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紫外辐射的方法,以二苯甲酮(BP)为引发剂,成功将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丁酯(BA)接枝到聚丙烯无纺布上,增大其吸油性能。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析无纺布接枝前后官能团的变化、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形态的变化,优化的工艺为:复配单体质量分数10%、单体配比1∶1、辐射时间为60 min、BP质量分数0.75%,接枝率最大为16.2%。接枝改性后无纺布的饱和吸附率以及保油率均有提高,分别为17.2 g/g和13.7 g/g。由于双单体的引入,无纺布的断裂强力以及断裂伸长率均提高。  相似文献   

2.
《印染》2015,(13)
以熔喷聚丙烯无纺布(MBPP)为基材,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化学接枝改性制备了LMA-g-MBPP吸油材料。利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分析,得到优化的制备工艺条件:单体(LMA)质量分数4%,引发剂(BPO)质量分数3%,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20 min。制备的LMA-g-MBPP吸油材料,最大接枝率为11.6%,最大饱和吸附率为12.0 g/g,最大保油率为9.3 g/g。  相似文献   

3.
《印染》2018,(23)
以熔喷聚丙烯(PP)无纺布为基体,利用紫外接枝改性技术,在聚丙烯无纺布表面引入丙烯酸甲酯(MA)与丙烯酸丁酯(BA)两种单体,制备了新型吸油材料。以改性聚丙烯材料的接枝率、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含盐量以及被吸附体系的pH值为变量,探究它们对改性聚丙烯无纺布吸附性能的影响。优化的吸附条件为:改性聚丙烯无纺布的接枝率为16.2%,温度为35℃,吸附时间为5s,吸附体系pH值为8时,聚丙烯无纺布的饱和吸附率最大。改性聚丙烯对原油、柴油以及汽油的吸附效果明显,多次使用仍有较好的吸附性。  相似文献   

4.
《印染》2016,(3)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熔喷聚丙烯无纺布(PP)进行改性,在其表面引入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以提高其吸油性能。研究溶剂对接枝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优化液相接枝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十二酯单体成功接枝到聚丙烯材料表面上,改性聚丙烯吸油材料具有优良的吸油性和保油性,且机械性能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聚酯/锦纶6(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亲水亲油性能,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丙烯酰胺(AM)为亲水接枝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亲油接枝单体,采用紫外光接枝法将AM和BA接枝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以提高其亲水亲油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研究了接枝前后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结构,并分析了其亲水性、亲油性和柔软度等性能。结果表明,AM和BA成功接枝到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且非织造布的亲水亲油性能和柔软度随着接枝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接枝率为18.32%时,接枝后非织造布的吸水率提高了39.25%,吸油率提高了73.58%,非织造布的柔软度较好。  相似文献   

6.
张俊  杭伟明  陈国强 《印染》2012,38(24):5-9
采用含氟单体丙烯酸六氟丁酯,在引发剂过硫酸钾作用下对蚕丝进行接枝改性,研究单体和引发剂用量、改性温度和时间以及改性pH值等对蚕丝接枝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接枝改性的蚕丝进行表征,并测试整理后蚕丝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及拒水性。结果表明,丙烯酸六氟丁酯对蚕丝接枝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单体质量分数150%(omf),引发剂质量分数1%(owm),pH值3,反应时间120 min、反应温度75℃。接枝改性对蚕丝织物的白度、黄度、断裂强力和透气性影响较小,而表面张力下降明显,拒水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王钦  封严  赵东 《纺织学报》2015,36(11):99-102
为了提高应用于擦拭布领域的聚酯/锦纶6(PET/PA6)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亲水亲油性能,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丙烯酰胺(AM)为亲水接枝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亲油接枝单体,采用紫外光接枝的方法将AM和BA接枝到PET/PA6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以提高其亲水亲油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等研究了接枝前后的PET/PA6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结构,并分析了其亲水性、亲油性和刚柔性等性能。结果表明,AM和BA成功接枝到PET/PA6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且非织造布的亲水亲油性能和柔软度随着接枝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接枝率为18.32%时,接枝后非织造布的吸水率提高了39.25%,吸油率提高了73.58%,非织造布的柔软度较好。  相似文献   

