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术后肺动脉血栓栓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0年1月到1993年3月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TV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和膀胱造瘘加双侧睾丸切除术三种方式治疗1128例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患者,术后5~13天(平均6.4天)发生肺栓塞5例,占0.4%,存活2例,死亡3例。对其发生率、危险因素、栓子起源、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讨论,并提出临床诊断标准及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尿失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8年8月~1992年8月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220例,其中20例(9.1%)术后早期出现尿失禁症状,14例随访半年后症状消失,6例(2.7%)仍有持续性尿失禁。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发生与术前合并尿路感染、膀胱结石、合并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前列腺过大或过小有关。通过20例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查,认为尿流动力学对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诊断、分型、预测预后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切除术后性功能障碍245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245例因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行耻骨上前列摘除术(SPP)或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患者手术前后性功能的情况。结果发现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SPP组为10.4%;TURP组为14.3%,两组无明显差异;逆行射精发生率SPP组为26.3%,TURP组为48.7%,TURP组明显高于SPP组,并就BPH术后性功能障碍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讨论,认为除年龄、术前性功能状态、术者经验、心  相似文献   

4.
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153例报告叶印生,陶秀林,杨海鸿我院1985年~1993年6月,作耻骨上前列腺被膜环形切开腺体摘除术153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50岁~86岁,平均73.3岁,病程2个月~17年。并发急性原潴留42例,术前...  相似文献   

5.
芬太尼和氟哌啶静脉滴注自控镇痛在前列腺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列腺摘除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压迫止血之气囊刺激及常规的膀跳持续冲洗,患者常出现原意及便意急迫感、膀胱区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传统方法应用肌肉注射止痛镇痛刑或硬股外腔给麻醉药止痛,但操作较繁琐,并易出现严重并发症。1997年4月~1998年4月,笔者对35树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应用芬太尼和氟哌啶混合液持续静脉滴注实施自控镇痛(PCA)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5例,其中前列腺增生30例,前列腺癌5例;年龄65~94岁,平均68岁;伴有高血压15例,慢性支气管炎20例。35例均行耻骨上经膀阶前列腺摘…  相似文献   

