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油气藏成藏时间的确定是油气勘探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进行盆地地质综合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技术能够得出油气藏形成的绝对年龄.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首次应用该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榆林、神木三个地区的主力产气层的成藏年代及运移时间进行了分析.为定量确定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油气藏的形成时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认为苏里格地区石盒子组油气藏的成藏时间应该在中侏罗世之后,其上部地层通过其运移成藏的时间也应该在此之后.  相似文献   

2.
英买力沥青砂岩自生伊利石K-Ar测年与成藏年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沉降、离心和微孔滤膜真空抽滤相结合的综合分离提纯技术,分别提取不同粒级的自生伊利石进行K-Ar年龄测定,据此对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油气藏的成藏年代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在盆地内进行对比.除局部地区外,英买力志留系沥青砂岩中的黏土矿物均主要为伊利石/蒙皂石(I/S)有序间层,具明显的自生成因特征,属自生伊利...  相似文献   

3.
油气藏成藏时期及油气运移时期的确定是油气藏勘探与评价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往只能根据地质综合研究进行定性确定.人为因素多.随机性大;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龄的测定.为定量确定油气藏成藏时期以及油气运移时期提供了科学的方法。焉耆盆地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粒径较小的丝发状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龄对确定油气藏成藏时期及油气运移时期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4.
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作为油气成藏史研究中的一项新内容,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充分发育的伊利石成岩作用及伊利石成岩作用与油气注入事件具有成因联系是应用该项技术的前提条件。对于具有埋藏较浅或尚未固结成岩,虽埋藏较深但含有蒙皂石和/或伊利石/蒙皂石无序间层矿物,高岭石、绿泥石含量较高以及虽然自生伊利石发育但与油气注入事件没有成因联系等特征的砂岩储层,可能并不适用。其次对年龄数据必须结合样品特征和各种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合理运用并允许所测得的年龄数据具有一定的偏差。开展模拟自然风化过程的冷冻-加热样品解离试验和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伊利石成因类型鉴定及其定量分析技术是提高该项技术水平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运用含油气砂岩自生伊利石K-Ar定年方法,探讨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二叠系油气成藏的期次和时间。结果表明,二叠系不同含油气层段均不同程度地经历了与烃源岩两次主生烃作用相应的(175~155 Ma和145~115 Ma)原生油气成藏事件,峰值年龄主要集中在中侏罗世晚期的165 Ma和早白垩世早期的130 Ma。其中,下二叠统油气成藏期以较宽的时域分布(178~110 Ma),中、上二叠统则相对较晚地分布在(160~108 Ma),且上二叠统的起止时限主要集中在(160~125 Ma);二叠系样品年龄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其油气成藏过程具有自南(178~122 Ma)向北(131~108 Ma)年龄逐渐减小的渐次运聚成藏特点。因此,包括上二叠统在内的二叠系不同层段均不同程度地经历了早-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的两期原生油气成藏作用,上二叠统气藏现今显示的次生成藏特点很可能是在原生油气成藏基础上后期叠加改造或次生成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据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技术对塔中隆起志留系沥青砂岩油藏成藏年代的测定,并与孔雀河地区进行对比.塔中隆起及孔雀河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的自生伊利石年龄为383.45~203.96 Ma,表明主要为晚加里东—早海西期和晚海西期成藏,位于盆地边部的乔1井、孔雀1井及龙口1井、英南2井相对较早(383.45~271.20 Ma),主要为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成藏,位于盆地中心的塔中37井、塔中67井、塔中12井及塔中32井相对较晚(203.96~235.17 Ma),主要为晚海西期成藏,部分井如塔中23井、塔中30井相对较早(293.54和296.31 Ma),为早海西期成藏.自生伊利石年龄与沥青砂岩厚度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古构造格局可能是主要的成藏控制因素之一,位于沉降中心及其周围的古油藏如乔1井、孔雀1井成藏较早.测年结果不仅与油气系统等常规油气成藏史研究成果基本一致,而且还进一步反映了油藏形成时间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油气成藏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传统的成藏期分析是从生、储、盖、运、聚、保等参数的配置,根据圈闭形成史、烃源岩生烃史及露点压力法作出的。但基于中国多数含油气盆地隶属叠合盆地的特性,具有多烃源层、多期油气生成、多期成藏,多期破坏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进并运用了流体历史分析方法。借助油藏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伊利石 K-Ar 测年、储层沥青和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等确定成藏期的新方法,实现了由传统的定性(定期)研究到定量或半定量研究的转变,可以较准确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同时,鉴于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在成藏期研究工作中仍需要重视基础地质工作,传统方法(圈闭形成期、生烃史)是进行新技术应用的基础。地球化学技术方法与地质背景相结合,传统方法与新方法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是今后油气成藏期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同位素测年法使油气成藏期研究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该文简述了同位素测年的原理,介绍了近年来取得较快发展的K-Ar法、40Ar-39Ar法及Re-Os法,并着重对这3种方法在油气成藏期研究中的应用原理、测试对象、优缺点及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为同位素测年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4,他引:7  
伊利石测年法、包裹体均一温度法综合分析表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期主要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大约在120~80Ma,油气成藏时期相当于伊敏组沉积晚期,是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最主要的成藏时期,也是海拉尔盆地一次重要的油气成藏期;第二阶段为青元岗组沉积至今,青元岗组沉积以来,发生过近东西向的挤压反转,使已形成的油气藏重新调整,同时二次生成的油气继续注入,第二阶段油气成藏时期对海拉尔盆地油气藏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成藏期分析方法是通过盆地的构造发育史、圈闭形成史、烃源岩生排烃史的研究根据油源岩的主生油期、圈闭形成期、油藏饱和压力来分析油气藏形成期,属于间接确定油气的成藏期的方法。近些年来随着地球化学科学和有机岩石学的发展,各种依靠成藏化石记录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分析方法应用到油气成藏期研究中,提供了油气成藏期研究的多种手段,主要包括:储层成岩作用与烃类流体充注序次、自生矿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储层磁性矿物古地磁学、生烃期精确分析等,并讨论了这些方法目前实际应用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焉耆盆地地层顶面构造及顶面形态分布特征的研究分析,将其分为斜坡区、平台区和鼻状区3种基本类型.盆地实际的构造顶面特征则由这3种基本类型复合而成.3种类型对盆地油气成藏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其中平台区和鼻状区对油气成藏有积极作用,而斜坡区则不利于油气的成藏.具体到某个盆地它们对油气成藏的作用要结合其他因素来决定,如盆地油源的充足程度就是个十分关键的因素.焉耆盆地现今油气分布受其二级构造带限制,几个重要的油气区都位于与生油洼陷毗邻的构造带上.对地层顶面构造形态与主要油气分布关系的研究认为,焉耆盆地油气分布与地层顶面构造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盆地中从二级构造带伸向凹陷中的鼻状构造对于油气从源区到圈闭的聚集成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砂岩储层中自生伊利石定年分析油气藏形成期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砂岩储集层中自生伊利石仅在流动的富钾孔隙水介质环境下才能形成,烃类流体注入储集层后自生伊利石形成便会中止;因此,烃类流体进入储层时间不可能早于自生伊利石的形成时间.利用K/Ar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方法分析塔里木盆地D区石炭系油藏和J区三叠系凝析气藏二个砂岩储集层的自生伊利石形成时间,分别为24.3~31.8Ma和44.3~49.2Ma,反映油气藏形成期前者为渐新世,后者为始新世.  相似文献   

