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过敏性鼻炎是变态反应性常见病。鼻痒和喷嚏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病状,二者不同又相互关联。近年来,该病在临床上有诸多研究,也取得不少成果,但在微量元素领域的研究却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2.
血清酶学检验很早就用于临床.如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血清与尿中淀粉酶活性增高.30年代有人报导,测定血清中脂酶和硷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有助于胰腺炎和骨骼疾病的诊断.50年代以后,发展成为应用血清酶活性测定作为监测细胞、器官损伤及肿瘤生长的指标,使临床化学检验范围又扩大,目前已发展形成诊断酶学,对于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超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酶学上研究人员1954年报告,心肌梗塞与肝脏病人血清AST活性升高.研究证明,由于细胞受损,细胞内酶释放入血液,这加速了疾病与体液酶浓度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目前已有百余种酶应用于临床诊断其中有三十余种酶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检测在肝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对900例肝病患者和18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溴甲酚绿法、速率法检测血清PA、ALB、ALT、CHE.结果 血清PA在各型肝病组均有明显下降,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PA能更灵敏地反映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血清药理学研究中含药血清是否需灭活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药复方的体外实验以口饲给药后采集的血清作为被研究的对象 ,由于客观地模拟了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将中药粗提物直接加入反应体系中进行药理学观察实验方法中所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 ,使所得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可信性。在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的实验研究中 ,含药血清制备技术的规范化研究是血清药理学研究的基础。血清灭活是含药血清制备技术规范化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多数学者都采取灭活血清的方法 ,但这一作法的实验结果是否影响药物疗效的正确评介有待商榷 ,现综述于下。1 灭活原理血清中原有许多酶、…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50名孕妇的孕中期、孕晚期、分娩期及新生儿脐血进行了血清锌、铜、铁、镁、钙等元素含量的追踪调查,并与90名非妊娠育龄妇女血清中上述元素的水平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动态观察早期先兆流产孕妇血清HCG和孕酮浓度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观察早期先兆流产孕妇血清HCG和孕酮浓度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孕4~10周孕妇84例,自孕4周或阴道开始少量出血时起至孕10周或妊娠终止,每周检测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血清孕酮(P)浓度,分为正常早孕组、先兆流产组和保胎失败组。结果正常早孕妇血清HCG在约孕8周时达到高峰,血清P浓度波动在18~44μg/I之间;先兆流产组血清HCG孕7周后显著低于正常早孕组,血清P浓度在4~10周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保胎失败组血清HCG无峰值出现,在4—8孕周明显低于先兆流产组,血清尸在4~10周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结论妊娠早期血清HCG和P浓度变化可以初步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的发生并判断预后,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妊高症患者血清钙、镁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妊高症为妊娠期所特有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发病率在我国为9.4%,多在妊娠20周以后发病,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母婴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尽管国内外学者对该病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但病因仍不十分明确。最近发现该病的发生发展与钙、镁代谢有关。本研究测定妊高症患者及正常孕妇血清中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新生儿血清Phe和Tye浓度在筛查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的价值。方法:回顾21例确诊PKU新生儿的实验室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2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全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Phe和Tye浓度,并计算Phe/Tye比值,分析测定对筛查新生儿PKU的价值。结果:观察组Phe浓度、Phe/Tye比值明显低对照组(P〈0.01);观察组Ty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能够快速、准确测定新生儿Phe和Tye浓度,在PKU的早期诊断、鉴别、评估疗效和评价预后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夏玉静  高敬文  冯萍 《吉林医学》2011,(29):6193-6194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取空腹静脉血2 ml,采用AA261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微量和痕量元素定量分析。结果:血清微量元素检测13 870例,男女童之比为1.25∶1。平均年龄6.28岁。血清锌低于0.78 mg/L者6 657例,检出率47.99%;血清铁<0.95 mg/L者5 520例,检出率39.80%;没有血清钙低于90 mg/L的病例,检出率0%;没有血清镁<19.5 mg/L病例,检出率0%。所有元素检测总体χ2检验后P<0.005。结论:血清锌和血清铁在微量元素检测中的临床意义较突出,而血清钙和镁捆绑在微量元素中一起检测没有临床意义。建议改良我国的微量元素检测仪,既减轻患儿家长医疗负担,也避免临床上的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0.
