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吸收不良综合征是一种因各种疾病引起营养成分吸收不足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在消化道中,胃的吸收功能很差,只能吸收酒精,少量水和氯化物等简单物质;结肠主要吸收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而小肠则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食物中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必须经过消化分解为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  相似文献   

2.
第五讲 小肠的免疫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它是机体粘膜免疫的主要组成部分。小肠的免疫系统形成肠道的屏障,防御外来致病性病原体的人侵,并阻挡外来大分子抗原物质的通过,其作用不仅将有害的微生物拒之门外,而且能防止异源性抗原引起变态反应,从而使小肠保持其完整性,能正常地进行消化和吸收功能,保障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运。小肠的免疫功能也涉及其他器官的粘膜免疫功能,如初乳内IgA的分泌,呼吸道和泌尿生殖系粘膜的免疫,均与小肠免疫有关。同时,小肠的免疫系统也参予全身性免疫的调节。因此,小肠免疫功能的失调如缺陷,可造成消化道…  相似文献   

3.
0引言吸收不良综合征(malabsorptionsyndrome)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减损,以致营养物质不能正常吸收,而从粪便中排泄,引起营养缺乏的临床综合征群.吸收不良综合征通常包括消化或吸收过程的障碍或两者共同的缺陷所造成的吸收不良.消化和吸收关系密切,相互影响,临床上的具体疾病有时难以区分为消化不良或是吸收不良.吸收不良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对脂肪、蛋白、糖、维生素、矿物质及电解质等的吸收障碍,其中以脂肪吸收不良最为突出.引起吸收不良的原因多种多样,本文着重对伴小肠淋巴管梗阻的吸收不良综合征进行讨论.1正常小肠消化…  相似文献   

4.
脂肪肝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在脂肪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肝脏对脂肪合成能力增加或/和转运入血的能力下降时,脂类物质(主要是甘油三脂)便可在肝内贮积,形成脂肪肝。 一、肝脏与脂肪代谢 (一) 外源性脂肪转运代谢过程 肝内的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食物中的脂肪进入人体后,在小肠内经肝脏分泌的胆汁及胰腺分泌的胰脂酶作用下,脂肪(甘油三酯)被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它们被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后重新酯化成甘油三酯,再与胆固醇、磷  相似文献   

5.
小肠是动物及人体内具有消化、吸收和内分泌等功能的重要器官,为揭示小肠的血管构筑与消化吸收等功能的关系,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人[1]、鼠[2]、猴[3]、兔[4]、鸡[5,6]等动物小肠的微血管构筑进行了初步研究.由于小肠微血管走行复杂,再加上实验动物不一致、研究技术的限制,致使各作者观点不一[7].  相似文献   

6.
慢性腹泻与肝胆胰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慢性腹泻的众多疾病中 ,肝胆胰疾病相当常见。这些脏器的疾病导致腹泻可有不同机制 ,其临床表现及治疗也有所差别。1 消化不良1.1 糖、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生理 食物中的糖类在小肠上部几乎全部被消化成为各种单糖 ,然后由肠绒毛的吸收细胞迅速吸收。正常生理状况下 ,小肠腔内有充足的胰α 淀粉酶 ,故对淀粉的不耐受情况极为少见。蛋白质在胃中的消化是很不完全的 ,小肠是消化蛋白质的主要部位。分泌入小肠的胰蛋白酶原在肠激酶的作用下被激活 ,从而迅速将胰液中的其它蛋白酶都转变成具有活性的酶。这些酶可水解蛋白质肽链内部的一些…  相似文献   

7.
<正>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正常的吸收过程为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多种疾病过程中存在小肠吸收功能障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这种功能障碍不仅造成主要营养物质的缺乏,而且会因缺乏某种特殊物质出现相应临床表现,更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出现各种营养不良相关并发症~([1])。引起小肠吸收功能障碍的原因错综复杂,随着胶囊内镜、小肠镜等辅助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小肠不再是检查的盲区,多种检查手段可以直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约2%~20%的碳水化合物逃避小肠的吸收。这些物质进入近段结肠后大部分由结肠菌群分解为短链脂肪酸(SCFA)和氢。本实验目的为证实下列假说:(1)不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结肠内酵解可能影响近段肠动力;(2)SCFA可能与这种结肠阻抑有关。  相似文献   