8.
《印染》2015,(2)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接枝单体,采用1.5 Me V的电子加速器对经HEMA处理的涤纶织物进行共辐照接枝整理,以提高织物的亲水性能。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接触角测试仪对接枝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交联剂质量分数、辐照剂量、浸渍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证明,HEMA接枝到涤纶织物上,接枝率随单体质量分数以及浸渍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着交联剂质量分数以及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先增后减,在交联剂5%、辐照剂量180 k Gy时达到最大;接枝改性后,涤纶织物亲水性能得到明显提高,接触角几乎为0°,且亲水性能随接枝率的增大而增大。经过20次水洗后,涤纶织物仍具有良好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9.
蚕丝织物辐射接枝丙烯酰胺的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60Coγ射线辐照条件下以丙烯酰胺为单体对蚕丝织物进行接枝改性。探索辐照剂量、单体质量分数、溶液pH值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分别对接枝后织物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接枝改性后,织物的抗皱性能获得很大的改善,吸湿性变化不大,断裂强力和白度稍有下降。以织物缓弹性回复角为考核指标用正交分析方法得出最佳的抗皱整理工艺:辐照剂量为40 kGy,单体质量分数为30%,溶液pH值为4。最后用红外光谱方法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采用紫外光(UV)接枝的方法对亚麻织物表面进行接枝改性,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接枝聚合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光引发剂用量、UV能量、UV波长、丙烯酸钠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并探讨了接枝机制。FT-IR谱图在1 715 cm-1处增加了-C=O的特征吸收峰,表明光接枝丙烯酸反应的发生。SEM照片显示出光接枝亚麻织物表面出现覆盖物和纤维间的黏连。接枝率随单体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升高,达到60%时,接枝率增幅不大。当光引发剂的用量为2%,UV能量为0.76 J/cm2时,接枝率较高。UV波长对接枝率的影响与光引发剂的UV吸收性有关。丙烯酸单体中存在丙烯酸钠会提高接枝率。  相似文献   

11.
以甲基丙烯酸(碳硼烷甲氧乙基)酯为接枝单体,通过自由基乳液接枝处理真丝,在真丝丝素大分子上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碳硼烷甲氧乙基)酯接枝链.以正交试验方案优选接枝改性工艺条件,得到的最优化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为2.6%、引发剂用量占单体质量分数5%、在pH3的情况下反应100 min.以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接枝前后的真丝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热分析研究了接枝前后真丝的热失重行为.结果表明,接枝处理后真丝耐热性能改善,当接枝率为21.1%时,温度达到300℃时质量保留率为92.2%,高于未处理真丝保留率为89.0%.  相似文献   

12.
赵倩  谷晓昱  姜鹏等 《印染》2013,39(14):5-9
采用化学接枝法将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共同接枝到尼龙66织物表面,研究单体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的接枝反应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1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 h;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以及扫描电镜(SEM)对接枝织物进行结构表征,表明AMPS与HEMA成功地接枝到织物表面;热重分析(TGA)表明接枝后织物的热分解温度降低,残炭率提高。织物接枝后吸湿性提高,接枝率为8.8%时,润湿时间从417.3 s降低到25.2 s;熔滴数明显减少,机械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宦庆松  范雪荣  王强  王平  崔莉 《纺织学报》2009,30(10):80-84
为提高聚丙烯纤维的生物相容性,实现漆酶在纤维上的固定化,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接枝单体,采用紫外光辐射对聚丙烯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对比改性前后聚丙烯纤维的红外光谱,证实MMA可通过紫外光引发接枝到聚丙烯纤维上。考察了接枝反应中光引发剂用量、反应单体体积分数和紫外辐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得到聚丙烯纤维改性的较优工艺条件:BP浓度为0.3mol/L,MMA体积分数40%,紫外辐照时间为60 min。改性纤维固定化的漆酶具备一定的脱色作用和操作稳定性,在证明接枝反应发生的同时,也通过漆酶的固定化实现了对聚丙烯纤维生物相容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以纳米微晶纤维素(NCC)为骨架,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为单体,通过乳液接枝聚合合成新型表面施胶剂,并进行表面施胶的应用研究。考察乳化剂用量和含氟单体与NCC质量比对接枝率、接枝效率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在较优条件下改性NCC接枝率、接枝效率、单体转化率分别为125.2%、27.7%、90.1%。通过红外光谱进行接枝前后NCC的官能团变化分析。通过纳米粒度仪分析了未改性/改性NCC的Zeta电位及粒径变化;结果表明,所得改性NCC在乳液体系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将其用于表面施胶,施胶处理后的纸张接触角能够达到120°,抗张指数较使用未改性NCC的纸张可提高26.4%,达到22.0 N·m/g。  相似文献   