13.
白庙构造油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白庙构造位于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中部,现已发现7套含油气层系。根据自生伊利石测年法及流体包裹体法综合分析,白庙构造油气藏分为4期成藏:第一期约在38Ma,相当于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期,此期因构造活动强,油气藏难以保存,所以此期对成藏意义不大。第二期约在28~314Ma,相当于东营组沉积时期,此期类似于第一期。第三期在254~204Ma,相当于东营组沉积后的抬升剥蚀期,由于东营组沉积后的抬升剥蚀,压力下降,断裂活动强度变小,有利于油气成藏,所以,此期为油气藏的主要形成时期。第四期为2Ma,为油气藏重新调整、分配时期。白庙构造油气藏的形成与兰聊断层的活动强度密切相关,随着活动强度的增加,流体压力不断加强,直至超过岩石的破裂强度,油、气、水以混相形式排出;当温度、压力下降时,油、气、水三相分离,于高压体系上部形成油气藏。这一过程周而复始,形成了白庙地区独特的三层式压力系统。  相似文献   

14.
焉耆盆地含氮化合物分布与油气运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含氮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示踪剂,探讨了含氮化合物在焉耆盆地油气充注方向研究中的应用。盆地侏罗系油藏原油中含氮化合物存在一定的运移分馏作用,表现为自生烃中心向外,含氮化合物绝对含量由高到低,屏蔽型化合物相对富集而暴露型化合物相对减少,异构体参数[a]/[c]的相对含量则由大变小。在同一构造带中,随埋深的减小,含氮化合物同样存在着运移分馏效应。研究表明,宝浪油田油气注入方向在平面上自南向北,在纵向上自深层向浅层运移聚集。  相似文献   

