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设计一款使用蓝牙无线传输数据的可穿戴的动态体温监测系统,具有无线、可穿戴、动态监测的特点,采用NTC传感器和蓝牙4.0协议,由体温监测终端、手机客户端及云服务平台三部分组成。体温监测终端通过蓝牙将数据实时发送至手机客户端,手机客户端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实时上传到云服务平台。该系统符合体温计国家标准(GB-T21416),适用于医院及家庭。该系统准确稳定,能实时监测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能减少医护人员与传染性疾病患者接触的次数,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疾病的风险,可实现大规模的监测,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对患者进行长时间实时生理参数监控一直是医院慢性病治疗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传统医疗监护设备体形大、成本高、位置固定、接线复杂的缺点,本文结合Zigbee无线技术,从小型化、无线化、网络化入手,设计了一种佩戴于手腕,集成了血压、血氧、体温多参数测量的医疗监护节点,并增加了液晶显示、自动报警等功能。实地实验结果显示,该节点能较准确地测量出患者的多项生理参数,并结合上位网关,搭建起适用于医院、养老院等机构的无线监护系统,极大地方便患者的监护治疗过程与医院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医护监测设备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护监测系统,从物联网的三层架构出发,设计了系统的四层架构,旨在实现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通过web方式异地访问患者生理参数的目的。方法:采用ZigBee簇树型无线网络进行多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基于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的底层控制、采用B/S架构的应用层数据访问。该系统监测患者生理参数准确度不大于±0.01,显示数据具有动态实时性;并能实现患者异常参数智能预警提示。突出设备的小型化,将其内嵌于病号服中。设计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监测系统,能动态实时远程监测患者信息,明显减轻了医护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远程医疗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研制婴儿培养箱温度集中监测与报警系统,并对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建立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树簇型网络拓扑模型,婴儿培养箱内放置传感器终端节点,病房走廊放置无线路由器节点,护士站放置协调器节点与监控主机相连;各节点软件基于C++编写,监控主机软件使用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平台,实时分析终端节点温度及电池电压数据,并产生声光报警.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无线传感器网络能精确、稳定地读取婴儿培养箱箱内温度及终端节点供电电压值.与专业检测设备作对比测试,相对误差小于2%.该系统采集数据正确、实时,能提高医疗安全性,减少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依托宽带信息网络家庭疾病监护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针对宽带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医疗发展现状,勾画了整个基于宽带信息网的家庭疾病监护系统的结构。将病人的生理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技术(IEEE802.11b)传递到网络接入点,送入医疗网络。医生通过网络直接观察病人的生理状态,并可通过网络了解病人的病情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指导病人的医疗保健。方法 研究开发用于家庭监护的几种主要生理参数监测模块、生理信息采集单元和数据接入点间采用无线通信协议(IREE802.11b),在校园局域网内进行模拟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可以在接近实时的情况下(延时小于1s)传输12导的心电信号,同时可以伴行传输血压、体温等生理信息。结论 此研究可以将社区的医疗延伸到家庭,将日常的疾病监护放在家庭,同时可建立慢性病人的数据库,为疾病的诊断、研究提供连续的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6.
