳性能.现在我国进口的汽车已全部由电脑控制,国产的桑塔纳2000、奥迪、捷达等也都是这样.随着汽车结构的改进,势必在运用上、维护上、修理上也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因而必须及时研制先进而又适用的维修测试设备.基于这种客观要求,国内一些企业和科研单位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了用于汽车燃油系统测试和清理的方法与设备.现将这方面的研究开发情况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车用柴油机向高压喷射发展,传统的等容出油阀由于高速时易产生二次喷射、低速易产生不稳定喷射以及高压腔易产生穴蚀等,已很难适应车用柴油机的需要等压出油阀通过内部的卸压阀实现卸压,可保证高压油路卸压后的残余压力基本恒定,完全避免了等容出油阀的上述缺点本文就等压出油阀与等容出油阀在结构、原理、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对等压出油阀的结构参数对燃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探讨了等压出油阀与燃油系统和柴油机性能的匹配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现代电控发动机中利用故障诊断仪的动态数据流功能,对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中的动态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容易地判断故障的类型和发生部位。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车用柴油机向高压喷射发展,传统的等容出油阀由于高速时易产生二次喷射、低速易产生不稳定喷射以及高压胶易产生穴蚀等,已很难适应车用柴油机的需要,等同油阀通过内部的卸压阀实现卸压,可保证高同路卸压后的残余压力基本恒定,完全避免了等容出油阀的上术缺点,本文就等压出油阀与等容出油阀在结构、原理、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对等压油阀的结构参数对燃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探讨了等压出油阀与燃油系统  相似文献   

16.
刘希震 《科技信息》2011,(12):I0204-I020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汽车快速走入居民家庭,而家庭用轿车普遍采用了新的汽车发动机电喷技术。由于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设计、结构、制造及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因素,使其与普通化油器式发动机在使用、维修方面也有着不同之处,这导致了很多驾驶维修人员在使用和维修作业中应用不当,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坏和损失,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喷发动机的使用与维修等方面的几个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机车用大功率中高速柴油机向高强度、低油耗方向不断发展,其燃油喷射系统的强化强度也越来越高,使燃油喷射系统的穴蚀、二次喷射和零部件可靠性等问题日益突出.通过计算机模拟,讨论了各种喷射条件对喷雾性能的影响,这样不仅可以验证已有喷射系统的工作特性,而且将大大提高新内燃机喷射系统的研制速度  相似文献   

18.
黄小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0):8111-8115
为了提高船舶机舱设备早期进行故障诊断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使用了模糊贴近度的方法,并利用机舱燃油系统的实验数据指出传统贴近度的方法在故障诊断方面的不足。对传统模糊贴进度的公式进行了改进。根据模糊贴近度原理,结合模糊数学隶属度,构建了一种模糊贴近度函数模型。利用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的模糊贴近度的方法优于传统模糊贴近度的方法,能有效完成燃油系统的故障诊断,可以满足实际船舶故障诊断中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开发和应用电控蓄压式喷油系统。采用蓄压式泵-喷嘴系统及高速电磁阀来实现燃油增压过程和燃油喷射过程;采用电液比例溢流阀实现共轨燃油压力的调节过程;确定喷油量、喷油压力和喷油定时的电控实现途径;开发实验监控系统以满足喷油系统与柴油机匹配的需要。实现了喷油量、喷油压力和喷油始点的柔性(电子)控制,而且最高喷油压力已达113.5MPa,初步进行了喷油系统与1150G柴油机的匹配实验。在喷油压力与柔性控制方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汽车是机械与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电子控制技术在现代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发动机上的电控装置主要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控点火装置、进气控制、排气控制、怠速控制、增压控制等。本文对汽车发动机上的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与改善汽车工作性能、提高动力性、降低油耗、减少排放污染作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