15.
焉耆盆地含油气系统的演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焉耆盆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之间,其含油气系统经历了侏罗纪-白垩纪的形成与破坏阶段和第三纪-第四纪的活化与再建阶段。侏罗系水西沟群煤系在八道湾组沉积末时,进入生油门限,标志着焉耆盆地含油气系统的形成。燕山运动中晚期,侏罗系大规模冲隆及剥蚀,侏罗系源岩生烃作用终止,含油气系统被破坏。喜山期,盆地进入挤压阶段,随着第三系沉积厚度的不断加大,侏罗系源岩开始二次生烃,原含油气系统得以活化与重建。由于构造演化不均衡,南部凹陷具有“早期成藏,破坏严重,二次生油范围小,砂体不发育,油气富集程度低”的特点;北部凹陷具有“早期成藏,破坏较弱,二次生烃范围大,砂体发育,油气富集程度较高”的特点。因此,油气勘探时,应注意南、北凹陷的含油气系统特点,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6.
南鄱阳坳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的区域油气勘探与新资料评价表明:南鄱阳坳陷具有“上张下逆”双层结构的叠合盆地构造背景,晚期伸展沉积的陆相白垩系区域盖层造就了二叠系、三叠系海相-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在喜马拉雅期的二次生烃和晚期成藏条件;地处前白垩纪“南北对冲”前缘带的旧夏、二甲村凹陷,二叠系保存状况和白垩系盖层构筑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较好,二叠系龙潭组树皮煤是该区已知的特征性优质煤成油烃源岩;“自生自储型”的龙潭组油气藏是该区其最有勘探前景的油气成藏类型,次为“下生上储型”的白垩系周家店组底部油气藏;而地处“凹中隆”的龙皮构造带则具有浅层油气勘探的现实性,可作为南鄱阳坳陷近期勘探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八面河地区为一受基底控制的继承性发育的单向斜坡,是在NNE-SSW向和NW-SE向区域引张作用及NE向的右旋走滑作用叠合背景下逐渐形成的, 具有NW-SE向和NNE向的双向伸展及右旋走滑变形的基本特点,东营运动基本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多期构造演变形成了构造、地层尖灭、岩性、古潜山等几种类型的圈闭,油气以断裂、不整合面为主要运移通道来自北部牛庄凹陷的Ek、Es4及AnE生油层,中央鼻状构造带及其北西地区成藏条件较好,是油气有利聚集区带,建议作为下一步重点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18.
对焉耆盆地基底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根据重力、磁力、电法、钻探、盆地周边地质资料,结合地震解释,将中、新生代焉耆盆地基底构造划分为四种样式,即叠瓦式、对冲式、背冲式、基底凸起式;将基底岩性分为四种类型,即南缘主要为元古界深变质岩,北缘主要为海西期花岗岩,四十里城次凹主要为中-上石炭统浅变质岩,焉南断裂以北主要为中泥盆统浅变质岩,基底岩相带呈东西向展布、南北向分带;将基底结构分为两种类型,即种马场断裂以南为塔里木地台型基底,以北为海西期褶皱基底。北部海西褶皱基底塑性强、不稳定,在沉积盖层中易形成背斜型圈闭;受深部热流影响沉积盖层中的有机质成熟度较高,因而使得盆地北部油气富集程度高,目前已发现的油气田均集中在北部。  相似文献   

19.
车镇凹陷富台油气田油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台油气田的主体构造由下古生界车古20潜山和其上覆的下第三系车3鼻状构造两部分组成。为了搞清该油气田构造、储层和油气成藏特征,在区域构造沉积发育史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构造解析和储层分析技术,对工区两部分主体进行了构造、储层特征研究,探讨了不同油气藏的油气成藏特征。分析认为,下古生界主要为潜山内幕层状-缝洞(孔)型油气藏,而沙三段为受构造、岩性双重控制的构造-岩性油气藏,从而构建了研究区复式油气成藏模式,对指导本区及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楚雄前陆盆地的油气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楚雄盆地为一中生代前陆盆地,盆地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两凹一隆”的古地理格局。前渊盆地快速沉降过程中发育欠补偿生油凹陷,在前陆隆起阻挡作用下隆后盆地形成半局限环境生油凹陷。盆地中储集岩可分为三大类:第一为前渊地带和隆后盆地中的浊积岩;第二为前陆隆起两侧和隆后盆地边缘的河流、三角洲和滨浅海陆源碎屑岩;第三为前陆隆起向海一侧的前陆缓坡碳酸盐岩。前陆逆冲作用从拉丁期开始,以前置式的方式向扬子克拉通推覆,形成了断弯褶皱圈闭、断展褶皱圈闭、台阶状逆冲断层及岩性圈闭、基底折离圈闭、推覆带前缘传播消减带褶皱圈闭等多种圈闭类型。前陆逆冲带的侵位促进了油气的运移和保存,是油气成熟和运移的热源和动力,因而盆地逆冲带的演化对油气的聚集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而楚雄盆地是一个油气勘探前景广阔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