呼吸、体温两生理参数检测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由8Xc196单片机控制的用于检测人体呼吸节律、体温参数监护仪的设计。系统采用液晶显示器(LCD)作为显示屏,具有实时显示呼吸波及其频率、体温参数以及呼吸频率、体温24h趋势图和自动报警功能。并可通过RS232接口与PC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的生理参数有线监控系统存在的便携性差、不易管理、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ZigBee网络的生理参数无线监控系统。通过ZigBee网络将数据发送到协调器,协调器通过网关将数据传输到网络服务器。人们可通过客户端访问服务器,远程了解到被测人员的各项生理指标,为诊断和采取医疗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精度高、功耗低、便携、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对下肢脉搏信号进行实时、连续、无创的监测,设计了基于血流多普勒测量脉搏及血压系统.用Cignal公司生产的内部含有A/D和D/A转换的C8051单片机简化电路;将USB20C模块与单片机相连,以满足生物医学信号的高速与实时数据传输,使脉搏信号能直接显示在计算机上显示. 该系统可通过计算机上显示的脉搏信号来测量血压,克服了国普通听诊器难以听到肢体远端动脉的血流而不能用于测量肢体远端血压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PC的医疗监护平台,可集成各种生理参数的监测模块,能被广泛使用于家庭、野外或移动医疗环境。方法该平台由生理参数监测模块、数据传输与采集模块和应用程序模块组成,在此平台上实现血氧监测模块以检验平台的性能。结果在此平台上实现了血氧监测模块,性能稳定,准确性高,验证了此平台的优良性能。结论该平台设计方案可行,操作简便,使用范围广,在其上易于开发多种生理参数监测模块。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的多生理参数实时监测系统中,由于终端用户数量增加和上传数据加大所导致的服务后台数据一致性无法保证、生理参数存储与处理能力不足、实时性较差以及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多生理参数监测后台数据集群存储与并行处理新模式。通过对监测系统云平台的基础设施即服务层资源虚拟化、平台即服务层实时计算平台的构建、软件即服务层数据流的接收与分析,以及多生理参数流传输通路瓶颈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实现了生理信息大数据量的实时传输、存储与集群处理,并可利用批处理对患者的历史数据实现纵向分析。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云平台的远程多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在集群数据处理时间和负载平衡方面,比传统的服务器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该平台解决了传统远程医疗服务中数据周转时间长、实时分析算法误差较大和架构拓展困难等问题,为多生理参数无线监测以专业的"穿戴式无线传感+移动终端无线传输+云计算服务"模式走向家庭健康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家庭医疗保健工程与医院外特例病人监护,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交互会诊系统。系统将传感器节点集成为局域网采集人体多种生理信息,通过码分多址无线网络技术将信息上传Internet,送到基于GIS空间定位查询技术的数据库,从而实现电子诊断。用户或管理员可以通过Internet远程访问监测区域。研究结果表明,系统采用设置静态网关和移动探测节点的星型被动式拓扑结构,结合了智能分布式无线传感、计算和无线通信技术,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睡眠监测是睡眠质量分析中重要的环节,但目前的睡眠监测系统复杂而且难以携带。本文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便携式睡眠监测系统,以方便地实时监控睡眠。方法该系统硬件部分由服务器和用户端设备构成,其中用户端设备负责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服务器端负责数据分析及相关的资源管理。睡眠分析软件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作为分析算法,在提取特征值的基础上,以有向无环图作为多分类策略分析得到睡眠的时相。结果对于患者的睡眠脑电实验表明分析正确率高,所需的分析时间短。结论该系统用户端设备体积小,方便携带,分析正确率高,实时性好,在睡眠监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可穿戴技术发展现状及当前社会对健康监测智能化的需求,本文对多功能集成的智能手表解决方案及其实现的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首先,本文将高集成度的传感器技术、蓝牙低功耗(BLE)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一体化融合后应用于本项目开发实践;其次,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在硬件设计上选择高集成度、高性价比的模组与芯片方案;再次,该系统利用实时操作系统Free RTOS平台开发了可与触摸屏进行交互的友好图形界面;最后,基于安卓系统,开发了可与BLE硬件实现无线连接并进行数据同步的高性能应用软件。本文设计的系统具备了实时日历时钟、电话短信、通讯录管理、计步、心率以及睡眠质量监测等功能。经试验测试表明,系统中各传感器采集数据精度、系统数据传输能力、整机功耗等指标均达到产品化标准,而且系统运行稳定,总功耗低,可以实现有效的智能健康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设计了一个基于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控系统。