15.
利用铬革屑制备胶原蛋白复合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法从铬革屑中提取胶原蛋白.通过丙烯酸酯类单体对胶原蛋白进行接枝改性,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接枝改性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改性后的胶原蛋白与PVA共混,通过湿法纺丝制备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纤维的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铬革屑水解的最佳条件为:氧化钙用量8%(占革屑的质量分数),水与革屑的质量比为5:1,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85℃,此时,提胶率可达67.9%;胶原蛋白接枝反应的最佳工艺为:乳化剂用量10%(占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质量分数).丙烯酸酯类单体用量30%(占胶原蛋白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70℃,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的质量比为2:3.胶原蛋白复合纤维强度为3.65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9%,回潮率为10.2%.SEM观察显示,随着胶原蛋白含量的增加,复合纤维表面的粗糙程度加剧,纤维可纺性变差.  相似文献   

16.
选用不含甲醛的交联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替代目前常用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同时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及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偶联剂作为改性单体,对聚丙烯酸酯进行有机硅改性,制备了具有环保性的无醛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涂料印花黏合剂。考察了催化剂、VTES、有机硅单体接枝量和引发剂对单体转化率、凝胶率及黏合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丙烯酸作催化剂,D4和VTES的质量分数5%(相对丙烯酸单体质量),其中VTES质量分数为1%(相对D4质量),预聚后接枝聚丙烯酸酯,可得到应用性能较佳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  相似文献   

17.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接枝单体,用紫外光(UV)接枝的方法将GMA接枝到苎麻织物(Pure Ramie)上,接枝后的织物(Ramie-g-GMA)用乙二胺(ED)胺化(Ramie-g-GMA/ED),再用磷酸(OP)磷酸化(Ramie-g-GMA/ED/OP),制得阻燃改性的苎麻。通过热重分析(TGA)、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和极限氧指数(LOI)等技术和手段研究了阻燃改性前后的苎麻的热降解行为、阻燃性能和结构形貌,并考察了光照时间、引发剂二苯甲酮(BP)浓度、GMA浓度等因素对GMA接枝率的影响。扫描电镜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GMA接枝到苎麻织物上;GMA接枝率随着光照时间、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接枝反应20 min、BP浓度为0.3 mol/L、GMA浓度为30 %(v/v)时,GMA接枝率达到35.61 %,织物仍保持很好的手感;磷酸化后的织物在燃烧过程中因磷的催化成炭作用,显著地提高了苎麻织物的阻燃性能;GMA接枝率为50.65%的苎麻织物胺化、磷酸化后LOI可达38.6%。  相似文献   

18.
采用过氧化氢—抗坏血酸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羊毛纤维上进行接枝共聚,考察了各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对接枝改性羊毛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镜(SEM)考察。结果显示,两种单体均成功被接枝到羊毛纤维上。反应在pH5,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0.42%,单体用量15%,温度50℃时反应2 h,接枝率可达70%。季铵盐的引入可以提高羊毛纤维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19.
以熔喷聚丙烯(PP)非织造布为基材,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技术,在PP非织造布表面上引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单体,制备了PP-g-BMA吸油材料。考察了改性聚丙烯材料接枝率、吸附温度、吸附时间、水溶液的含盐量以及水溶液的pH对改性聚丙烯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吸附条件:改性PP材料接枝率为13.4%,温度为20℃,吸附时间为7 s,吸附体系pH为9。改性聚丙烯吸油材料的保油性能、重复使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接枝改性PP材料具有优异的保油性和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非水溶性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与卤胺水相乳液的存放稳定性,从而提高接枝率,以苯甲酸乙酯(EB)作为有机相,通过有机相溶液与3-丙烯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ADMH)混合制备乳化整理液,并优化乳化工艺。采用优化的ADMH乳液整理涤/锦复合超细纤维清洁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对整理前后织物进行表征;测试整理织物氯化处理后布上活性氯含量及其抗菌性。结果表明:在乳化剂质量分数4%、HLB=11、乳化转速3 000 r/min、乳化时间3.5 min条件下制备的乳液可稳定存放30 d;抗菌单体ADMH成功接枝到纤维上,接枝率为0.643%;经氯化处理后布上活性氯质量分数为340 mg/kg,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率为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