6.
改良活扣荷包缝合止血法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94~1997年采用活扣荷包缝合法与三腔带囊硅胶导尿管相结合的方法,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10例,取得较满意的止血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前列腺增生者,年龄64~80岁,平均722岁;病程2~15年。其中7例因急性尿油留入院,术前均经尿道留置导尿管引流;1例因尿储留在外院已行膀优穿刺造接。Ic例中前列腺三度增生4例,巨度增生5例,I度增生伴膀眈结石1例。并发高血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右上肺结核、右上陈旧性肺结核各1例。1.2手术方法采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摘除前列腺,用干纱布决或…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中叶增生症经耻骨后联合部摘除术李黔生,方玉华,江军,邓晓洪,李彦峰,徐序广,张勇我院1993年5月以来对前列腺中叶增生症患者采用经耻骨后联合部摘除术(TRCP)效果较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0例,年龄57~77岁,平均68岁。症状评分I-P...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摘除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目前仍是基层医院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最常用的方法。但是术后继发大出血也较常见,据文献报道,术后继发大出血发生率达6%[1]。笔者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期间,对该院1988~1996年行前列腺摘除术的病例随机抽查250例,其中大出血13例,发生率5-2%,对出血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1 临床资料本组13例,年龄58~72岁。摘除的前列腺重25~42g。出血原因:拔尿管过早(术后7~9d)5例;拔尿管后过早活动5例;术后反复多次插尿管致前列腺窝感染3例。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增生前列腺组织细菌感染与前列腺摘除术细菌感染的关系。 方法:对75 例前列腺增生症病例作前列腺摘除术的前列腺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同时作血液和尿液细菌培养。 结果:75 例中,前列腺组织细菌培养阳性 30 例(40% )。术前置管导尿的病例前列腺细菌感染率较高,为54.5% ;术前未行导尿的病例前列腺细菌感染率较低,为19.4% 。术前有菌尿症的病例,87.5% 有前列腺细菌感染;术前无菌尿症的病例,仅21.3% 有前列腺细菌感染。术中或术后菌血症占10.7% 。前列腺有细菌感染的病例,术后菌尿症发病率较高,为40% ;前列腺未发现细菌的病例,术后菌尿症发病率较低,为11.1% 。 结论:留置导尿管和菌尿症的病人前列腺细菌感染率较高,有前列腺细菌感染的病例发生术中、术后菌血症和术后菌尿症的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经会阴前列腺摘除术的治疗经验,分析此术式的临床实用性及操作注意事项。方法 采集了经会阴前列腺摘除术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94/289),其平均年龄71.6岁,术前31例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内科疾病,手术时间平均73min,有49例病人术中输血。结果 术后膀胱冲洗转清时间平均6d,平均14d拔导尿管,前列腺组织平均38g,有2例病人术后再行耻骨上膀胱切开造瘘,2例发生败血症,尿失禁2例,急性附睾炎3例。结论 与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些BPH低创治疗方法比较,经会阴前列腺摘除术因其手术的彻底性仍有着实用价值。特别是对一些合并心肺疾患的病人。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增生症为中、老年男性常见多发病,其外科治疗目前国内仍以开放性手术为主。1980年8月至1996年8月,作者对374例前列腺增生症病人采取了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现将其并发症及预防方法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374例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年龄49~84岁,平均年龄64.2岁。其中65例发生了不同类型的合并症,约占17%,详见附表。附表374例耻骨上径路前列队摘除术合并症2讨论2.且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要求手术者应具备熟练的手术技巧,术者与助手间尽可能做到协调配合,术中严一格止血,避免损伤耻骨后静脉丛,前列腺膀跳交界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c pump,PCEA)对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oplasia,BPH)术后膀胱痉挛的缓解作用以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196例,随机分为两组并采用不同的术后镇痛方法。PCEA组126例,泵内药液用0.125%布比卡因、5mg氟哌啶、0.4mg芬太尼;对照组70例采用度冷丁、强痛定、氢溴酸高乌甲素或山莨菪碱等常规方法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日及术后3天膀胱痉挛次数、出血情况及术后肠鸣音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1)PCEA组缓解膀胱痉挛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2)PCEA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3)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前列腺术后采用PCEA可有效地缓解膀胱痉挛症状,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对老年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炎(CP)的发病率及其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通过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254例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术后前列腺病理学结果及患者年龄分布特点做临床分析回顾。结果254例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术后病理证实合并前列腺炎共53例,占20.87%,其中70—8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达26.21%。53例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46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7例。结论需外科干预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炎发病率,临床诊断时预先考虑合并前列腺炎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临床意义。手术治疗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为首选。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性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性功能障碍孔良王伟明叶敏我们调查了247例因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SPP)或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患者术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可能的原因。病人与方法:本组247例中SPP114例,TURP13...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术后膀胱出口梗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研究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出口梗阻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对前列腺素摘除术后膀胱出口梗阻18例(其中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14例,经尿道前列腺摘除术后4例)进行临床分析,梗阻原因在膀胱预后唇抬高6例,膀胱前唇缩窄4例,膀胱颈环行缩窄6例,膀胱颈,后尿道闭锁2例,所有患者均施行了经尿道电切术或开放性手术治疗,结果均完全治愈,认为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出口梗阻与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颈挛缩未同时处理,手术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割法剜除联合耻骨上小切口治疗中重度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多发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8例中重度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多发结石患者,应用等离子电切镜经尿道将增生前列腺从精阜水平沿外科包膜分块(两块或三块)剜除后推入膀胱,于耻骨上作小切口(3~4 cm)将剜除的前列腺组织块及膀胱结石完全取出。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前列腺组织65~256 g,平均87.6 g,膀胱结石3~21枚,平均6.3枚。剜除前列腺时间20~40 min;经耻骨上小切口取出腺体和膀胱结石时间15~30 min;术中出血量50~100 mL。术后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时间24~48 h,拔除尿管时间4~5 d。1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经提肛训练5 d症状消失。18例随访2~34个月,平均19.8个月,无再出血,排尿良好。术后1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平均25.6分降至术后7.4分;最大尿流率(Qmax)从术前平均6.3 mL/s提高至17.6 mL/s。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割剜除联合耻骨上小切口治疗中重度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多发结石安全有效,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术后止痛泵硬膜外腔持续注药的镇痛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10月以来,行前列腺摘除术35例,术后经止痛泵硬膜外腔持续小剂量注入镇痛药,预防疼痛和膀胱痉挛性收缩,效果良好。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5例。年龄57~82岁,平均69岁。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者10例,有慢性支气管炎者6例,4例伴有膀胱结石。35例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术后留置Foley导尿管和耻骨上膀胱造瘘。将吗啡10mg,布比卡因6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0ml注入止痛泵(持续注入器,日本制造,容量60ml),将止痛泵  作者单位:150080哈尔滨,解放军…  相似文献   

18.
利多卡因灌注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不稳定膀胱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多卡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麻醉剂,也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我们采用利多卡因灌注膀优治疗19例耻骨上经膀优摘除前列腺术后不稳定膀俄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4例,年龄56~82岁,平均70.4岁。均因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行耻骨上经膀脱前列腺摘除术。摘除前列腺重量30~819,平均54g。术后留置F。。三胜水囊导尿管,水囊注水30ml,常规行生理盐水膀优持续低压冲洗。所有患者术后临床表现均符合以下不稳定膀优的诊断标准:①术后间歇性尿意、尿急,膀航痉挛性疼痛,膀脱持续冲洗滴速减慢、停止、…  相似文献   

19.
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止血方法的几点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止血方法的几点改进陈杨华一、本组病例年龄55~93岁,平均71.2岁,病情最长者21年,最短者9个月,其中71例急性尿潴留,2例并发大出血,并发膀胱结石28例,高血压21例,5例病理检查诊断为前列腺癌。手术方法是经耻骨上入路挽出前腺...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增生住院患者10年回顾(附134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我科收住的1345例BPH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结果1345例BPH患者中,表现有尿频1188例(88.3%),尿痛183例(13.6%),血尿254例(18.9%),排尿困难1213例(90.2%),有尿潴留671例(49.9%);合并肾积水89例(6.6%),膀胱结石97例(7.2%),膀胱憩室29例(2.2%)。454例(33.8%)患者尿常规提示有炎症存在;635例(47.2%)患者接受了PSA检测,结果为0.1~150μg/L,平均9.55μg/L;611例(45.4%)B超测得的前列腺体积为20~193ml,平均58.76ml;730例(54.3%)残余尿量为0~1200ml,平均99.1ml。前列腺体积随年龄增加而增大(F=2.82,P〈0.01),PSA随体积增大而升高(F=8.19。P〈0.01)。450例(33.5%)患者接受了前列腺开放切除,553例(41.1%)接受了TURP,TURP组患者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前者(P1=0.02,P2〈0.01)。结论BPH的症状和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防止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键。TURP是治疗BPH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