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将混合发酵技术用于南海红树内生真菌E33和K38的培养,发酵液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显示强烈抑制作用,抑制率比单独发酵平均增加1~3倍。LC-MS检测显示混合发酵时代谢物种类显著增加,表明两菌发展出不同于单独发酵的代谢途径,产生了强效抗菌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2.
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得到一株产紫杉醇或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内生真菌,分别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提取,以白色念珠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株,对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目标菌株次生代谢产物的两种提取物对五种致病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且胞外提取物的抑菌活力均比胞内提取物的抑菌活力大;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强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其中三氯甲烷胞外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和白色念珠菌菌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58的代谢产物。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58的菌体中分离得到6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tetracenomycin D(1),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2),dehydroaltenusin(3),5-O-methylbostrycoidin(4),bostrycoidin(5),环(苯丙-酪)肽(6)。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对人体口腔癌细胞(KB,KBv)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8μg·mL-1和10μg·mL-1。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58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5的代谢产物。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5的菌体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灰黄霉素(1),去氯灰黄霉素(2),7-22-二烯-3-羟基-6,9-氧桥-麦角甾(3),piliformic(4)。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5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3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3的代谢产物。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3的菌体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2-(3-chloro-2,6-dihydroxy-4-methylbenzoyl)-5-hydroxy-3-methoxybenzoate.(1),3'-dihydroxy-5,5'-dimethyldiphenyl ether(2),7,8-二甲基苯并[g]蝶啶-2,4(1H,3H)-二酮(3),5-o-methylbostrycoidin (4)。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对人体肝癌细胞hepG2抑制的IC50值为25μg·mL-1。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3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广东化工》2021,48(18)
对分离自正红树种子内生真菌污斑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foedans)进行了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通过多种分离纯化方法(常规硅胶柱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等)和现代波谱学技术(紫外、核磁共振技术)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1,2-bis(3-indolyl)ethane (1),3-indolylethanol (2),adenosine (3),Uridine (4),Inosine (5)。对化合物进行卤虫致死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5在浓度为100μg/mL时对卤虫的致死率分别为53.1%和36.7%。  相似文献   

7.
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3的代谢产物。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3的菌体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2-(3-chloro-2,6-dihydroxy-4-methylbenzoyl)-5-hydroxy-3-methoxybenzoate.(1),3'-dihydroxy-5,5'-dimethyldiphenyl ether(2),7,8-二甲基苯并[g]蝶啶-2,4(1H,3H)-二酮(3),5-o-methy lbostrycoidin(4)。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对人体肝癌细胞hepG2抑制的IC50值为25μg·mL-1。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3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对从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采集的21株植物内生真菌进行了抗菌、抗肿瘤筛选,得到4株活性菌株,其中SK11菌株活性最强。采取活性跟踪方法,从SK11菌株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到了活性成分Lichexanthone和Bikaverin,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该菌株为链格孢霉菌(Alternaria sp.)。这是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这两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对西南手参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并以CDC25A/CDC25B磷酸酶和PD-1/PD-L1作为抗肿瘤活性筛选靶点,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从西南手参根部分离得到20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镰刀菌属(Fusarium)、壳隔孢属(Camarosporium)、青霉菌属(Penicillium)、土赤壳属(Ilyonectria)、柔膜菌属(Hyalodendriella)、曲霉属(Aspergillus)、栓菌属(Trametes)、胶膜属(Tulasnellaceae)、油瓶霉属(Lecythophora)、红菇属(Russulaceae)、丝膜菌属(Cortinarius)等11个属;菌株G.orc-10的代谢产物对CDC25A/CDC25B酶活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菌株G.orc-05、G.orc-06的代谢产物对PD-1/PD-L1结合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揭示西南手参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可能具有抗肿瘤药物筛选潜力,为从西南手参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发现抗肿瘤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4b的代谢产物。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4b的菌体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1,4-dihydroxy-2-methoxy-7-methylanthracene-9,10-dione(1),3,8-dihydroxy-3-methyl-3,4-dihydroisochromen-1-one(2),8-hydroxy-6-methoxy-3-methyl-3,4-dihydroisochromen-1-one(3),3-hydroxy-4-(2-hydroxy-6-methylheptan-2-yl)benzoic acid(4)。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4b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