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在 p H2 .0~ 3.0酸性介质中 ,亚硝酸根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 ,然后在 p H6 .0~ 7.0弱酸性介质中与甲萘胺偶合生成一种紫红色偶氮染料 ,与 7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 ,将该染料富集于树脂上 ,用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 0 0 nm,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0× 10 5 L· (mol· cm) - 1 ,对 1.0 g树脂亚硝酸根的浓度在 0 .35~ 6 .0 μg· (2 5 m L) - 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法运用于水样及生物样品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1%~ 1.7% ,加标回收率为 90 .0 %~ 10 4.2 %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发中痕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铜与钛铁试剂在pH=9.00的碱性介质中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与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吸附,在树脂相下进行光度分析的方法。铜树脂相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75u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6.4×104L·mol(-1)·cm(-1);符合Beer定律的范围为0~1.6mg·L(-1)。此法用于人发中痕量钢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钛与连苯三酚在酸性介质中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与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吸附,在树脂相下进行光度分析的方法。钛树脂相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5×104L·mol-1·cm-1,Ti(Ⅳ)含量在0~1.2m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此法用于钢样中痕量钛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彭少伟 《广州化工》2007,35(1):9-12
综述了近年来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研究进展。具体内容包括:催化褪色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研究进展;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研究进展。评述内容包括指示反应及其条件、方法的检出限、线性范围、应用及干扰情况等,并探讨和展望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严小平 《杭州化工》2003,33(2):25-26
基于磷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溴甲酚绿的褪色反应,建立测量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检测限为1.36×10-6g/L,线性范围为0.012~0.08μg/mL,方法已用于水中亚硝酸根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赖国新 《陕西化工》1999,28(4):33-34,38
探讨了亚硝酸根与罗丹明6G在盐酸介质中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工在442nm,由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测定内燃机车冷却液中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在(0-100)μg/25ml内服从比耳定律,用于内燃机车冷却液中NO^-2的测定,结果与经典的KMnO4容量法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NO_2~-与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成红色染料,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富集后,用固相分光光度法测定NO_2~-,与液相比较,灵敏度和精密度提高,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pH5.0条件下,丁二酮肟—碘化钾溶液与Co(2+)形成红棕色混配络阴离子。本文将该络阴离子吸附、富集、显色于强磁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进行树脂相光度法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为450um,摩尔吸光系数为1.4×105L·mol(-1)·cm(-1)(ε水为1.16×104L·mol(-1)·cm(-1)),Co(2+)浓度在0~0.8mg·L(-1)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用于维生素B(12)和呼和浩特地区自来水中微量钴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曲利本兰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酸介质中,曲利本兰与NO2-反应后发生颜色变化,最大褪色波长位于600 nm,此波长处体系吸光度的降低与溶液中NO2-的浓度成正比,在0.04~1.2 mg/L NO2-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测限为0.018 mg/L。共存物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方法选择性好。用于环境水中微量NO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亚硝酸根与罗丹明6G在盐酸介质中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42nm ,由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测定内燃机车冷却液中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在(0~100) μg/25 m l内服从比耳定律,用于内燃机车冷却液中NO-2 的测定,结果与经典的KMnO4 容量法一致。  相似文献   

11.
铁(Ⅲ)的树脂相分光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铁(Ⅲ)-邻苯二酚体系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方法,灵敏度高(ε520=4.1×10^4L.mol^-1.cm^-1)选择性好,测定范围为0~2.2mg.L^-1,实测了地下水中的微量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席晓岚  徐红  季宇飞 《化学世界》2008,49(3):151-153
研究亚硝酸根与依文思蓝的褪色反应,建立一个简单、灵敏、选择性高的亚硝酸根的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条件下的吸光度。实验表明,当依文思蓝与NO2-反应后发生颜色变化,在615 nm波长处发生褪色反应,此波长处,吸光度的变化与溶液中NO2-的浓度成正比,其线性范围在0~20μg/25 mL,摩尔吸光系数为ε=1.4×104L/(mol.cm),相关系数为0.9995。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建立了测定亚硝酸根的新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微量NO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2,4-二硝基苯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渊  谢祖芳  晏全 《应用化工》2004,33(4):46-48
建立了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2,4 二硝基苯酚的新方法。该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ε405=1.03×105L/mol·cm);精密度理想(测含2,4 二硝基苯酚5μg/mL样品5次,RSD=1.0%);线性范围(定容25mL)0~6.0μg/mL;以3σ衡量,检出限:0.11μg/mL;回收率:98%~102%。  相似文献   

14.
15.
硫脲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铋(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斯钦  巴图 《化学试剂》1997,19(6):370-371
硫脲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铋(Ⅲ)斯钦*巴图董祥林(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系,呼和浩特010022)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分离、富集、测定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已有不少文章进行报道[1~4]。该法灵敏度和选择性均优于水溶液中光度法,且操作简便、快速。通过生...  相似文献   

16.
溴酸钾氧化茜素红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贵荣 《化学世界》1995,36(11):597-600
本文以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茜素红而使其褪色所起的催化作用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测定亚硝酸根的新催化光度法。该方法在室温下进行,操作方便,选择性好,测定灵敏度为4.24x100 ̄(-10)g/ml的亚硝酸根,线性范围为0.2~10μg/25ml。用于环境水样中亚硝酸根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3%,加标回收率为90.2~107.7%。  相似文献   

17.
溴酸钾-溴甲酚绿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秀萍  张新艳 《化学试剂》2008,30(6):431-433
基于1.5 mol/L磷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在室温下对溴酸钾氧化溴甲酚绿的退色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催化光度法,研究了反应的适宜条件及动力学参数.在最大吸收波长443 nm及选择的试验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004~0.32 mg/L,检出限为1.2×10-9g/mL.该方法在室温下进行,操作方便,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灵敏度及选择性较高,直接用于水样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铁(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6.60的弱酸性介质中,焦性没食子酸与铁(Ⅲ)生成有色络阴离子,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将有色配合物富集于树脂相上,用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Ⅲ)。其最大吸收波长们于50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4.3×10^4L.mol^-1.cm^-1,铁(Ⅲ)含量在0~2.0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该法测定了内蒙古武川了下水中微量铁(Ⅲ)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高一箴 《山东化工》2004,33(5):27-29
介绍使用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0.003~1.000μg/mL)NO2^-。方法建立在酸性介质中NO2^-对KBrO3和PGR反应的催化效应上。大多数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特别对于大量NO3^-和NH4^ 。该法成功应用于天然水中痕量NO2^-测定。  相似文献   

20.
水体中亚硝酸根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克曼  马汀 《化学世界》2005,46(2):91-93
建立了反相流动注射 分光光度测定水体中NO-2的方法,经过优化实验条件,得出此法线性范围0.002~0.3mg/L,检出限为0.5×10-3mg/L。用所建立的方法对自来水样品中亚硝酸盐氮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为0.113mg L,标准偏差为0.5×10-3,与我国国家标准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