系统能实现多生理参数采集、采集仪器微型化、实时监控、远程数据传输、主动报警、生理数据分析处理、GPS定位患者位置等功能。智能手机除了作为信号的接收和中转平台,还能对生理参数进行处理分析,利用心电信号检测出呼吸暂停情况。系统集单片机开发、蓝牙传输、Android和Web平台开发、小波变换、移动通信等技术于一体,进一步推动基于智能手机的远程移动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海量的异构肿瘤临床数据处理和肿瘤疾病的多中心协作诊疗需求,利用网格平台建立肿瘤数据互联系统(TDIS),实现虚拟化的肿瘤诊断服务平台,实时共享并规范化管理肿瘤信息。该系统采用Globus Toolkit4.0开发工具搭建开放式网格服务框架,基于Web服务资源框架(WSRF)封装数据资源,利用中间件技术为异构数据交互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以虚拟化服务优化互联交互过程并灵活查询、调用肿瘤信息资源。针对海量异构肿瘤数据,采用联邦存储及多种授权模式的安全服务机制,实时监测及平衡负载。该系统可协同管理多中心的异构肿瘤数据,实现肿瘤患者数据的查询、共享及分析,对比匹配典型病例库或各服务节点的病例信息库资源,协助医生查阅相似病例资料并制定综合的肿瘤治疗方案,有效地提高肿瘤诊治效率,并促进肿瘤协同诊疗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多床位远程生理参数监护系统,对常年卧床的老龄患者进行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为家庭、社区及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监护和及时的医疗救护。方法:在医用护理床上加入生理参数监护模块,床边配置平板电脑作为上位机和人机交互界面,上位机与监护模块之间通过RS232串口通信,构成独立的床边监护终端。利用网络交换设备将多个床边监护终端与中心监护基站相连结,分别开发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程序,采用基于TCP/IP的客户端/服务端Socket网络通信协议实现生理参数数据传输与远程监护控制。并在中心监护基站上利用数据库同步技术,设计了可查询病史的电子病历。结果:各床边监护终端既可独立工作,又可接入网络,与中心监护基站建立起C/S模式的多参数生理监护局域网系统。结论: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配置,利用现有的电脑和网络设备就可以实现生理信息实时传输与远程控制,适应当前新的医学模式。不但可以实现疾病院前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开展热、冷应激状态下的人体作业效能评估的研究,避免肌体应激损伤,研制一种能够实时、连续、动态监测人体多个生理参数的穿戴式生理监测系统———智能胸带系统,使其具备可多人组网、高度集成一体、环境适应性强、穿戴舒适、动态实时等特性。本系统采用传感胸带和弹性附带实现人体生理参数的获取,采用WIFI实现多人无线组网监测,采用Delphi开发基于PC机的数据处理软件,实现多人生理数据的实时显示、存储、处理、报警。通过对6名受试者进行4种不同运动强度的试验,并与标准实验室人体生理采集设备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本系统能够准确检测心电(ECG)、呼吸、多路体温、体动等生理参数,系统工作稳定、可靠。穿戴式人体热、冷应激实时监测系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人体热、冷应激监测技术不足的问题,为开展真实作业或应激环境下人体热、冷应激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为开展人体工效学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8.
心电图是有效监测心血管疾病的无创监测方法。本文针对现有监测系统的不足,设计一套低成本、便携式、无线传输的心电信号采集系统。在开源硬件的微处理器上实时采集心电信号,并实现PanTompkins检波算法对心电信号进行实时分析,将计算结果通过无线方式发给上位机。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长时间监测受试者的心率,操作方便,成本低,在医院和家庭监测方面具有应用价值,同时,也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血压是反映心脏和血管功能状况的重要参数,无创、准确的血压连续监测便携式系统能提高血压监测的舒适性与便捷性,从而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根据血压连续监测需求,设计一套基于Android平台的无创血压连续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前端信号采集系统和手机端App构成,可实现心电、脉搏信号的同步采集。用手机端App实时绘制两路波形,计算出脉搏波传导时间PWTT和脉搏波波形特征量K,建立血压回归模型,计算血压值,并对血压的变化进行图表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无创血压监测系统测量的血压绝对误差均小于8 mm Hg,标准误差小于5 mm Hg,App界面简单易操作,用户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就能随时查看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变化,达到预防高血压疾病和及时问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儿童情绪检测与识别的功能,我们提出了穿戴式生理参数检测系统的概念,并设计了以CC2530芯片为核心,以Zig Bee为传输技术的穿戴式儿童情绪生理参数检测系统。系统采集处理的生理指标主要有心电信号、体温和皮肤电反应。传感器获取的模拟信号经过前置滤波放大后,通过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量,然后经由Zig Bee无线网络节点上传至上位机,由系统实时地处理数据。经仿真试验,系统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