以某化纤厂纺丝车间工龄在10年以上、年龄在45岁以下的76名CS2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同一工厂棉浆车间内选择相同年龄和工龄范围、曾经接触过CS2但现在已停止CS2接触5年以上的33名工人作为干预组,从未接触过CS2的23名工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以了解CS2对工人血清铜、锌的影响。结果显示:接触组SCu和SZn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001);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控制了一些混杂因素后进一步显示,SCu和SZn含量均与CS2接触有一定的关系(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374和-02536),且CS2对SCu和CSn含量均起负贡献(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10.4173和-8.4175)。提示低浓度CS2接触可能是SCu和SZn含量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干预组SCu和CZn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低浓度CS2接触引起SCn和Ssn含量的改变可能是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11.
Allergic Reactions to Antitetanus Serum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2.
13.
肝功能相关的血清酶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俸家富  涂植光 《医学综述》2007,13(3):225-231
肝病是一种常见疾病,肝病的种类较多,但鉴别诊断常常较难。血清酶常用于肝病的诊断或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本文罗列了目前用于反映肝脏损害的酶类,较为全面的综述了血清酶在评价肝功能方面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氧磷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血清对氧磷酶 (PON1 )是高密度脂蛋白 (HDL)颗粒中的一种抗氧化酶。近年发现 ,PON1通过参与氧化磷脂的降解抑制低密度脂蛋白 (LDL)氧化 ,是HDL阻止LDL氧化、行使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的关键酶 ,因而倍受关注。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 ,PON1浓度和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另外 ,PON1是冠状动脉疾病的遗传标志物 ,通过检测PON1基因多态性 ,可为冠状动脉疾病的预防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5.
16.
The serum quinine level was assayed in 31 children four hours after receiving an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quinine dihydrochloride; in 14 children the level was also assayed 2 hours after the injection. The quinine was quickly absorbed from muscle, with serum quinine levels being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2 hours than at 4 hours. The injections were not particularly painful, and muscle necrosis was not observed. Quinine is rapidly absorbed following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and is a safe and reliable method of administering the drug to children with severe malaria. In most situations in Papua New Guinea (PNG), intramuscular administration of quinine is preferable to intravenous infusion.  相似文献   

17.
黄海樱  陈波  陈曼铌  周芸  冯桂玲  林敏 《海南医学》2010,21(19):111-112
目的测定标本的血清信息,客观反映血清标本的混浊、溶血和黄疸程度,以混浊指数(Lipemic,L)、溶血指数(Hemolytic,H)和黄疸指数(Icteric,I)三个指数来表示,并求出实验室L、H、I的正常参考范围,应用在质量控制中。方法利用Hitachi7600-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提供的血清信息测定功能,根据该实验室条件设定参数,测定出L、H、I三个指数。结果用60份健康体检者血清外观正常标本的测定,求出正常参考范围为:L〈19,H〈6,9〈I〈48。结论血清信息的三个指数应用于血清标本外观的监测可减轻劳动强度,使血清外观描述更为客观、精确,减少人为主观性造成的偏差;同时在审核检验结果分析及向临床医生解释结果时起到重要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一次性塑料试管对血清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 ,我们实验室在做妇科内分泌检测中 ,为节省时间 ,降低成本 ,采用了一次性塑料试管采集血液标本。但在工作中发现 ,用此试管盛装的血液标本在分离血清时出现干扰 ,影响下一步实验流程进行。为此 ,我们对一次性塑料试管和普通玻璃管分离血清进行比较 ,现报道如下。1 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体重指数(BMI)、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关系,制订合理的饮食结构。方法:随机抽取荆州市20岁以上人群1864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LDL-c水平,并对结果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筛选较大风险因素再作统计分析。结果:筛选的8个危险因素为是否以动物油为烹调油、嗜肥肉、蔬果日食用量、日运动量、BMI、嗜甜食、日饮酒量、日吸烟量,BMI对LDL-c异常的贡献最大。结论:摄取平衡饮食,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少酗酒、吸烟,少食肥肉及动物油,少食甜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坚持体育锻炼)以降低高脂血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