9.
人体在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除了从空气中摄取足够的氧气之外,还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而大多数食物不能以原样直接被人体吸收,需要经过消化道分解成为可被吸收的形式。在整个消化系统中,胃内消化处于口腔消化和小肠消化之间,可谓承上启下,作用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从脂肪吸收机制为背景考虑吸收不良的诊断是一合理的途径,因为吸收不良综合征时脂肪吸收不良不但常见,且为引起这些疾病主要症状的原因。然而这些疾病中并不都存在脂肪吸收不良。乳糜泻或Whipple病时可有单独一种矿物质如铁缺乏,或一种维生素缺乏,而脂肪吸收正常。此外,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一般表现为孤立的缺陷而不伴有胰腺或肠道疾患,因而也需另加讨论。正常的消化与吸收正常脂肪同化:饮食内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胃对脂类消化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食物缓慢地排入十二指肠,以便小肠有足够时间消化与吸收食物中的脂肪。当食物乳糜达十二指肠后,胆汁与胰液参加消化。碱性的胆汁与胰液中和胃酸,为胰酶活性提供最佳条件。胰脂酶将甘油三酯水解成2分子的脂肪酸与1分子的β-甘油一酯。在这水解过程中尚需要一个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消化疾病的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如IBD、小肠疾病、胰腺疾病等发病率不断升高,这就对广大临床医生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消化内镜技术虽然发展很快,在临床解决了大量诊疗问题,但依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肠道菌群对人类健康与疾病有重要作用.结肠菌群因丰度高且标本易于获取而研究较为深入.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聚居在其中的微生物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功能.但因小肠菌群标本难以获取而不易研究.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小肠菌群参与机体调节能量存储、肠内分泌、促进肠道免疫系统发育等,小肠菌群与结肠菌群存在明显差异.小肠菌群已越来越受研究者关注,本文就小肠菌群与相关疾病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小肠是人体消化与吸收的主要部位,其长度是影响肠道消化吸收的主要指标,在小肠疾病的定位、诊断、预防与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外关于小肠长度的研究数据因测量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测量时小肠的功能状态、起始部位、测量路径与次数等不同均会影响测量结果。本文将从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两方面对小肠长度测量方法及进展做一综述,并对小肠长度及其与性别、身高、体重、年龄之间的关系做一汇总,为后续有关小肠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阎明  朱孔锡 《山东医药》2001,41(14):51-52
肠道肿瘤性慢性腹泻主要是由下消化道的各种良性及恶性肿瘤所引起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性质的肿瘤引起腹泻的临床特点和机制也不尽相同。1小肠肿瘤引起的腹泻 小肠几乎占消化道长度的75%,但它却是人体内较少发生肿瘤的器官之一。可引起腹泻症状的小肠肿瘤主要有小肠恶性淋巴瘤,以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为多见。由于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段肠粘膜,呈弥漫性、溃疡性或息肉样变,影响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而出现腹泻。其特点是:腹泻不是主要症状,一部分患者可有腹泻和吸收不良综合征,但有发热、腹痛、便血和贫血等症状,且呈进行性。2大肠肿…  相似文献   

15.
小肠有二种适应性反应。第一类为一种生理性改变,见于肠切除、肠分流术或饮食过多等情况,表现为肠粘膜适应性增生或再生不良伴局部消化及吸收功能改变。另一类为病理性改  相似文献   

16.
胆结石的发病机制主要有致石基因、细菌、胆固醇代谢紊乱、胆囊收缩、吸收功能异常等。“小肠致石”的新理论,为胆囊结石的发生机制提出了新概念。本研究观察胆囊结石患者胆囊排空与小肠消化间期移行复合波(MMC)的相互关系,期望为胆石形成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胆汁酸(BAs)是肝脏胆固醇代谢的终产物,胆固醇在肝脏中合成初级胆汁酸,并运输穿过肝细胞顶端的毛细胆管细胞膜进入胆道系统,胆道最终将它们排入小肠。在肠道中,又通过肠道微生物菌群酶的加工,产生次级胆汁酸(见图1)。在胆汁酸的代谢过程中,约有95%在末段小肠被重吸收,通常每天可通过肠肝循环6次。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随胆汁消化排泄的脂质、毒性代谢产物和外源性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此外,有统计数据显示,胆汁酸可以作为肠-  相似文献   

18.
危重疾病是以存在多种能导致多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明显改变的因素为特征。包括损伤、缺血、脓毒症和饥饿。过去10年中,有关这些因素对小肠结构和功能的作用的认识大为增加。本文旨在叙述小肠对危重疾病的反应并明确预防和处理肠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 小肠正常功能与结构的维持 小肠有几种重要的功能:消化、吸收已摄入的营养物并将其与胃分泌物一起送入大肠。  相似文献   

19.
被看作是无营养价值的植物纤维,过去从未受到重视;近10年来的研究证明,植物纤维对于许多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大部分植物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部分,是不被人类消化酶所消化的多糖类,在小肠中不被消化,多数可在结肠消化或酵解。现已确定有几百种不同的纤维分子,它们通常含有各种己糖和戊糖。  相似文献   

20.
1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概念吸收不良综合征(malabsorptionsyndrome)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胃肠道三个期(腔内期、黏膜期、运送期)[1]消化或吸收功能障碍或二者同时缺陷,使小肠或对脂肪、糖、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电解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吸收不足,或仅对某一种营养成分(特别是脂肪)吸收不足,而出现的一组临床表现.实际上,对临床上出现的各种表现很难区分为是由于消化不良所致或是由于吸收不良的结果,故目前只能将吸收不良综合征认为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小肠对营养成分吸收不足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并不少见,但由于诊断手段有限,且临床医师往往在作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